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交易

搜索文档
优信上涨4.89%,报3.65美元/股,总市值7.5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1 23:12
8月1日,优信(UXIN)盘中上涨4.89%,截至22:57,报3.65美元/股,成交19.15万美元,总市值7.53亿美 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优信收入总额5.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69%;归母净利 润-5307.1万人民币,同比减少3.11%。 资料显示,优信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国内以"优信集团"著称。 优信集团创建于2011年,现已成长为中国领军的在线汽车交易综合服务供应商,旗下拥有B2B模式二手车 在线交易平台——优信拍,以及B2C模式的二手车在线交易平台——优信二手车等多个子业务。 经过多年产业布局和精心深耕,优信集团具备横跨二手车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能力,涵盖二手车交易、汽 车金融、物流运输、售后保障,以及维修保养等环节,充分满足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需求。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
家居卖场开始转型卖二手车了
第一财经· 2025-07-24 22:11
2025.07. 24 本文字数:230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纪朝 再次路过郑州市南四环的金马凯旋家居广场时,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整个家居片区中,其中面积高达 近30万平方米的区域,已经被金马凯旋二手车交易中心取而代之。 占地2700亩、建筑面积380万㎡的郑州金马凯旋家居广场,曾是郑州面积最大的家居建材集中地之 一,也曾是郑州市指定的177个外迁专业市场承接地之一。 同样盯上二手车的,还有曾打造华丰灯饰界的河南华丰集团,开业于2010年的华丰灯饰,曾是华北 地区规模较大的灯饰建材批发商场之一。今年6月底,该公司宣布,将在郑州启动华丰二手车交易中 心项目。 曾被誉为"中国最大家居卖场"的的红星美凯龙,更是早在2024年9月便对外宣布,将与建发汽车联 手,把汽车展厅搬进商场,售卖二手车等汽车相关产品、服务。 这些曾经的家居卖场,如今为何纷纷转型?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发现,自身的主营业务不振,或是其中 一个重要原因。 被业内称为"包租公"的家居卖场们,通过不断圈地、引流、出租等,有着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 如今,伴随着行业增长见顶,过往的好日子也渐行渐远。 华丰集团旗下二手车交易中心一位负责人 ...
业绩下滑后多家家居卖场转型卖二手车
第一财经· 2025-07-24 19:17
占地2700亩、建筑面积380万㎡的郑州金马凯旋家居广场,曾是郑州面积最大的家居建材集中地之一, 也曾是郑州市指定的177个外迁专业市场承接地之一。 多家家居卖场转型二手车市场,主要原因是家居行业业绩下滑。 再次路过郑州市南四环的金马凯旋家居广场时,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整个家居片区中,其中面积高达近 30万平方米的区域,已经被金马凯旋二手车交易中心取而代之。 同样盯上二手车的,还有曾打造华丰灯饰界的河南华丰集团,开业于2010年的华丰灯饰,曾是华北地区 规模较大的灯饰建材批发商场之一。今年6月底,该公司宣布,将在郑州启动华丰二手车交易中心项 目。 有着20多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黄建华则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与家居建材行业多年低 迷不同,国内二手车行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可能是吸引对方次第入场的重要原因。 一份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立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显示,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全年累计销售额为14908.26亿元,同比下跌3.85%,数据的背后,是 整个家居行业正在面临的业绩承压。 以红星美凯龙(下称"美凯龙",601828.SH)为例,其2025 ...
天津市首张二手车数电发票在保税区成功开具
搜狐财经· 2025-07-09 17:47
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 - 天津市首张二手车数电发票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顺利开出,标志着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取得新突破[1] - 税务部门以"强基工程"为引领,推动二手车交易税收管理数字化升级[1] - 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与税务局建立"数据直连、业务贯通"的跨部门协作机制[1] 业务流程优化 - 实现从发票开具到车辆转让登记"一站式"办结的高效流程[1] - 税务系统实时将数电发票数据推送至公安交管部门业务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化[2] - 彻底改变传统纸质发票审核模式,大幅压缩单户业务办理时间[2] 监管体系构建 - 通过征管基础数据跨部门共享,构建"信息可追溯、流程可监控、风险可预警"的数字化监管体系[2] - 从源头上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2] 后续推进计划 - 保税区税务分局将持续深化数电发票在机动车交易领域的推广应用[2] - 优化"数据驱动型"征管服务机制,构建"数据共享、流程协同、服务智能"征管新格局[2] - 进一步深化"以数治税"征管改革,提升办税体验和营商环境[2]
内蒙古二手车出口拍卖平台在蒙古国上线
快讯· 2025-07-03 14:57
内蒙古二手车出口拍卖平台上线 - 内蒙古二手车出口拍卖平台于6月28日在蒙古国上线,并在第三届蒙古国中国商品展上完成首批二手车拍卖 [1] - 活动现场成交二手车24辆,交易额达342万元 [1] - 拍卖车型涵盖家用轿车和商用卡车等,吸引众多蒙古国采购商及消费者参与竞拍 [1] 平台功能与服务 - 平台由内蒙古二手车出口基地研发建设,是我国首个面向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二手车跨境拍卖平台 [1] - 支持中蒙俄三语交互、实时汇率转换,整合车辆检测、通关申报、"门到门"运输等全链条服务 [1] - 实现从线上选车到线下交付的闭环运营,解决跨境上牌和维修服务等后顾之忧 [1] 平台运营数据 - 5月23日国内试运营期间,平台车源储备量突破6000台 [1] - 吸引245家蒙古国和俄罗斯客户完成注册认证 [1] - 蒙古国采购商反馈平台操作便捷,车况透明 [1]
“零公里二手车”多达百万台,各方“配合”造就隐秘链条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7
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批评"零公里二手车"现象,认为其破坏汽车流通行业根基 [1][2] - "零公里二手车"指已注册但未实际使用的新车,以二手车名义低价销售 [2] - 该现象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整车厂、经销商、二手车商和消费者 [9][10][11] - 监管部门已开始关注并召开专题研讨会 [3] 市场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价格比新车低1万至数万元 [6] - 2024年国内燃油"零公里二手车"交易量18.48万至55.45万辆,新能源3.36万至5.6万辆 [12] - 2024年新能源"零公里二手车"出口量超过24.4万辆 [12] - 预计2025年中国"零公里二手车"规模可能达百万辆 [12] 产业链分析 - 整车厂通过"零公里二手车"缓解库存压力和现金流问题 [10][11] - 2025年一季度多家车企现金流为负:北汽蓝谷-2.36亿元、长安汽车-35.01亿元、赛力斯-76.3亿元、广汽集团-112.1亿元 [11] - 经销商借此完成厂商考核并获取返利 [11] - 二手车商因传统业务利润下滑转向"零公里二手车" [9] - 二手车商毛利率从10年前15.9%降至2022年1%,亏损面从1%升至82% [9] 行业影响 - 可能导致虚假销量数据,误导企业决策 [15] - 存在套取国家补贴的风险 [15] - 涉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美国市场对此有严格处罚先例 [16] - 专家建议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 [17] 消费者视角 - 主要购买群体包括预算有限的年轻人、精打细算的企业主、新能源尝鲜者和转售车商 [14] - 存在售后保障不足和"调表车"冒充的风险 [2][15]
“零公里二手车”多达百万台,各方“配合”造就隐秘链条
经济观察网· 2025-05-31 13:06
行业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指已注册但未销售给终端用户的汽车 车况与新车基本相同 定价低于新车 [2] - 传统燃油车"零公里二手车"占燃油二手车市场1%-3% 新能源占比3%-5% 部分车型如小鹏P7 极氪001老款库存车占比达5%-8% [4] - 2024年新能源二手车出口约27.2万辆 其中90%为"零公里二手车" 即24.4万辆 [6][7] - 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961.42万辆 燃油二手车1848.57万辆 按1%-3%计算燃油"零公里二手车"达18.48万-55.45万辆 新能源二手车112.85万辆 按3%-5%计算达3.36万-5.6万辆 [7] - 2024年"零公里二手车"总量可能达46.34万-85.5万辆 2025年或达百万辆规模 [7] 产业链参与方 - 整车厂和4S店联合通过"零公里二手车"去库存 是行业灰色手段 [4] - 二手车商因传统二手车生意难做转向"零公里二手车" 十年前二手车商毛利10%以上占15.9% 2022年仅1% 亏损面从1%升至82% [5] - 整车厂通过二手车商处理滞销车型 避免冲击4S店渠道 同时完成厂商量化考核获取返利 [6] - 购买人群包括预算有限青年 精于计算企业主 新能源尝鲜者 以及转售获利的传统二手车商 [8] 行业影响 - 击穿底线的降价狂欢可能摧毁汽车流通根基 [2] - 虚假销量数据掩盖真实需求 误导车企和投资者决策 加剧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 [8] - 部分企业通过"零公里二手车"与置换补贴政策结合套取国家补贴 扭曲政策初衷 滋生税务与合规风险 [8] - 涉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 类似美国Sunbeam公司案例 可能面临监管处罚 [9] 监管动态 - 商务部已召集整车企业 二手车交易平台和行业协会就"零公里二手车"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2] - 建议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 上牌记录 维修数据全网可查 虚假交易列入黑名单 [10] - 呼吁商务部联合证监会治理 参考美国证券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方式 [9] 根本原因 - 新车价格战 地方补贴差异 二手车出口等问题叠加导致"零公里二手车"现象突出 [10] - 环保法规倒逼车企快速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库存新车 导致"伪二手车"出现 [6] - 非授权车商无法出口新车 需先上牌再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6] - 行业认为需从源头解决汽车质量 技术 安全等基础问题 才能解决无序价格战和"零公里二手车"问题 [10]
“昨天上牌今天卖”“价格仅为新车的75%”,消费者捡漏“零公里二手车”,价格诱惑和权益风险如何抉择
华夏时报· 2025-05-30 12:22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概述 - 品牌新车下线后秒变二手车 标价仅为新车价格的75% 行驶里程大多不足50公里甚至为零 法律属性上属于二手车范畴 [2] - 2024年二手车市场中"登记≤3个月 里程≤50公里"车辆占比飙升至12.7% 四年激增7.2个百分点 [3]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或将召开专题研讨会聚焦该问题 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2] 产生原因分析 - 主机厂为争夺市场份额设定挑战性销售目标 通过返利 贴息等政策向经销商压库 导致超配车辆难以消化 [3] - 汽车行业产能过剩 尤其车型更新换代快领域 经销商将库存车注册为二手车低价抛售 [3] - 部分车商利用报废车置换等政策漏洞获取国家补贴 实现"两头通吃" [4] - 2019年二手车出口试点政策催生"零公里二手车"出海潮 2024年出口量达43.6万辆 其中60%-80%为零公里车辆 [5] 消费者态度分化 - 部分消费者因无法享受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终身质保 免费充电)而放弃购买 [6] - 车辆残值率比常规二手车低15%-20% 导致"省小钱亏大钱"现象 [7] - 预算有限消费者被价格优势吸引 接受无法享受新车同等维保服务的现实 [8] 行业经营特点 - 二手车商利润率不高但可依靠走量 几乎没有售后风险 [9] - 可采用批量销售模式 如通过直播推广同一款车型提高销售效率 [9] 监管与行业应对 - 需构建多维度治理体系 通过政策完善 监管强化 行业自律与消费者保护协同发力 [12] - 建议要求销售方书面告知车辆已过户事实及权益影响 消费者签字确认 [12] - 设立专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 提供咨询投诉和维权服务 [12]
切断“零公里二手车”灰色利益链 多维度维护好市场秩序
证券日报· 2025-05-30 00:09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分析 - 核心观点:零公里二手车是车企为冲刺销量数据、美化财务报表而制造的虚假交易,已形成涉及多环节的灰色产业链 [1] - 行业现状:从传统车企到新势力品牌均有参与零公里二手车交易,构成灰色产业链 [1] - 操作方式:车企将滞销新车注册为二手车,通过关联公司或经销商转售 [1] - 影响范围:导致资本市场对行业真实供需关系产生误判,制造虚假市场繁荣 [1] 消费者损害分析 - 权益损失:新车过户后首任车主专属权益(如终身质保)失效 [1] - 资产贬值:车辆残值按首次登记日期计算导致转售时大幅贬值 [1] - 质量问题:长期库存车辆会产生电池亏电、轮胎变形等问题 [1] - 补贴滥用:新能源车企通过关联租赁公司批量购车套取补贴后转卖为二手车 [1] - 套利行为:部分车商以"平行出口"名义将国内上牌新车销往海外利用关税差套利 [1] 监管建议 - 监管措施: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透明化 [2] - 制度建设:出台"新车身份锁定期"制度严控上牌即转售行为 [2] - 行业自律:头部企业应告别"数据崇拜"和唯销量论 [2] - 消费教育:推广"三查三看"法则(查铭牌、轮胎、玻璃生产日期) [2] - 法律完善: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二手车领域的适用性解释 [2] 行业发展方向 - 本质回归:行业需回归"车是用来开的"本质 [2] -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重建核心竞争力 [2] - 高质量发展:消除灰色空间推动中国汽车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2]
接近东风集团人士:(座谈会)确实是主动报名的
快讯· 2025-05-28 09:49
座谈会背景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集车企和相关行业机构召开座谈会,会议主题是研究零公里二手车及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流通消费相关内容 [1] - 参会机构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分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1] - 参会企业包括东风集团、比亚迪、元通国贸、山东华通、抖音集团和瓜子二手车等 [1] 会议内容 - 会议主要目的是引导二手车出口,并规范零公里二手车市场 [1] - 东风集团人士表示公司是主动报名参加座谈会 [1] 行业动态 - 零公里二手车市场成为政策关注焦点,相关部门正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 - 二手车流通消费领域正受到政府重视,未来可能出台相关促进政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