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综合体
icon
搜索文档
如皋聚力“以港强市” 聚焦“跨江向海”
新华日报· 2025-08-23 07:26
战略规划 - 全域推进以港强市战略工程 将港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1] - 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资源全域统筹 建设江海联运重要节点 向海智造产业高地 跨江融合开放门户和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1] - 一体推进落实以港强市 产创协同 跨江融合 绿色共享四大战略 [5] 产业发展 - 沿江布局高端制造产业 总投资10亿元的森永高端过程装备制造项目火热建设 [2] - 长江镇形成产业集聚 规模工业开票销售占全市比重超三分之一 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市近50% [2] - 六大产业链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8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1.5% [2] - 培育船舶海工和海洋工程装备两大优势产业 拓展海洋生物制品 海洋能源等新赛道 [6] -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引涉海高端智能制造 新材料项目 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7] 港口建设 - 如皋港距离长江入海口120公里 成为周边百公里范围内的物流中枢 [4] - 已有25个码头泊位获准对外开放 集装箱航线通达美洲 欧洲 非洲 中东和东南亚地区 [4] - 形成码头+保税+海运+仓储+供应链金融贸易+跨境电商的港口物流生态链 [4] - 加速港口升级改造 优化岸线资源整合 畅通快审通道 [7] 企业案例 - 森松重工依托自建码头优势 大型模块可直接装船发货 成功获得多家世界500强订单 [4] - 金鹰产业园通过长源国际码头直接靠泊 相比原先经上海罗泾或常熟中转大幅降本增效 [4] - 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公司手持订单满负荷排至2027年底 [6] - 珂莱欧海洋生物科技为国内首家珊瑚商业化养殖厂 产品经港中转辐射长江经济带和全球市场 [7] - 江苏个德海洋工程设备追加投资3000万元扩建产能 [7] 创新合作 - 在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设立科创飞地 已吸引105个项目落户 [2] - 形成一线孵化 如皋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2] - 南通力威机械从传统领域跨界海洋工程装备 联合研制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参与北极科考 [7] 经济表现 - 上半年工业开票销售超千亿元 [2] - 实现外贸进出口194.2亿元 增长13.1% 其中出口146.6亿元 增长17.9% [4]
长沙再添文旅新地标!MAYA·AI未来之城开工,明年2月有望迎客
长沙晚报· 2025-07-28 18:36
项目概况 - MAYA·AI未来之城项目在长沙天心区海信广场举行开工仪式 总投资约4亿元 [1] - 项目定位为"科技+文旅"创新模式的大型文旅综合体 将成为长沙五一商圈新地标 [1] - 施工周期预计6至8个月 最快2026年2月前后开业 将成为全国同类型项目中规模最大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1] 项目选址与规模 - 选址长沙天心五一商圈核心位置 西临湘江 北接坡子街 占据海信广场1-7层部分商业空间 [3] - 总建筑面积达35031平方米 [3] - 将汇集全球2000余种 共计20000余只动物 包含多项独家珍稀物种 [3] 项目特色 - 突破传统文旅项目界限 将生态展示与前沿科技融合 [5] - 采用AI导览 VR技术等数字化手段 提供从寒武纪到22世纪火星基地的时空穿越体验 [5] - 设置二次元文化街区 创新采用"虚拟偶像+实体展演"模式 打造吸引年轻群体的文化地标 [5] - 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倡议 通过珍稀物种展示唤起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 [7] - 依托湖南"三湘四水"生态资源 构建科普研学体系 为青少年提供自然教育平台 [7] 市场背景 - 2024年长沙接待游客2.15亿人次 上榜"2024全球100目的地"和"2024年度活力之城" [9] - 天心区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9] - 天心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跃居2023年全国百强区第10位 连续7年上榜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10] - 连续4年入列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 2024年居第35位 全省第一 [10]
品醉千味,遇见诗与远方——多彩贵州城解锁文旅消费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7-10 22:56
酒旅融合新业态 - 多彩贵州城打造"沉浸式贵州"消费新地标,融合美酒、美食、民族风情三大特色街区 [1] - 祈院酒屋以贵州米酒为基底创新开发"姜姜好""酸汤没有鱼"等特色调酒产品,结合苗药入酒养生智慧与微醺套餐体验 [6] - 酒屋增设酱酒闻香区、文化AI体验区,支持NFC芯片定制酒瓶提升纪念价值 [8] - "美酒一条街"引进茅台、习酒等10余家国内外品牌,涵盖酱香型白酒、董香型白酒及9国进口红酒 [10] 非遗美食产业化 - 千山百味小吃荟设50余档口,融合丝娃娃、豆腐圆子等传统小吃与分子料理、巧克力脆皮等创新技法 [11] - 透明厨房展示非遗技艺,扫码可溯源食材,接待客流量突破4万次 [11][13] - 餐饮业态升级为"产业驱动器",50余家商户年接待游客150万,形成"产-销-游"产业链 [13][15] 民族文旅创新体验 - 鼓楼建筑群与风雨桥构成天然取景长廊,提供苗银盛装等民族服饰旅拍服务 [16] - 彩摄旅拍融合传统绣衣与赛博荧光元素,开发"海洋日记"等主题拍摄联动周边景点 [17][19] - 旅拍店通过电子菜单实时切换贵州各地光影场景,定制"我与贵州"影像故事 [17]
肥城“梦幻桃花源”单日接待游客突破5万4千人次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5:18
项目开业情况 - 肥城"梦幻桃花源"于5月16日试营业首日接待游客突破5万4千人次,预计年接待量达400万人次 [1] - 项目融合文化、娱乐与科技元素,包含行进式演艺、无人机光影秀等沉浸式体验,游客反馈积极 [1] - 试营业标志着肥城文旅产业升级,成为当地文旅市场新名片 [3] 商业模式与业态 - 首创"免费开放+特色收费"模式,游客可免费进入街区体验基础场景 [2] - 核心业态包括桃花源之夜商街、冰淇淋游乐场、桃缘奇遇记剧场三大板块 [2] - 设置20余种沉浸式娱乐装置,年计划举办超15000场主题演出及花车巡游 [2] 运营特色 - 采用200名专业演员进行全天候行为艺术演绎,NPC互动覆盖商街、酒肆等场景 [1][2] - 游乐设施融入冰淇淋主题元素,如甜筒雕塑、主题游乐车等,吸引亲子客群 [3] - 通过智能夜游、衍生文创等多元手段强化文化体验,目标打造"本地常来、外地必到"的地标 [2] 社会经济效益 - 直接创造1200个就业岗位,促进本地居民就近就业 [3] - 带动肥城"君子之邑"文化IP传播,强化文旅产业与地域文化融合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