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剧
icon
搜索文档
戏曲艺术之花,在南部瑞典绽放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11:12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9月28日电(记者殷淼)当地时间9月26日晚,作为庆祝中瑞建交75周年主要活动之一,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同中国戏曲学院、斯德哥 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在马尔默市共同举办"中国戏曲文化周——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活动。本场活动是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近年来在南部瑞典举办的最大 规模文化演出,领区七省瑞典教育、文化、艺术、企业等各界来宾及侨胞留学生等近900人到场观看。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致辞。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在致辞中表示,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国 际文化交流的名片。京剧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爱好者,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不少"票友"。本场演出的部分节目,由瑞典演员同中国演员合作上演,是中瑞文 化交流互鉴的良好例证。 中国戏曲学院出访团副团长王媛代表全体师生致辞。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瑞典华人联合会主席王红江致辞。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供图 瑞典华人联合会主席王红江、瑞典华鼎文化协会会长王珺代表广大侨胞热烈欢迎中国戏曲学院代表团到访,为在中瑞建交75周年这一重要时刻,迎来一 场高水平的中华传统文化演出而欢迎鼓舞 ...
“中国戏曲文化周”走进马尔默 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上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11:11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9月28日电(记者殷淼) 当地时间9月2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戏曲文化周"走进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在具有悠久历史的Slaghuset 剧院上演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的支持下,本站活动由中国戏曲学院与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联合主办,瑞典华人联合会、瑞典斯莫兰华人协会、瑞典华鼎文 化协会、隆德大学学联等侨学组织协办。 演出前,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杨培栋代表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馆对各界来宾表示欢迎,并向远道而来的中国戏曲学院师生致以感谢。他指出,京剧是中 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神,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由中瑞演员合作演出的《三岔口》正是两国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 例证。 《大闹天宫》剧照。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白蛇传·游湖》剧照。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三岔口》剧照。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拾玉镯》剧照。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本场演出精选《拾玉镯》《三岔口》《白蛇传·游湖》《大闹天宫》四出经典折子戏,集中体现了京剧艺术文武兼备、虚实相生的美学特征及其丰富内 涵。学校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领衔出演,国戏师生扎实的舞台功力、昂扬的精神面貌赢得阵阵掌声。在《三岔 ...
“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5 12:52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9月24日电 (记者殷淼)当地时间9月23日,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联 合主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斯德哥尔摩中国 文化中心主任李蕊、副主任戴卫虹,中国驻瑞典使馆、瑞典文化界人士、旅瑞侨胞及当地观众等近百人出席开幕 式。 在开幕式系列活动"中国故事"戏曲讲座中,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副教授李艳艳以《探寻京剧之美》为题,结 合讲解与示范生动阐释京剧的行当功法及表演特色,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体验,反响热烈。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副教授李艳艳做示范讲解。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右二)等与观众互动。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中国戏曲文化周"是中瑞建交以来首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本次活动将以京剧经典剧目 展演、戏曲电影展映、戏曲舞美展览为主体,结合戏曲艺术讲座及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立体展现中国戏曲的多彩 魅力。 尹晓东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他指出,中 瑞两国虽远隔重洋,但对真善美的追求一致,希望通过此次文化周系列活动,让瑞典观众深入了解 ...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9-24 06:33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当天,由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委宣传部等主办,安徽演艺集团承办的"徽韵畅音"专场演出在故宫博物院 畅音阁举行。此次演出精选故宫博物院藏徽班戏目精华,上演春台班《白兔记》、和春班《淤泥河》、 四喜班《宇宙锋》、三庆班《龙虎斗》。演出以安徽省徽京剧院00后演员为主,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指 导,既恪守传统戏曲的程式规范,也展现了新时代徽班人才的勃勃生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4日 14 版)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迟嘉瑞、李俊杰)9月22日,徽班进京235年暨"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 系列活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系列活动将于9月28日在安徽百戏城启动,首批展演涵盖京剧、昆曲、黄 梅戏、豫剧等10个剧种,26场演出将陆续亮相。活动汇聚戏曲名家,推出超百场惠民演出,持续展演至 2026年春节前后。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以戏曲为纽带,融合文旅资 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实行惠民票价,观众可凭票根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等景点。 ...
成都9月超百场演出来袭,“演艺经济”点燃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9-07 05:13
演唱会带动消费增长 - 易烊千玺演唱会结束后粉丝前往电影取景面馆打卡 店内营业额翻倍 长队排到门外[1][4] - 面馆顾客增加两三百人 营业额增加一倍以上 未到营业时间就已售罄[6] - 周边杂货铺和打印店生意受带动 买水人数增加 雨伞售光 粉丝带动力大[8] 跨城追星拉动多行业消费 - 粉丝跨城追星直接拉动酒店住宿需求 场馆周边酒店多房型售罄 房客来自全国各地[1][12] - 李宇春演唱会周边2公里内舒适型酒店标准大床房、高级大床房和智能豪华大床房被抢空[12] - 张韶涵演唱会周边1.2公里酒店园景双床房、豪华湖景双床房和湖景大床套房等10余款房型被订完[12] 演出市场总体规模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796.29亿元 同比增长7.61% 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 其他收入216.75亿元[12] - 2024年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 其他收入216.75亿元[12] 成都演出活动密集 - 成都9月有超百场演出 包括演唱会、钢琴音乐会、京剧、音乐剧等[3][9] - 具体演出包括张韶涵、李宇春、陈小春等明星演唱会 部分票已售罄[8][11] - 演出场所覆盖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城市音乐厅、四川大剧院等多个场地[11]
河北梆子、京剧、评剧,延庆百里山水画廊好戏持续至8月26日
新京报· 2025-08-25 07:14
活动概况 - 2025年群众戏剧文化节以"戏韵山水 剧焦画廊"为主题 在延庆区千家店镇地质文化广场举办 为期五天 采用主会场加分会场联动模式 [1] - 活动将河北梆子 京剧 评剧等多元剧种送至村民家门口 并以戏在景中演的沉浸式体验呈现 [1] - 活动持续至8月26日 主会场设在地质文化广场 分会场延伸至各村内 特邀千家店镇云飞艺术团等表演团 联合当地农民戏曲爱好者统筹规划演出剧目 [1] 演出内容 - 开幕式上演河北梆子《穆桂英挂帅 辕门外三声炮》选段 由表演艺术家王凤芝弟子胡玉清表演 [1] - 保定艺术剧院冯栾清与青年小生赵宇联袂演绎《大登殿》 展现河北梆子梆腔特色 [1] - 京剧花脸演员王一凯表演《赤桑镇》和《铡美案》 以浑厚嗓音刻画包拯形象 [1] - 评剧名家王金章弟子龚丽展示川剧变脸 5分钟内变换十几张脸谱 [1] 文化意义 - 戏剧活动不仅是老戏迷的期盼 更成为年轻人了解传统戏曲的窗口 [2] - 通过持续举办戏剧节 一批本土戏曲爱好者崭露头角 使传统剧目得以代代相传 [2] - 传承梨园文化是守护文化根脉和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关键抓手 [2] 发展模式 - 采用政府主导 群众参与 文旅融合的特色模式 通过挖掘本土戏曲资源和扶持民间剧团让群众成为文化传承主角 [2] - 千家店镇将联合镇教委启动村级戏曲培训班 邀请专业戏曲演员下乡授课培养本土戏曲后备力量 [2] - 计划打造2至3个戏曲特色村 通过组建戏迷队伍和定期展演方式让戏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2]
曲终人不散 京韵连两岸——大陆京剧名家赴台演出记
新华网· 2025-08-15 07:09
演出概况 - 大陆京剧名家于魁智和李胜素率领80人团队在台北进行6天公演 演出《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凤还巢》等经典剧目 [1] - 该交流活动已持续32年 自1993年中国国家京剧院首次赴台演出以来几乎每年举办 [1] 演出阵容与传承 - 本次演出班底主要来自中国戏曲学院 涵盖从19岁大三学生到65岁博士生导师的年龄跨度 [3] - 于魁智26次赴台演出 李胜素几乎每年赴台演出并与当地戏曲学院交流 [2] - 1998年于魁智与李胜素在台湾首度合作并获"黄金组合"美誉 从台湾红回大陆 [2] 观众反响 - 演出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包括碰头彩、掌声和叫好声 [2][5] - 74岁台北观众连续32年追随大陆京剧表演团 场场不落观看演出 [8] - 年轻观众群体增长 演出结束后有年轻观众在后台等待签名合照 [8] 两岸京剧发展 - 台湾现有4家京剧团体 包括国光剧团 台湾戏曲学院附设京剧团 当代传奇剧场和台北新剧团 [5] - 1948年梅兰芳爱徒顾正秋将京剧完整带入台湾 成为当地京剧播种者 [5] - 两岸戏曲持续交流 台湾学子赴中国戏曲学院深造 大陆提供师资和演员支持 [5] 文化交流意义 - 京剧艺术在两岸架起文化桥梁 共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1][6] - 演出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让更多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6][8] - 台南观众专程赴台北观看 认为两岸表演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8]
杭州乡村好戏“破圈”唱四方
杭州日报· 2025-08-08 10:33
文化特派员制度成效 - 省级文化特派员制度推动乡村文化团队建设 通过组织排练 展演和本土文化创作激发内生力量[2] - 文化特派员作为专业院团与乡村的纽带 使越剧社社员获得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家指导[2] - 实现跨市文化联动 省级文化特派员带领龙坞越剧社赴安吉县开展首次跨区域演出[1][2] 艺术乡建发展模式 - 外桐坞村打造文化礼堂 美术馆等空间 形成"艺术+生活"文创园区并吸引大批艺术家常驻[3] - 长埭村依托茶镇优势及美院资源 汇聚300余位艺术家形成环村艺术链 推动艺术进村[3] - 通过艺术乡建与文化特派员融合机制 构建茶文化 艺术创作和文明实践多维场域[3] 文化产业经济成果 - 市级文创园白桦崊手作园年销售额达2.1亿元 村旅游收入含农产品达7787万元[3] -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41.3万元 体现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富民效应[3] - 艺术化文明实践站通过沉浸式活动引导村民践行新风 实现艺术与生活化实践结合[3]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丨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央广网· 2025-08-06 11:15
穿越千年的一洞洞石窟、一件件雕塑,见证着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融合,印证着"开放包容是 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深邃哲思。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 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总书记不时同大家交流,特别鼓励小朋友们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 立文化自信。 "寻溯",溯的是根和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如何让源远流 长的中华文脉绵延赓续,让古老智慧丰盈当代文化建设?万里山河间的足迹蕴含着建设文化强国的深入 思考。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期间,来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总书记要求当地处理 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今年以来,总书记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的高度,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 引下,新时代中国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绚丽篇章。 系列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治国理政纪实》,本期 ...
凤城福州(我与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00
福州城市文化 - 福州拥有2200多年历史,别称"凤城",源于城形如鸾如凤的"郭璞地形说" [1] - 城市多处地名与"凤"相关,包括凤邱山、凤凰池、凤里巷等,体现凤凰文化符号的渗透 [1] - 凤凰池周边形成完整的地名体系,涵盖小区、车站、地铁站、酒楼等城市功能设施 [1] 城市空间演变 - 凤凰池新村作为典型居住区,见证了福州工业路、杨桥路等城市干道的发展脉络 [1][2] - 祭酒岭老邮局作为历史地标,持续服务社区数十年,反映城市空间功能的延续性 [2] - 凤凰剧院从上世纪80年代运营至今,转型为福建京剧院演出基地,体现文化设施的迭代 [2] 城市生活场景 - 凤凰剧院夜市形成打工族消费中心,提供日用品和扁肉、拌面等特色小吃 [2] - 西洪路餐饮带提供堂食服务,与夜市形成消费层级互补 [2] - 社区文化休闲活动包括西禅寺赏榕、福州大学观影、凤凰剧院观演等多元选择 [2] 城市文脉传承 - 凤凰池路保留紫荆树景观,串联东街口与三坊七巷两大文化地标 [3] - "凤城"称谓承载福州千年都会、东南水都的城市身份认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