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机
搜索文档
行业聚焦:全球OBC+DC/DC 二合一车载充电机行业Top 5生产商市场份额及排名调查
QYResearch· 2025-11-05 10:11
行业定义与产品概述 - OBC+DC/DC二合一车载充电机是集成车载交流输入直流输出充电模块与车载直流-直流转换器的组合设备 [1] - 该设备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中将交流电转为高压直流电并为车载辅助系统提供低压直流电从而实现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及提升系统集成度的目标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预计到2030年全球OBC+DC/DC二合一车载充电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8.3亿美元 [2] - 未来几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4% [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内主要生产商包括Valeo、博世、弗迪动力、特斯拉、华为、威迈斯、英搏尔、浙江富特科技、汇川技术、深圳欣锐科技等 [3] - 2024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合计占有约59.0%的市场份额 [3] 产品细分市场 - 就产品类型而言额定功率3.3KW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约63.5%的份额 [5] - 就产品应用而言乘用车是目前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有74.2%的份额 [7] 技术功能与驱动因素 - Valeo的高压车载充电器总成集成了车载充电器、DC/DC转换器和电源分配单元的功能 [10] - OBC作为汽车与公共电网的接口将交流电源转化为汽车高压电池所需的直流电压 [10] - DC/DC转换器管理高压网络与低压网络之间的能量流动 [10]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整车轻量化与高功率密度需求提升、充电效率要求提高、集成化趋势优势以及车企对800V高压平台的积极导入 [10] 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主要阻碍因素包括高集成度带来的散热与电磁兼容设计难度增加、SiC功率器件成本偏高、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验证周期长以及不同车型平台接口与标准不统一 [10] - 行业发展机遇在于SiC与GaN等新型功率器件的成熟应用、双向OBC技术带来的车网互联新场景以及政策支持与充电标准统一将促进市场加速渗透 [11]
威迈斯(688612):Q2盈利能力提升,海外布局有望起量
光大证券· 2025-08-27 15: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业收入29.60亿元同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26% 扣非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29% [1] - 2025Q2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提升19% 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70% [1] - 公司作为第三方车载电源龙头 磁集成与800V产品具备技术差异化 电驱多合一产品与海外市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规模效益显现 [4] 财务表现 - 2025Q2毛利率23.04%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5.15个百分点 净利率10.68%同比增长3.1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20个百分点 [3] - 2025H1研发投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3.11% 研发费用率6.83%同比增长0.38个百分点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亿元/8.72亿元/10.42亿元 对应PE 24/18/15倍 [4][5] 业务发展 - 车载电源2025H1收入25.33亿元同比增长10% 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份额17.2%排名第二 第三方供货市场份额25.6%保持第一 [2] - 电驱系统2025H1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13% 正开发下一代深度集成多合一电驱动总成 [2] - 泰国生产基地已取得土地使用许可证 已向Stellantis集团量产发货 并获得雷诺/阿斯顿马丁/法拉利等境外车企定点 [3]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21亿股 总市值155亿元 近一年股价区间17.68-37.94元 [6] - 近1个月绝对收益19.20%相对收益10.94% 近3个月绝对收益50.55%相对收益35.02% 近1年绝对收益88.01%相对收益53.69% [8]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27
第一创业· 2025-06-27 11:38
核心观点 - 小米 YU7 预售数据良好,受此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相关配套企业受益较大;中美关系短期缓和趋势明显,利于资本市场回暖;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有较大提升潜力;2025 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热度高涨,有望迎来强势复苏 [1][2][5][7] 产业综合组 - 小米 YU7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其中锁单超 10 万台,一小时大定达 28.9 万台,预售数据虽未超小米 SU7,但远好于其他公司新车 [1] - 小米 YU7 售价相比特斯拉 Model Y 更便宜,考虑特斯拉五年免息优惠后仍有价格优势 [1] - 受小米 YU7 良好销售数据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国内配套企业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富特科技、思泉新材等受益较大 [1] 先进制造组 - 工信部第 396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发布,新能源自卸车申报车型 33 款(含底盘),环比增长 65%,反映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 [5] - 2024 年新能源自卸车渗透率 26.36%,显著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 40.9%,有较大提升潜力 [5] - 技术路线上纯电主导,换电为辅,混动边缘化,充电车型 23 款环比增长 130%,换电车型 9 款环比增长 12.5%,插电混动 1 款仍处探索期 [5] - 性能升级方向为大电池普及和高功率电机应用加速,600kWh + 电池包解决里程焦虑,重汽、福田推出 700 - 800 马力电机提升复杂工况适应性 [5] - 企业竞争格局上,中国重汽申报 16 款领跑,主打重载场景;福田戴姆勒申报 5 款,聚焦高端;三一集团申报 3 款,押注充电车型性价比路线 [5] - 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配套 18 款车型维持一线供应商地位,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合计配套 15 款,格局趋向多元化 [5] 消费组 - 2024 年电影行业暑期档因优质内容匮乏遭遇“滑铁卢”,票房仅 116.4 亿元,同比下滑 43%,票房超 10 亿影片仅 2 部,观影人次锐减 44%至 2.84 亿 [7] - 2025 年暑期档开局票房突破 10 亿创近年同期新高,《碟中谍 8》以 3.33 亿票房领跑,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7] - 2025 年暑期档已定档影片 94 部,市场热度高涨,猫眼数据显示想看指数超十万影片 6 部,超一万达 34 部,有望推动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