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长信基金调研良信股份、思瑞浦
证券之星· 2025-05-16 08:10
长信基金调研上市公司情况 - 长信基金近期调研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良信股份和思瑞浦 [1] 良信股份调研纪要 - 智能配电业务重点投入工业建筑和公商业建筑,提供个性化定制智能化配电方案,拓展行业市场份额 [1] - 数据中心业务产品应用于机房配电、智能监控、智慧运维等领域,与国内大客户紧密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高因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新品销售增加、成本端综合降本效果优于去年 [1] - 一季度增长较快的领域为新能源、电力及数据中心行业 [1] 思瑞浦调研纪要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179.44万元,同比增长110.88%,净利润1,556.30万元,扭亏为盈 [1] - 信号链芯片收入28,664.74万元,同比增长64.86%,电源管理芯片收入13,504.03万元,同比增长416.53% [1]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将长期向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及国家政策支持 [1] - 已完成多市场布局,工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泛通信市场业务触底回升,汽车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速,消费市场业务将成长 [1] 长信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796.59亿元,排名37/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857.0亿元,排名52/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170只,排名41/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33人,排名36/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长信电子信息量化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06,近一年增长38.2% [2] - 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长信稳瑞纯债债券A,类型为债券型-长债,集中认购期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 [2]
圣邦股份(300661):内生外延同发展,公司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平安证券· 2025-05-06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领先企业,有全面产品矩阵,覆盖信号链及电源管理领域,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客户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扩大 结合最新财报和行业趋势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16亿元、8.25亿元和11.02亿元,EPS分别为1.30元、1.74元和2.33元,对应4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77.6X、58.0X和43.4X 预计公司较强产品和市场能力带来好业绩,作为领先企业估值溢价将体现,维持“推荐”评级 [10] 报告事项总结 -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收33.47亿元,同比增长27.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0亿元,同比增长78.17%;2025年一季度营收7.90亿元,同比增长8.3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77万元,同比增长9.90%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 [5]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电子,公司网址为www.sg - micro.com,大股东为重庆鸿顺祥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9.07%,实际控制人为张世龙,总股本474百万股,流通A股454百万股,总市值478亿元,流通A股市值458亿元,每股净资产9.64元,资产负债率22.5% [1] 营收利润情况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6.16亿元、33.47亿元、41.10亿元、49.54亿元、58.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7.9%、28.0%、22.8%、20.5%、17.5%;净利润分别为2.81亿元、5.00亿元、6.16亿元、8.25亿元、1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67.9%、78.2%、23.1%、33.9%、33.6% [8]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36.91亿元、46.40亿元、58.10亿元、71.66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0.81亿元、19.14亿元、17.50亿元、16.65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57.71亿元、65.54亿元、75.60亿元、88.31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1.72亿元、13.23亿元、15.23亿元、17.1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46.09亿元、52.57亿元、60.82亿元、71.86亿元 [11]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33.47亿元、41.10亿元、49.54亿元、58.21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6.24亿元、20.59亿元、24.89亿元、28.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1亿元、6.01亿元、8.04亿元、10.7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00亿元、6.16亿元、8.25亿元、11.02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8.0%、22.8%、20.5%、17.5%;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3.0%、22.8%、34.2%、33.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8.2%、23.1%、33.9%、33.6%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51.5%、49.9%、49.8%、50.2%;净利率分别为14.9%、15.0%、16.7%、18.9%;ROE分别为10.9%、11.7%、13.6%、15.3%;ROIC分别为22.9%、20.9%、28.7%、37.3%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3%、20.2%、20.2%、19.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15.9%、 - 29.6%、 - 39.5%、 - 48.0%;流动比率分别为4.2、4.5、4.6、4.9;速动比率分别为2.8、3.1、3.3、3.5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0.6、0.7、0.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4、17.9、17.9、17.9;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14、4.88、4.88、4.88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06元、1.30元、1.74元、2.3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11元、1.57元、1.63元、1.9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73元、11.10元、12.84元、15.17元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95.6、77.6、58.0、43.4;P/B分别为10.4、9.1、7.9、6.7;EV/EBITDA分别为62、60、48、39 [12]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26亿元、7.45亿元、7.72亿元、9.4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64亿元、0.12亿元、0.10亿元、0.0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14亿元、0.09亿元、0.38亿元、0.66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5.13亿元、7.66亿元、8.20亿元、10.18亿元 [13] 公司经营情况总结 2024年及2025Q1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33.47亿元(+27.96%YoY),归母净利润5.00亿元(+78.17%YoY),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1.46%(+1.86pct YoY)和14.67%(+4.35pct YoY),期间费用率为35.12%( - 2.89pct YoY) - 2025Q1单季度营收7.90亿元(+8.30%YoY, - 12.48%QoQ),归母净利润5977万元(+9.90%YoY, - 72.25%QoQ),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9.07%( - 3.42pct YoY, - 0.49pct QoQ)和7.43%(+0.37pct YoY, - 16.28pct QoQ) [9] 营收结构 - 2024年信号链产品营收11.65亿元,同比增长33.99%,营收占比34.82%,毛利率58.30%,同比提升1.66pct;电源管理产品营收21.82亿元,同比增长24.95%,营收占比65.18%,毛利率47.81%,同比提升1.71pct [9] 产品情况 - 公司专注模拟芯片研发,推出一批高性能模拟芯片产品,自主研发可供销售产品5900余款,涵盖34个产品类别,可满足多元化需求 公司在多个新兴领域取得成绩,后续将发挥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2025年1 - 2月签订收购感睿智能科技股权转让协议,3月完成合并 [10]
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已达21家
IPO日报· 2025-03-26 11:01
赴港上市概况 - 2025年以来已有21家A股上市公司推进赴港上市,包括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药、三一重工等万亿或千亿市值企业 [1] - 数量远超2024年同期,2024年前三个月仅康乐卫士、迈威生物等少数公司有实质性进展 [2] - 2025年赴港双重上市的千亿级公司显著增多,2024年仅美的集团和顺丰控股两家行业龙头完成港股双重上市 [8] 重点公司上市动态 - **宁德时代**:已递交港股招股书,募资用于匈牙利项目等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海天味业**:通过赴港上市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4] - **恒瑞医药**:拟赴港上市以加强国际业务布局,提升全球医药市场竞争力 [5] - **晶澳科技**:2025年2月21日公告计划发行H股,推动全球化发展战略 [5] - **三一重工**:2025年2月18日公告筹划H股上市,深化全球化战略及境外资本对接 [5] - **先导智能**:2025年2月递交港股申请,募资用于德国研发中心及无锡制造基地建设 [5] - **紫光股份**:2025年3月7日启动H股上市筹备,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5] - **天岳先进**:已递交港股IPO申请,募资用于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能扩张及研发 [5] - **江波龙**:2025年3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花旗和中信证券 [8] 赴港上市驱动因素 - **监管支持**: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措施,明确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优化沪深港通机制 [10] - **上市效率优势**:港股审核效率高,A股公司数据透明使前期准备更简单 [11] - **融资需求**:国际化战略下再融资需求增加,如先导智能因行业低迷需通过港股补充资金 [12][13] 其他推进赴港上市企业 - 包括和辉光电、峰岹科技、迈威生物、均胜电子、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格林美、赤峰黄金、歌尔微电子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