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出

搜索文档
陕西:人文魅力与经济活力相辉映 暖心服务与有力保障共护航
陕西日报· 2025-10-10 06:41
国庆又逢中秋,降雨亦难挡出游热情。这个假期,古都西安接待游客逾2000万人次,西安咸阳国际 机场单日旅客运送量创历史新高,三秦大地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花样百出的活动和持续优化的服务吸引 八方来客,绘就了一幅活力满满的流动画卷。 千年古都绽放华彩 "博物馆热"折射文化自信 国庆中秋假期,西安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全市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199.59亿 元。 西安构建以46项市级活动为主导、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与"与辉同行"携 手举办的2025西安中秋月宴直播活动,紧扣"唐诗+中秋+西安"核心要素,在线观看人数超1140万人次。 大唐西市主会场周边设置唐诗文化主题市集,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等"唐诗中秋体验线路"上 线,带动景区客流与二次消费显著增长。 西安市举办"第四批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展示暨第三季非遗购物月"活动,通过非遗与教育、文 创、艺术的深度融合,让民俗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演艺持续升温,21台重点旅游演艺共演出1188场,吸引游客95.2万人次,同比增长7%。《无界·长 安》《赳赳大秦》接待游客同比分别增长68.3%、51%,《西安千古情》创下单日演出20 ...
陕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陕西日报· 2025-10-02 07:26
铜川市围绕"三秦四季 金秋铜川"主题,策划三大精品旅游线路,推出70余项160余场文旅活动,为 游客打造一场集自然美景、红色记忆、非遗体验、民俗乐趣于一体的金秋之旅。 渭南市开展"皓彩映团圆 和风颂盛世"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演出,举办"华山千秋韵·丹青绘山河"中国 书画名家华山主题书画展和渭南百团戏曲联赛等活动。 榆林市以"文化+景区"为载体,打出"非遗展演+特色活动+精品线路+消费券"组合拳,举办首届长 城美食周暨榆林食神大赛、"黄土情·迎华诞"综合文艺活动、"月映府州·情暖中秋"文化民俗体验等110余 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记者 李卫) 国庆假期伊始,陕西旅游市场活力澎湃。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假期首日,陕西国家级夜间文旅消 费集聚区人流量达52.59万人次,营收4759.3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2%和8.07%。其中,西安大唐不夜 城步行街营收1608.59万元,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营收1360.8万元,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营收 701.86万元。 西演·周至剧团唱响秦腔《探窑》,拉开了易俗社文化街区双节同庆的欢乐序幕。"这里的节日氛围 太棒了,我还没走进街区,就听见了戏台上的唱腔。"来自四川广元的 ...
【西安】近三年开展惠民演出6000余场次
陕西日报· 2025-08-27 07:45
政策支持 - 西安市每年下达市级专项补助资金2550万元用于推动秦腔传承发展 [1] - 区县国有院团发展补助资金提升至900万元 惠民演出补助标准提升至场均1.5万元 [1] - 每年安排市级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用于精品创作扶持 [1] 艺术创作成果 - 推动《陕北往事》《无字碑》《李白长安行》《昭君行》等剧目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1] - 近3年累计开展惠民演出6000余场次 其中秦腔剧目占比超过70% [1] 文化惠民活动 - 周至县乡村戏曲大舞台和长安区群众秦腔擂台赛吸引5000余名群众登台表演 [1] - 活动累计吸引300余万观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 [1] - 计划增设10个左右惠民示范展演点 形成"东南西北中 送戏到身边"的惠民新格局 [1] 人才培养体系 - 支持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及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设立名师工作室 [2] - 推动秦腔院团与驻市院校合作设立秦腔传承班 [2] - 在中小学和高校设立秦腔社团及秦腔选修课 实现从"进校园"到"驻校园"的转变 [2]
从戏台到街头!会宁文旅消费月活动持续“圈粉”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04
文旅消费月活动概况 - 会宁汉唐街举办持续多日的文旅消费月活动 包括秦腔演出和特色美食 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 [1] - 活动通过文旅融合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成为"人气聚集地" [1][5] - 秦腔惠民演出已连续上演20多天 每天吸引众多观众 还有5-6天将持续进行 [5] 秦腔演出盛况 - 秦腔舞台前坐满观众 演员表演获得热烈掌声和喝彩 [3] - 专业演员以饱满情绪呈现精彩演出 即使在炎热天气下仍保持认真态度 [5] - 部分游客每天准时观看 沉浸式体验传统戏曲魅力 [6][8] 商业带动效应 - 活动带动周边商家经营 如钵钵鸡摊位人流量大 生意良好 [12] - 摊主表示活动有效推广了店铺 带来可观流量 [12] - 活动通过文旅搭台实现经济唱戏 让百姓生活受益 [12] 活动综合影响 - 活动激活会宁文旅融合与消费升级 展示新兴业态 [10] - 既传承红色文化 又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10] - 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实现文化活化与消费升温 [12]
【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搭建为民、惠民、乐民、育民的文化平台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34
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 2024年陕西全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6.45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3亿人次 [1] -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每年下乡开展上百场演出,把文艺演出送到村民家门口 [2] - 陕西每年举办1万多场"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2024年共完成演出1.2万余场 [2] - 2024年陕西省共拨付戏曲进乡村补助资金5348万元 [2] - 陕西"四季村晚"在1065场活动中吸引2000多万名群众参与、关注 [4] - 2024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期间,全省各地联动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1947场,吸引8396万余人次参与 [5] 文化惠民工程成效 - "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为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塑造文明乡风营造良好氛围 [2] - 戏曲艺术搭载"理论+曲艺"宣讲舞台,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宣讲乡村振兴政策 [2] - "四季村晚"让村民走上舞台,站"C位"、唱主角,让劳动现场变成展示平台 [3] - "非遗志愿行 文化进万家"活动让邻里关系更和睦,茶余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聊的话题都是才艺、创业 [4] - 文化惠民活动让乡村振兴发展,文化赋能功不可没 [4] 文化品牌活动 - 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举办线上线下活动6385场次,带动552万余名读者参与 [5] - 2024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2273.73万,同比增长11.62% [5] - 全省各级文化馆策划开展"三秦"系列主题品牌文化活动,在936场活动中服务群众1159.4万人次 [5] 文化传播方式创新 - 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和录播,打破地域、时间限制,扩大惠民演出的覆盖面 [2] - "四季村晚"首开"流动式"实景舞台演出模式,让市民和游客走进生动鲜活的乡村生活 [4] - "大地欢歌 和美柞水"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成为商洛非遗项目的大型体验现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