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永贵电器(300351.SZ)子公司近期签订货物买卖合同
智通财经网· 2025-11-10 19:17
合同公告核心信息 - 公司控股子公司永贵博得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 [1] - 合同金额合计为1586.52万元(含税) [1] 交易对手方信息 - 交易对手方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1] 合同主体信息 - 合同签订方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浙江永贵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1]
永贵电器子公司近期签订货物买卖合同
智通财经· 2025-11-10 19:15
合同公告核心信息 - 公司控股子公司永贵博得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 [1] - 合同总金额为1586.52万元(含税) [1]
国办发文:政府采购中,依法对本国产品给予价格评审优惠
观察者网· 2025-10-09 20:52
政策核心内容 - 政府采购中对本国产品给予20%的价格评审优惠,即报价扣除20%后参与评审 [1] - 本国产品标准要求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且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占比达到规定比例,特定产品还要求关键组件和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完成 [1] - 政策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不得实行差别或歧视待遇 [1] 市场规模与政策背景 - 202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 [2] - 政策制定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举措 [3] - 政策是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务实行动,旨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 [3] 行业影响与后续安排 - 信息技术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交通设备以及工程设备等领域在政府采购中占有较高比重,预计将显著受益 [4] - 政策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国产设备相关行业的市场份额、竞争力、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4] - 《通知》施行之日起5年内将分产品制定各类产品的“本国产品标准”,并设置3至5年过渡期,逐步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4] - 在分产品的具体成本占比要求实施前,符合在中国境内生产要求的产品即视同本国产品 [4]
明确本国产品标准 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3万亿政府采购市场迎“新标准”
新华网· 2025-10-09 10:44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1] - 政策旨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体系,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1] - 本国产品标准是指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且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占比达到规定比例要求 [2] -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2] 本国产品标准定义与实施 - 对特定产品还要求其关键组件、关键工序在中国境内生产、完成 [2] - 标准适用于政府采购货物项目和服务项目中涉及的货物 [2] - 自施行之日起5年内,财政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分产品确定组件成本占比要求及关键组件、关键工序要求 [2] - 根据不同行业发展情况设置3年至5年过渡期,逐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2] 市场影响与行业机遇 - 202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 [1] - 新标准推出意味着在未来政府采购评审过程中,本国产品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4] - 信息技术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交通设备以及工程设备等领域在政府采购中占有较高比重 [4] - 政策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这些行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预计国产设备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4] 政策原则与公平竞争 -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3] - 各地区、各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得指定品牌或限制品牌注册地,不得以所有制形式、股权结构等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 [3] - 标准出台完善了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有利于建立与国际相接轨的政府采购规则 [3]
美国9月制造业PMI连续第七个月收缩 价格端仍明显承压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07:12
总体PMI表现 - 美国9月制造业PMI录得49.1,高于8月的48.7,但仍低于荣枯线50,显示制造业已连续七个月收缩 [1] - 9月PMI读数对应年化GDP增长约1.9%,整体经济已连续第65个月保持扩张 [2] 主要分项指标 - 产出指数重返扩张区间至51,较8月大幅回升3.2个百分点 [1] - 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8.9,结束上月的短暂扩张 [1] - 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3,较8月下跌4.6个百分点,显示外需依旧低迷 [1] - 库存指数下降至47.7,反映企业去库存压力上升 [1] 就业与订单状况 - 制造业就业指数录得45.3,虽较上月回升,但已连续八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1] - 多数企业仍以裁员或冻结招聘为主要手段应对需求不确定性 [1] - 积压订单指数小幅回升至46.2,但已连续36个月处于收缩状态 [1] 价格与成本压力 - 9月价格指数为61.9,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但仍连续12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表明原材料成本继续上涨 [1] - 钢铁、铝材以及电子元件等关键材料价格上涨,部分企业还报告了劳动力和稀土磁体等供应紧张情况 [1] 行业表现与前景 - 在18个制造业门类中,仅有石油煤炭产品、初级金属、纺织、金属制品及其他制造业实现增长,其余11个行业均报告收缩 [2] - 木材、橡塑、化工、交通设备及电子产品等行业降幅居前 [2] - 客户库存普遍偏低,这在未来或利好生产,但当前企业信心仍受关税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影响 [2]
全球及中国数字雷达测速标志行业投资规划分析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8-05 21:18
行业概述与产品分类 - 数字雷达测速标志行业按照产品类型主要分为电池供电、交流电网供电和太阳能供电三大类别 [1] - 行业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其他领域 [1] 全球供需与产能分析 - 全球数字雷达测速标志行业在2020-2031年间将呈现持续发展的产能、产量及需求量趋势 [2] - 中国市场的产能、产量及市场需求量在2020-2031年间也将保持增长态势 [2] - 中国数字雷达测速标志的产能和产量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比重 [2] 市场规模与销售表现 - 全球市场数字雷达测速标志收入在2020-2031年间呈现增长趋势 [2] - 全球市场销量在同期内同步增长 并伴随一定的价格趋势 [2] - 中国市场数字雷达测速标志的销量和收入占全球市场显著份额 [2] 区域市场分析 - 全球数字雷达测速标志市场可划分为北美、欧洲、亚太、拉美地区以及中东及非洲等主要区域 [3][4] - 各区域市场在2020-2031年间的销量和收入均表现出增长潜力 [3][4] - 亚太地区是重要的市场之一 涵盖中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存在多家主要厂商竞争 其产能、销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是衡量市场份额的关键指标 [4] - 中国市场同样有主要厂商参与竞争 形成特定的市场竞争格局 [4] - 行业集中度通过全球头部厂商份额进行分析 并区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生产商 [4] 产品类型市场细分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数字雷达测速标志的销量、收入及价格走势在2020-2031年间被详细分析 [5] - 中国市场同样对不同产品类型的销量和收入进行预测与市场份额评估 [5] 应用领域市场细分 - 全球不同应用领域的数字雷达测速标志销量、收入及价格走势在2020-2031年间是分析重点 [6] - 中国市场针对不同应用的销量和收入也进行详细预测与市场份额划分 [6] 行业发展环境 - 数字雷达测速标志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被识别和分析 [7] - 中国数字雷达测速标志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 包括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动向和行业规划被纳入考量 [7] 产业链与供应链 - 数字雷达测速标志行业产业链简介包括供应链分析、主要原料供应情况及下游客户 [8] - 行业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以及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被详细说明 [8] 主要厂商简介 - 全球市场存在多家主要数字雷达测速标志厂商 例如MPD、Ver-Mac、All Traffic Solutions等 其基本信息、产品规格及市场表现被收录 [9][10][11][6] - 各厂商的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等关键经营数据在2020-2025年间被披露 [9][10][11][6]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影响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7-28 10:31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与经济影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多项积极共识 双方同意于5月14日前采取有关举措 美方宣布自5月14日起调整对华加征关税措施 7月7日美国宣布提升14国关税但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1日[1] 关税税率变化 - 中美关税政策呈现短期缓和长期博弈特征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由27%降至16% 考虑豁免产品后进一步降至14% 仍处于近50年来高位[2] - 4月11日中美关税加码后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的2.4%升至27% 5月12日降级后回落至16% 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税率从14%上升至20%斜率更平缓[2] 关税对宏观经济影响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评估显示美国PCE可能抬升1.7个百分点 2025年实际GDP可能下降0.65个百分点 中长期GDP可能下跌0.36个百分点[3] - 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美国GDP可能下跌0.5个百分点 三季度下跌0.2个百分点 四季度下跌0.6个百分点 关税冲击在2026年上半年达到最大[3] - 跨国比较研究显示关税对经济影响量级基本对称但早期通胀上行斜率更陡峭 中间品关税通胀效应小但持久 终端品关税通胀效应大但短暂[4] - 若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10% 当年CPI将上升0.41% 其中中间品占比45%贡献0.3% 终端品占比55%贡献0.5%[4] 贸易渠道影响 - 关税冲击体现为美国进口先增后减 一季度实际GDP环比转负最大拖累来自商品进口 中国港口外贸货运量等指标大幅超越季节性[6] - 5月12日中美关税缓和后中国—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大幅飙升 预示新一轮抢进口开启 美国电脑和皮革制品库存增速明显较高[7] - 美国出口受关税反噬影响 石油煤炭制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其出口中海外增加值占比达35.4% 基础金属和交通设备行业占比分别为15.2%和14.8%[7] 价格传导机制 - 一季度美国进口价格对关税响应不充分 转口和关税豁免是潜在原因 美国进口中来自中国的比例从2024年12月的13.2%下降至2025年3月的8.6%[9] - 3月4日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 来自中国的零售商品价格开始上涨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加剧价格上涨 微观数据显示零售商已开始涨价[10] - 2至3月美国对华关税对核心PCE商品通胀形成0.33个百分点推升 对应0.08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推升 PCE通胀与实际消费呈现负相关关系[10] 风险偏好渠道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升美国金融压力和美元指数 自特朗普胜选以来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飙升至历史高位[11] - 金融压力增强可能抑制企业投资和工业产出 若对等关税加剧金融脆弱性 经济下行风险可能强化 通胀上行风险可能弱化[11] - 金融市场波动性强化可能导致金融压力提升 通过财富效应抑制居民消费意愿 美国居民净值/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率呈现负相关关系[12] 美国经济前景 - 关税传导均作用于就业—消费循环 国内货运量下降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可能导致裁员 CPI/PCE通胀上升和消费意愿下降抑制消费[13] - 高频指标显示美国失业率存在上行压力 小企业雇佣计划和失业金申领数据指向短期压力 6月新增非农就业连续第四个月超预期但零售销售回升可能因价格上涨而非实际购买力增强[14] - 美国经济或遵循从滞胀到放缓的动态路径 未来1至2个季度市场将在滞与胀问题上纠结 四季度后主要矛盾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16]
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0:39
展会概况 - 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于7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为期三天 [2][4][6][8][10][12][13] - 展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 交通新动力",聚焦国内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城市交通及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的最新成果 [2][4][6][8][10][12][13] 参展企业与展示内容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其交通建设相关技术与设备 [2] - 京东物流在展会上介绍了其核心业务 [4] - 滴滴自动驾驶汽车在展会上亮相 [6]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展示了海事相关技术与设备 [8] -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其交通建设成果 [10] - 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低空出行产品 [12] - 一家未具名参展企业通过非洲演员表演节目吸引观众 [13] 展会亮点 - 展会突出展示了交通运输新业态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低空出行产品 [6][12] - 参展企业涵盖交通建设、物流、自动驾驶、海事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 [2][4][6][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