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拔尖创新,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质效
环球网· 2025-07-08 19:17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将"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作为重要阶段性目标 [1] - 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高等师范院校需加快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1]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教育部推出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等教育改革措施,构建全链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2] - 核心在于实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需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衔接 [2] - 高等师范院校应立足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需求,探索优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 全链条选育机制 - 构建大学和中学选才育才衔接机制,设计"闯关式"课程和科研训练,集成课程设置、科研实践、国际交流等环节 [3] - 以科技、产业前沿问题为导向,推动学校和科研院所全链条协同培养 [3] 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 建设"基础学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国家安全等交叉课程群 [3] - 设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跨校联合培养项目 [3] 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 高等师范院校需培养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四有"好老师,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4] - 打破传统"学科知识+教学法"二维结构,构建"价值引领-实践创新-研究赋能-技术融合"四维成长空间 [4]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将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改革重要抓手,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 [5] - 高等师范院校需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教师培养新模式 [6] - 设置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建设"通识、交叉、进阶"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开发数字化教材和智慧课程 [6] - 探索AI助力个性化学习、教学考试评价,训练学科专业教学垂类大模型 [7]
竞业达(003005) - 2025年7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8:24
公司活动概况 - 2025年7月7日上午,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栩接待多家单位投资者进行现场参观,带领参观公司体验馆、AIGC新质生产力中心、实验教学基地并讲解公司发展历程和产品情况 [2] 智慧教学业务增量市场 - 未来几年考生和在校生基数扩容,推动院校及新校区建设需求释放,高校智慧教室渗透率仅15%,远低于多媒体教室近70%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3] - 在各级政策支持下,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学校对智慧教室等智能化需求和评估评价服务需求带来新机遇,AIGC、大模型驱动市场竞争格局重塑,公司将发挥优势把握机遇 [3] 与其他厂商差异 - 公司全栈布局构建“课堂教学 - 实验教学 - 质量评估”核心业务闭环,覆盖人才培养关键环节 [4] - 自主研发“模型 + 硬件 + 平台 + 服务”产品深入教育各环节,服务数千所学校用户,积累千万级小时教学过程数据,支撑模型持续迭代,40万间教室和上千万教学过程数据让模型更智能 [4] 各板块业务经营模式 - 公司构建“直销 + 经销 + 运营服务”复合模式,覆盖全国30省市 [5] - 智慧教学与校园业务多采取直销模式,智慧招考业务和智慧轨道业务多采用经销模式 [5] - 公司拓展新型运营及服务模式,包括面向教学、招考、轨道交通的AIGC服务和面向个人的职业能力培训服务 [6] 过去业绩变动原因 - 过去几年公司在市场拓展等环节受宏观因素影响大,自2023年起教育板块恢复增长,2024年教育、轨道板块消除不利影响,业务稳步发展,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6] - 公司抢抓机遇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未来将加快战略升级和应用创新,提高运营能力 [6] 业务模式拓展 - 公司对教学过程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 + 专家评价,以AIGC“生产”方式提供服务报告,用户按年度订阅制模式付费 [6] - AIGC课堂质量诊断报告实现90%人工替代率,系列诊断分析服务在20余城市数十所院校部署应用,用户付费转化率超过50% [6]
清华研究证实:夸克AI志愿填报能力已与收费人类专家相当
快讯· 2025-06-20 11:25
AI赋能教育 -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显示夸克AI在高考志愿填报领域已具备与人类专业规划师比肩的能力 [1] - 研究对比30份市场价1000-5000元的人类专家报告与夸克AI生成结果 两者专业水准相当 [1] - 夸克AI在数据完整性、信息覆盖面和生成效率方面较人类专家具有明显优势 [1]
教育早餐荟 | 北京本科志愿填报6月27日开启;一起教育科技一季度净亏损收窄
北京商报· 2025-06-13 10:13
教育科技行业动态 - 一起教育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收2167万元 美国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后净亏损2240万元 同比收窄47.5% [4] - 佳发教育与华为联合发布教育智能体应用基座方案 构建覆盖"考、教、管、评、学、研"全场景的垂类教育智能体应用平台 [5] 教育政策与资源 - 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 将打造国家级科学教育思想库 与深圳零一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重点开展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等领域合作 [2] - 北京朝阳区面向毕业生推出38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包含整套、单间合租、宿舍床位等多种类型 [3]
教改深水区:AI素养如何润物无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7:00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现状 - 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尚未实现常态化,存在设备闲置或低效使用现象 [1] - 68.15%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已应用至少一项人工智能教育技术,西城、昌平、平谷三区实现100%覆盖 [2][3]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教师备课、课堂管理、教学分析等传统教学环节的效能提升 [3] 应用障碍分析 - 供给侧问题:教育产品标准不统一、数据资源共享不足、产品与需求匹配度低 [1][4] - 需求侧问题:教师AI素养不足(缺乏常态化培训)、学校对数据隐私与伦理存在顾虑 [1][4] - 评价机制缺陷:人工智能未纳入中高考科目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6] 政策与课程发展 - 教育部等九部门要求将AI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流程,北京计划2025年秋季起推行8课时/学年AI通识课 [1][7]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将大幅增加AI内容,但全国缺乏机制性课时安排 [6][7] - 浙江省为全国唯一在高考设技术科目的省份,专家建议通过数学/物理等学科渗透AI素养考查 [7][8] 技术价值与协同需求 - AI技术可提升教师40%工作效率(备课、作业批改等),释放精力用于高价值教学活动 [2] - 需构建纵向(政策-学校-课堂)与横向(管理者-教师-技术商)协同机制推动转型 [5] - 当前300课时的跨学科教学空间可满足AI通识课程开设需求 [7]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即将开幕,将展示未来课堂、未来教师
新京报· 2025-05-10 10:06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于5月14日至16日在湖北武汉举办,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 [1][3] - 大会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4] - 主要环节包括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和闭幕式,会前安排学校参访,同期举办全球教育数字化成果展 [1] 核心议程 - 开幕式将展示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师,呈现"师—生—机"协同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2] - 首次举办"数字教育高端对话",聚焦智慧教育技术前沿、人才培养标准及教育变革路径 [1][2] - 15日举行10场平行会议,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学习、教师发展等10个主题领域 [1] 参与方与成果 - 邀请4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个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员参会,包括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 [2] - 联盟将在大会期间召开全体大会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2] - 湖北省4所学校将作为观摩点,展示数字技术在教、学、管、评、研各环节的应用场景 [2] 大会目标 - 展示中国数字教育最新成果,加强国际对话合作 [3] - 推动构建开放互鉴的国际教育合作体系,促进全球教育共同发展 [3]
教育大模型标准规范要来了!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发布五项教育数字化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0:50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于5月14日至16日在武汉举办 主题为"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 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2] - 这是继2023年北京、2024年上海之后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会前安排学校参访 同期举办全球教育数字化成果展 [1][4] - 大会包含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和闭幕式四个环节 将展示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师的新型教学模式 [4][8] 教育数字化成果发布 - 大会将发布五项教育数字化成果:《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和《教育大模型 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 [6] - 教育数字化成果展览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国际教育和未来教育六大板块 共50多个展项 [6] - 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将举办全体大会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联盟成员总数达115个 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 [7]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展示 - 开幕式将展示"师—生—机"三者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包括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师 [8] - 基础教育观摩点展示"智慧皮影""智铸青铜""AI火星车救援挑战"等20多个场景 体现数字赋能教学形态变革 [8] - 高等教育观摩点展示智慧教育新基建、新场景、新理念、新范式 包括"数字孪生校园""AI手术室""智能筑砌机器人平台"等创新应用 [8] - 职业教育观摩点通过全息数字人、VR/AR体验等方式 沉浸式展示未来课堂和学习中心 [9]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升级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已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支持6种联合国官方语言 提供学习资源和政务服务 [10] - 平台国际版持续迭代升级 新增2000多门多语种优质课程 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 大会期间上线300余门课程 [11] - 建设"理解中国"专区 上线63门来华留学中国国情教育课程 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 [11] - 下一步将推进在线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探索中外高校学分互认 创新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模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