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货运

搜索文档
网约车司机将每单必保每人必保
北京晚报· 2025-08-22 14:11
试点范围扩大 - 即时配送行业与外卖行业合并 出行行业和同城货运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和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新增纳入试点 [1] - 具有本市网约车运营资质的其他出行行业平台企业同步纳入试点范围 2026年及以后将符合条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1] - 平台企业需以实名制形式为注册且在本市接单的新就业形态人员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 实现每单必保和每人必保 [1] 缴费标准与调整机制 - 出行行业职业伤害保障费按每单0.01元执行 即时配送行业按每单0.07元或0.25元执行 同城货运行业按每单0.18元执行 [2] - 平台企业缴费标准实行浮动管理 每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1月1日 以支缴率为基础结合职业伤害保障费使用和发生率确定浮动档次 [3] - 市人力社保局可会同相关部门适时调整本市相关行业缴费基准额具体标准 [3] 保障机制与安全措施 - 平台企业需在新就业形态人员应用客户端设置一键报案功能 并开展规范化培训 事故伤害需按规定报送备案 [4] - 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包含医疗待遇 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 确认为职业伤害后可享受相应待遇 [4] - 外卖企业推出骑手安全治理新举措 建立交通行为评价机制和安全分制度 安全分与骑手星级挂钩 [4][5] - 美团对安全积分排名前100位骑手给予现金奖励 当天到账 对交通违法行为分层分级惩处 包括弹窗提醒 线下培训和限制接单 [5] - 美团启动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 活动期间闯红灯零记录骑手最高可获得1350元现金奖励 [5]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兜底,“新职伤”扩围迈入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28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进展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于2022年7月1日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启动,涵盖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 [2] - 截至2025年6月,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 [2] - 2025年7月1日起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2026年计划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并覆盖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三个行业,2027年探索纳入其他行业平台企业 [2] 试点政策与实施细节 - 缴费标准按单计费:出行每单0.01元、即时配送0.07元、同城货运0.18元,资金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一管理 [3] - 宁夏出台《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试点实施路径 [2] - 采用委托商保公司经办模式,实现实名制登记和应保尽保 [3] 行业影响与平台反馈 -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覆盖医疗、伤残、工亡待遇,保障水平高于商业保险 [2] - 某货运平台表示该政策帮助司机群体获得兜底保障,提升康复和回归工作的可能性 [3] - 平台企业认为试点有助于规范发展、吸引劳动者与用户,增强竞争力 [3] 长期发展意义 - 制度缓解外卖、货运行业职业伤害赔付矛盾,降低人员流失率并提升行业持续性 [3] - 推动平台企业转向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竞争,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4]
作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 四川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四川日报· 2025-07-15 08:26
试点范围扩大 - 四川省将原外卖行业、即时配送行业合并为新即时配送行业,并从2025年7月1日起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1] - 在已试点7个平台企业基础上,新增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和满帮省省等4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1] - 2026年将出行、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3个行业的平台企业总体纳入试点范围 [1] - 2027年探索将职业伤害风险较大、劳动管理强度较高的其他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1] 保障制度特点 - 职业伤害保障是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 [1] - 缴费由平台承担,新就业形态人员个人无需缴纳 [1] - 该制度为灵活就业人员在遇到职业伤害尤其是重大伤亡事故时提供安全保障底线 [1] 试点成效 - 四川作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自2022年7月启动试点以来累计参保覆盖超200万人次 [2] -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待遇核定超过1.5万人 [2] - 试点以健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为主线,聚焦权益保障 [2]
我省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试点政策覆盖范围 - 试点覆盖出行行业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 [1] - 即时配送行业的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顺丰同城 [1] - 同城货运行业的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满帮省省 [1] - 共11家平台企业及相关新就业形态人员 [1] 缴费机制 - 平台企业根据缴费基准额与单量之积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 [1] - 出行行业0.01元/单 [1] - 即时配送行业0.07元/单、0.25元/单 [1] - 同城货运行业0.18元/单 [1] - 即时配送行业首次参保按0.07元/单执行 [1] - 2027年开始对平台企业缴费基准额进行浮动 [1] 保障内容 - 新就业形态人员可通过"一键报案"功能进行事故备案 [2] - 职业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2] - 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从基金中列支 [2] - 伤残待遇和职业伤害死亡待遇从基金中列支 [2] 实施情况 - 通过公开招标确定4家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委托办理机构 [2] - 已有59.5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2] - 参保、事故备案等工作有序开展 [2]
2026年扩至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启动
快讯· 2025-07-08 23:10
政策试点扩大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自7月1日起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 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1] - 原有试点覆盖7个省份和7家平台企业 [1] - 2026年试点将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 覆盖出行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三个行业的平台企业 [1] - 2027年探索将其他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1] 试点成效 - 职业伤害保障自2022年7月启动试点以来 有效发挥重大伤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 [1] - 截至2025年6月 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 [1] 未来规划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按照"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原则完善政策标准 [1] - 计划提升管理服务 提高经办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 [1] - 加强基金管理和运行监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