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工具和诊断
icon
搜索文档
Bio-Techne(TECH)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3 23:1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有机增长3% 符合预期 处于低个位数增长的高端[3] - 细胞疗法产品线第四季度增长20% 全年增长30%[10] - GMP蛋白质业务第四季度增长20% 全年增长30%[22] - 中国业务第四季度实现低双位数增长[5] - 大型制药终端市场第四季度实现高个位数增长[10] - 学术市场全球整体表现中性 美国下降中个位数 欧洲上升中个位数[19] - 空间生物学业务受到学术和生物技术逆风影响 出现小幅回落[4] - 剥离ExosomeDx业务将立即带来200个基点的利润率提升[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试剂业务占收入50%以上 第四季度低个位数增长[29] - 蛋白质组学分析仪器恢复双位数增长[3] - 细胞疗法业务年化收入约8000万美元 GMP蛋白质部分约6000万美元[22] - 空间生物学业务约10%收入来自临床客户[43] - LEO仪器价格是上一代的4倍 通量也是4倍[38] - 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平均市场份额15% 生物制剂平台接近20%[35] - 核心试剂业务拥有6000种蛋白质和40万种抗体[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大型制药占收入30% 表现强劲[10][54] - 生物技术占收入20% 增长低个位数[3][54] - 学术机构占收入21% 其中美国占12% 欧洲占9%[17] - 中国市场实现低双位数增长 主要受关税政策影响[5] - 美国学术机构中直接NIH暴露为低个位数[16] - 欧洲学术资金有望增加 受新地平线计划推动[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通过AI设计开发了8种超活性或更高热稳定性的蛋白质[30] - 建立新的许可团队 处理OEM关系[31] - 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建立合作关系 产品可在Fisher网站订购[31] - 28个月后将完全拥有Wilson Wolf公司[24] - 开发POPEX产品 与GREX生物反应器连接[27] - 空间生物学领域定位转化研究市场 仪器完全自动化[41] - 进行产品组合审查 剥离非战略性业务[44] - 对类器官和免疫学等快速增长市场进行投资[31][5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市场已稳定并重置 但尚未达到双位数增长水平[6] - 关税政策造成中国经济一定波动[7] - 生物技术资金状况不健康 前五个月为负4000万美元[50] - 制药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13] - NIH资金环境正在重置过程中[56] - 欧洲资金环境有望改善[20] - 长期看好蛋白质组学分析市场发展[34] 其他重要信息 - 在中东地区安装新仪器遇到问题[4] - 核心试剂业务建立从RUO到GMP的阶梯式价格体系[32] - 拥有85家客户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少数处于后期阶段[23] - Wilson Wolf业务EBITDA利润率超过70% 预计收购后将保持在60%左右[26] - 空间生物学仪器每年每台产生45000美元收入 预计将翻倍[61] - 季度存在季节性因素 Q1和Q2为夏季和假期季节 产量较低[60] - 财政年度开始时进行薪酬调整 是最大成本中心[6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中国业务第四季度增长情况及其可持续性 - 中国第四季度低双位数增长主要是关税政策导致的提前采购[5][6] - 中国市场已稳定并重置 但尚未达到双位数增长水平[6] - 预计中国将平稳加速增长 而非纯粹持平[7] 问题: 中国业务中资本设备占比及刺激政策影响 - 中国业务仪器与消耗品比例曾为50:50 现已与全球其他地区趋同[9] - 第四季度增长主要受关税政策推动 而非刺激政策[8] - 刺激政策主要针对现有设备升级 而公司更多是产能扩张[8] 问题: 生物制药业务强劲增长的原因 - 细胞疗法产品线表现强劲 第四季度增长20% 全年增长30%[10] - 生物制剂平台参与生物生产的QAQC设置[11] - LEO Western Blot机器针对大型制药客户 获得良好反响[11] - 使制药客户能将技术带入转化研究和生产阶段[11] 问题: 关税政策对制药客户的影响 - 未直接听到客户表示要控制支出[13] - 基于200-250%关税 rhetoric的假设 认为客户会变得更加谨慎[13] - 实际影响将在下一季度财报中报告[14] 问题: 学术市场表现及展望 - 学术市场占收入21% 美国占12% 欧洲占9%[17] - 美国学术机构中直接NIH暴露为低个位数[16] - 仪器在学术领域面临困难 客户控制资本支出[18] - 试剂量保持良好 持平或更好[18] - 欧洲资金有望增加 受新地平线计划推动[20] 问题: GMP蛋白质业务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 GMP蛋白质业务存在波动性 与客户进入后期临床试验相关[23] - 目前有550家客户 85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3] - 与Wilson Wolf业务协同 提供可扩展的生物反应器解决方案[25] 问题: Wilson Wolf业务的商业阶段和利润率可持续性 - Wilson Wolf业务收入约8000-8500万美元 上年增长约20%[26] - 当前EBITDA利润率超过70% 预计收购后保持在60%左右[26] - 通过POPEX产品提供封闭系统解决方案 减少污染风险[27] 问题: 核心试剂业务动态及定价能力 - 核心试剂业务建立从RUO到GMP的阶梯式价格体系[32] - AI设计的蛋白质价格可达常规价格的180%[32] - 未来GMP版本的AI设计成分价格可达常规价格的2倍[33] - 在类器官和免疫学等快速增长市场表现积极[31] 问题: 蛋白质组学分析业务机会 - 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平均市场份额15%[35] - 生物制剂平台市场份额接近20%且快速增长[35] - 仪器竞争优势推动赢单率[36] 问题: LEO仪器的市场接受度 - LEO仪器按时按预算完成 满足所有发布预期[38] - 价格是上一代的4倍 通量也是4倍[38] - 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 周转时间更快[39] 问题: 空间生物学业务竞争定位 - 定位转化研究市场 仪器完全自动化[41] - 可同时运行4个样本 完全多组学分析[42] - 与Leica和Ventana仪器有良好合作关系[42] 问题: ExosomeDx业务剥离原因 - 产品组合审查后决定剥离[44] - 专业销售队伍难以扩展和获得应有的利润[46] - 没有与其他产品的协同效应[46] - 将立即带来200个基点的利润率提升[48] 问题: 新财年指导假设 - 基于NIH动荡、制药关税和生物技术资金不健康等因素[50] - 在类似条件下预计低个位数环境[52] - 比较基准将产生影响[52] 问题: 恢复到中高个位数增长所需条件 - 大型制药稳定在15%关税水平[54] - 生物技术资金整体改善[55] - NIH资金环境重置完成[56] 问题: 利润率扩张路径及长期目标 - ExosomeDx剥离带来200个基点提升 但部分用于投资[58] - 季度存在季节性 Q1和Q2利润率持平 下半年加速[60] - 财政年度开始时进行薪酬调整[61] - 空间生物学业务目前拖累利润率 但具有长期潜力[61] - 长期目标仍为35%以上运营利润率[62]
Revvity (RVTY)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10 21: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Revvity(RVTY),前身是PerkinElmer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务转型成果显著** - 核心观点:公司从PerkinElmer转型为Revvity后,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增长和盈利算法显著改善 [7] - 论据:70%的现有产品组合和收入在约七年前并不存在;如今超80%的收入来自经常性业务,此前为55%;LRP预计在6 - 8%,高于市场200个基点,此前为3 - 5%;目前运营利润率达28%,此前为18 - 20%;60%的收入来自诊断和软件业务,已处于LRP范围内 [7][8] 2. **有机增长指引合理** - 核心观点:公司对今年3% - 5%的有机增长指引有信心,误差范围可控 [10][12] - 论据:60%的诊断和软件业务表现稳定,差异主要在生命科学和诊断方面,公司在制定指引时已考虑市场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3. **各业务板块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 - **生命科学板块** - 核心观点:产品组合具有差异化,能在当前环境中抵御挑战 [14][15] - 论据:创新不能停止,临床前发现业务的耗材产品具有粘性;公司每年推出近2000种新耗材,以满足研究人员需求 - **仪器业务** - 核心观点:资本支出压力缓解后,业务有一定运营杠杆和适度的利润率提升空间 [19][21] - 论据:生命科学业务的仪器、软件和耗材三部分中,耗材利润率在30%以上,软件居中,仪器较低,但整体仍为高利润率业务,且仪器产品具有差异化 - **试剂耗材业务** - 核心观点:试剂产品组合具有开放性和粘性,能推动长期稳定增长 [22][24] - 论据:试剂产品用于长期项目,如GLP - 1项目;过去三到四个季度,即使在市场低迷环境下,业务表现依然良好 - **软件业务** - 核心观点:软件业务独特,能驱动客户粘性,已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26][28] - 论据:软件业务独立于仪器,是研究人员的ERP系统;48家全球前50的制药公司使用该软件;软件业务占公司收入的8% - 9% - **诊断业务** - **免疫诊断业务** - 核心观点:美国市场有较大增长空间,是公司重要增长机会 [30][31] - 论据:免疫诊断业务在美国市场的占比为15% - 20%,历史上应达35% - 40% - **生殖健康业务** - 核心观点:在中国市场可通过菜单扩展实现增长,全球市场可向罕见病检测领域拓展 [38][39] - 论据:中国部分省份可检测的疾病种类有限;公司在罕见病检测方面有良好转型,如与Genomics England合作 4. **不同地区业务发展策略与挑战应对** - **中国市场** - 核心观点:凭借差异化产品组合应对竞争,维持业务增长和盈利 [36] - 论据:公司提供具有知识产权的复杂疾病检测试剂,如针对肾病和神经自身免疫疾病的检测 - **学术和政府市场** - 核心观点:通过创新产品应对需求下降挑战,维持业务曝光度 [47] - 论据:公司专注于提供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的仪器产品,如在体内成像中应用机器学习技术 5. **财务状况与前景** - **运营利润率** - 核心观点: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公司运营利润率有望达到30%以上 [54] - 论据:目前运营利润率虽因关税等因素有小幅下降,但仍处于同行前列,且公司业务组合有提升利润率的潜力 - **资本配置** - 核心观点:当前优先考虑股票回购,同时关注有协同效应的并购机会 [64][66] - 论据:公司对现有业务组合满意,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股票回购是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过去七年已投入70 - 80亿美元进行并购,目前仍有活跃的并购管道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在第一季度电话会议中提到,若关税缩减,仍会继续灵活制造计划,且可能不更新利润率指引 [53] 2. 公司在过去22个月内进行了13次收购,部分收购如BioLegend、Horizon、EUROIMMUN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个别收购如结核病业务面临挑战 [59][61][62] 3. 公司在第四季度、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进行了1.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