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
搜索文档
上海昆剧团赴港连演三天“看家戏” 笛声悠扬、唱腔婉转、剧场满座 不少观众连看三天直呼精彩过瘾
解放日报· 2025-11-24 09:49
《玉簪记》由胡维露和罗晨雪主演。在以往的《玉簪记·秋江》一折的演出中,生旦两位演员在唱 完曲牌"小桃红"后,多把后面的"下山虎""五韵美"两支曲子略去。罗晨雪告诉记者,这次,她和胡维露 商量,能否把这两支曲牌恢复起来。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罗晨雪说,加上两支曲牌后,虽然只是多 了七八分钟戏,但能让整出戏更完整,对她们两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不过,"年轻,就要敢于尝 试"。从现场的反应来看,她们的尝试很成功,《秋江》演完,观众掌声热烈。 在香港观众很熟悉的电影《河东狮吼》中,张柏芝扮演的柳氏给人留下蛮横悍妇印象。上昆的《狮 吼记》由黎安、余彬和张伟伟共同出演。"怎么今天看到的柳氏有点可爱呢?"演出结束时,观众许小姐 和同伴讨论起了观后感。对这个评价,出演柳氏的余彬肯定会引为知己。她的柳氏,并不是一味的高声 喊叫,有妒的一面,也有爱的一面,带着夫妻间的生活情趣。她说,"柳氏对丈夫有着一种爱的较真"。 余彬告诉记者,老师很晚才把这出戏传给她,就是因为这出戏并不好演,演员在表演上要特别的生活 化、特别的松弛,在把握度上,需要充足的演出经验。 特派记者 竺暨元 11月21日至23日,上海昆剧团带着三出拿手剧目《玉簪记》 ...
国家京剧院推出2025年度优秀京剧保留剧目展演
新华社· 2025-11-07 14:30
活动概况 -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国家京剧院主办的2025年度优秀京剧保留剧目展演将于11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1] - 展演汇聚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及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等院团名家与优秀中青年演员[1] - 将呈现《西厢记》《宇宙锋》《红灯记》《白蛇传》四出经典剧目[1] 艺术特色与定位 - 展演聚焦家喻户晓的题材和老少咸宜的剧目,汇聚各行当名家名角,呈现风格多元的艺术风采[1] - 活动秉持守正创新、尊古而不泥古的原则,精选行当齐全、唱腔丰富、技艺精湛且广受欢迎的经典剧目[1] - 目的是集中展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1] 行业影响与战略规划 - 优秀京剧保留剧目展演自2023年起持续至今[1] - 国家京剧院将以此次展演为契机,系统梳理经典剧目资源,建立优秀保留剧目资料库,夯实艺术传承基础[1] - 计划进一步完善全国京剧院团联动机制,构建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1]
紫金文化艺术节“艺动青春”板块在南京栖霞山麓连演三场文旅融合 千年古镇戏韵芬芳
新华日报· 2025-10-08 07:36
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 活动将"艺动青春"戏曲展演与旅游结合,在古镇街巷设置戏曲文化市集和沉浸式解谜游戏等配套活动,使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4] - 通过"导赏+互动"环节,用通俗语言拆解戏曲门道,并让观众体验学唱和折扇身段,使古老艺术变得可亲可感,吸引大量年轻人和大学生群体参与[4] - 栖霞区积极承接2025江苏中秋戏曲晚会,并策划"栖霞有戏"系列展演,旨在让文化活动成为土地持久的文化气质与发展动能,目标是不论游客何时到来都有精彩上演[6] 活动成效与影响 - 社会效益显著,中秋戏曲晚会期间话题"南京栖霞山再现600年前故事桃花扇"登上微博南京同城热搜第一位,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在高德扫街榜国庆播报中冲进全国前三[6] - 经济效益明显,国庆期间栖霞山周边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古镇商户营业额同比增长明显,证明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产生"1+1>2"的效应[6] - 活动为传统艺术传承提供新思路,青年演员获得展示平台,戏曲艺术找到年轻观众,文化自信在掌声中建立[7] 青年演员与戏曲传承 - 江苏省京剧院青年演员方舒卓在国庆当天演绎花木兰,省京剧院青年老旦演员边靖婷演绎《岳母刺字》,南京市越剧团05后青年演员在雨中坚持演出《梁祝·十八相送》[2] - 青年演员如吕廷安在一周内参演中秋戏曲晚会、举办个人专场并参加"艺动青春"展演,认为此类磨炼能帮助发现不足并不断突破自我[3] - 青年演员的使命被视作不仅是传承技艺,更要推动艺术与时代接轨,通过演出传播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大众的文化自信[5][6]
"大美戏曲 以艺通心" 浙江小百花越剧艺术团闪耀英伦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3 17:40
演出活动概况 -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艺术团在伦敦萧伯纳剧院完成两场演出且场场爆满 [1] - 快闪活动引发路人驻足并在伦敦掀起中国戏曲热 [1] - 演出活动由中国文联指导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1] 演出阵容构成 - 演出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蔡浙飞和章益清领衔主演 [1] - 阵容包括一级演员魏春芳、李霄雯、徐叶娜及优秀青年演员陈丽君 [1] - 青年演员谢婵、夏艺奕、郑晓、徐虹共同参与演出 [1] 活动影响力 - 中英文化艺术界代表到场观演并给予支持 [1] - 活动以"大美戏曲 以艺通心"为主题完成英德巡演伦敦站 [1] - 本次巡演集结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实力派阵容 [1]
中国改革现场 | 一元版权费能撬动什么?
央广网· 2025-07-31 18:53
民营剧团行业现状 - 截至2021年末全国1.8万个艺术表演团体中民营剧团占比超过88% [1] - 民营剧团贡献全国86.9%的演出份额 [14] -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48.84万场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 [11] 发展挑战 - 面临创作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系统性难题 [1] -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赖演出收入政府购买企业和社会赞助等外部支持有限 [7] - 缺乏专业主创人员和固定创作经费原创剧目开发与推广受制约传统剧目占比达80% [6][7] 浙江宁波镇海海韵艺术团案例 - 成立于2011年超半数成员为跨界票友全职人员十余人年演出最多超300场 [4][6] - 原创越剧《君子成忠》登上国家大剧院实现宁波群众文艺团体走向全国突破 [6] - 原创剧目占比20%因精品创作需投入大量资金传统剧目占80% [6] 壹元金种子计划 - 中国剧协2024年初启动象征性收取一元版权费首批签约20部作品计划完成100部授权 [10][11][13] - 首批剧本包括《燕燕》《十品村官》《婚姻大事》等涵盖现实历史民间传奇题材 [11][13] - 海韵艺术团申报锡剧《一盅缘》获镇海区50万元精品创作扶持基金计划2025年6月搬上舞台 [13][18]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11] - 梅花奖开辟民营剧团申报通道台州乱弹剧团鲍陈热成为首位获奖民营演员 [16] - 2025年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甄选10部大戏涵盖10个剧种 [18]
吉林夏日文旅添“国粹热” 生旦净丑献梨园盛宴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20:28
吉林市京剧文化活动 - 吉林市社区京剧展示月活动迎来收官演出,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携"全明星"阵容亮相,吸引数千名游客、票友到场 [1] - 演出曲目包括《花木兰》《三打祝家庄》《状元媒》《醉酒》《牛子厚》等经典剧目,展现不同流派韵味 [2] - 活动期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余场,为夏日文旅增添"热力" [1][4] 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 - 吉林市被誉为"京剧第二故乡",1904年创办喜(富)连成社京剧科班,2016年"喜连成社"落户吉林市群众艺术馆 [2] -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青年演员比例达八成,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献艺,展现人才培养成果 [3] - 吉林市通过开放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等场所推动国粹传承 [3] 群众参与与普及 - 京剧展示月活动吸引资深票友参与,61岁票友高小雯登台演出并学习表演技巧 [3] - 吉林市举办"名家讲堂""票友精品展演""京剧进校园""京剧进社区"等活动,扩大京剧艺术影响力 [3] - 经典唱段引发观众跟唱,现场叫好声不断,体现群众对京剧的热情 [2][3]
民营剧团何以摘得首朵“梅花”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行业动态 - 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次开辟民营剧团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成为评奖改革后全国首名获此殊荣的民营剧团演员 [1] - 台州乱弹剧团以"民办公助"方式于2005年重新组建,从濒临失传的濒危剧种发展为四进国家大剧院、屡获国家级大奖的地方剧种 [1][2] 公司运营 - 台州乱弹剧团每年演出350余场,大部分舞台在基层 [1] - 2010年剧团遭遇重大车祸事故,41名团员全部受伤住院,但27天内复排7本大戏完成原定演出计划 [2] - 剧团推出《戚继光》《我的大陈岛》《我的芳林村》《追星者》等原创现实题材作品 [2] 人才发展 - 鲍陈热2005年加入剧团,20年间主演所有大戏和30余出折子戏 [1] - 与鲍陈热同期入团的30名同学仅剩4人留在剧团 [2] - 剧团面临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和优质原创剧本难求的发展困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