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机

搜索文档
从500平米小厂房到进口替代 凿岩设备“小巨人”志高机械续写400%涨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21:37
公司概况 - 志高机械主营业务为钻机及螺杆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志高掘进"、"ZEGA"系列钻机、螺杆机及相关配件 [1] - 公司是国内钻机、螺杆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少数同时掌握地下钻机及螺杆机核心部件自主生产能力的本土厂商 [1] - 创始人谢存1998年加入浙江红五环机械,2003年因技术路线分歧带领核心团队创立志高机械,从500平米小厂房起步 [1] - 公司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出高原钻机等拳头产品,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郑万高铁、高黎贡山隧道、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逐步实现对国际品牌的替代 [2] - 2021-2023年公司移动系列空气压缩机和配套钻机市场占有率国内前三 [2] - 2022-2024年积极布局俄罗斯等海外市场,海外收入从1.01亿元增至2.27亿元,海外毛利率从38.41%提升至42.13%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5亿元、8.40亿元、8.88亿元,同比增速-9.75%、5.70%、5.72% [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1.04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速32.93%、16.31%、1.4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4.99%),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25.15%) [2] IPO与募投项目 - 本次IPO发行新股2470万股,募集资金4.3亿元 [3] - 募投资金用于年产300台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3.78亿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额5772万元) [3] 上市表现预期 - 近一个月A股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94.1%,北交所新股首日平均涨幅346.7% [4] - 发行市盈率12.78倍,可比公司平均动态市盈率27.44倍,估值优势明显 [4] - 若达到可比公司估值平均水平,首日需上涨114.7% [4] - 发行价17.41元/股,去年10月以来相近发行价北交所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47% [5]
志高机械北交所IPO网上路演在全景路演成功举行
全景网· 2025-08-13 12:4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凿岩设备和空气压缩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5] - 产品涵盖一体式钻机、分体式钻机、工程螺杆机、工业螺杆机等400余种,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工程建设等领域 [5] - 技术中心获评"浙江省企业研究院",多款产品获省级工业新产品认证 [5] - 截至2024年底持有87项境内专利(含17项发明专利) [10] 技术实力 - 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地下钻机核心部件液压凿岩机、螺杆机核心部件螺杆主机自产能力的生产厂商 [7] - 利用高效潜孔回转钻进系统技术、钻机自动换钎系统技术、地下钻机全液压智能钻进匹配系统等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 [9] - ZGYX-6500全液压露天凿岩钻车入选国家火炬计划并获浙江省首台(套)产品认定 [5] 市场表现 - 移动系列空气压缩机和配套钻机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前三 [7]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79,504.19万元、84,036.61万元和88,843.77万元,逐年稳步增长 [10] - 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57%、24.93%和26.75%,逐年提升 [10] - 研发费用分别为3,164.97万元、3,021.60万元和3,099.7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稳定 [10]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已成为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9] - 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海外收入持续增长 [5] - 海外营收增速快于同业企业主要得益于持续开发高端产品 [9] - 计划通过完善销售网络、加大产品定制化开发、参与行业展会等方式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 [9] 上市计划 - 计划通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 [10] - 登陆北交所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7] - 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11] 发展战略 -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凿岩设备和空气压缩机制造商 [11] - 通过推广技术水平较高、毛利率较高的一体式钻机产品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10] - 未来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A股2025年8月观点及配置建议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A股和港股市场,重点关注高质量成长型股票及八大产业趋势相关标的[1][6] - 港股市场聚焦科技和消费领域的补涨结构,以及反内卷相关行业[2][3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市场走势与驱动因素** - A股2025年8月预计"先抑后扬",创新高概率大,驱动因素包括企业内在价值提升(自由现金流改善、资本开支下降)、八大产业趋势发展(如AI、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增量资金正反馈(私募、两融、外资流入)[1][3][5][23] - 港股在美元指数走弱后触底回升概率高,与A股走势趋同,南下资金持续买入[30][31] **2 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中国经济呈现财政发力(上半年财政支出延续至Q3)、出口韧性(7月港口吞吐量增8%)、消费稳健,但房地产拖累收窄(30城销售负增长幅度减小)[14][17][18][19] - 政治局会议基调偏中长期,未提短期刺激,但强调巩固市场向好势头;十四五规划预期提振风险偏好[11][12][13] **3 金融与流动性指标** - M1增速持续回升(衡量经济活跃度),预示股市上行动力;A股自由流通市值/住户净存款比值0.5(十年低位),场外资金充足[1][15][16][24] - 私募基金规模年内增3000亿,两融交易占比上升;外资二季度净流入591亿,ETF持续申购[25][26][28] **4 行业与赛道机会** - **高景气领域**:TMT(半导体、消费电子)、出口韧性行业(车零部件、军工电子)、消费(家电、家居)[8][34] - **产业趋势**:AI应用(GDP5发布、飞鸽码上市)、军工(93阅兵催化)、创新药[29][36] - **反内卷行业**:轻工制造、建材、电力设备等,业绩触底后或迎布局窗口[32][33] **5 风险与扰动因素** - 8月中上旬中美关税谈判(8月12日豁免到期)及业绩披露期或引发波动,但落地后冲击有限[4][10] - PPI触底回升(6月-3.3%),工业品通胀预期低于3%时利好产业趋势投资[20][22] --- **其他重要细节** - **企业盈利**:中报增速预计零附近,行业分化明显;PPI回升支撑盈利企稳但无强通胀[22][28] - **估值与资金**:A股优质公司估值偏低,全球竞争力被低估;主动基金赎回收窄,下半年或转净流入[27][28] - **港股结构**:创新药、金融前期强势,科技/消费补涨机会;美元流动性改善或推动反弹[30][31] --- **配置建议** - **行业**:券商、化学制药、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国防军工、计算机[35] - **策略**:哑铃型——左手高质量成长(中报自由现金流改善),右手产业趋势(AI、军工、创新药)[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