Display
搜索文档
 秋田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单色液晶显示器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8:48
 公司产品与应用领域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单色液晶显示器、单色液晶显示模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容式触摸屏 [1] - 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物联网与智慧生活、医疗健康和汽车电子等非消费类领域 [1]
 京东方入股后,彩虹光电管理层“大换血”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8:18
 公司股权变更 - 京东方成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进股东 交易于7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1][4] - 股权转让后京东方持有彩虹光电30%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彩虹股份仍持有69.79%股权并保持控股地位 [7][10] - 交易对价为48.5亿元 涉及彩虹股份转让控股子公司30%股权予京东方 [7]   管理层重组 - 彩虹光电7月23日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 涉及董事/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等职位调整 [4][5][6] - 原退出高管包括董事邓虎林/韩彬/李淼/王晓春/杨隆丰 总经理许满星 监事会主席冯坤 [5][6] - 新进高管包括董事陈建国/方忠喜/王闰企/徐剑/杨秦刚 总经理吴永良 监事会主席王一 监事陈万生 [5][6]   公司业务概况 - 彩虹光电注册资本约142.5亿人民币 运营8.6代TFT-LCD生产线 成立于2015年11月 [4] - 客户覆盖海信/TCL/小米/海尔等国内品牌及三星/VIZIO等海外电视整机厂商 [4] - 2024年彩虹光电贡献营业收入102.91亿元 净利润13.39亿元 占彩虹股份整体业绩主要部分 [10]   财务表现 - 彩虹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16.64亿元同比增长1.73% 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55% [10]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4.1-4.8亿元 同比减少47.59%-55.23% [10]   战略意义 - 交易采用参股非控股模式 彩虹股份保留经营主导权及合并报表范围 [7][10] - 彩虹光电在印刷OLED领域拥有基础专利布局 可补足京东方技术短板 [11] - 收购有助于京东方丰富产品线 优化客户结构 提升面板份额至30%以上 [11]
 Corning(GLW)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9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2%至40亿美元,每股收益增长28%至0.60美元[6] - 营业利润率扩大160个基点至19%,投资资本回报率增长210个基点至13.1%[6][7] - 自由现金流增长28%至4.51亿美元[7] - 第三季度预计销售额42亿美元,每股收益0.63-0.67美元[28][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光通信业务 - 销售额增长41%至16亿美元,其中企业业务增长81%,运营商业务增长16%[31][32] - 净利润增长73%至2.47亿美元[33] - 数据中心互连(DCI)业务在第二季度实现翻倍增长[32]   显示科技业务 - 销售额8.98亿美元,净利润2.43亿美元,与第一季度持平[34] - 2025年净利润预期9-9.5亿美元,利润率至少25%[35][36] - 电视屏幕尺寸预计增长约1英寸[34]   特殊材料业务 - 销售额同比增长9%,主要受Gorilla Glass创新产品推动[36] - 净利润增长29%至8100万美元[37]   汽车业务 - 销售额4.6亿美元,同比下降4%[37] - 净利润7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SpringBoard计划目标:到2026年增加50亿美元年化销售额,营业利润率提升400个基点至20%[9] - 目前已完成计划过半,新增31亿美元年化销售额,营业利润率提升270个基点[10][26] - 重点发展GenAI相关产品,数据中心内部业务去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15] - 太阳能业务计划到2028年建成25亿美元收入规模[39]   行业竞争和经营环境 - 数据中心AI节点扩展带来光纤替代铜缆机会,单个Blackwell节点可能使用2英里光纤[17] - 长距离网络重建需求推动高密度光纤解决方案,已与Lumen Technologies达成协议[21] - 美国制造太阳能产品受政策支持,公司已锁定2025年100%产能和未来五年80%产能[24][40]   问答环节  关税影响 - 特殊材料和显示业务出现客户提前采购现象,预计下半年恢复正常[51][52] - 第三季度指导已考虑关税影响,预计影响每股收益0.1-0.2美元[29]   太阳能业务 - 晶圆工厂已在第二季度启动,商业化预计第三季度开始[63] - 业务组合包括多晶硅、晶圆和组件,多晶硅目前是主要收入来源[112][114] - 资本密集度:组件最低,多晶硅最高,晶圆居中[118]   光通信业务 - 新产品供应紧张,定价优势尚未完全体现在财务业绩中[93] - 产能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新产品产能最为紧张[102] - 新产品开发周期较长,但设计兼容现有制造平台[106]   战略执行 - SpringBoard计划执行优于预期,部分领域如可折叠设备发展慢于预期[72] - 美国制造基地可能成为新增长点,正在与多个客户洽谈[69]
 Corning(GLW)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29 20:30
 业绩总结 - 第二季度核心销售额为4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3] - 第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为19.0%,同比增加160个基点[13] - 第二季度核心每股收益为0.60美元,同比增长28%[13]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46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55] - 第二季度净收入为7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1%[55] - 第二季度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28%[61] - 第二季度核心净销售额为404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0%[79] - 第二季度核心净利润为52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9%[79]   用户数据 - 光通信部门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1%[46] - 光通信部门第二季度净收入为2.47亿美元,同比增长73%[46] - 显示部门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8.98亿美元,环比持平[49] - 特种材料部门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5.45亿美元,同比增长9%[52] - 汽车部门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46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4%[79] - 半导体和新兴增长业务的净销售额为32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1%[60]   未来展望 - 第三季度核心销售额预期约为42亿美元,核心每股收益预期在0.63至0.67美元之间[41] - 公司预计到2027年,太阳能业务销售额将增加16亿美元[32] - 预计到2028年,太阳能业务将发展成为25亿美元的收入来源[60] - 汽车部门在未来十年内计划将半导体业务翻倍[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预计资本投资约为13亿美元[61]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为13.1%,较2024年的11.0%有所提升[94]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38.62亿美元,毛利为13.92亿美元,毛利率为36.0%[89] - 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收入为5.73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14.8%[89] - 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0.60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0.47美元增长27.7%[96] - 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为73.14亿美元,毛利为26.06亿美元,毛利率为35.6%[90] - 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绩指标显示净销售额为77.24亿美元,毛利为29.47亿美元,毛利率为38.2%[90]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亿美元增长309.8%[98] - 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稀释后)为0.54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0.12美元增长350%[98]   费用和损失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5.1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71亿美元增长9.3%[98]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7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62亿美元增长5.3%[98] - 2025年第二季度所得税费用为84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000万美元增长68%[98] - 2025年第二季度的外币债务翻译损失为2700万美元,影响净收入[89]
 韩媒:LGD OLED电视面板DDI数量明年起将减半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9 17:40
 LG Display OLED电视面板技术升级   - 公司决定自2024年起在OLED电视面板中采用双倍速率驱动技术(DRD),目前正与驱动芯片制造商洽谈 [1]   - DRD技术可使源极驱动器IC信号传输容量翻倍,实现相同分辨率所需驱动芯片数量减半 [2]   - 2026年65英寸OLED电视面板驱动芯片数量将从16个降至8个,75英寸以上面板同样从16个减至8个 [2]     DRD技术原理与应用范围   - 技术原理:通过提升源极IC驱动速度实现信号传输量翻倍,源极IC数量需求减半 [2]   - 该技术2000年代已应用于LCD显示设备,但OLED电视领域属首次采用 [2]   - 暂不计划在OLED显示器应用该技术,因显示器像素尺寸更小且帧速率更快 [3]     成本优化战略   - 引入DRD技术主要目的为降低OLED电视面板制造成本,当前高价导致OLED电视渗透率较低 [3]   - 广州OLED工厂本月起陆续结束折旧,预计制造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5]   - 广州工厂大尺寸OLED产量已超过完成折旧的韩国坡州工厂 [5]     业务发展规划   - 2023年大尺寸OLED出货量目标为650万台,涵盖电视和显示器产品 [5]   - 战略重点包括强化客户结构、扩大超大尺寸及游戏显示器销售、推动成本革新 [5]   - LG电子和三星电子是公司大尺寸OLED业务关键客户,三星电子占比显著 [5]
 隆利科技(30075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7月29日)
 2025-07-29 15:14
 LIPO 技术相关 - LIPO 技术提升 OLED 模组与整机结构强度、密封性,提升屏占比,实现一体化与轻薄化,大幅提升产品跌落可靠性,增强公司在 OLED 面板领域竞争力 [1] - 2025 年中小尺寸 OLED 出货量预计超 10 亿台,涵盖手机、智能手表、AR/VR/MR 头显等 [1] - LIPO 技术作为 OLED 屏工艺创新,苹果已率先采用,预计渗透率有望较快提升并带来新市场需求 [1] - 公司 LIPO 技术产品逐步量产,处于持续投入、产能爬坡阶段,未来将推进技术升级、良率提升及客户认证导入等工作 [1]  车载显示业务相关 - 新能源汽车加速推进、智能化座舱渗透率提升、新场景需求增多,Mini - LED 技术满足车载显示屏需求,在车载显示应用加速 [2] - 公司凭借技术、生产和响应能力获众多车载 tier1 和终端客户认可,与 tier1 客户大陆、佛吉亚等,终端客户比亚迪、蔚来等建立合作关系,车载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 公司将利用 Mini - LED 技术先发优势,加大拓展力度,加速业务发展 [2]
 LGD:大尺寸电竞显示OLED占比增加!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5 17:07
 大尺寸OLED业务表现 - 公司大尺寸OLED年度出货量预计为600万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 - 大尺寸OLED需求中显示器产品占比将超过10%,电竞显示器等产品占比正在增加 [1] - 大尺寸OLED业务已运营超过10年但尚未盈利,广州工厂折旧结束有望缩小亏损幅度 [2] - 广州OLED工厂产量高于韩国坡州工厂,主要客户包括LG电子、三星电子和索尼 [2] - 大尺寸OLED业务盈利能力较上季度取得明显进展,通过产品竞争力强化和成本创新 [2]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超大尺寸和游戏领域销售实现今年扭亏为盈 [2]   第二季度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销售额5.587万亿韩元(约292.20亿元),同比减少16.7% [3] - 营业亏损1160亿韩元(约6.07亿元),同比扩大 [3] - 当期净利润8910亿韩元(约46.6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销售额高于市场预期的5.6734万亿韩元,净利润与预期净亏损2546亿韩元不符 [3] - 净利润改善主要受外汇损益和广州LCD工厂股权出售收益影响 [3]   经营计划与预期 - 上半年业绩超出预期,较去年同期改善约5000亿韩元 [2] - 下半年预期与销售额增长成比例地实现业绩改善 [2] - 公司强调与全球顶级客户建立稳固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稳定增长 [2]
 Ynvisible Strengthens Commercial Readiness with CCL Design
 Newsfile· 2025-07-23 14:00
 技术转移与生产整合   - 公司与全球印刷电子和特种标签行业领导者CCL Design完成战略性技术转移 将专有电子纸显示技术整合到CCL的高产量卷对卷生产线中 [2][6]   - 技术团队近期访问CCL中国先进制造工厂 监督电子纸显示技术与其卷对卷生产流程的集成 实现无缝过渡至大规模生产 [3]   - 此次整合标志着公司从研发阶段转向创收运营 关键商业订单已启动生产 验证技术准备度和制造可扩展性 [4][6]     商业化进展与战略   - 里程碑事件不仅证明技术可行性 更展示与全球合作伙伴协作能力及规模化生产实力 以满足实际客户需求 [4]   - 公司战略定位为零售、医疗、工业、供应链和物联网领域可持续超低功耗电子纸显示的行业标准制定者 [4]   - 通过合作解锁零售、医疗等新市场收入机会 强化与CCL Design的伙伴关系动能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凭借可持续电子技术和卷对卷印刷生产优势 颠覆低成本超低功耗显示行业 其印刷电子纸显示适用于数字标牌、智能监测标签等低功耗场景 [6][7]   - 在电致变色材料、油墨和系统领域拥有经验、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 为品牌商提供智能物体和物联网产品的技术及服务组合 [7]     行业活动与展示   - 计划参加10月1日慕尼黑CM Equity第25届投资会议及11月4-6日北美嵌入式世界展会 展示新用例和产品演示 [5]     合作伙伴背景   - CCL Design为CCL Industries Inc(TSX: CCLB)旗下部门 在全球40+国家运营200+生产设施 为汽车、电子和消费品市场提供先进印刷电子元件 [8]
 中日韩打响“无FMM OLED”技术突围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22 14:09
 LGD评估无FMM面板技术 - LGD计划评估无FMM面板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生产OLED面板,不使用精细金属掩模版(FMM) [1] - 该技术将有机材料沉积后通过光刻设备完成OLED图案化制程,与传统FMM技术不同 [1] - LGD计划在广州生产成本较低的TV OLED面板,同时在坡州厂E4产线上测试无FMM技术 [2] - E4产线已安装CVD设备,可采用类似eLEAP技术制造OLED,但现阶段不打算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规模量产 [3]   LGD的OLED技术路线 - LGD主要发展WOLED和POLED两大技术路线,分别面向大尺寸和中小尺寸市场 [4] - WOLED通过蒸镀白光OLED材料再通过彩色滤光膜实现全彩显示,绕开FMM在大尺寸应用的难题 [4] - LGD引入"META Technology"提升WOLED面板亮度、视角和能效,目前是全球唯一量产大尺寸WOLED电视面板的厂商 [4] - POLED采用传统FMM技术,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LGD开发了Tandem OLED技术提升折叠设备耐用性 [6] - LGD还在透明OLED等前沿领域持续投入,产品已应用于商业展示和交通等多个场景 [7]   无FMM技术的优势 - 无FMM技术有望提升产线利用率并扩大未来发展空间,可能成为LGD攻入笔记本、车载显示等新领域的利器 [8][9] - 无FMM技术理论上可涵盖全尺寸应用,满足头戴装置面板的超高PPI规格 [9] - 光刻技术能实现远超FMM的精度,像素密度可提升至数千甚至上万PPI [17] - 开口率可大幅提高,如JDI的eLEAP技术开口率达60%以上,是传统FMM的两倍 [17] - 光刻工艺不受尺寸限制,为制造更大尺寸、任意形状的OLED面板提供可能 [18] - 长远来看能减少有机材料浪费,省去FMM设计、制造和清洁成本,有望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19]   FMM技术的局限性 - FMM是OLED蒸镀工艺中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随着分辨率增高工艺难度增大 [10][11] - FMM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出现精度限制大、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12] - FMM限制了孔径精细度和排列密度,OLED像素密度难以突破1000PPI [12] - FMM金属框架会遮挡部分蒸镀区域,导致开口率受限,影响屏幕亮度和能效 [13] - 大尺寸面板制造中FMM会因重力产生下垂、变形等问题,导致良率显著下降 [14] - FMM设计和制造过程复杂且昂贵,尤其对于定制化、异形屏等产品 [15] - 蒸镀技术从6代往8.6代升级过程中,FMM开发难度陡增,色偏问题与蒸镀均匀性成为技术难点 [16]   无FMM技术竞争格局 - JDI是首家入局无FMM技术的企业,2022年发布eLEAP技术,开口率可达60% [23] - JDI开发了14英寸笔记本产品,亮度峰值达1600nits,采用串联结构可达3000nits以上 [25] - JDI与群创成立eLEAP策略联盟,推广32吋OLED车载显示器,亮度提高1倍、寿命延长3倍 [27] - 维信诺2023年发布ViP技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像素图案化制备 [29] - ViP技术使AMOLED开口率从29%增至69%,像素密度提升至1700PPI以上 [31] - 维信诺G8.6代AMOLED新产线开工,预计同时导入FMM与ViP技术 [33] - 三星显示2024年购买5项无FMM OLED领域美国专利,采购非FMM蒸镀设备进行评估 [35][36] - TCL华星布局印刷OLED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可减少材料损耗30% [39]   中尺寸OLED市场机会 - 中尺寸是OLED有机会爆发潜力的领域,包括NB、MNT、Pad及车载显示 [45] - 2025年OLED在智能手机领域渗透率达61%,IT品牌产品正导入OLED面板 [45] - 蓝色磷光材料加速商用化,TADF敏化技术与高色域材料组合开发逐步完善 [47] - 国内厂商在UTG、FMM等OLED关键技术材料上取得突破,有助于改善成本 [49] - 2025年OLED在笔电市场渗透率达4.5%,OLED显示器出货量年增达83% [52] - OLED市场规模扩大为无FMM技术提供更大舞台,布局厂商有望推动技术落地与商业化 [53]
 目标G8.6 OLED!传三星显示新增IT销售团队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14:42
 三星显示业务重组   - 三星显示在7月1日进行重组,IT业务部门内增设IT销售团队,此前仅有IT技术团队和开发团队 [1]   - 增设IT销售团队可能是为全面启动IT OLED业务做准备 [1]   - 苹果计划从明年开始陆续推出OLED MacBook等产品,三星显示计划利用第8.6代OLED产线为这些产品供屏 [1]     人事调整与业务布局   - 2024年12月,三星显示宣布由大尺寸事业部组长李钟赫副社长兼任IT事业部门组长,李柱亨副社长担任中小尺寸事业部组长 [3]   - 大尺寸事业部专注于生产电视和显示器用的QD-OLED面板,中小尺寸事业部主要负责生产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面板 [4]   - 将大尺寸事业组长委任为IT事业部组长,有利于IT OLED业务的整体拓展,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并避免向同一客户推销技术不同产品的混乱 [4]     技术协同与客户管理   - 显示器用QD-OLED技术和平板/笔记本电脑用中小型IT OLED技术不同,但在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紧跟技术趋势的前提下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4]   - 7月1日人事调整中,三星显示总部企划组组长和中小尺寸事业部企划组长进行了职位互换,两者均涉及投资决策,但总部企划组还需兼管三星电子业务支持特别工作组事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