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出海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528
华泰证券· 2025-05-28 09:18
宏观行业 - 4月工业企业盈利同比增速从3月的2.5%小幅改善至3%,主要受中下游行业利润率回升提振,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2] - 工业企业收入同比增速放缓与4月出口同比增速从3月的12.4%放缓至8.1%相印证 [2] - 油价及黑色系价格下跌对石化及煤炭开采等行业利润率形成拖累,但中下游行业整体利润率有所改善,电气机械、铁路船舶、汽车、仪器仪表等行业利润率小幅上行,推动企业盈利增速温和回升 [2] 固定收益行业 - 近年来美债与其他资产联动不再显著,甚至相关性逆转,以美债利率为定价中枢的大类资产定价框架面临挑战 [3] - 本轮美债利率上行主要由期限溢价推升,以及全球资金在美国资产与非美资产间再平衡,导致美债与其他资产相关性或持续混乱,市场亟需新资产替代美元资产,立足股债负相关的资产配置策略存在失效风险 [3] - 当前处于关税预期逐渐明显+基本面影响有待体现的“真空期”,市场主线转向财政以及长债利率上行风险,底层逻辑是全球重构+去美元化背景下不同机构的资金配置抉择,中国债券和股市可能是相对受益资产 [3] 科技行业 - 自研芯片是小米发展历史上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半导体设计行业重要事件,报告从芯片对业务变化、财务指标影响、对市场格局影响三个角度分析 [4] 保险行业 - 5月以来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升值7%,中国台湾寿险业70%的资产投向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产,考虑汇率对冲后的净敞口达总资产的20 - 30%,美元快速贬值使新台币对冲成本上升,或对寿险业盈利造成不利影响 [5] - 日本寿险业以美元为主的总外币敞口约为总资产的四分之一,一半敞口有对冲覆盖,2025年来美元贬值背景下寿险业盈利同样或受不利影响 [5] 重点公司 赤子城科技(9911 HK) - 维持“买入”评级,双轮驱动有望推动业绩和估值提升,给予公司25年17X PE,对应目标价12.24港币 [6] - 是中国领先的社交出海公司,社交业务打造多款优质社交产品,MICO/YoHo/Blued贡献业绩基本盘,TopTop/SUGO显现高成长性;创新业务中旗舰游戏业务取得突破,社交电商快速成长,有望进入盈利周期 [6] 地平线机器人 - W(9660 HK)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25年31.1X PS,目标价9.28港币 [6] - 是市场领先的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旨在赋能汽车及机器人,推动终端智能化 [6] - 有望受益于车企推动高阶辅助智驾功能快速增长以及子公司地瓜机器人深耕泛机器人领域卡位机器人芯片,看好25年J6系列芯片和城市HSD算法放量,逐步开启机器人领域产品应用 [6] 黑芝麻智能(2533 HK) - 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24.04港币,基于16.8倍2025年P/S(基于可比公司均值),给予“买入”评级 [7] - 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机器人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从十几TOPS到千TOPS的端侧AI算力产品覆盖能力的公司 [7] - 有望受益于车企推动高阶智驾需求增长以及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对端侧AI芯片的需求潜力,看好25年车载芯片量产提速,并卡位机器人生态 [7] 美团 - W(3690 HK) - 美团1Q25收入866亿元,yoy + 18%,超VA一致预期1%,经营利润106亿元,超预期23%(部分来自汇兑损益和投资收益波动),经调整净利润109亿元,超预期11% [8] - 1Q美团利润释放超预期,经营杠杆的改善超过海外投入的增加 [8] - 国内外卖市场2Q开始补贴竞争,短期内或影响外卖业务利润,但中长期补贴竞争不可持续,美团凭借高效配送网络、领先品类丰富度、持续优化运营能力巩固市场竞争地位,长期盈利能力将回到合理区间,维持买入评级 [8] 评级变动 | 公司/个股 | 代码 | 目标价(元) | 评级调整 | 2025EPS(元) | 2026EPS(元) | 2027EPS(元) | 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地平线机器人 - W | 9660 | 9.28 | 买入(首次) | -0.17 | -0.08 | 0.04 | 2025 - 05 - 25 | | 微博 | WB | 15.04 | 增持→买入 | 1.88 | 1.95 | 2.05 | 2025 - 05 - 23 | | 黑芝麻智能 | 2533 | 24.04 | 买入(首次) | -1.45 | -0.76 | 0.01 | 2025 - 05 - 22 | | 南极电商 | 002127 | 6.00 | 买入(首次) | 0.13 | 0.23 | 0.32 | 2025 - 05 - 20 | [9]
消费最强音--大消费5月联合电话会议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旅游出行、线下消费、潮玩、茶饮、化妆品、农业、内容社交出海、ID新消费、国漫、AI应用、出口、生物医药、零售、食品饮料 - **公司**:祥源文旅、黄山旅游、泡泡玛特、霸王茶姬、蜜雪集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圣农发展、利华股份、禾丰股份、海大集团、赤子城科技、雅乐科技、世纪华通、腾讯、盛天网络、晨晨科技、亚航世纪华通、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上海电影、中国在线、光线传媒、姚记科技、华立科技、阿里巴巴、凯英网络、心动公司、完美世界、吉比特、网易、盛天网络、奥飞娱乐、天虹股份、值得买传媒、数网科技、9号公司、石头科技、TCL电子、华宝新能、安克创新、爱玛、雅迪、美的、三生制药、百济神州、凯莱英、悦康药业、兴齐眼药、泽璟制药、赞领医药、方盛制药、力生医药、湾区黄金、湖南黄金、珀莱雅、丸美股份、老凤祥、长虹机、曼卡龙、周大生、永辉百货、孩子王、孩婴室、上美、完美巨子、拉芳家化、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东鹏、万辰集团、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山姆会员店、西麦食品、山西汾酒、金盛源、古井贡、甘源食品、百润股份、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安琪酵母、新麦食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旅游出行** - 核心观点:五一假期旅游和出行数据超预期,显示消费景气度高,呈现国内外游不同趋势 [1][2] - 论据:1 - 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累计达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均增长,邮轮游同比增长140%,民航客运累计量达1,114.3万人次,日均2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入境游订单同比飙升130%;国内游呈现城市大休闲、乡村微度假态势,高星级酒店订单显著增加,四星级酒店订单同比增长54%,五星级酒店订单同比增长28% [2][3] 2. **线下消费** - 核心观点:五一期间线下消费表现亮眼,景区客流和收入增长 [4] - 论据:以旧换新带动二手经济,金价波动推动珠宝销售;祥源文旅客流增长59%,收入增长56%;黄山旅游客流同比增长13% [4] 3. **潮玩行业** - 核心观点:潮玩行业表现突出,有助于公司发展和品类扩张 [5] - 论据:泡泡玛特全球发布新产品引发抢购热潮,类似Nike、Adidas热门系列,有助于单店爬坡和强化品牌地位,为品类扩张奠定基础 [5] 4. **茶饮行业** - 核心观点:茶饮行业变化迅速、市场巨大,有发展趋势和龙头企业 [6] - 论据:替代瓶装水、即饮饮料和部分沙拉轻食市场;未来可能通过药膳渗透扩展品类并国际化发展;霸王茶姬和蜜雪集团在咖啡及全球化拓展上步伐较快 [6][7] 5. **化妆品行业** - 核心观点:化妆品行业整体增速不高,但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 [8] - 论据:公司通过精准定位、营销裂变和渠道拓展,在存量市场精细化运营获取收益,未出现大规模亏损 [8] 6. **农业板块** - 核心观点:2024年农业板块收入小幅下降但归母利润扭亏,2025年一季度增长 [9] - 论据:2024年农业公司合计收入12,400多亿元,同比下降1.6%,归母利润484亿元,同比扭亏;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1%,归母利润134亿元,实现扭亏 [9] 7. **生猪养殖板块** - 核心观点:生猪养殖板块前期亏损后扭亏,带动农业板块增长 [10] - 论据:2024年二季度以来亏损,去年5月后猪周期反转,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显著扭亏,受益于成本改善 [10] 8. **宠物食品和其他子行业** - 核心观点:宠物食品板块增长,动保、种子等子行业承压但边际改善 [11] - 论据:宠物食品板块因国内自主品牌业务快速成长保持增长;动保、种子等子行业经营继续承压,但有改善迹象 [11] 9. **农业行业预期** - 核心观点:二季度后农业行业可能业绩下行,但部分子板块有望改善 [12] - 论据:畜禽养殖业绩基数提高,动保、种子等子板块有望边际改善,宠物食品板块继续增长 [12] 10. **农业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关注养殖饲料、生猪和禽肉相关企业 [13] - 论据:生猪均价下行但成本下降,企业有望盈利,部分龙头企业利润有望增长,板块PE估值不到10倍;禽养殖成本下降,消费企稳推动禽肉价格提升 [13] 11. **关税对农业影响** - 核心观点:大豆受关税影响大,关注替代品和相关企业 [14] - 论据:对美豆依赖度约30%,进口量可能转向巴西,国内种植和单产提升会使价格上升,关注氨基酸、发酵饲料等替代品及相关企业 [14] 12. **内容社交出海领域** - 核心观点:内容社交出海领域高景气,相关公司表现突出 [15][16][17] - 论据:赤子城科技2024年总收入、经调整EBITDA、社交业务收入、创新业务收入等均增长;雅乐科技在中东北非地区收入和利润增长;世纪华通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大增 [15][16][17] 13. **ID新消费领域** - 核心观点:ID新消费领域部分细分行业值得关注 [20] - 论据:潮玩、积木人、卡牌玩偶及IP周边手办等细分行业业绩增长,验证年轻代用户需求,中国文化特色IP带动周边产品市场增长 [20] 14. **国漫产业** - 核心观点:国漫产业及其IP衍生品发展乐观 [21] - 论据:今年暑期档多部国漫电影预计票房良好,《哪吒之魔童降世》提升票房上限,扩大受众,后续衍生品变现带来增量收益 [21][22] 15. **AI应用领域** - 核心观点:AI应用领域有发展方向和关注标的 [23] - 论据:大模型Agent及各垂直领域AI落地应用有进展,相关模型发布和迭代有望推动Agent全面落地,在多个垂直领域打开商业化空间,推荐相关企业和算力云 [23] 16. **出口型公司** - 核心观点:出口型公司关税风险释放后有机会 [24] - 论据:特朗普加关税使公司调整,目前关税无负面影响,推荐9号公司、石头科技等标的 [24] 17. **生物医药板块** - 核心观点:生物医药板块业绩表现良好,创新药发展趋势明确 [28][29] - 论据:从减肥药到创新药产业链公司收入、利润和订单增长,受关税影响小;创新药虽走势波动,但产业逻辑清晰,相关会议将成催化剂,推荐三生制药、百济神州等公司 [28][29][30] 18. **口服小分子减肥药市场** - 核心观点:口服小分子减肥药市场潜力大 [31] - 论据:米莱口服降糖胶囊解决临床需求,优势明显,专利合成工艺复杂,外包需求大,保守预测峰值销量带来约400亿订单增量 [31][32] 19. **零售行业** - 核心观点:零售行业一季度承压,企业分化,部分表现突出 [34] - 论据:核心经营承压,环比四季度有修复但节奏不明显,黄金珠宝和化妆品表现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34] 20. **新消费趋势** - 核心观点:新消费核心是情绪价值,影响各行业细分领域 [35][41] - 论据:消费者购买行为转向情感价值,关注能抓住年轻消费者诉求的消费品;影响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化妆品等行业细分领域 [35][41] 21. **食品饮料行业** - 核心观点: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放缓,利润改善,业绩分化 [42][43] - 论据: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6%,较去年四季度回落,利润同比增长0.3%,净利率下降但有改善;白酒收入增速略有回升,零食板块增速高;业绩分化拉大,龙头企业稳定,二线品牌降速,大众品有韧性 [42][43] 22. **白酒行业** - 核心观点:2025年一季度低速增长,基本面处于底部,后续有望上行 [45] - 论据:次高端酒企营收利润下滑,企业降库存使渠道秩序良好,春节有消费弹性,高端和地产龙头平稳,次高端部分品牌出清,预计业绩增速逐季上行 [45] 23. **大众消费** - 核心观点:零食板块表现突出,大众消费领域投资机会乐观 [46] - 论据:零食板块增速高,部分企业增长显著;政策支持和经济增长带来消费趋势,投资机会乐观 [46] 24. **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白酒配置,大众品选成长性标的 [47] - 论据:白酒进入调整期,下半年低基数,婚宴和商务需求回暖,推荐市占率提升企业;大众品选择渠道改善和新品红利标的,餐饮线预计复苏,关注原材料成本下降对利润贡献的标的 [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茶饮行业未来可能通过药膳渗透进一步扩展品类并实现国际化发展 [6] - 化妆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通过精准产品定位、营销裂变及渠道拓展,在存量市场中精细化运营获取收益 [8] - 农业行业中大豆受关税影响大,未来进口量可能部分转向巴西,同时增加国内种植面积和提升单产 [14] - ID新消费领域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自有IP带动相关周边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 - AI应用领域中阿里巴巴、BigCode等公司发布和开源新模型,有望推动Agent全面落地 [23] - 出口型公司中9号公司和石头科技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并上调全年业绩预期,石头科技洗地机市占率排名第二或第三 [25] - 生物医药板块中创新药走势波动但产业逻辑清晰,4月底研嘉会议和即将召开的ICP会议将成重要催化剂 [29] - 口服小分子减肥药市场中米莱口服降糖胶囊专利合成工艺复杂,外包需求量大 [32] - 零售行业中黄金珠宝和化妆品表现超出行业平均水平,需深入思考原因与变化 [34] - 新消费趋势下黄金珠宝行业高端中式黄金和年轻时尚黄金赛道有机会,线下零售企业可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实现增长 [37][38] - 食品饮料行业中2025年春节时间提前使部分企业一季度增速因备货分流而低迷,全年消费需求曲线呈上行趋势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