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拍卖
搜索文档
量价连续7年刷新纪录,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迈入标准引领、科技赋能腾飞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3 09:50
市场表现与增长 - 2024年全国机动车拍卖成交123.52万辆,成交额493.6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5.83%和55.21%,连续7年刷新历史纪录 [1] - 机动车拍卖业态在全国二手车市场流通中的份额占比较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 [1] - 2024年机动车拍卖市场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前30强企业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占据95.83%和96.94%的市场份额 [16] 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 - 发布国家标准《拍卖术语》,构建了覆盖全业态、全流程的拍卖术语体系,并新增“直播拍卖”、“网络司法拍卖”等术语 [4] - 发布团体标准《电动汽车拍卖检测评估规范》,首创“三合一”(SS95)评级体系,应用领先的“三电”系统检测技术 [4] - 两项标准共同体现了行业向规范化、数字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标准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与实践 [5] 市场驱动因素与结构性变化 - 网络拍卖成为主流交易形式,2024年网络拍卖场次共计11.84万场,占比高达97.98%,其中纯网络拍卖场次同比增长170.73% [8] - 新能源车拍卖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合计成交额62.68亿元,市场份额较上年再增2.16个百分点 [8] - 从车龄结构看,6年以上车龄的车辆成交份额较上年增长3.95个百分点,高龄车区间继续扩大 [8] 科技赋能与创新应用 - 行业广泛应用数智化和AI技术,具体案例包括构建全流程数字化拍卖平台、引入AI智能检测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评估车辆价值、借助智能算法优化物流等 [10] - 有辆科技通过PowerBid拍卖系统、YOLIANG SmartCheck智能检测等创新科技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标准化,已跻身中国二手车拍卖平台前三,合作委托方超过7000家 [11] 平台建设与国际化发展 - 大会期间正式启动建设“二手车出口拍卖服务平台”,旨在整合拍卖公信力、互联网覆盖力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开拓全球出口渠道 [15] - 平台目标是构建标准化的二手车出口拍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主流平台,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开辟新通道 [15] 行业领先企业 - 依据2024年度数据,北京五八拍拍、上海常信拍卖、北京恒泰博车拍卖三家企业在成交量和成交额榜单上均位列三甲 [16][19]
做“事故车”生意的,要去香港上市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3 22:06
公司概况 - 博车网是中国最大的事故车拍卖平台 2023年市场份额达31.3% [4][6] - 公司业务涵盖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二手车拍卖及配套服务、车辆经销及其他服务 [11] - 创始人陈健鹏持有25.53%股份 复星国际和中国平安为重要股东 [7][8]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达5.18亿元人民币 较2022年3.88亿元增长33.5% [20] - 2024年前9个月收入4.04亿元 其中车辆经销业务收入占比升至20.6% [12][13]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8170万元 毛利率达49.9% [20][21] 业务结构 - 事故车拍卖及配套服务为核心业务 2023年收入占比64.2% 达3.33亿元 [11][13] - 二手车拍卖及配套服务2023年收入1.12亿元 占比21.7% [11][13] - 车辆经销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前9个月收入8327万元 占比20.6% [12][13] 行业地位 - 中国汽车保有量超3亿辆 2024年销量超3100万辆全球第一 [1] - 2023年中国事故车拍卖量达34.5万辆 预计2028年将达86.7万辆 复合增长率20.2% [18][19]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汽车保有量老化、维修成本上升和新能源汽车普及 [19] 运营模式 - 连接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上游车源方与修理厂、拆解厂等下游买家 [10] - 报告期内前三大车源方贡献58%-71.4%的事故车交易量 [14] - 主要收入来源为拍卖佣金、交易服务费和会员费 [11] 发展挑战 - 依赖少数上游车源方 合作合约多为一年期 存在终止风险 [14] - 主要车源方可自建拍卖平台 如2022年某大型保险公司已建立自有平台 [14] - 新车降价影响需求 2024年前9个月近200款车型降价 平均折扣超10% [22][23] - 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行业变数 可能影响传统事故车处置模式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