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银河基金调研苏试试验、德福科技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01 08:11
公司业绩与运营 - 苏试试验上半年试验设备与试验服务需求端保持良好趋势 通过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强化客户管理和加快项目实施实现业绩增长 公司对下半年保持乐观[1] - 苏试试验毛利率下降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 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应对[1] - 德福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1.83亿元 新增17件发明专利 持续深化高频高速 超薄化 功能化技术战略[2] - 恒帅股份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具有轻量化 降低轴电流 适配现有应用场景和成本优化等优势[3] 产能与扩张 - 苏试试验集成电路板块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毛利率受竞争和成本影响 未来将加快市场推广和产能扩充[1] - 德福科技收购卢森堡铜箔后电解铜箔总产能跃升至19.1万吨/年 跻身全球第一[2] - 卢森堡铜箔拥有1.68万吨/年产能 是全球唯一的非日系高端IT铜箔龙头厂商 核心产品包括HVLP和DTH[2] - 恒帅股份储备的土地和厂房面积充足 智能化生产线可缩短产能扩张周期[3] 财务表现 - 卢森堡铜箔2024年营收1.34亿欧元 净利润-37万欧元 2025年Q1营收0.45亿欧元 净利润167万欧元 实现季度性扭亏[2] - 银河基金旗下银河创新成长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6.66 近一年增长53.42%[3] 技术研发与产品 - 苏试试验真空试验设备研发取得进展 宇航业务有望进一步提升[1] - 恒帅股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定制化方案 机器人产业是未来第三大增长曲线[3] - 恒帅股份传统清洗业务在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下已成功应用 DS主动感知清洗系统毛利率取决于市场规模和产量 初期成本较高 未来有望保持稳定且有竞争力的毛利率[3] 行业趋势与战略 - 苏试试验实验室业绩差异主要由订单结构和确认端的脉冲式波动引起 行业专业化 集约化 规模化趋势明显 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1] - 试验设备端第三方检测机构需求恢复 试验服务领域特殊行业需求良好 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1] - 资本开支将重点布局新兴行业 强化技术储备和试验服务能力[1] - 德福科技将加快技术资源整合 提升盈利能力[2] - 恒帅股份电动化需求上升 车用电机市场扩容 机器人产业是增量市场 公司将持续开发新产品[3]
苏试试验(300416):25半年报业绩超预期 盈利拐点出现
新浪财经· 2025-07-31 20:3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91亿元,同比增长8.09%,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4.18%,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20.72% [1] - 第二季度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18.39%,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26.14%,扣非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37.09%,业绩超市场预期 [1] 业务结构分析 - 试验设备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6.32%,环试服务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75%,集成电路测试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1.01% [2] - 下游应用中电子电器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86%),科研及检测机构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84%),航空航天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46.24%),汽车及轨交收入0.98亿元(同比增长14.46%),船舶收入0.46亿元(同比下降14.53%) [2] 盈利能力变化 - 上半年毛利率41.88%,同比下降3.16个百分点,其中环试设备毛利率26.56%(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环试服务毛利率54.95%(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半导体测试毛利率36.49%(同比下降6.38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净利率13.51%,同比提升0.27个百分点,扣非净利率11.53%,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销售费用率7.35%(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1.49%(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8.18%(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及财务费用率1.55%(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的规模效应 [3] 盈利前景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亿元、3.79亿元、4.61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7倍、22倍、18倍,当前估值低于历史中枢 [4] - 需求端与验收节奏恢复,产能扩张收敛,产能利用率提升推动利润率重回上升通道 [3]
苏企全球首创单体百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入选省十大科技进展成果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公司技术突破 - 苏州东菱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单体100吨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装备制造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成果 [1] - 该系统突破超大推力动圈设计、动圈高效冷却控制、超大型功率放大器等多项关键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2] - 已取得26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并入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2] 产品技术细节 - 系统具备为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提供正弦振动、冲击碰撞等复杂力学工况模拟的能力 [1] - 需系统性重构百千瓦级系统热量冷却、结构强度、导向精度及兆瓦级系统功率调控等设计 [1] - 解决了大推力条件下振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与热管理等难题 [2] 公司研发能力 - 东菱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25%,长期专注动力学试验设备核心技术攻坚 [2] - 除100吨电动振动系统外,还自主研发了打破国外垄断的"加速台车系统",可模拟汽车高能量碰撞环境并实现批量应用 [2] 未来发展方向 - 正在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焦航空航天领域重大装备对复杂服役环境的地面模拟需求 [3] - 以大型电动振动台为突破口,开展台体优化设计,形成高/太空动力学试验环境模拟装备整套解决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