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玻璃纤维布

搜索文档
净利暴增10587.74%,股价狂飙400%,宏和科技的“高光时刻”能否持续
华夏时报· 2025-08-29 18: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归属净利润8737.5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587.74% [2] - 高性能低介电布和低热膨胀系数电子布实现批量生产交付 产品附加值提升 [2] - 股价报42.29元/股 年内涨幅达400% [2]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普通E玻璃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价格同比上涨 [2] - AI算力需求增加带动高端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产品需求增长 [3] - 高端产品认证通过并于2025年开始批量供应下游客户 [3] 行业周期特征 - PCB及上游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 [5] - 2021-2023年行业因产能过剩陷入衰退期 2024年起产能出清 [6] - 全球PCB需求受AI及电动车拉动 年增长率超8% [6] - 2025年PCB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8%达736亿美元 [7] - Prismark预测2029年全球PCB总产值将接近950亿美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5.2% [7] 公司战略布局 - 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9.95亿元 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及研发中心建设 [7] - 提升高性能电子布供应量 把握AI和高频通信市场机遇 [7] - 优先发展极薄布(厚度≤16μm)、超薄布等高端电子布 [3][7] - 全球极薄布核心供应商 但因产能有限无法满足全品种需求 [3][7] 潜在挑战 - 2022年归属净利润5237.18万元同比下滑57.85% 2023年亏损6309.45万元同比下滑220.47% [4] - 产品需求与电子产业周期关联 存在周期性特征 [4] - 原材料含进口电子纱、无碱玻璃球 受汇率及贸易争端影响 [4] - 能源价格对成本影响较大 电力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4] - 技术竞争存在被国际巨头专利壁垒封锁风险 [8] - 国内同行加速追赶可能导致同质化竞争 [8]
赛道Hyper | 宏和科技扭亏为盈:受益AI终端需求
华尔街见闻· 2025-05-02 09: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29.52%,较2024年同期增长55.34% [1]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7.32万元,同比暴增482.59%,扣非净利润2747.56万元,同比增长356.14%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2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0.0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8.06%,较2024年同期提升15.89个百分点,净利率12.54%,同比提升16.79个百分点 [1] - 2024年毛利率17.37%,较2023年提升8.54个百分点,高端产品毛利率超25% [2] 产品结构与技术优势 - 高端产品(极薄布、超薄布)占比提升至60%,应用于5G智能手机基板、IC封装基板等领域,毛利率较普通产品高出约10个百分点 [2] - 具备极薄布(<28μm)生产能力,产品厚度可低至12μm,技术水平对标日本日东电工 [4]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1370万元,同比增长42.7%,重点布局低介电二代(Low-Dk 2.3)和低热膨胀系数(Low CTE)等前沿产品 [5] - 低介电功能性产品(Low-Dk)订单量同比增长120%,满足AI服务器和高速通信设备需求 [3] 行业与市场需求 - 下游PCB行业受益于AI算力和汽车电子需求增长,2025年一季度国内AI PCB产能利用率超过90% [3] - 国内云服务提供商对AI服务器的采购量同比增长40%,直接拉动高端电子布需求 [3] -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政策推动国内PCB厂商加速替代进口,带来市场机遇 [7] -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行业呈现高集中度特征,全球市场主要由日本电气玻璃、美国康宁等国际巨头主导 [3] 产能与供应链 - 电子纱自给率提升至70%,2024年电子布销售量达20880.52万米,同比增长22.72% [2] - 2025年一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5%,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20个百分点 [3] - 已进入松下、日立、台光电子等企业供应链,高端客户收入占比超过80% [5] - 2025年一季度来自AI服务器客户的订单占比提升至35%,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6] 未来规划与竞争 - 拟投资7.2亿元建设"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周期24个月,分两期实施 [7]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材科技(计划建设年产3500万米特种玻纤布项目)和林州光远(LDK产线新规划) [7] - 电子纱价格受玻璃纤维、能源等成本影响,2025年一季度玻璃纤维价格同比上涨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