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与捕捞
搜索文档
日本被停海鲜后,印度竟冲上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1-21 13:13
文︱陆弃 印度最近的动作,简直像在大海边捡到个贝壳,就以为挖到了海底金矿。日本水产品被中国暂停进口, 这事才刚冒头,印度那边已经拍着桌子兴奋得不行:机会来了!中国,或许我可以。 日本水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又不是几辆三轮车倒出来的。更关键的是,日本这次被暂停进口,是因为 政治问题,不是供应链的问题。NHK也说了,这可能是对日本首相在台湾问题上乱放话的反制。外交 部已经明确表示,日本自己承诺的监管材料没给齐,态度还越走越偏,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到中国,就算 放开,消费者也不会买单。换句话说,这不是普通的市场空缺,而是日本自己"作"出来的外交后果。印 度当然可以补货,可要说"替代日本",那就有点想得太美了。 毕竟中国消费者不是谁想进来就能进来。你说你虾大,你说你便宜,你说你要多元化,可这些都不等于 你能自动获得日本留下的位置。消费信任、供应稳定性、历史口碑、品牌认知,这些不是用一袋虾能换 来的。 股市最诚实。消息一传,印度水产出口商股价直接飞起,最高涨了十一个百分点,像打了鸡血一样。但 仔细想想,这场"狂欢"更像是一个被美国关税压得快喘不过气的行业,突然遇到一丝风吹草动,就开始 幻想自己能填补日本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缺。明 ...
外交部再次强调:当前形势下日本水产品来了中国也没有市场
央视新闻· 2025-11-20 15:37
中日水产品贸易现状 - 中方有关部门将对日本水产品输华进行科学评估和严格审核,以确保其符合中方规准 [1] - 由于日本领导人在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当前形势下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没有市场 [1]
找不到有效替补市场,日本水产品有多依赖中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11-20 13:13
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背景与原因 -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原因是日方未能履行输华水产品的监管责任承诺,未能提供所承诺的技术材料[1] - 日本首相在台湾等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引起中国民众强烈公愤,导致日本水产品在中国市场失去需求[1] - 日本福岛核电站“排污入海”是导致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直接导火索[1][2] 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的历史与现状 - 中国此前一直是日本农林水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2022年日本对华农林水产品与食品出口额达2783亿日元,同比增长25.2%[2] - 2022年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额约为871亿日元,占日本对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约22%[2] - 自2023年8月24日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后,2023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从871亿日元降至320亿日元,为1998年以来最大降幅[2] - 2023年日本对华农林水产出口额同比下滑57%,其中螃蟹、鲑鱼、鲣鱼等出口量分别下降90%、88%和77%[2] - 2024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进一步降至约61亿日元,与2022年相比跌幅超90%[3] - 日本扇贝对中国的出口额从2023年约223亿日元骤降至2024年的零[3] 日本农林水产品整体出口表现 - 2024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对华出口额减少29%,至1681亿日元,连续两年下降[3] - 2024年上半年日本对华农林水产品出口额为902亿日元,同比增长15.5%,但中国已从首位降至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以1410亿日元居首[3] - 日本水产品是自2023年以来唯一出现下滑的出口品类,2024年出口额约为3609亿日元,较2023年的3901亿日元下滑约7.5%[4] - 日本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农林水产品及食品出口总额提升到2万亿日元,2030年提升到5万亿日元,但目标面临挑战[5] 日本寻求替代市场的努力与挑战 - 日本政府组织水产批发商和外贸公司前往美国、墨西哥、中东、东欧、泰国、越南等新市场考察,力促当地替代中国成为主要水产加工地[4] - 实践显示国际市场没有可以替代中国市场的买家,日本水产品出口额的缺口仅被农产品、林产品的上升而掩盖[4] - 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实施15%的“对等关税”,削弱了日本水产品的国际价格优势,导致国际客户转向其他关税较低的国家和地区[5]
记者探一线丨国庆中秋双节水产市场火热
搜狐财经· 2025-10-06 12:15
行业销售趋势 - 中秋临近李村大集水产区销售高峰 8月以来销量较平日增长约40% [1] - 鲈鱼 黄花鱼 舌头鱼等品种最为热销 每天有大量海鲜发往新疆 甘肃 内蒙古等外省地区 [1] 产品供需与价格 - 本地蟹产量减少 大规格螃蟹特别抢手 价格根据规格不同从每斤近百元至三百余元不等 [1] - 深海大黄鱼 东兴斑 野生海钓鲈鱼 本地大鲳鱼等高品质海鲜备受消费者青睐 [1] 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预期 - 消费者对海鲜品质 品相要求明显提升 商户从货源开始严把质量关 [1] - 中秋国庆双节叠加 海鲜市场预计将持续火爆整个假期 [1]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深海到餐桌:珲春打造帝王蟹入境“黄金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3:43
珲春帝王蟹进口规模与市场地位 - 珲春口岸每年入境俄罗斯帝王蟹超150万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左右,是中国进口帝王蟹最重要的门户[1] - 2024年珲春进口帝王蟹1.2万吨,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4] - 通过"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新航线实现中俄水产品运输稳定化,单次卡车运输量达4000公斤[1][4] 产业链建设与加工贸易发展 - 珲春市投资逾6亿元建设东北亚生鲜海产园区,定位为中国北方生鲜海产加工集散地[2] - 园区兼具暂养与加工贸易功能,与俄罗斯海鲜企业合作确保"原水原货"品质[4] - 跨境电商产业园设立帝王蟹保税店,配备暂养池和直播销售渠道[4] 消费市场拓展与配套服务 - 帝王蟹消费从东北地区扩展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2] - 珲春海鲜街聚集数十家门店,提供烹饪、加工、打包发货一站式服务,形成旅游特色[4] - 海关开通全年无休绿色通道,实行随到随检随放模式保障鲜活度[4] 物流通道优化与政策支持 - 珲春口岸获批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进口指定口岸资格,替代韩国釜山中转路线[4] - 运输时效提升使帝王蟹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程直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