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装备Ⅱ

搜索文档
5月30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30 13:06
光洋股份 - 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宁波银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事项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30日开市起复牌 [1] - 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 主营业务是各类新能源与燃油汽车精密零部件、高端工业装备、智能机器人零部件及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行业: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龙净环保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7507.5万元 通过受让浙江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原股东股权并同时对标的公司增资的方式 取得吉泰智能20%的股份 [1] - 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 主营业务是大气污染治理、储能与风电光伏、水污染治理与臭氧发生器业务、碳捕集封存利用、固危废处置和生态修复及保护 [1] - 所属行业:环保–环保设备Ⅱ–环保设备Ⅲ [2] 丰茂股份 - 公司拟与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嘉兴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投资合作协议书》 计划在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购置土地 建设嘉兴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15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 主营业务是精密橡胶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 [2] - 所属行业:基础化工–橡胶–其他橡胶制品 [2] 晶科能源 - 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收到政府补助9800万元 该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 [2]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 主营业务是光伏组件、硅片及光伏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 [2] - 所属行业: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2] 华远地产 - 公司已完成名称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 并自2025年6月5日起 证券简称由"华远地产"变更为"华远控股" 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 - 公司成立于1992年2月 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租赁 [3] - 所属行业: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4] 海森药业 - 公司董事、总经理艾林计划自2025年6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期间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47.2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97% [5] - 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 主营业务是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原料药 [5] 舒泰神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贝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注射用 STSP-0601"正处于公示期内 公示截止日期为 2025年06月03日 [5] - 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 主营业务是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营销 [5] -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5] 山东高速 - 公司拟发行总额不超过80亿元的公司债券 债券期限不超过25年 可以为单一期限品种或多种期限的混合品种 [6]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 主营业务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以及高速公路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等领域的股权投资 [6] - 所属行业:交通运输–铁路公路–高速公路 [7] 盟固利 - 股东北京银帝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59.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89.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 股东卢春泉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59.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89.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5%) 上述股东合计减持公司不超5%股份 [7]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 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及销售钴酸锂及三元正极材料 [8] - 所属行业: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9] 亿华通 - 公司审议通过了终止"燃料电池综合测试评价中心项目"的议案 该项目原计划投资2.2亿元 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 [9] - 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 主营业务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产业化应用 [9] - 所属行业: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 [10] 鸥玛软件 - 公司和广东讯飞启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服务项目》的中标候选人第1名 投标报价39.90元/科次 服务期1095天 [11] - 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 主要经营考试与测评领域信息化产品的研究、开发、销售及服务 [11] - 所属行业: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11] ST德豪 - 控股子公司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拟与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 投资建设汽车LED封装项目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其中首期投资约3000万元 [1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 主营业务是小家电业务和LED封装业务 [11] - 所属行业:家用电器–小家电–厨房小家电 [11] 双林股份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项目、高精度数控磨床扩产项目、前瞻性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1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 主营业务是汽车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2] - 所属行业: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 [13] 华瓷股份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7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东盟陶瓷谷项目 [13] - 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 主营业务为陶瓷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3] - 所属行业: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 [14] 爱司凯 - 公司拟与关联方微瓷科技(江西)有限公司签署《陶瓷3D打印机采购框架协议》 协议总金额不超过750万元 [14]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 主营业务是工业化打印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解决方案 [14] -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印刷包装机械 [14] 保龄宝 - 持股5%以上股东宁波趵朴富通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在2025年6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期间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109.3万股 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15]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 主营业务是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功能性配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5] -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其他农产品加工 [16] 恒瑞医药 - 公司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的通知 附条件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上市 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16] - 公司及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的通知 附条件批准公司1类创新药苹果酸法米替尼胶囊上市 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但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16] - 公司子公司福建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的通知 批准公司1类创新药注射用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HR20013)上市 用于预防成人高度致吐性化疗(HEC)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和呕吐 该产品是中国首个超长效原研复方止吐针剂 [16] - 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 主营业务是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7] -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8] *ST锦港 - 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因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四年存在虚假记载 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4月修订)》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8]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 主营业务是油品及化工品、粮食、煤炭、金属矿、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装卸、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务 [18] - 所属行业:交通运输–航运港口–港口 [19] 广西广电 - 公司控股股东北投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交科集团51%股权与公司持有的广电科技100%股权进行置换 本次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交易作价不存在差额 不涉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不涉及支付现金对价交易价格 拟置入资产作价14.11亿元 拟置出资产作价14.11亿元 [19] - 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 主营业务是依托广电有线传输和5G通信网络开展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数据宽带业务、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数据专网业务以及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的开发与经营 [19] - 所属行业:传媒–电视广播Ⅱ–电视广播Ⅲ [20] ST瑞科 - 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30日停牌一天 自2025年6月3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ST瑞科"变更为"国瑞科技" 证券代码不变 仍为"300600" [2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 主营业务是船舶及海洋工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综合技术服务 [21] - 所属行业:国防军工–航海装备Ⅱ–航海装备Ⅲ [22]
中国海防(600764):2024年报点评:稳增向好成长可期,深海科技新方向有望突破
东吴证券· 2025-05-06 16: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海防业绩承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产品价格波动、市场因素、行业细分领域投资规模缩小等影响,且在销售回款和库存管理上有压力,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2] - 2024年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产品积累和技术突破,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基础,未来发展聚焦多个核心领域,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市场和科技创新 [3]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新增2027年预测,考虑公司业务受益海军信息化建设及资产整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73亿元,同比-11.65%;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26.11% [1][2] - 2024年应收账款41.45亿元,较上年增长19.11%,存货16.86亿元,同比增长11.4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08个百分点至2.80%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7.95亿、45.33亿、54.81亿元,同比分别为19.61%、19.42%、20.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亿、3.67亿、4.63亿元,同比分别为29.20%、24.54%、26.25% [1][3][1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2024年在水声电子防务领域研发水下信息获取等系统及设备、水声救援设备等;在特装电子行业开发水下信息系统等产品,在卫星通导等领域推出多模接收机及芯片等产品;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取得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等成果 [3] 未来发展计划 - 确保防务领域科研生产任务完成,加强创新资源投入构建技术发展体系;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业务成长,提升国内市场核心地位;通过多元化市场开拓和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3]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7.7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7.46/35.00元,市净率2.41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97.1997亿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51元,资产负债率27.00%,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7.1063亿股 [7]
中国海防:2024年报点评:稳增向好成长可期,深海科技新方向有望突破-20250506
东吴证券· 2025-05-06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海防业绩承压,营收31.73亿元,同比降11.65%,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降26.11%,主要因产品价格波动、市场因素致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且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1][2] - 2024年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产品积累和技术突破,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基础,未来聚焦防务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发展,受政策、市场和科技创新驱动 [3]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新增2027年预测,考虑公司业务受益海军信息化建设及资产整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92|3,173|3,795|4,533|5,481| |同比|(16.31)|(11.65)|19.61|19.42|20.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8.58|228.00|294.57|366.84|463.14| |同比|(47.23)|(26.11)|29.20|24.54|26.2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43|0.32|0.41|0.52|0.65| |P/E(现价&最新摊薄)|63.90|86.49|66.95|53.76|42.58|[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7.7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7.46/35.00元,市净率2.41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9,719.97百万元 [6]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51元,资产负债率27.00%,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710.63百万股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9,400|9,710|10,910|11,212| |非流动资产|2,344|2,521|2,837|3,076| |资产总计|11,744|12,231|13,748|14,288| |流动负债|2,878|3,048|4,166|4,206| |非流动负债|453|453|453|453| |负债合计|3,331|3,501|4,619|4,659|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8,145|8,439|8,806|9,269| |少数股东权益|269|291|323|360| |所有者权益合计|8,414|8,730|9,129|9,629| |负债和股东权益|11,744|12,231|13,748|14,288|[10]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3,173|3,795|4,533|5,481|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2,284|2,603|3,146|3,791| |税金及附加|28|46|47|61| |销售费用|68|110|114|149| |管理费用|283|300|381|447| |研发费用|349|353|460|533| |财务费用|(1)|(10)|(12)|20| |加:其他收益|85|93|116|138| |投资净收益|0|5|3|5| |公允价值变动|0|0|0|0| |减值损失|(25)|(151)|(81)|(81)| |资产处置收益|0|0|0|0| |营业利润|221|341|434|542| |营业外净收支|55|1|1|2| |利润总额|277|343|436|544| |减:所得税|27|26|37|44| |净利润|250|317|398|500| |减:少数股东损益|22|22|31|3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8|295|367|463|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32|0.41|0.52|0.65| |EBIT|201|630|582|720| |EBITDA|358|733|720|848| |毛利率(%)|28.02|31.43|30.59|30.84| |归母净利率(%)|7.19|7.76|8.09|8.45| |收入增长率(%)|(11.65)|19.61|19.42|20.9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6.11)|29.20|24.54|26.25|[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77|494|(1,943)|1,059| |投资活动现金流|(993)|(243)|(409)|(309)| |筹资活动现金流|(295)|38|0|17| |现金净增加额|(1,211)|289|(2,351)|767| |折旧和摊销|157|103|138|128| |资本开支|(246)|(66)|(135)|(99)| |营运资本变动|(371)|(93)|(2,578)|332|[10]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11.46|11.88|12.39|13.04|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711|711|711|711| |ROIC(%)|1.99|6.22|5.45|6.46| |ROE - 摊薄(%)|2.80|3.49|4.17|5.00| |资产负债率(%)|28.36|28.62|33.60|32.6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86.49|66.95|53.76|42.58| |P/B(现价)|2.42|2.34|2.24|2.13|[10]
中国船舶: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近预告中值符合市场预期,盈利已迎向上拐点-20250502
东吴证券· 2025-05-02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到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4/99亿元(原值为79/108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18/13/11x,考虑到公司在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22%;2025年Q1实现营业总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81%,利润均位于预告中值偏上,符合市场预期 [2] - 2024年公司全年新接民船订单1272万DWT/1039亿元,同比增长约38%/43%,且手持订单结构进一步优化,集装箱船、油轮、VLEC等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 [2]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9.9%,同比提升0.4pct,船舶造修和海工毛利率9.6%,同比提升0.3pct,剔除子公司外高桥收回四座海工平台因素影响后,毛利率同比提升3.6pct;2025年Q1销售毛利率12.8%,同比提升6.2pct,毛利率迎向上拐点 [3]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6.6%,同比下降0.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3.9%/4.6%/-2.0%,同比分别变动0.0/-0.2/+0.4/-0.3pct,费控能力基本维持稳定 [3] 行业与公司发展 - 2025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结果,本次方案较草案制裁强度有所减弱,调查结果初步落地,造船市场情绪面、订单面有望修复 [4] - 中期来看,造船业周期高点已过但远未结束,供给刚性支撑船价,需求侧前期透支量消化、散货船发力,船厂仍将持续受益 [4] - 2025年1日,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方案获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重组预案获双方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续南北船合并推进、减少同业竞争、发挥协同背景下,中国船舶综合竞争力仍将持续增强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亿元)|74,839|78,584|89,317|101,414|114,167| |同比(%)|25.81|5.01|13.66|13.54|12.57| |归母净利润(亿元)|2,957|3,614|7,417|9,918|12,414| |同比(%)|1,614.73|22.21|105.23|33.72|25.16|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66|0.81|1.66|2.22|2.78| |P/E(现价&最新摊薄)|44.28|36.23|17.66|13.20|10.55| [1]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29.28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6.93/45.95元,市净率2.52倍,流通A股市值130,952.71百万元,总市值130,952.71百万元 [7] - 每股净资产11.63元,资产负债率68.80%,总股本4,472.43百万股,流通A股4,472.43百万股 [8]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89,317亿元,归母净利润7,417亿元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