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制造

搜索文档
金力永磁: 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4 14:23
公司债券发行计划 - 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金力永磁绿色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175亿美元有担保的可转换为公司H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1] - 债券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1] - 发行目的是为长期稳定发展,增强资金实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1] 债券发行具体方案 - 债券种类为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为公司H股股票的公司债券 [2] - 债券发行人为金力永磁绿色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2] - 公司为本次债券发行提供无条件且不可撤销的担保 [2] - 发行规模不超过1.175亿美元 [2] - 发行对象为符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要求的专业投资者 [2] - 标的股份为公司香港联交所发行的H股股票 [2] - 债券以记名形式发行,每份面额20万美元起售 [2] - 债券到期日为2030年8月4日 [2] - 债券利率不超过1.75%/年 [2] 债券转换与赎回条款 - 债券持有人可在发行后第41天至到期日前第十个工作日行使转换权 [2] - 若未提前赎回或转换,发行人将在到期日按本金金额加应计利息赎回 [3] - 公司可在2028年8月25日后选择赎回债券 [3] - 当未偿债券本金低于初始发行总额10%时也可选择赎回 [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回购H股股份、一般运营资金及支付营运开支 [3] 上市安排与授权事项 - 债券及转换后的H股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 - 授权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处理发行相关事宜 [3] - 授权包括确定发行方案、聘请中介机构、签署法律文件等 [3] - 授权有效期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4] 董事会表决结果 - 董事会全票通过债券发行方案 [5] - 9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5]
龙磁科技: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龙磁科技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情况 核心事件 - 2025年7月8日将解除限售437,458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3665%,涉及86名激励对象 [1] - 本次解除限售为2023年激励计划第二个限售期届满后的安排,限售期自2023年6月30日授予登记完成起24个月 [5][6] 业绩考核达成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1.70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完成净利润考核目标的73.03% [8] - 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按业绩完成度取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考核的孰高值,实际解除比例为80% [8] - 86名在职激励对象个人考核结果均为最高等级"S",个人层面解除限售比例达100% [10] 激励计划调整历史 - 初始授予91人187.57万股,后因3人离职及首期业绩未达标,回购注销76.71万股 [4][12] - 本次因2人离职及二期业绩未完全达标,需回购注销12.44万股(含离职人员1.5万股+业绩未达标部分10.94万股) [12] - 授予价格经2022-2024年权益分派调整,由17.67元/股降至16.97元/股 [11][14] 股本结构影响 - 本次解除限售后,公司总股本维持1.19亿股不变,无限售流通股占比提升至100% [14] - 剩余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4.68万股,占当前总股本的0.46% [14] 法律程序履行 - 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均审议通过解除限售议案,国浩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5][12] - 激励计划经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并完成内幕信息知情人自查 [3][4]
天和磁材: 内部审计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41
内部审计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旨在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规范审计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1] - 内部审计定义为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的工作,涵盖内部控制、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等多维度 [2] - 审计目标包括核实财务信息真实性、纠正违规行为、提出改进建议、提升运作效率及防范经营风险 [3] 审计机构与人员配置 - 公司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由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统一领导 [4][5] - 审计人员需具备会计审计专业知识,通过持续教育保持胜任能力,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6][7] - 审计人员享有法律保护权,禁止参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以确保独立性 [8][9] 审计职责范围 - 审计机构需评估公司及关联方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财务资料合法性及真实性 [11] - 协助建立反舞弊机制,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问题,年度提交工作报告 [11] - 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协调外部审计工作并提供必要支持 [13][14] 审计工作程序 - 年度审计计划需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实施前需提前三日送达通知书(突击审计除外) [16][17] - 审计方法包括检查、询问、盘点等,需编制工作底稿并通过证据分析形成结论 [19][20] - 审计报告需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争议事项由审计委员会协调处理 [20] 质量控制与后续监督 - 审计机构需建立质量控制程序,实行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并定期抽查质量 [25] - 对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对管理漏洞提出改进建议,并跟踪后续整改情况 [26][27] - 主要审计项目需进行后续监督,追究未落实审计决定造成的损失责任 [27] 违规处理措施 - 对拒绝提供资料、篡改会计资料等行为可提出警告或经济处罚建议,构成犯罪则移交司法 [28][9] - 审计人员若存在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将按情节给予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 [29][9]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规范性文件为准 [30] - 制度解释修订权归董事会,自审议通过后生效 [31][32]
天和磁材: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41
第一章 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依法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1] -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暂缓、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在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豁免披露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规定或要求的内容 [2] 第二章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的适用情形 -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可依法豁免披露,公司不得通过任何形式泄露国家秘密或以涉密为名进行业务宣传 [3][4] - 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在特定情形下可暂缓或豁免披露,包括可能引致不正当竞争、侵犯商业秘密或严重损害公司及他人利益的情形 [5] - 暂缓或豁免披露商业秘密后,若原因消除、信息难以保密或已泄露,公司应及时披露 [6] - 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涉及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信息可采用代称、汇总概括或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豁免披露 [7] 第三章 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的内部审核程序 - 公司相关业务部门需向证券事务部提出书面申请,董事会秘书需在2个交易日内审核是否符合暂缓或豁免披露条件 [9] - 公司决定暂缓或豁免披露的信息需由董事会秘书登记并经董事长签字确认,登记材料保存期限不少于10年 [10] - 公司需在定期报告公告后10日内将暂缓或豁免披露的登记材料报送证监局和上交所 [11] 第四章 责任追究 - 公司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规定或失职行为导致严重影响或损失的相关责任人给予内部处分并要求赔偿 [12] 第五章 附则 -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不一致时以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为准 [13] -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14]
天和磁材: 重大事项内部报告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41
第一章 总则 - 公司制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旨在规范内部信息传递流程,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及能施加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 [1] - 报告义务人包括董事、高管、部门负责人、持股5%以上股东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体 [1] 第二章 重大事项的范围和内容 - 重大交易事项需报告的标准包括:单笔交易金额占净资产5%以上或12个月内累计达净资产5%的资产买卖/置换 [2] - 关联交易报告阈值为单笔或累计达净资产绝对值0.5%以上 [2] - 诉讼仲裁事项需报告的标准为涉案金额占净资产10%以上,或董事会/交易所认定有重大影响的情形 [2] - 重大风险事项涵盖重大亏损/赔偿责任、财务数据更正、高管被调查/处罚等情况 [3] - 重大变更事项包括注册信息变更、业务模式调整、股权质押/冻结、融资方案决议等 [4] 第三章 重大事项内部报告程序 - 报告义务人需在知悉重大事项后24小时内通过书面形式向董事会办公室报送,材料需包含事件背景、合同文本、法律文件等 [5] - 董事会办公室有权要求补充材料,并需对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后提请董事会审议或披露 [5] - 信息披露前需经董事长或董事会授权,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对外披露 [7] 第四章 责任与处罚 - 公司实行重大信息实时报告制度,要求报告内容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7] - 未及时上报导致信息披露违规的,相关责任人需承担法律及纪律处分 [7] - 董事会秘书需定期组织报告义务人参加信息披露培训 [7] 第五章 附则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未尽事宜按《公司章程》执行 [7]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 [8]
长三角征信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搜狐财经· 2025-06-19 13:27
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应用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创新运用"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 截至2025年5月末服务客户近8000户 涉及业务发放规模突破1000亿元 [1] - 平台集成长三角区域地方征信管理机构 提供工商信息、经营信息、纳税信息、融资信息、涉诉信息及公共事业信息等非信贷类数据 [1] - 平台显著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用"数据跑"代替"人力跑" 帮助银行多维度了解企业经营现状 避免授信审核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1] 具体案例实施 - 金华东阳市某磁业有限公司因缺乏本地抵押物融资困难 稠州银行通过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整合经营信息 完成信用评估 [2] - 该银行为企业设计500万元综合授信方案 解决其扩产升级资金需求 [2] 未来发展规划 - 稠州银行将继续深化平台创新应用 依托信息优势提升征信促融水平 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4] - 平台链性数据有助于突破信息盲点 提高资信审查及风险识别能力 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 [4]
一季度我省支持科创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55亿元 企业有了资金“活水” 更坚定了创新步伐
搜狐财经· 2025-05-28 09:20
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 2025年一季度四川省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达1554亿元 [2] - 一季度全省2856户企业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同比增长71%共计减免1062亿元 [2] - 企业通过税收优惠和银税互动贷款政策实现连续5年增长率30%以上年产值目标从203亿元提升至26亿元 [2][4] 腾盾科创的研发与政策支持 - 腾盾科创是国内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头部企业专注于大型无人机研发制造试验试飞交付培训运营等业务 [3] - 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较大且逐年增长累计享受超过6亿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留抵退税优惠 [3] - 已拥有专利授权273项其中发明专利155项软件著作权36项无人机产品广受好评 [3] - 金牛区税务局组建专班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协助办理留抵退税并在研发费用归集环节给予专业支持 [3] 京都龙泰的融资与税收优惠 - 京都龙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永磁铁氧体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拥有20余项发明专利和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4] - 近5年通过纳税信用贷款政策获得1000余万元融资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超600万元 [4] - 公司年产值从203亿元目标提升至26亿元计划实现连续5年增长率30%以上 [4] 无人机产业链与低空经济发展 - 腾盾科创计划利用税费优惠政策优势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以新质生产力带动产业链生态类上下游和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与融合 [3][4] - 公司致力于推动成都无人机产业建圈强链助力低空经济从蓄势起飞到加速腾飞 [3][4]
中科磁业: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21:40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16日14:00在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同步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9:15-15:00)进行 [1] - 合计60名股东(含授权代表)参与表决,代表股份86,119,522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9.4330%,其中现场投票股东6人(代表股份85,989,274股),网络投票股东54人(代表股份130,248股) [1][2] - 中小股东参与度:57名中小股东代表股份6,599,522股,占比5.3208%,其中现场投票3人(代表股份6,469,274股),网络投票54人(代表股份130,248股) [2] 议案表决结果 年度报告及财务相关议案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获99.9869%高票通过,反对票仅0.0092% [2]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通过率99.9830%,反对票占比0.0123% [5]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获99.9856%同意,中小股东支持率达99.8121% [5][6] 治理结构及薪酬议案 - 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通过率均超99.98%,其中监事会议案反对票略高(0.0098%) [3][4] - 董事/监事2025年度薪酬方案分别获99.3499%和99.9813%同意,董事薪酬反对票达0.5330% [8][9] - 续聘审计机构议案以99.9858%通过,中小股东支持率99.8151% [6] 公司运营授权议案 - 2025年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申请获99.9865%批准,中小股东反对票0.1243% [7][8] - 《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修订案通过率99.9858%,反对票占比0.0102% [9][10] - 补选独立董事议案获99.9858%支持,中小股东反对率0.1288% [10][11] 法律程序合规性 -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确认会议召集、表决程序及结果符合法律法规与公司章程 [11]
独家 | 铂科新材子公司车间中毒事故致2人死亡,调查工作已被挂牌督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0:37
事故概况 - 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发生中毒窒息事故致2人死亡 事故发生于2025年4月28日20时48分 位于厂房二造粒车间 [1] - 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实行挂牌督办 要求惠东县人民政府落实督办事项 [1] - 铂科磁材为上市公司铂科新材(300811 SZ)惠州子公司 公司当前股价42 39元 市值122 28亿元 [1] 事故调查进展 - 惠州市要求依法成立事故调查组和追责问责组 需还原事故真相并追究责任 [3] - 铂科新材证券部表示调查流程未结束 受影响工段或设备可能局部停产 但不会大面积影响生产 [3] - 公司暂未发布事故公告 需等待调查结果确定事故定级及影响程度后再决定披露 [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 63亿元(同比+43 54%) 归母净利润3 76亿元(同比+46 90%) 2023年两项增速分别为8 71%和32 48% [5] - 核心产品金属软磁粉芯2024年销售收入12 34亿元(同比+20%) 应用于光伏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 数据中心等领域 [6] - 客户包括比亚迪 华为等品牌 海外市场取得突破 [6] 生产基地与安全管理 - 生产基地分布于惠州 河源及在建的泰国工厂 [7] - 公司建立三级安全培训体系 设立EHS课负责安全生产培训 环保监管及工伤处理 [7]
浙江中科磁业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2-18 13:22
发行相关 -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221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8859.4718万股[9][38]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9] - 本次发行前滚存未分配利润由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享有[25]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017.49万元、37,808.66万元、54,540.20万元、36,913.5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811.26万元、5,643.70万元、8,514.62万元、6,811.93万元[29] - 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49.22万元、5,456.24万元、7,984.37万元、6,486.02万元[29] - 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61925.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4%,净利润为8938.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7%[59] - 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区间为10000 - 12500万元,净利润区间为1300 - 1800万元[60] 业务占比 -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占钕铁硼磁钢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3.71%、91.11%、87.10%、92.40%,节能家电占铁氧体磁瓦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4.52%、96.46%、96.54%、94.80%[32][104] - 2022年1 - 6月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收入26371.97万元,占比79.75%;永磁铁氧体磁体收入6264.89万元,占比18.95%;外购产品收入430.90万元,占比1.30%[41][42] 市场份额 - 2019 - 2021年度,公司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68%、0.94%、0.94%,消费电子领域分别为1.75%、2.34%、2.50%[51] - 2019 - 2021年度,公司永磁铁氧体磁体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48%、2.13%、1.95%[52] 研发情况 - 2019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5.91%,2019 - 2022年1 - 6月研发费用分别为818.18万元、1,226.23万元、1,988.73万元、1,251.68万元[53]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30、1.54、1.66和1.91,速动比率为0.83、1.01、1.02和1.38,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39%、45.88%、47.57%和42.67%[34][90] - 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量金额分别为1848.50万元、5191.53万元、 - 6771.93万元和2959.93万元[34][90] 股权结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6644.4718万股[35][113]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三人合计持有公司85.49%的股份[94] 项目计划 - 年产6000吨高性能电机磁瓦及年产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磁钢技改项目建成后,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将大幅提升[98] 风险提示 - 公司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目前不构成对日立金属专利侵权,但存在被诉讼风险[33][102]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部分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有内控不规范导致公司利益受损风险[95] - 公司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情况,有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罚风险[100] - 若永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不及行业产能增长,行业竞争加剧或使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盈利能力降低[10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能因多种因素不能按计划开工或竣工投产,影响项目实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