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搜索文档
凤城福州(我与一座城)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00
福州城市文化 - 福州拥有2200多年历史,别称"凤城",源于城形如鸾如凤的"郭璞地形说" [1] - 城市多处地名与"凤"相关,包括凤邱山、凤凰池、凤里巷等,体现凤凰文化符号的渗透 [1] - 凤凰池周边形成完整的地名体系,涵盖小区、车站、地铁站、酒楼等城市功能设施 [1] 城市空间演变 - 凤凰池新村作为典型居住区,见证了福州工业路、杨桥路等城市干道的发展脉络 [1][2] - 祭酒岭老邮局作为历史地标,持续服务社区数十年,反映城市空间功能的延续性 [2] - 凤凰剧院从上世纪80年代运营至今,转型为福建京剧院演出基地,体现文化设施的迭代 [2] 城市生活场景 - 凤凰剧院夜市形成打工族消费中心,提供日用品和扁肉、拌面等特色小吃 [2] - 西洪路餐饮带提供堂食服务,与夜市形成消费层级互补 [2] - 社区文化休闲活动包括西禅寺赏榕、福州大学观影、凤凰剧院观演等多元选择 [2] 城市文脉传承 - 凤凰池路保留紫荆树景观,串联东街口与三坊七巷两大文化地标 [3] - "凤城"称谓承载福州千年都会、东南水都的城市身份认同 [4]
第九届江西艺术节开幕 梨园名家同台飙戏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09:50
艺术节概况 - 第九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在江西省赣剧院举行,主题为"赣地长歌,华章共启",包含六大主体活动:开幕式、音乐舞蹈艺术展演、少儿艺术展演、美术展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展演、玉茗花优秀剧目展演及闭幕式 [1] - 艺术节将呈现30部新创或改编剧目、10部经典复排传统剧目、数部外省受邀参演剧目,以及三大主题美术展览和一系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涵盖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众多艺术门类 [1] 戏曲晚会亮点 - 首届江西戏曲晚会以"步步娇""相见欢""满庭芳"为篇章,88岁"赣剧泰斗"胡瑞华与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老艺术家同台演出 [1] -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涂玲慧、陈俐、杨俊等实力派名角联袂演出,老中青少四代同台演绎赣剧、采茶戏、京剧经典名段 [2] 剧目展演内容 - "玉茗花优秀剧目展演"精选30部新创改编剧目(大戏小戏各15部)及10部复排传统剧目,涵盖赣剧、弋阳腔、采茶戏、旴河戏、婺源徽剧等多种戏曲剧种及话剧、歌舞剧、音乐剧、儿童剧、木偶剧等戏剧类型 [2] - 展演充分展示江西近三年戏剧创作和人才培养成果,体现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彰显赣鄱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2]
老少同台传国粹(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京剧传承与教育 - 湖北省京剧院"京韵大舞台"演出《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后,58岁净角演员江峰与5岁半学生王米阳返场合唱裘派名剧《赤桑镇》,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并迅速在网络走红 [1] - 王米阳学戏仅一年多已能熟练演绎《锁五龙》等经典唱段,其优势在于天生好嗓子和持续努力,每周接受江峰一对一辅导1.5小时课程 [1][2] - 京剧传承采用传统口传心授方式,江峰通过逐字逐音教学,并注重身段训练如"拉山膀"动作的标准化练习,要求学生保持姿势连续数节课 [4] 少儿京剧培养模式 - 王米阳2岁时即表现出对京剧的浓厚兴趣,自发模仿戏曲人物动作,4岁开始系统学习,家长注重通过京剧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精气神 [2][4] - 教学过程中强调反复练习和纠错机制,江峰提出"唱错就反复练、跌倒就爬起来接着唱"的教育理念,认为人才培育需要恒心与耐心 [4] - 京剧艺术教育不仅关注专业技能培养,更注重通过国粹熏陶实现综合素质提升,家长认为这种教育将使孩子终身受益无论是否从事专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