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将更完善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旨在统一监管标准并强化风险管理 [1][2][4] - 办法明确金融基础设施定义与范围 禁止非法设立运营及使用相关名称 涵盖登记存管 清算结算 交易设施 支付系统等六大类 [2] - 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 保持6个月运营成本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等要求 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4] - 引入系统重要性认定标准与宏观审慎管理 实现从"事后救火"到"事前预警"的监管模式转变 [4][5] - 与国际准则《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接轨 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6][7] - 明确央行负责支付系统 基础征信及银行间市场设施准入 证监会负责证券期货类设施准入 [7] 监管框架 - 构建"谁审批 谁监管 谁负责"的分工机制 形成"入口-运行-退出"完整监管闭环 [4] - 完善检查 处罚 恢复处置与退出监管规定 监管部门可责令整改 暂停业务或吊销许可 [4] - 要求定期监测评估参与者及客户可能带来的风险 压缩跨市场套利空间 [4] 行业影响 - 解决长期存在的法治建设滞后与缺乏统筹监管问题 改变监管规则不统一局面 [3] - 为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提供全面制度框架 助力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2][7] - 提升我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7][8]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8-11 10:36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政策出台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自10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 -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 [1] - 我国已形成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货币、证券、基金、外汇等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提供支持 [1] 政策核心内容 - 《办法》共6章37条,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1][2] -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检查、处罚、恢复处置、退出等监管规定,实现监管标准统一 [1] - 首次将6类金融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监管框架,明确监管分工与责任 [2] 政策影响 - 短期将推动清算结算、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2] - 长期有助于构建"布局合理、治理有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跨境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 [2] - 增强我国在全球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 - 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需持牌经营,禁止非法设立运营或使用相关名称 [3] 监管机制 - 维持由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负责监管的现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 [2] - 明确从机构准入、日常运营到监督管理等全流程规范细则 [3] - 新设机构资质审查环节确保运行合规稳健 [3] - 把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3] 政策背景 -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复杂性、开放性显著增强,亟需构建统一高效的监管框架 [1] - 填补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制度空白,防范系统性风险 [1] - 回应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基础设施升级需求,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制度根基 [3]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日出台政策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8:51
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 日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含开展集中清算业务的中央对手方)、交易 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逐步形成了为货币、证券、基 金、外汇等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提供支持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功能比较齐全、运行整体稳健。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复杂性、开放性显著增强,亟须构建统一高效的监 管框架。《办法》的出台填补了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的制度空白,通过明确监管主体、标准及流程,强化 统筹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具体来看,《办法》共6章37条,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运营、风险管理、公 司治理等制度规则,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检 查、处罚、恢复处置、退出等监管规定,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统一,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 行提供基础保障。 "此前,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监管分散于不同部门,规则不一。《办法》首次将6类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日出台政策——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8-11 07:28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新规出台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 -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金融资产登记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6类 [1] - 我国已形成功能齐全、运行稳健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货币、证券、基金、外汇等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提供支持 [1] 监管框架与制度完善 - 《办法》共6章37条,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首次将6类金融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监管框架,明确监管分工与责任,填补了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的制度空白 [1][2]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 [2] 政策影响与实施 - 短期将推动清算结算、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2] - 长期看,通过"布局合理、治理有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跨境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 [2] - 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需持牌经营,严禁非法设立运营或使用相关服务名称 [3] 监管协同与未来发展 - 明确了从机构准入、日常运营到监督管理等全流程规范细则,强化监管协同 [3] - 回应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基础设施升级需求,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制度根基 [3] -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推动形成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3]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近日出台政策——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
经济日报· 2025-08-11 05:59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新规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将于10月1日施行 涵盖金融资产登记存管 清算结算 交易设施等6类基础设施 [1] - 新规填补制度空白 明确监管主体 标准及流程 强化统筹监管 防范系统性风险 包含6章37条 覆盖运营 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2] - 首次提出"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概念 明确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集中统一监管 [2][3] 监管框架升级 - 改变原有分散监管模式 将6类基础设施纳入统一框架 明确部门分工与责任 从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等多维度强化监管 [2] - 要求运营机构持牌经营 严禁非法设立或使用"交易所""清算"等名称 新设机构需通过严格资质审查 [3] - 建立全流程监管规范 包括机构准入 日常运营 监督管理等环节 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3] 市场影响分析 - 短期推动清算结算 登记托管等核心环节规范升级 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2] - 长期通过优化基础设施体系布局 为跨境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撑 增强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2] - 政策助力构建安全 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 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发布,10月起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8-02 15:18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新规 政策发布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第7号令),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 - 政策旨在落实《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建立安全高效体系 [1] 政策核心内容 - 《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涵盖总则、设立、运营要求、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 [2] - 聚焦业务监管,健全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2]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与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2] - 完善检查、处罚、恢复处置及退出等监管规定,实现监管标准统一 [2] 政策目标与后续行动 - 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 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将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8月2日星期六
Wind万得· 2025-08-02 07:01
政策与监管 - 财政部、税务总局恢复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8月8日前已发行债券利息继续免税[1] - 央行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支持"两重""两新"领域融资[2] -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025年10月施行,聚焦业务监管与风险管理[2] - 香港联交所优化IPO定价规则,建簿配售最低分配比例从50%降至40%[5] 宏观经济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创9个月新低,前两月数据下修25.8万,失业率升至4.2%[1][15] - 中国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20.6%),花费3.15万亿元(+15.2%)[10] - 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第一财季投资收益10.2万亿日元(678亿美元),回报率4.09%[16] 行业动态 -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目标:2027年50%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达二级以上,建成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 - 光伏硅料行业41家企业被列入节能监察清单,包括通威、协鑫等头部企业[10] - 新能源车企7月交付量分化:零跑首破5万辆,小鹏3.67万辆创新高,比亚迪34.43万辆同比微增[9] 资本市场 - A股三大指数周跌0.37%-1.58%,成交1.62万亿元,创新药、中药题材强势[4][23] - 港股恒指连跌4日累计跌1.07%,南向资金连续4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5] - 美国三大股指周跌2.17%-2.92%,纳指单日跌2.24%[15] 公司公告 - 英伟达与英诺赛科合作开发800V数据中心电源方案,后者股价单日涨31%[6] - 比亚迪7月销量34.43万辆环比降8.8%,理想、蔚来交付量环比下滑[9] - 海康威视上半年净利润56.57亿元(+11.71%),九号公司净利润12.42亿元(+108%)[8] 科技与创新 - OpenAI完成8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黑石集团参与投资[12] - 华为金融网络标准发布,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参与制定[11] - 智元机器人获LG电子战略投资,布局具身智能领域[18] 商品与期货 - COMEX黄金涨2.01%至3416美元/盎司,原油库存大增致美油跌2.89%[19] - 国内商品期市黑色系普跌,焦炭、焦煤分别跌2.75%和2.42%[19] - LME基本金属多数上涨,锡、镍分别涨1.54%和0.56%[20]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8-01 22:38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1] - 办法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 健全运营 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1] - 完善检查 处罚 恢复处置 退出等监管规定 实现监管标准统一 [1] - 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1] 办法主要内容 - 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 包括总则 设立 运营要求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附则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同证监会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 [2] - 推动形成布局合理 治理有效 先进可靠 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 -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2]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快讯· 2025-08-01 20:23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聚焦金融基础设施业务监管 [1] - 《办法》共六章三十七条包括总则、设立、运营要求、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1] - 明确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认定标准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 [1] -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检查、处罚、恢复处置、退出等监管规定 [1] - 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标准统一为金融市场安全稳健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1] 监管措施与目标 - 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运营、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制度规则 [1] - 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中国证监会持续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 [1] - 推动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1] -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1]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公布
快讯· 2025-08-01 20:12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颁布 - 《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1] - 该办法于2025年5月23日经中国人民银行第9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 [1] - 实施时间为2025年10月1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