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设施

搜索文档
降低机构接入门槛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迎新规
北京商报· 2025-07-06 23:57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规则修订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8月3日 [1] - 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共六章三十一条,包括总则、账户管理、业务处理、结算机制、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等内容 [1] - 适用对象包括CIPS运营机构、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运营机构需经人民银行批准 [1] 规则修订主要内容 - 简化境外机构参与条件,取消"必须委托境内银行托管"的限制,改为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直接参与者作为资金托管行 [1][2] - 境外机构申请成为直接参与者的管理更为灵活,降低了国际机构接入门槛 [2] - 明确CIPS参与者的账户管理、注资、资金结算等详细流程 [2] - 运营机构可在人民银行开立清算账户,用于集中存放参与者结算资金,与运营机构其他用途资金分户核算 [2] 业务处理规定 - 银行类直接参与者应根据客户指令或间接参与者委托,以逐笔或批量方式通过CIPS办理支付业务 [3] -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类直接参与者应根据其交易系统、证券结算系统等功能需要,通过CIPS组织或参与资金结算 [3] - 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拓展服务范围、对象或业务场景 [3] 修订意义与影响 - 本次修订是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提升跨境支付系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3] - 规则调整聚焦优化参与者准入机制、强化风险防控能力、预留技术升级空间 [3] - 彰显了中国推动人民币全球使用的战略决心 [1][3]
首单落地!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构建服务“三农”新通道
新华财经· 2025-06-25 13:22
大宗商品清算通首单玉米交收业务落地 - 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成功落地首单玉米交收业务,标志着金融服务延伸至农业产业链核心环节[1] - 该业务由张家港保税科技客户通过湖南长沙新港公司完成,6月18日已将玉米、豆粕、菜籽粕纳入清算通体系[1] - 该体系通过线上化清结算枢纽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市场活力、促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1] 大宗商品清算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已对接8家政府支持的合规大宗商品现货平台和24家仓储机构[2] - 服务覆盖化工、有色、黑色、农产品等行业的1.4万余家实体企业[2] - 累计处理现货交易65万笔,清算金额2.9万亿元,交割数量超4.3亿吨[2] 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模式与战略意义 - 核心模式为对接现货平台及仓储企业,联合商业银行提供大额实时资金清结算服务[3] - 该模式提升地方政府监管效能,响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3] - 2025年被纳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3] 大宗商品清算通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深化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3] - 加速构建覆盖更广、层次更丰富的清算体系[3] - 全方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刘晓春解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政:六项举措提速开放 国际化成突破口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23:3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政核心观点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八个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牵引,以提高金融国际化为突破口,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1] - 目标经过五至十年建设,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基本建成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2] - 六项具体举措涵盖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能级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及维护金融安全 [3][4] - 国际化成为新阶段突破口,重点解决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 [6][7] 深化金融市场建设 - 推动多层次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和包容性,支持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 - 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稳步发展资产支持证券,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 [3] - 持续推动货币、外汇等市场发展,提高上海金融市场价格影响力 [3] 提升金融机构能级 - 集聚境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及持牌专营机构 [3] - 培育和吸引实力强、经营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推动更多国际金融组织落户 [3] - 丰富资产管理行业主体,提升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深化上海金融国资国企改革 [3]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 建设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 [3] - 研究完善信托登记流转制度体系,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支持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设立出口监管仓库 [3] 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4] - 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深化航运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创新 [4] - 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 [4] 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加快建设上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 [4] - 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区块链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4] - 高质量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推动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 维护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 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风险前瞻性研究 [4] - 防范跨境金融风险,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4] - 加强央地监管协同和法治保障 [4] 政策背景与专家解读 - 2004年上海首次明确以人民币产品中心为突破口,2013年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作为重大创新 [7] - 2019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目标,2020年政策加速推进 [8] - 专家指出六项举措聚焦国际化突破,强调人民币跨境支付、制度型开放、"一带一路"投融资等关键领域 [9]
中央金融委,印发重要意见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23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增强上海国际金融 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部署要求,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 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始终做到"八个坚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牢牢把握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求,以深化金融体 制改革为牵引,以提高金融国际化为突破口,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重点,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 济"五篇大文章",加强"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动,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开创 金融工作新局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意见》明确,经过五至十年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全面提升,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普 惠性显著提高,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显著强化,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显著增强,基 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 主要举措包括: 一是深化金融市场建设。 推动多层次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和包容性 ...
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快讯· 2025-06-18 17:07
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金十数据6月18日讯,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意见提 出,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功能,建设国际领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 系建设。研究完善信托登记流转制度体系。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研究支持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设 立出口监管仓库。(新华社) (新华社) ...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会见明讯银行首席执行官一行
快讯· 2025-06-18 11:17
金融基础设施合作 - 上海清算所董事长马贱阳与明讯银行首席执行官Philip Brown会面,探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 - 双方讨论拓展发行托管服务与担保品管理等领域合作[1] 机构互动 - 上海清算所与明讯银行就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1]
上海清算所着力提升大宗商品场外交易清算服务质效
期货日报网· 2025-06-16 06:41
会上,上海清算所围绕发挥基础设施功能,介绍了针对现有场外大宗商品市场交易清算机制的相关优化 措施。各机构代表围绕推动大宗商品生态圈建设、完善场外大宗商品市场机制、探索创新产品和服务等 内容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6月6日,上海清算所成功举办大宗商品OTC交易清算机制建设交流会。会议聚焦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及 现货交易清算环节的痛点难点,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上海清算所总经理许再越致辞,他表示:"上海清算所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 施,将始终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面对大宗商品OTC交易清算环节的痛点难 点,勇当疏通'交易堵点'的开路先锋、善作转化'信用孤岛'的架桥者、敢为防控风险的'压舱石'。通过举 办本次交流会,希望与市场各方携手共进,打造行业专家碰撞思路、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支持金融与 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大宗商品多层次清算体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共同服务好上海国际金 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截至2024年年底,清算通已对接22家银行、服务1.2万余家实体企业、累计清算金额超2.4万亿元,已形 成可复制推广的业务模式和体系标准,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