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金属
icon
搜索文档
“鹰鸽大战”升级,黄金极限拉扯!
搜狐财经· 2025-11-04 17:47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截至收盘,纳指涨0.46%,标普500指数涨0.17%,道指跌0.48%。 消息面上,美国10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八个月萎缩。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8.7,不及预期的49.5,前值为49.1。50为荣枯分界线。 上周,隔夜,现货黄金出现极为剧烈的波动,金价盘中触及4030.57美元,最低跌至3962.20美元,日内波动幅度达到68美元,最终收报于4001.38美元。今 日欧市盘中,黄金小幅下跌,目前在3993美元附近徘徊。 美联储"鹰鸽大战"升级! 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激进鸽派,降息慢了),如果情况符合预期,将主张再降息50个基点。 美国工厂活动在10月份连续第8个月萎缩,原因是生产回落和需求疲软。 报告显示,美国10月份共有12个制造业行业出现萎缩,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和家具行业。包括基础金属和运输设备在内的6个行业报告了增长。 与此同时,通胀压力继续缓解。 原材料支付价格指数下降3.9点至58,创年初以来新低。自4月关税推出达到近期峰值以来,该价格指数已回落近12点。 10月共有12个制造业行业出现 ...
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连续八个月萎缩,需求和就业疲软,通胀降温
华尔街见闻· 2025-11-04 09:58
SHMET 网讯:11月3日周一,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工厂活动在10月份连续第八个月萎缩,原因是生产回落和需 求疲软。 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8.7,不及预期的49.5,前值为49.1。50为荣枯分界线。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ISM制造业PMI都维持在 一个较窄的区间内。 重要分项指数方面: 新订单指数49.4,前值48.9。10月份的新订单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另一项反映需求的指标订单积压量,也出现收 缩。 生产指数单月下降了2.8点至48.2,这意味着在过去三个月中有两个月的产出出现萎缩。 生产指数的疲软使得企业维持低水平的雇佣人数。10月就业指数46,前值45.3。ISM的就业指数连续第九个月收缩,尽管收缩速度比9月 份略有放缓。 代表原材料支付价格的物价支付指数58,为今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预期62.5,前值61.9。这表明通胀压力继续减轻。自4月份关税政策 全面实施、价格指数达到近期高点以来,该指数已下跌近12点。 ISM供应商交货指数上升至四个月高点,表明交货周期延长。 消费品生产商的商业信心已降至两年来的最低点,因为企业越来越担心美国国内 ...
受生产放缓与需求乏力拖累 美国制造业连续八个月萎缩
智通财经· 2025-11-04 00:01
制造业整体景气状况 -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在10月份下降0.4点至48.7,连续第八个月处于50荣枯线以下的收缩区间 [1] - 10月份共有12个制造业行业出现收缩,仅有6个行业录得增长,显示行业压力广泛存在 [2] 生产与需求指标 - 制造业产出指数大幅下跌2.8点至48.2,为三个月内第二次进入收缩区间 [1] - 新增订单指数连续第二个月萎缩,积压订单继续减少,表明需求持续疲弱 [2] - 制造商库存创下一年来最大降幅,但客户库存依然偏低,理论上为后续订单反弹提供空间 [2] 就业与成本因素 - ISM就业指数已连续九个月萎缩,反映出因订单不足导致的企业人力需求持续低迷 [1] - 原材料支付价格指数下滑近4点至58,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自4月以来累计下降近12点,显示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最糟糕阶段可能已过去 [1] 行业表现与外部压力 - 纺织、服装与家具行业在10月份表现最差,而基础金属和运输设备行业是为数不多的增长亮点 [2] - 制造商普遍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供应链调整和客户需求疲软的多重压力 [2] - 在关税政策摇摆、全球制造业放缓与企业资本支出谨慎的背景下,制造业恢复动力有限,预计四季度将维持低迷格局 [2]
美加贸易摩擦显效:加拿大8月制造业与批发业同步下滑
新华财经· 2025-10-15 22:01
宏观经济与贸易环境 - 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对加拿大关键出口行业构成压力,导致国内经济受到传导效应 [1] - 美国对钢铁、铝和汽车等行业的关税措施已对加拿大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构成实质性冲击 [1] 制造业表现 - 8月加拿大制造业销售额环比下降1% [1] - 按销量计算(剔除价格因素),制造业销售下降1.5% [1] - 运输设备板块销售减少是制造业下滑主因,其中航空产品与零部件产量及汽车与零部件销售明显减少 [1] - 基础金属板块逆势增长,铝销售额环比跃升45% [1] - 整体制造业库存总量增加0.3% [1] - 加拿大7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近万人 [1] 批发业表现 - 8月批发业收入环比下降1.2% [1] - 按销量计算,批发业收入下降1.3% [1] - 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和饮料等关键品类销售疲软拖累整体表现 [1] - 同期批发库存上升0.7% [1]
关税冲击来了:欧洲对美出口骤降,汽车出口暴跌35%
虎嗅· 2025-08-10 18:03
美国对欧洲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 - 6月美国从欧洲的进口额从5月的566亿美元降至452亿美元,创202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欧洲对美汽车出口在6月份同比暴跌36%,受25%额外关税影响 [3] - 其他运输设备和化学品出口分别录得30%和19%的同比降幅 [7] 汽车行业受冲击最严重 - 汽车行业成为关税冲击下受创最深的行业,6月欧洲对美汽车出口同比锐减36% [6] - 基础金属和农产品等被豁免关税的行业表现相对稳健,但被纳入"对等关税"的商品出口量也出现7%至18%的下滑 [7] 更大冲击尚未到来 - 德银分析模型显示,6月数据反映的负面影响相比关税可能造成的整体损失仍然"相对温和" [9] - 自8月1日起,美国对欧洲出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6月的12%上升至16% [11] - 药品出口同比降幅仅为3%,但预计未来将加速下滑 [11] - 加工金属制品、电气设备和橡胶/塑料制品等类别出口额仍在同比增长,但未来调整在所难免 [12][13] 其他影响因素 - 6月整体出口额的月度下降有四分之三可归因于被豁免关税的商品出口"正常化",主要是药品 [8] - 药品曾在3月因预期关税而出现出口激增,需求的提前释放加剧了6月数据的回落 [8]
关税冲击来了,欧洲对美出口骤降,汽车出口暴跌35%,而这只是开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8 15:37
核心观点 - 美国对欧洲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在6月初步显现,欧洲对美出口额出现首次明显下滑,从5月的566亿美元降至452亿美元,创202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汽车行业受冲击最为严重,6月欧洲对美汽车出口同比暴跌36% [1][3] - 德意志银行分析认为,当前数据反映的冲击相对温和,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尚未到来,预计未来欧洲对美出口下降趋势将加速 [1][4] 行业影响分析 - **汽车行业**:受25%额外关税影响,6月欧洲对美汽车出口同比锐减36%,成为受创最深的行业 [1][3] - **其他运输设备和化学品**:出口分别录得30%和19%的同比降幅 [3] - **基础金属和农产品**:表面上保持韧性,主要因大部分产品被豁免关税,但被纳入“对等关税”的商品,其对美出口量同期出现了7%至18%的显著下滑 [3] - **药品行业**:6月出口额因“抢出口”效应消退而大幅回落,同比降幅为3%,但分析师预计未来随着库存消耗和关税可能提高,出口将加速下滑 [3][4] 未来趋势展望 - 关税负担正在加重,自8月1日起,美国对欧洲出口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6月的12%上升至16%,当前15%的税率比4月至7月“窗口期”的10%税率更具破坏性 [4] - 部分行业负面影响存在滞后性,在加工金属制品、电气设备和橡胶/塑料制品等多个重要类别中,需求尚未出现明显下降,出口额甚至仍在同比增长,这种增长显得“奇怪”,预示着未来调整在所难免 [4] - 随着8月7日“对等关税”正式生效以及“抢出口”效应的消退,欧洲对美出口的下降趋势预计将加速 [1][4]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影响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7-28 10:31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与经济影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多项积极共识 双方同意于5月14日前采取有关举措 美方宣布自5月14日起调整对华加征关税措施 7月7日美国宣布提升14国关税但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1日[1] 关税税率变化 - 中美关税政策呈现短期缓和长期博弈特征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由27%降至16% 考虑豁免产品后进一步降至14% 仍处于近50年来高位[2] - 4月11日中美关税加码后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的2.4%升至27% 5月12日降级后回落至16% 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税率从14%上升至20%斜率更平缓[2] 关税对宏观经济影响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评估显示美国PCE可能抬升1.7个百分点 2025年实际GDP可能下降0.65个百分点 中长期GDP可能下跌0.36个百分点[3] - 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美国GDP可能下跌0.5个百分点 三季度下跌0.2个百分点 四季度下跌0.6个百分点 关税冲击在2026年上半年达到最大[3] - 跨国比较研究显示关税对经济影响量级基本对称但早期通胀上行斜率更陡峭 中间品关税通胀效应小但持久 终端品关税通胀效应大但短暂[4] - 若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10% 当年CPI将上升0.41% 其中中间品占比45%贡献0.3% 终端品占比55%贡献0.5%[4] 贸易渠道影响 - 关税冲击体现为美国进口先增后减 一季度实际GDP环比转负最大拖累来自商品进口 中国港口外贸货运量等指标大幅超越季节性[6] - 5月12日中美关税缓和后中国—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大幅飙升 预示新一轮抢进口开启 美国电脑和皮革制品库存增速明显较高[7] - 美国出口受关税反噬影响 石油煤炭制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其出口中海外增加值占比达35.4% 基础金属和交通设备行业占比分别为15.2%和14.8%[7] 价格传导机制 - 一季度美国进口价格对关税响应不充分 转口和关税豁免是潜在原因 美国进口中来自中国的比例从2024年12月的13.2%下降至2025年3月的8.6%[9] - 3月4日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 来自中国的零售商品价格开始上涨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加剧价格上涨 微观数据显示零售商已开始涨价[10] - 2至3月美国对华关税对核心PCE商品通胀形成0.33个百分点推升 对应0.08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推升 PCE通胀与实际消费呈现负相关关系[10] 风险偏好渠道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升美国金融压力和美元指数 自特朗普胜选以来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飙升至历史高位[11] - 金融压力增强可能抑制企业投资和工业产出 若对等关税加剧金融脆弱性 经济下行风险可能强化 通胀上行风险可能弱化[11] - 金融市场波动性强化可能导致金融压力提升 通过财富效应抑制居民消费意愿 美国居民净值/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率呈现负相关关系[12] 美国经济前景 - 关税传导均作用于就业—消费循环 国内货运量下降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可能导致裁员 CPI/PCE通胀上升和消费意愿下降抑制消费[13] - 高频指标显示美国失业率存在上行压力 小企业雇佣计划和失业金申领数据指向短期压力 6月新增非农就业连续第四个月超预期但零售销售回升可能因价格上涨而非实际购买力增强[14] - 美国经济或遵循从滞胀到放缓的动态路径 未来1至2个季度市场将在滞与胀问题上纠结 四季度后主要矛盾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16]
深度专题 | 美国经济: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八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8 19:26
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 - 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已从27%降至16%,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可能使美国GDP下降0.65个百分点,通胀上升1.7个百分点[2][3][10] - 关税对经济影响可从贸易、价格、风险偏好三个维度监测:贸易方面体现为进口先增后减;价格方面传导至生产和消费价格;风险偏好方面推升政策不确定性[3][27] - 静态分析显示关税导致"滞胀",动态分析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或"衰退",取决于关税冲突演变[19][116] 贸易维度分析 - 一季度美国出现"抢进口"现象,中国港口外贸货运量、美国集装箱到港量等数据显著超越季节性,但4月对等关税导致外贸活跃度降温[30] - 美国进口集中在税率较低的化学品(59%增速)、电子产品(37%增速)等行业,高税率行业如服装、金属制品增速较低[38] - "抢进口"导致部分行业库存增速提升,但库销比保持稳定,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库销比分别为1.45、1.30、1.29个月[39][44] 价格维度分析 - 一季度美国进口价格对关税响应不充分,可能因"转口"贸易和关税豁免导致传导滞后,中国在美国进口份额从13.2%降至8.6%[54][55] - 微观数据显示3月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来自中国的零售商品价格开始上涨,4月对等关税加剧上涨斜率[58] - 20%对华关税已对核心PCE商品通胀形成0.33个百分点推升,对应0.08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推升[61][66] 风险偏好维度分析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升金融压力和美元指数,可能抑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近期美元弱势因其避险资产地位受损[75][77] - 金融压力增强可能抑制投资,制造业PMI新订单-库存指数缺口预示生产面临下行压力[77][83] - 金融市场波动通过"财富效应"抑制消费,美国居民净值/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率负相关,权益资产波动直接影响消费意愿[88][90] 经济前景展望 - 就业市场领先指标如小企业雇佣计划、失业金申领数据显示失业率有上行压力,4月非农新增17.7万人,失业率4.2%[94][96] - 消费方面零售数据走弱反映"抢购"动力透支,投资方面制造业PMI和资本开支指数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受抑制[97][102] - 经济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未来1-2季度市场将纠结于"滞"与"胀",四季度后主要矛盾或转向"放缓"[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