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勘探开发
搜索文档
从深海取火到机器人之舞:一场照见湾区科技未来的火炬传递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00:05
火炬传递的科技应用 - 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机器人独立火炬传递,其手持重达1.6公斤的火炬并以高度拟人姿态奔跑,且未为传递任务进行专门改造 [3][9][10] - 机器狗在火炬传递中参与吉祥物交接,无人驾驶汽车在广州站完成了全运会史上首次无人驾驶车火种传递,行程6.8公里 [3][12] - 火炬“源火”通过太阳能引燃自南海1522米深处开采的可燃冰获取,实现了深海原位取火 [1][5] 可燃冰资源与产业 - 可燃冰能量密度约为煤的10倍、天然气的2至5倍,燃烧后污染远小于传统能源,我国海域可燃冰总储量约达800亿吨油当量,其中南海为核心富集区、约占总储量80% [5][6] - 广东科研团队突破深海原位取火技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动南海可燃冰资源调查,并于2015年发现的海马冷泉成为本次圣火采集地 [5][8] - 可燃冰开采被誉为“能源领域的登月工程”,展示了广东在深海能源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 [5] 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10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2025年上半年其内地九市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占全国32.3%,相当于全国每出口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产自广东 [12] - 2024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相当于全国每4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为“广东造” [12] - 人形机器人“夸父”由深圳乐聚机器人研发,其标准化量产能力是广东机器人产业迈向成熟的关键标志 [10][12] 区域科技创新实力 - 2024年广东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6%,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13] - 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这反映了三地在国际专利申请、科研产出及风险资本活跃度方面的优势 [13][15] - 火炬传递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背景下区域协同创新的巨大潜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13][15]
“2025国有企业泸州行”签约43个合作协议 投资额达1181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5-13 19:56
签约项目概况 - 泸州与央企、省属国有企业签署43个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达1181亿元 [1] - 签约项目涉及基础设施、绿色能源、先进制造、绿色化工、现代物流、文旅商贸、金融等领域 [1] - 具体项目包括西南仓储物流基地、页岩气产能勘探开发、西南国际汽车消费公园、年产3.5万吨纤维素醚、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毛梨坪风力发电、古叙矿区大村井田煤矿开发、西南酒类原粮整理集散交易中心等 [1] 投资机遇清单 - 泸州发布四张投资机遇清单,涉及项目207个、投资总额2277亿元 [1] - 清单包括新质生产力供需投资、能源化工、交通物流、现代服务业四大领域 [1] 历史投资情况 - 近三年在川央企在泸州投资超750亿元,四川省属国企在泸州投资近300亿元 [2] 企业合作意向 - 中国铁建西南区域总部计划与泸州合作共建现代化基础设施、共促产业转型升级、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2] -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近期计划在泸州投资约100亿元,重点推进燃煤发电、220千伏线路建设、核材料等项目 [2] 泸州产业发展格局 - 泸州正构建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2] - 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绿色化工基地加快形成 [2] - 核医疗产业列入四川省"一链四极"布局 [2] -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产业稳步增长 [2] - 生物制药、核医药纳入全省产业新赛道 [2] - 机器人、增材制造、航空航天产业加速成长 [2] 营商环境优化 - 泸州将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构筑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2] - 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有惠快享",让企业投资放心、发展顺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