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
搜索文档
跨越山海,中拉合作又向新
人民日报· 2025-11-18 06:20
频繁的双向交流背后,是中拉交通网络建设的不断提升。目前,郑州至墨西哥城的货运航线已执飞近 700班次,如今加密至每周5班,服务范围延伸至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等拉美多国。中国社会科学 院秘书长赵志敏表示:"这反映出中拉产业互补的深度契合,是双方市场需求的双向奔赴,更是共商共 建共享合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日前,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 高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 织代表等1000余人出席峰会。现场交流热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73项。 2025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周年,中拉关系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 10年来,中拉战略互信更加深入,务实合作持续拓展,友好势能不断增强,中拉关系进入了平等、互 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 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商超,来自墨西哥、智利、秘鲁等拉美国家的龙虾、牛油果、蓝莓等农产品吸引众多 消费者。"中国市场对拉美国家的农产品接受度越来越高。我们很高兴这些优质产品能在中国市场受到 欢迎。"中国墨西哥商会副执行主席维克多·卡德纳说。目前, ...
信长星在盱眙泗洪调研时强调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华日报· 2025-11-14 08:38
11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到淮安市盱眙县、宿迁市泗洪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 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扎实推 进乡村全面振兴,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调研中,信长星来到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新四军光辉历史。他说,江苏是一片 红色的土地,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 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更好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储永宏参加调研。 信长星来到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详细了解社区概况,并察看农家书屋、直播 间、暖心食堂、共享菜园等,对该社区强化党建引领、办好民生实事给予肯定。他指出,加强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内在要求。要统筹推进为基层赋能和为基层减负,发挥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信长星走进乡村振兴课 堂,与技术人员和群众交流,询问龙虾新品种选育推广、稻虾综合种养等情况,对他们坚持良种良法配 套、优化农业科技服务的做法给予称赞。途中, ...
关税战未停!进博会放大招引全球,中国如何扛起自由贸易大旗?
搜狐财经· 2025-11-11 01:05
进博会平台与战略意义 - 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专门聚焦进口的国家级展会平台,旨在向世界传递中国重视进口、追求贸易平衡的信号[3] - 平台由高层于2017年亲自谋划推动,显示其战略重要性,核心目标是改变长期贸易顺差局面,实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平衡[3] - 通过集中展示和采购全球优质商品,使出口国产生“主人翁”感,激励其在产品质量、新鲜度和价格上竞争,最终使中国消费者受益[6][8] 进博会实际成果与采购数据 - 上海国资分团在展会期间集中签约近30亿元人民币,累计意向采购金额涵盖大宗商品、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8] - 医保局在展会上集中采购进口药品和耗材,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直接减轻民众医药负担[10] - 进博会连续八年举办,上海国资国企累计达成的意向采购金额已超过200亿美元[16] 中美贸易关系与对比 - 2025年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掀起“对等关税战”,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再起,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明显冲击[1][13] - 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转向不同,中国通过进博会等实际行动,成为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15][16] - 美国在货物贸易中存在逆差,但在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服务)领域一直是顺差,两者结合看其整体贸易状况并不差[15] 中美贸易潜在机遇与合作模式 - 中美目前的货物贸易额约为7000亿美元,有观点提议可朝着1万亿美元的目标努力,扩大美国有竞争力且中国需要的商品出口[20] - 合作模式可创新,例如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可辐射到周边市场,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20] - 中美元首于2025年10月底在釜山会晤,保持高层沟通渠道畅通,为解决贸易摩擦提供了积极信号[18] 全球贸易体系与未来展望 - 中国的做法不仅促进贸易平衡,还有助于提升缺乏出口能力国家的实力,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从而增强全球贸易体系稳定性[11] - 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肩负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稳定的责任,合作而非对抗对双方及全球均有益[24][26] - 进博会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证明了通过开放合作可实现共赢,贸易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助推器[22][24][26]
(第八届进博会)中澳自贸协定10周年 两国人士期待继续携手共进
中国新闻网· 2025-11-06 12:11
中澳自贸协定成果总结 - 中澳自贸协定签署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0年来作为重要引擎推动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1] - 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1] - 2022至2023财年,对华贸易使澳大利亚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2600澳元,为澳大利亚创造59.56万个就业机会,占该国就业总数的4.2%[1] 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 - 协定极大降低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门槛,确立了更加开放、便利和规范性的制度安排[2] -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合作成效显著,产供链合作日益紧密[1] - 澳大利亚产品如高品质牛肉、蜂蜜、牛奶、龙虾等愈发频繁出现在中国消费者购物清单上[2] 区域及多边合作 - 协定有力推动两国在区域和多边层面合作,双方共同引领并推动达成涵盖15个成员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 - 两国作为多边贸易体制坚定支持者,在世贸组织改革等诸多议题上配合默契、相互支持[2] - 强化中澳自贸协定是对西方民粹主义思潮兴起和全球保护主义筑墙的反击[2] 未来展望与合作潜力 - 中方将与澳方稳步开展协定审议,深挖协定潜能,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3] - 期待下一个10年协定继续发挥作用,双方继续携手共进,并以开放、创新与合作为优先推进对开放贸易的承诺[3] - 若能将技术、人才和资本相整合,加强政策协调,协定将推动两国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在更多方面取得成功[3]
金秋多彩“丰”景有“智”也有“质” 科技赋能撑起农户“钱袋子”
央视网· 2025-10-27 14:45
山东烟台蓬莱区苹果产业 - 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7.99万亩,总产量保持在130万吨左右,产值超过100亿元 [7] - 果农正忙于采摘当地培育的“元富红”和“仙香绿”等苹果品种 [1][5] - “元富红”品种叶片蜡质层厚,抗病性强,优果率高于普通品种 [3] 福建福鼎紫菜产业 - 2025年紫菜养殖面积约2.2万亩,预计全产业链产值24亿元 [14] - 每年10月前后为下苗季,海水水温稳定在20至25摄氏度,下苗后最快45天可采摘第一茬,通常可采收五茬,收获持续至次年2月 [12] - 当地引进人才与技术监测海流、海风、海浪等数据,精准筛选适宜养殖区域以应对风浪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新疆和田沙漠水产养殖业 - 通过改造盐碱沙地发展水产养殖,目前养殖面积达到3800亩,2025年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1000吨 [26] - 成功实现螃蟹、鲈鱼、龙虾等水产品的规模化养殖,当前正值螃蟹捕捞高峰期,日均捕捞量约500公斤 [17][21] - 运用降盐脱碱、循环淡水及益生菌调节等技术,将养殖用水pH值稳定在适宜范围 [23]
沙漠边缘养螃蟹 新疆如何做到“海鲜”大丰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09:22
水产养殖项目概况 - 新疆和田地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利用盐碱地改造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螃蟹养殖 [1] - 项目通过科技手段将盐碱水塘转化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1][5] - 除螃蟹外,项目还成功实现了鲈鱼、龙虾等水产品的规模化养殖 [5] 生产与技术细节 - 当前正值螃蟹捕捞高峰期,平均每日捕捞量约500公斤,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40吨,捕捞期持续到11月中旬 [3] - 技术核心在于调控水的酸碱度,通过降盐脱碱、循环淡水及益生菌调节等技术将水质pH值控制在8.0到8.2之间,以适应螃蟹生长 [5][6] - 和田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800亩,今年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超过1000吨 [8] 运营与市场情况 - 捕捞出的螃蟹立即进入分拣环节,工人们按照公母、大小进行精细分类,方便客户选购 [3] - 养殖产品已开始批量捕捞上市,进入集中捕捞期 [1][5]
多图 | “鲜”声夺人!汕尾展团实力“引爆”深圳食博会
南方农村报· 2025-10-23 12:04
展会整体表现 - 汕尾展团在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中成为全场焦点,人气火爆 [2][3] - 展团通过产品展示、文化表演和现场试吃等多种形式吸引大量市民游客 [3][4][5] 参展企业与产品亮点 - 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和汕尾市桂竹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消费者争相试吃海鲜丸、牛肉丸等特色丸子 [28][29] - 汕尾市珩品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宝楼姜"系列产品因天气降温成为现场热销的暖心产品 [33][34] - 汕尾市南果农业有限公司展示了新鲜饱满、色泽鲜亮的油柑和柠檬等水果 [36][37][38] - 汕尾新胜水产繁殖有限公司展出了鲜活肥美的龙虾、紫海胆等特色海鲜,凸显当地水产实力 [47][48] - 陆丰市聚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甘薯和汕尾粉签吸引消费者排长队品尝 [52][53] - 汕尾市丰隆米业有限公司通过直播带货方式向全国消费者推广优质大米 [55][56][57] 文化与地域特色 - 展团设计以蓝色为主调,入口处还原当地标志性建筑红宫红场,展现革命老区红色基因 [6][7][8] - 现场有婉转动人的汕尾渔歌表演,展示独特渔家风情和海洋文化 [12][13] -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陆河擂茶制作过程吸引大量观众围观,展现深厚饮食文化底蕴 [40][41] - 海鲡鱼标本成为兼具科普性与观赏性的展示亮点 [44][45] - "汕农领鲜"与"圳品"展示区全方位展现汕尾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23][24]
拓路“深蓝”
金融时报· 2025-09-30 11:48
海洋牧场与深海养殖 - 惠来县海源达和惠前水产养殖重力式网箱项目正式投产,采用直径超30米的经济智能环保抗风浪网箱,标志海洋牧场建设向深海探索[1] - 惠来县拥有132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和111.53公里海岸线,海洋渔业正进行现代化升级和精深加工链条延伸[1] 金融支持海洋渔业 - 工商银行向海源达水产养殖公司网箱项目发放1000万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其年产1万吨水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2] - 邮储银行面向惠来县鲍鱼产业园授信8000万元,实现揭阳市首个海域整域授信[2] - 建设银行向华深水产养殖公司发放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采购罗氏虾苗等[2] 绿色能源项目融资 - 中国人民银行揭阳市分行指导银行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优惠贷款80.57亿元,惠及全市30个碳减排重点领域项目[3] - 建设银行累计向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一315MW海上风电场项目投放固定资产贷款31.79亿元[3]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 交通银行向广东蓝水深远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投放固定资产贷款3.24亿元,支持其深远海装备科技制造项目建设[4] - 邮储银行向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发放4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支持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项目建成将提升区域风电装备产业链配套能力[4]
聚焦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丨从豫马之约看河南开放
河南日报· 2025-09-26 07:55
双边经贸关系 - 河南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额达127.3亿元,同比增长28.3% [2] - 马来西亚在河南对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进出口规模中均位列前五 [2] - 双方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模式深化合作,并在中马建交50周年关键节点复制推广"双枢纽"模式 [3] 物流与供应链合作 - 吉隆坡至郑州的货运航线已从每周3班加密至每周7班,货运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物流公司实现生鲜产品如榴莲、龙虾、帝王蟹从原产地直达河南最快仅需5小时 [2] - 河南的智能手机、服装配件等商品通过吉隆坡转口至东盟各国 [2] 行业交流与活动 - 马来西亚作为第十五届河南投洽会主宾国,特设主宾国馆并开展专项经贸合作交流活动 [1][2] - 双方在半个月内密集开展交流,包括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及投洽会 [1] - 企业对文旅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通过高层互访和企业热络推动合作 [1][3]
双节将至,日照海鲜市场供需两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17:20
市场销售情况 - 双节临近海鲜市场迎来销售高峰 市场内人头攒动商户繁忙[1] - 国庆中秋期间大量市民为走亲访友或邮寄而选购海鲜 刀鱼鲅鱼鲳鱼黄花鱼最受青睐常被成箱购买[3] - 商户生意火爆 例如帝王蟹单品每日可售出10多只[5] - 市场吸引外地游客 有游客专程购买海鲜如龙虾扇贝鲅鱼带回其他城市与家人分享[7] 消费者偏好与行为 - 大虾螃蟹海蛎子是市民选购的抢手货[3] - 生猛海鲜如帝王蟹黑虎虾波士顿龙虾吸引消费者 有消费者为中秋团圆饭首次尝试购买帝王蟹[3] - 部分消费者在线上比价后仍选择到店购买以确保稳妥[3] 产品价格信息 - 当前部分海鲜价格:鲅鱼20元/斤 石斑鱼28元/斤 黑头35元/斤 对虾26元/斤 螃蟹35-60元/斤[5] 产品供应种类 - 市场海鲜种类丰富 包括梭子蟹鲳鱼鲅鱼蛤蜊虾虎带鱼蛏子等[1] - 商户店内鱼类虾类贝类等种类齐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