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学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七维聚力 卓越领航
齐鲁晚报· 2025-07-16 06:31
学校概况 - 烟台青华中学创建于2003年,2020年由山东埃维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承继办学,转型为民办寄宿制完全中学 [3] - 学校占地122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在校生52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 [3] - 累计培养74名清北学子,2025年高考公费生"211"上线率55%,七年贯通培养学生"211"上线率63%,特殊类型(一本)上线率95% [3] 师资力量 - 学校拥有60余名清北毕业生、200余名重点院校硕博、200余名正副高级教师及名师组成的顶尖团队 [3] - 创新"三阶协同"模式:青年教师注入学术活力,中年教师沉淀实战经验,退休名师传承精湛技艺 [3] - 教师年均收入高于同类学校同行20%,年超200人次赴外研修 [5] 教学特色 - 奥赛教练团队由清北博士领衔,30多人阵容全省领先,2024年奥赛班全员考入"211"以上高校 [5] - 七年贯通培养打破初高中壁垒,2024年高考七年贯通培养学生"211"上线率比常规录取生高出27% [6] - 推行少于30人的小班化教学,重构"精准化+互动性"课堂生态 [7] 寄宿管理 - 创新"24小时成长生态圈",教师陪护自习使学生日均有效学习时长延长2.5小时 [8] - 住校学生自律能力测评得分较走读生高28%,成绩增幅高于走读生11%,家长焦虑指数下降35% [8] 学校治理 - 投入1亿元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舒适化,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宿舍实现空调全覆盖 [9] - 构建现代治理体系,以多劳多得为核心的薪酬体系激发师生活力 [9] - 2023年至今4名同学考入清北,持续书写"卓越育人"新篇章 [9]
我市6所热点普高分数线划定
镇江日报· 2025-06-26 08:18
2025年热点普通高中分数线及录取安排 - 省丹中普通类分配指标工作线624分,竞争指标分数线618分 [1] - 省镇江第一中学分数线608分,省镇江中学593分 [1] - 省扬中高级中学589分,省句容高级中学588分,省大港中学581分 [1] - 省丹中美术班录取资格线为587分,按美术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1] 各校报到时间及要求 - 省镇江第一中学和省镇江中学报到时间为6月26日9:00至27日11:00 [1] - 省扬中高级中学报到时间为6月28日上午8:30 [2] - 省句容高级中学要求考生于6月26日15:00前办理缴费手续 [1] 特殊录取政策 - 省丹中70%以上招生计划按学生数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1] - 分配指标生需在学籍所在学校读满三年且为2025年应届毕业生 [1] - 竞争指标在全市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1] - 分配指标录取不得低于同批次工作分数线20分 [1]
济南高中学校2025年特色招生计划发布
新华网· 2025-06-16 10:52
济南高中特色招生概况 - 济南高中特色招生进入第5年,2025年招生简章显示招生项目、学校、人数均持续增长 [1] - 历城二中唐冶校区首次招收航天科技特色生50人,彩石校区维持人文特色生50人招生计划 [1][3] - 济南三中首次增设科技创新特色生100人(领秀校区50人、市南校区50人) [1][3] - 山师附中幸福柳分校招生项目从AI课程调整为双高联合强基特色项目 [1][3] - 济钢高中新增人工智能项目30人,保留原人文社科项目 [1][3] 特色招生项目细分 - 山东省实验中学招收科技创新特长生190人,包括强基项目130人(本校100人+德润校区30人)和双高项目60人(数学15人+化学15人+生物15人+物理10人+信息技术5人) [1] - 济南大学城实验高中招收双高航天特色生30人(要求数理逻辑突出)和中医药文化特色生30人 [2] -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招收AI课程特长生30人,医学中心校区招收医学课程特长生30人 [2] - 济南一中开设经管人才实验班100人,济南中学铁一校区招收经贸国际特色班40人 [2] - 济南七中招收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班60人+音乐表演班50人,济南九中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班扩招至100人(去年增加50人) [2][3] 招生门槛与录取规则 - 多数学校要求综合素质评价达A级,生物/地理成绩需C级以上,部分学校提高标准至B级或单科A级 [5] - 山东省实验中学强基项目要求中考成绩超普通高中资格线80分,山师附中人文社科项目要求超资格线120分(去年为100分) [6] - 特色招生学校之间不可兼报(除山东省实验中学与德润校区可通排考场),违规者取消录取资格 [7] 招生流程安排 - 集中报名时间为6月16日,现场测试分布在6月19-21日,测试侧重学科知识、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考核 [7]
2025年郑州市中招开启网上志愿填报
郑州日报· 2025-06-05 08:47
郑州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志愿填报 - 2025年郑州市市区普通高中招生网上志愿填报系统于6月4日8:00至6月7日23:59开放 考生需在此期间完成志愿填报 [1][2] - 具有郑州市市区常住户口或在市区初中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需通过河南省高中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填报志愿 外地返郑考生也需通过该平台报名 [2] - 普通高中志愿设置分为五个批次 包括两个省提前批次和三个面向郑州市区的招生批次 [3] - 省提前第一批次为空军海军航空实验班 设置1个志愿 第二批次包含宏志班 创新实验班等 设置1个志愿 [3] - 郑州市区招生批次中 第一批次设2个志愿 第二批次设1个志愿 第三批次设中外合作办学和民办高中各1个志愿 [3] - 考生可自主选择填报一批或多批学校志愿 报考第一批次可选择1-2个志愿 [4][5] - 郑州市区户籍考生可填报全部三个批次志愿 随迁子女满足条件也可填报三个批次 其他考生原则上可填报第二 第三批次 [5] - 报考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的考生需填写"是否同意调剂" [5][6] - 郑州市中招办开通四部热线电话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7]
今年北京344所普通高中具备招生资格,详细名单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16:15
北京市2025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情况 - 2025年北京市具有招生资格的高级中等学校共452所 其中普通高中344所 比2024年增加13所 1所学校暂不招生 [1] - 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约8 5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约3 3万人 总体呈现扩招趋势 [1] - 五类学校构成:普通高中344所 普通中专27所 职业高中49所 技工学校14所 五年制高职18所 [1] 新增学校分布 - 朝阳区 海淀区 丰台区 通州区 经开区各新增2所普通高中 包括北京市朝阳区新亚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乐成学校等10所 [1] - 大兴区 昌平区 平谷区各新增1所 分别为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东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等 [1] 学校更名情况 - 4所普通高中更名: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改为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 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改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医分校等 [2] - 北京市房山区诺德安达学校2025年停止招生 [2] 分区学校名单 - 东城区15所普通高中 包括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等 [3][4] - 西城区34所普通高中 包括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八中学等 [5][6] - 朝阳区48所普通高中 包括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等 [6][7][8] - 海淀区74所普通高中 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 [9][10][11][12] - 丰台区28所普通高中 包括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市第十中学等 [12][13] - 其他区域:石景山区9所 门头沟区5所 房山区12所 昌平区23所 大兴区18所 通州区19所等 [13][14][15][16][17][18][19][20]
“浙附君”来啦! 杭城高中首个“数字智能体”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5-26 10:05
核心观点 -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浙附君"数字智能体探索"AI+教育"模式,实现教学效率提升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7][16][19] - AI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研管理等场景,推动教育生态重构 [9][11][15] - 政策层面支持加速教育数字化,浙江省已出台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7] 技术应用场景 智慧批改系统 - AI批改英语作文仅需15分钟完成40份,效率较人工提升6倍(人工需90分钟),准确标注拼写、语法等10余类错误 [9] - 2.0版本支持手写体识别与语义分析,错误排查覆盖率100%,教师机械性工作时间减少85% [9] - 自动生成错题本并推送同类题目,使学生摘录时间下降90%以上,实现精准学习 [10] AI录课系统 - 微格教室多摄像头全程记录课堂细节,量化分析教师话语占比(47.3%)、课堂严肃时间(52.4%)等11项指标 [11] - 分轨录制功能使教研回放效率提升70%,助力部级精品课开发 [13] - 新教师备课周期缩短50%,专家评课环节效率提升60% [12] 跨学科创新实践 - 美术与化学跨学科作品通过AI云展厅展示,线上浏览量达6000人次,成本较实体展下降80% [14] - 学生团队研发"智能垃圾桶"等发明,集成溢满检测、自主清倒等6项AI功能 [15] - 政治课结合DeepSeek进行写作对比分析,每学期开展2-3轮AI研究课 [15] 战略合作与规划 - 与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签约共建具身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壁垒 [19] - 未来将实现校际数据库联通,覆盖5所兄弟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 [20] - "浙附君"拟接入浙大海量资源库,支持学生完成大学先修课程与交叉学科研习 [19]
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5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延安中学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为核心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四翼"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责任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励志教育)[5] - 实施"一核两新"教育理念,以延安精神传承为核心,顺应新课改与新时代需求,推行"三面三环六锚点"改革路径(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课程/教学/管理优化)[9] - 开发"红色浸润课程",形成"学科+红色文化"课程群,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16] 教学设施与投入 - 近年投入超2000万元资金,改造北关、枣园校区教学及生活用房3.2万平方米,新增图书3.8万册[7] - 建成数控教室、远程互动教室10个,配备智慧黑板96套,钱学森科技馆即将完工[6][7] - 餐厅采用智慧食谱系统,设置延时窗口保障学生餐饮需求,严格标准化加工流程[10] 红色基因传承 -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所中学,历经15次易名、14次搬迁,保留"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传统[12] - 成立"延安精神讲习社",超300名学生参与,通过辩论、红色短剧等形式传承精神[12][13] - 编著《延安思政课》校本教材,打造19节思政精品课,与21所学校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14] 跨区域教育合作 - 与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高校、新疆兵团二中等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联学活动[13]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进校开设3D建模创新讲座,结合钱学森事迹激励科技创新[23] 学生培养成果 - 历史上培养我国首批21名留苏学生中的16名,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人才[16] - 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体育固本行动(阳光跑操、越野赛等),强化体魄与意志[17][18] - 学生常瑞雪(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等树立外交官等职业理想,体现家国情怀[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