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钱长投
搜索文档
吴清: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01 18:5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撰文强调"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重大意义,认为这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惠及广大人民、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及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必然要求[3][4][6] - 文章系统阐述了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内涵原则,包括坚持政治性人民性、统筹投融资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及维护市场稳定运行[10][11][12][13] - 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六大重点任务举措,涵盖发展直接融资、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吸引中长期资金、加强监管、扩大制度型开放及优化市场生态[14][15][16][17][18][19]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大意义 -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7][8] - 惠及广大人民:我国拥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和7亿多基金投资者,2024年资本市场实现投资者现金分红2.4万亿元,需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8] - 推动金融强国建设:新"国九条"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资本市场,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8] - 扩大高水平开放:2025年以来人民币资产估值修复增强全球资本投资意愿,通过制度型开放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9]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内涵和原则 - 支持科技创新: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等特点[11] - 满足投资者需求: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和产品矩阵,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增强投资者获得感[11] - 加强监管防风险:提升监管科学性,强化科技赋能,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11] - 坚持政治性人民性:确保资本市场正确发展方向,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12] - 统筹投融资协调:注重投融资质的提升,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12] -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12] - 维护市场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在中央金融委统筹下防范处置重大风险[13] "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举措 - 发展直接融资: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健全债券市场体系,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15] - 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深化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巩固常态化退市机制[16] - 吸引中长期资金:构建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A股投资比例,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发展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化投资,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循环[16] - 提升监管效能: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加强稳市机制建设,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打击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17][18] - 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拓展互联互通,支持上海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18] - 优化市场生态:修订证券法、基金法等法律法规,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19]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10:09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重点任务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1] -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 [1] -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市场生态优化 - 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2]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2] -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 [2] 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与能力建设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恶性违法行为 [2]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 [3] 资本市场生态与法治环境建设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3]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3]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3]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署名文章: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09:19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1] -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机制 精准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提升中介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 [1]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 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 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 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 [2] - 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 [2] - 督促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 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健全进退有序市场生态 [2] 中长期资金环境建设 - 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市场环境 推动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2]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落实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2]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加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2] 资本市场监管效能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 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3]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3]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 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 [3]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和制度互学共鉴 提高国际竞争力 [3] - 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稳慎拓展互联互通 [3] - 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3] 资本市场生态建设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 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4]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 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 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4]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推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4]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署名文章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08:14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重点任务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1] -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机制,精准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 [1] -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市场生态优化 - 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 [2] - 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 [2] - 督促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2] 中长期资金投资环境建设 - 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 [2] - 提高A股投资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机制 [2] -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2] 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完善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2]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坚持依法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 [2]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与国际竞争力 -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3]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3]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和投资银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资本市场生态与法治建设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 [3]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3]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舆论氛围 [3]
证监会主席吴清: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北京商报· 2025-10-31 21:37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李佳雪)10月31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文称,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 吴清提到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 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 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持续提升中介机构高标准专业化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私 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 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二是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之基,要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 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 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 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 ...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文 明确“十五五”资本市场六大重点任务举措
中国经营报· 2025-10-31 15:16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五是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要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 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和制度互学共鉴,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用好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外资和外资 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加快推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 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文章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 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 六是共同营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 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积极创造公开公平公 正的市场环境。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 值投资、长期投资。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 ...
吴清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10-31 14:01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 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 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 吴清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全面深化资 本市场改革,持续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一是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加力实施更 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是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 务矩阵,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更加精准高效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 及时跟进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趋势变化,提升监管的科学 性、有效性,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健全科创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 吴清指出,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 周期服务能力。 ...
吴清最新发声,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阐述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重大意义及六方面重点任务举措,核心目标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4][5][7]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意义 - 是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4] - 是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的应有之义,我国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7亿多基金投资者,资本市场是人民群众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4] - 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4] - 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 [4] "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基础与方向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 [5] - 要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5] - 必须始终践行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更好统筹投资与融资协调发展,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市场稳定运行为重要保障 [7] 重点任务举措:直接融资发展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1][9] -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1][9]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 [9] - 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9] 重点任务举措: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2][10] - 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2][10]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2][10]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10] 重点任务举措:中长期资金引入 - 营造"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 [2][10] - 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2][10] -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2][10]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2][10] 重点任务举措:监管效能提升 - 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科学性、有效性,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2][11]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2][11]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 [11]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 [2][11] 重点任务举措:制度型开放扩大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11]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2][11]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11] -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1] 重点任务举措:市场生态建设 - 共同营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2][12] - 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12]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2][12]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2][12]
吴清明确任务清单,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天天基金网· 2025-10-31 13:31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 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明确 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 重点任务包括: 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进一步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二是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 利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巩固深化 常态化退市机制。 三是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 股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私募股 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四是着力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的科学性、 ...
吴清明确任务清单,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证券时报· 2025-10-31 13:19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 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 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 重点任务包括: 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五是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合格境外 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加快建设世 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六是共同营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 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 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吴清指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意义重大。这是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是促进发展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