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殡葬业
icon
搜索文档
15年,2000多次告别:一位90后的“生死笔记”
虎嗅· 2025-09-04 18:20
徐森林很少跟别人主动握手,他会尽量减少与别人的肢体接触,即便是要递根烟,他也会把烟盒打开递过去,让对方自己 取。 这15年里,他接到的陌生号码,大多是故者家属,也是他接触最多的群体,因为这个原因,不管是通话还是见面,他很少 主动向别人问好。 "家里有人走了,能好吗?"他说。 徐森林的抖音账号叫@最后的送行者。 "这里是森林。"伴随着一句低沉的开场白,团队工作的第一现场都呈现在镜头里。 "从现在开始,这屋子里的灯要一直亮着。" "阿姨按照大连的规矩,明天您就不能去了。" "要衬衣衬裤,老人去世不穿短裤。" 到达现场后,徐森林一边安抚故者家属,一边耐心交待亲属都要做哪些事,每一个步骤以及当中需要注意的种种细节,都 要一一讲解清楚。 亲人往往悲恸且不知所措,像徐森林这样的"白事管家"的出现,稳住了风暴中摇摇晃晃的船帆,他耐心细致地为故者净身 穿衣,一边按例说着吉祥话:"老爷子别害怕,翻翻身,我给您穿衣服,宽脚穿鞋走大道,平安渡过奈何桥。" "徐森林和同事为逝者整理寿衣" 操持完毕,他会与同事一起将故者抬出家门,抬出狭窄的楼梯间,再送往殡仪馆。 同事都是些年轻人,团队里有 80 后、90 后,也有 00 后。"因为实 ...
高端殡葬业,越来越不好做了
虎嗅· 2025-09-01 22:04
行业概况与市场趋势 - 中国平均每天超过2.8万人离世 殡葬业被视为"永恒赛道" [1] - 2015年殡葬服务市场规模达1695亿元 预计2026年攀升至4114亿元 [5] - 行业由"殡"(遗体处理)和"葬"(墓地服务)构成 后者商业空间更大 [8][9] 龙头企业财务表现 - 福寿园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亿元 收入总额6.11亿元同比骤减44.5% [3][12] - 核心墓园服务收入从去年同期9.06亿元暴跌至4.77亿元 [12] - 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6253座 同比减少6.7% 平均单价下降5.7万元/座至约6万元 [14][17]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趋向谨慎 高端墓地需求下降 中低价位产品供给增加 [13][20][21] - 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从2018年10.25万元/个降至2024年12.12万元/个后大幅回调 [10][17] - 生态安葬方式(海葬/树葬/草坪葬)接受度提升 上海提供1000元补贴 [24] 行业转型挑战 - 政策强化公益导向 2025年发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2024年启动专项整治 [28] - 企业转向数字化服务(云端纪念馆/AI影像)和人文服务(生前契约/生命教育) [30][31] - 新模式盈利能力远低于墓地销售 需从"卖资产"转向"卖服务" [32][33] 社会观念演变 - 影视作品(《入殓师》《人生大事》)推动告别仪式从奢华转向情感连接 [25] - 殡葬消费从"情绪消费"转向理性 更注重个人化铭记而非形式主义 [24][26][27] - 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1亿 2035年预计达4亿 但消费能力与观念改变需求结构 [19]
中国殡葬业,在老龄社会干亏了
创业邦· 2025-09-01 18:24
图源丨Midjourney 在中国,平均每天有超过2.8万人离世,这使得殡葬业被长期视为市场中最能抵御周期的"永恒赛 道"。毕竟无论经济如何波动,人生的终点不会改变。随着《入殓师》《人生大事》等电影热映,"00 后入殓师"等话题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殡葬这件事逐渐被大众关注,不再是忌惮提及、闻之色变 的事情。 但是,如今殡葬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刺猬公社 ,作者刺猬公社编辑部 刺猬公社 . 互联网内容行业观察与研究 来源丨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作者丨白棉 编辑丨园长 8月29日,"殡葬第一股"福寿园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确认了此前的亏损预警,上半年净亏损高达 2.6亿元。这并非个例,包括福寿园在内的多个上市殡葬企业营收集体下滑。 图源福寿园中期业绩公告 在一个"需求"只增不减的行业里,这门看似最稳固的生意究竟发生了什么? "殡葬第一股"陷入亏损 相比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一个更大、更稳定的"刚需"。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 的殡葬服务市场规模已达1695亿元,预计在2026年会攀升至4114亿元。 殡葬行业的五个上市民营公司里,福寿园是其中的龙头企业,市值 ...
中国殡葬业,在老龄社会干亏了
36氪· 2025-09-01 16:35
行业概况 - 中国殡葬服务市场2015年规模达1695亿元 预计2026年将攀升至4114亿元[4] - 行业被视为"永恒赛道" 日均超2.8万人离世形成稳定需求[1] - 殡葬服务分为"殡"与"葬"两大板块 其中火化服务受政府严格管制 利润空间极小 而经营性墓地存在更大商业空间[5] 福寿园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亿元 收入总额6.11亿元同比骤减44.5%[2][10] - 核心业务墓园服务收入从去年同期9.06亿元暴跌至4.77亿元[10] - 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6253座 较去年同期6704座减少6.7% 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降5.7万元/座至约6万元水平[10][12] - 2024年经营性墓穴销量比2023年减少超3800个 导致收入减少4.35亿元[11] 产品定价变化 - 经营性墓穴平均售价从2018年10.25万元/个上涨至2024年12.12万元/个[6] - 目前均价降至6万多元 高端墓葬服务溢价能力显著减弱[12] - 墓碑定制化成为高端产品核心卖点 如万籁鸣墓碑设计成电影胶卷造型[7] 行业整体趋势 - 上市公司安贤园、万桐园和中国生命集团均出现殡葬收入承压和亏损[13] - 老年人口突破3.1亿 预计2035年达4亿 潜在市场需求持续扩大[13] - 消费者消费行为趋向谨慎 选择中价位产品及简化仪式流程[13][15] 消费观念转变 - 生态安葬方式接受度提升 上海地区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享受1000元补贴[17] - 影视作品《入殓师》《人生大事》推动社会重新审视告别本质 从奢华仪式转向情感连接[19] - 殡葬消费从"情绪消费"转向理性消费 注重个人印记而非表面体面[15][19] 政策监管影响 - 民政部2025年4月发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强化行业公益导向[20] - 2024年10月启动为期一年的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20] - 依赖土地稀缺性的"类房地产"盈利模式面临根本性挑战[21] 行业转型方向 - 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 包括云端纪念馆、直播追思和AI生成逝者影像等[21] - 福寿园开通1500多个网络祭扫平台 推出"互动纪念屏""数字祭祀墙"等智慧装置[21] - 转向人文关怀服务 如生前契约和人文纪念空间 重庆安乐堂升级为3500平方米现代化生命纪念馆[23] - 从"卖资产"向"卖服务"转型 需要建立同理心、专业服务体系和长线运营能力[25] 商业模式挑战 - 数字化产品单笔收入仅几百上千元 需成百上千客户才能弥补单个墓地客户损失[25] - 传统土地和牌照壁垒减弱 竞争对手扩展至互联网公司[25] - 福寿园"生前契约"签约量出现下降 转型面临盈利模式重构挑战[25]
比海淀房价还贵!12万/个的墓地滞销,福寿园业绩爆雷!
搜狐财经· 2025-08-14 17:02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净利润约3亿元 但半年内转为亏损超2亿元 股价单日下跌9% [1] - 墓地销售量同比下降24% 从约1.66万个降至1.26万个 减少近4000个 [2] 产品定价策略 - 墓地均价达12.12万元/穴 较2017年9.54万元上涨27% [1] - 单价相当于北京市二手房均价的1.76倍 超过普通消费者年收入水平 [1][2] 市场反应与挑战 - 价格上涨未能抵消销量下滑影响 消费者对高价墓地接受度降低 [2][3] - 公司业绩波动被归因于宏观经济因素导致消费者决策更谨慎 [2] 行业消费趋势 - 高价殡葬产品面临需求阻力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 [2][3][4] - 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预期被打破 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化 [3][4]
数字化转型,殡葬业不可错失的发展契机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26
殡葬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观点 - 殡葬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起步阶段,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时效性、空间性、全息性和仿真性的"四个超越",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9][22] - 数字殡葬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终端应用性创新,需结合殡葬服务场景挖掘需求,协同供给侧共同实现转型[2][12] - 数字化转型将引发殡葬习俗变革,传统设施心理价值可能淡化,元宇宙仿真技术使逝者以数字人形式永存[9][22] 殡葬数字化转型的三大优势 时间优势 - 数字化可优化礼仪程序时间节律,实现快捷/延时服务及逝者形象按需再现,突破传统时间限制[6] - 支持丧仪信息高效传递、悼念文辞快速处理,满足守时行礼的情感诉求[6] 空间优势 - 通过数字传播实现异地同步悼念,消除地理阻隔(如黄帝陵全球共祭场景),达到"临礼"效果[7] - 结合时间优势形成时空协同,使远程参与者获得与现场无差异的体验[7] 仿真优势 - AI模拟技术使逝者以数字人形态在元宇宙中复活,具备拟人思维和应答能力,实现生死两界交流[8][9] - 较传统虚拟手段(画像/照片)有质的飞跃,可触发殡葬习俗根本性变革[8][9] 殡葬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应用场景创新 **殡仪服务** - 逝者人生文化数字化留存与活化展示[13] - 殡礼现场超时空播映及个性化礼境快速设计[13] **墓葬服务** - 建立触摸式墓址查询系统与骨灰存放动态数据库[13][14] - 开发智能化语音应答咨询终端[14] **祭祀服务** - 多媒体祭祀活动播映与自助式网上纪念园[16][17] - 祭祀用语智能检索及大型公祭数据实时统计[16][18] 实施策略 - 明确殡葬业兼具供给侧(服务提供)和需求侧(技术引进)双重属性[13] - 需跨行业协作实现技术融合,重点聚焦客户端应用创新而非源头技术研发[12][18] 数字化转型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通过"四个超越"(时效/空间/全息/仿真)形成新质生产力,但需保留人性化服务不可完全替代[21][22][23] - 属于颠覆性技术革命,需从战略层面评估其对殡葬业服务升级的推动作用[19][21] -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革命与社会进步螺旋递进,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