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货运
搜索文档
货拉拉六递招股书:规模神话下的变现困局
搜狐财经· 2025-10-31 18:50
出品 I 下海fallsea 从市场体量来看,同城货运已迈入万亿级赛道。2024年中国同城货运市场规模达到1.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5%,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攀升至1.73万亿元。 这一增长得益于多重结构性因素的叠加:新零售催生的"小时达"需求带动即时货运频次提升,社区团购的常态化运营增加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密度,中小企 业数字化转型推动B端货运需求从线下转向线上。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市场贡献持续提升,2024年其规模占比已达39%,较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成 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全球市场则展现出更大的想象空间。2024年境外同城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中国同类市场的三倍,仅东南亚及拉美地区的GTV就达到1243亿美元,预计 2029年将增至1517亿美元。更关键的是,全球公路货运的数字化渗透率仍处于低位,2024年仅有2.4%的交易额通过数字平台完成,预计2029年这一比例将 升至3.4%,数字化转型的红利尚未充分释放。 在竞争格局上,国内市场已形成"一超多强"的态势。货拉拉以63.1%的中国内地市场份额占据绝对领先地位,2024年其平台交易额约9800亿元,远超快狗打 车的2200亿元。但挑战者从 ...
“三费”普降的货拉拉香港再递招股书
36氪· 2025-10-30 12:35
我们经常能在马路上看到的货拉拉(拉拉科技)已于本周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于港交所对招股书的审核有效期是6个月,如果未在有效期内完 成聆讯或上市流程,企业需要更新数据并重新提交。此前,货拉拉曾大约每隔6个月多次提交过招股书。 通常,招股书失效是港股上市流程中的正常机制,并不一定代表IPO失败。它与当时的港股市况、递交企业数量变化、审核流程周期改变,或企业自身财 务数据及组织架构合规、垄断地位的判定等因素,都可能产生关系。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港股IPO平均审批周期为227天,较此前有所延长。 在一个供需高度分散化、从业者服务参差不齐、货车空驶率较高的同城货运非成熟市场,眼下有货拉拉这样一个在内地市场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角 色,对行业未来标准化样板的塑造将具有决定性作用。 当竞争对手满帮、快狗打车已经上市,福佑卡车从上市申请到撤回的徘徊时,货拉拉的IPO更显急切,多次递交招股书而尚未"临门一脚",它都做了哪些 调整? 货拉拉是在赚谁的钱? 在货拉拉、滴滴货运这类闭环物流逐渐占据市场主流前,同城货运或搬家需求主要依托于像58同城、咸鱼等信息撮合平台,或者直接给搬家公司打电话、 公司间互相介绍等渠道。交易通 ...
保障青年就业、骑手安全与养老钱:人社部详解“十四五”成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0:30
就业总体成果 - “十四五”期间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1][3] - 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3] 青年就业与结构性矛盾 - 2022年起高校毕业生每年超千万,成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 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是主要矛盾,表现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缺口约500万 [2] -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包括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 [2] - 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训3000万人次,分类实施技能强企、农民工稳就业、百万青年技能提升等行动计划 [3]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从7个省份扩大到17个省份,覆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 [4][5] - 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实现应保尽保 [1][5] - 制度设计采取按日参保、按单计费等创新方式,不以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 [5] 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 [6]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转移接续实现“一键申请、全程网办” [6] - 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7.5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收益额超过7560亿元 [7] 社保基金投资运营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翻一番,自2016年底启动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益率5.15% [7]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自2000年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7.55%,另有划转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2.26万亿元 [8] - “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 [7]
人社部:目前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
中证网· 2025-09-26 12:21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政策 - 2022年起在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涵盖出行 外卖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4个行业 [1] - 试点平台企业包括曹操出行 美团 饿了么 达达 闪送 货拉拉 快狗打车7家 [1] - 2024年7月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省份 新增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 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1] 参保模式创新 - 采取按日参保 按单计费方式 不以劳动关系为参保前提 [1] - 通过订单为核心参保单元 覆盖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 [1] - 实现试点地区应保尽保 兜牢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群体权益保障底线 [1]
网约车司机将每单必保每人必保
北京晚报· 2025-08-22 14:11
试点范围扩大 - 即时配送行业与外卖行业合并 出行行业和同城货运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和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新增纳入试点 [1] - 具有本市网约车运营资质的其他出行行业平台企业同步纳入试点范围 2026年及以后将符合条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1] - 平台企业需以实名制形式为注册且在本市接单的新就业形态人员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 实现每单必保和每人必保 [1] 缴费标准与调整机制 - 出行行业职业伤害保障费按每单0.01元执行 即时配送行业按每单0.07元或0.25元执行 同城货运行业按每单0.18元执行 [2] - 平台企业缴费标准实行浮动管理 每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1月1日 以支缴率为基础结合职业伤害保障费使用和发生率确定浮动档次 [3] - 市人力社保局可会同相关部门适时调整本市相关行业缴费基准额具体标准 [3] 保障机制与安全措施 - 平台企业需在新就业形态人员应用客户端设置一键报案功能 并开展规范化培训 事故伤害需按规定报送备案 [4] - 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包含医疗待遇 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 确认为职业伤害后可享受相应待遇 [4] - 外卖企业推出骑手安全治理新举措 建立交通行为评价机制和安全分制度 安全分与骑手星级挂钩 [4][5] - 美团对安全积分排名前100位骑手给予现金奖励 当天到账 对交通违法行为分层分级惩处 包括弹窗提醒 线下培训和限制接单 [5] - 美团启动不闯红灯安全激励活动 活动期间闯红灯零记录骑手最高可获得1350元现金奖励 [5]
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兜底,“新职伤”扩围迈入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28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进展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于2022年7月1日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启动,涵盖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快狗打车7家平台企业 [2] - 截至2025年6月,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 [2] - 2025年7月1日起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2026年计划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并覆盖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三个行业,2027年探索纳入其他行业平台企业 [2] 试点政策与实施细节 - 缴费标准按单计费:出行每单0.01元、即时配送0.07元、同城货运0.18元,资金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一管理 [3] - 宁夏出台《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试点实施路径 [2] - 采用委托商保公司经办模式,实现实名制登记和应保尽保 [3] 行业影响与平台反馈 -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覆盖医疗、伤残、工亡待遇,保障水平高于商业保险 [2] - 某货运平台表示该政策帮助司机群体获得兜底保障,提升康复和回归工作的可能性 [3] - 平台企业认为试点有助于规范发展、吸引劳动者与用户,增强竞争力 [3] 长期发展意义 - 制度缓解外卖、货运行业职业伤害赔付矛盾,降低人员流失率并提升行业持续性 [3] - 推动平台企业转向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竞争,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4]
作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 四川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四川日报· 2025-07-15 08:26
试点范围扩大 - 四川省将原外卖行业、即时配送行业合并为新即时配送行业,并从2025年7月1日起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1] - 在已试点7个平台企业基础上,新增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和满帮省省等4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1] - 2026年将出行、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3个行业的平台企业总体纳入试点范围 [1] - 2027年探索将职业伤害风险较大、劳动管理强度较高的其他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试点 [1] 保障制度特点 - 职业伤害保障是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 [1] - 缴费由平台承担,新就业形态人员个人无需缴纳 [1] - 该制度为灵活就业人员在遇到职业伤害尤其是重大伤亡事故时提供安全保障底线 [1] 试点成效 - 四川作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自2022年7月启动试点以来累计参保覆盖超200万人次 [2] -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待遇核定超过1.5万人 [2] - 试点以健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为主线,聚焦权益保障 [2]
我省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试点政策覆盖范围 - 试点覆盖出行行业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 [1] - 即时配送行业的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顺丰同城 [1] - 同城货运行业的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满帮省省 [1] - 共11家平台企业及相关新就业形态人员 [1] 缴费机制 - 平台企业根据缴费基准额与单量之积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 [1] - 出行行业0.01元/单 [1] - 即时配送行业0.07元/单、0.25元/单 [1] - 同城货运行业0.18元/单 [1] - 即时配送行业首次参保按0.07元/单执行 [1] - 2027年开始对平台企业缴费基准额进行浮动 [1] 保障内容 - 新就业形态人员可通过"一键报案"功能进行事故备案 [2] - 职业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2] - 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从基金中列支 [2] - 伤残待遇和职业伤害死亡待遇从基金中列支 [2] 实施情况 - 通过公开招标确定4家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委托办理机构 [2] - 已有59.5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2] - 参保、事故备案等工作有序开展 [2]
2026年扩至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启动
快讯· 2025-07-08 23:10
政策试点扩大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自7月1日起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 顺丰同城 滴滴货运 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1] - 原有试点覆盖7个省份和7家平台企业 [1] - 2026年试点将扩大到全国所有省份 覆盖出行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三个行业的平台企业 [1] - 2027年探索将其他行业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1] 试点成效 - 职业伤害保障自2022年7月启动试点以来 有效发挥重大伤亡事故兜底保障功能 [1] - 截至2025年6月 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 [1] 未来规划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按照"以支定收 收支平衡"原则完善政策标准 [1] - 计划提升管理服务 提高经办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 [1] - 加强基金管理和运行监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