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食零售

搜索文档
锅圈(02517.HK):餐食零售领军品牌 万店业态行稳致远
格隆汇· 2025-08-02 11:5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在家火锅及烧烤食品供应商,定位为家庭消费者提供"好吃不贵"的在家吃饭解决方案 [1] - 通过切入火锅、烧烤这两个高标准化、高景气度品类,推出2C食材超市新业态 [1] - 抓住品类品牌上升期、居家场景增加以及下沉市场升级机遇,快速扩张至万家门店 [1] - 加码供应链、自有品牌、数字化运营等内功建设,实现量利齐升、规模跃迁 [1] - 2024年营收规模达64.7亿元,2020-2024年CAGR约22% [1] 行业分析 - 我国在家餐食产品市场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3673亿元,2018-2022年CAGR达25.5% [1] - 便捷性需求与性价比消费崛起推动市场扩张 [1] - 参照日本同业发展,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特殊经济环境促进在家餐食产品市场扩张,例如1989-2006年日本C端预制菜人均消费量实现翻倍 [1] - 当前我国在家餐食产品呈现出标准化低、丰富度高等特征,需求多元、行业门槛不高导致供给分散 [2] - 2022年我国在家餐食产品销售额CR5约11.1%,其中公司份额最高(约3%) [2] 竞争优势 - 通过整合供应链+万店规模+数字化运营等构筑产品性价比优势 [2] - 品牌建设、会员运营体系、创新爆品等持续强化门店业态竞争力 [2] - 万店规模、数字化、品牌化等优势在松散的市场格局中凸显 [2] 增长策略 - 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服务,加盟商单店销售与开店意愿直接影响公司未来营收增速 [2] - 围绕市场层级、多元店型与区域扩张等规划未来5年新增一万家门店 [2] - 预计万家门店中近50%位于县级及以下市场,乡镇店作为增长重要抓手,我国约有3.86万个乡镇,未来开店空间广阔 [2] - 通过品类拓展与场景创新来改善同店销售,高频低客单化是重要方向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4.8/5.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9%/23%/22% [3] - 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约24/19/16倍 [3] - 参考相似业态公司蜜雪集团、万辰集团、绝味食品的2025年PE均值约为27倍 [3]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0
东吴证券· 2025-06-10 11:24
核心观点 - 并购重组行情有望开启,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产业周期驱动力增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支持并购重组行情 [1][14] - 预计 6 月份实体经济流动性或继续回升,5 月社融增速或继续抬升 [2][18] - 本周中美高层通话与超预期非农就业提振市场情绪,美股大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美国劳动力市场并非那般强劲 [3][4] - 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中,证券公司所发行的科创债配置价值或更可观 [5] -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在 1.6%-1.7%的箱体中震荡,若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短端利率下行的确定性更高 [6] - 建议关注核心科技题材转债和业务不确定小、可支配现金充裕、对股权投资和收并购表态积极的中低价标的 [8] - 预计锅圈、精锻科技、隆鑫通用、奥海科技、中恒电气、比亚迪等公司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0][11][12][13] 宏观策略 并购重组助力科技企业估值提升 -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监管机构推出举措优化并购重组环境 [14] - 2025 年不到半年并购重组完成项目数量超 2024 年全年,后续项目释放将进入活跃期 [14] - 央国企主导整合浪潮,新兴产业成并购焦点 [14] - 当下宏观环境与 2013 - 2015 年相似,经济转型诉求强,并购重组可提升产能利用率,创造新需求 [14] - 今年中国资产重估受益于科技突破,并购重组有望聚焦新兴科技领域 [14] - 自 2024 年新“国九条”发布,政策引导上市公司提前布局,为并购重组行情发展打下基础 [14] 融资需求与社融增速 - 周度 ECI 指数显示 6 月初经济运行平稳,供给端季节性回落,需求端有结构性分化 [17] - 预计 5 月融资需求环比回暖,社融增量和增速继续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 7000 - 8000 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 2.2 - 2.5 万亿,4 月社融增速或环比回升至 8.8% [17][18] - 6 月在贷款季节性新增和政府债券融资支持下,实体经济流动性或继续回升 [2][18] 海外市场情况 - 本周中美高层通话与超预期非农就业提振市场情绪,美股大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10 年期美债利率升 10.52bps 至 4.506% [3] - 美国 ISM 调查数据走弱与贸易逆差收窄,或表明“抢进口”行为结束 [3][19] - 5 月非农就业数据略超预期,降息预期降温,但劳动力市场并非强劲 [3][4] 固收金工 科创债新政策 - 2025 年 5 月相关政策发布,引导资金向早期、中小企业、长期项目和硬科技领域倾斜 [22] - 政策要点包括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优化债券条款设计、优化发行流程、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考核体系 [22] - 与过往政策相比,科创债从单一融资工具变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平台,募集资金用途更灵活 [22] - 券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机构、股权投资和创投机构等将受益 [22] - 5 月金融机构科创债发行放量,发行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票面利率低,平均约为 1.81% [23] - 证券公司发行的科创债配置价值或更可观 [22][23][24] 债券市场分析 - 本周 10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债券市场微幅震荡,需关注关税政策和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的可能性 [6][24] - 预计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1.6% - 1.7%箱体震荡,若央行重启买入国债,短端利率下行确定性更高 [6][24] - 本周美债收益率曲线全线反弹,预计美债收益率仍在高位震荡 [24][25][27] 转债与债券数据跟踪 - 建议关注核心科技题材转债和中低价标的 [8] - 本周新发行绿色债券 10 只,规模约 95.70 亿元,成交额 531 亿元 [8][28] - 本周新发行二级资本债 2 只,规模 60.00 亿元,成交量约 1213 亿元 [9][30] 行业 锅圈 - 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提供商,市场规模大,竞争格局分散,公司份额居首 [31] - 门店规模巩固供应链壁垒,上游整合,下游深挖场景 [32] - 单店营收修复确定性强,中期拓店万家乐观 [3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72.8/83.4/94.4 亿元,归母净利 3.3/4.0/4.9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0][32] 精锻科技 - 精密齿轮行业龙头,形成多业务驱动发展格局 [11][33] - 差速器总成业务市场空间广阔,营收有望持续高增速 [33] - 铝合金锻件加码电动化转型 [33][34] - 入局机器人减速器赛道,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关节供应商 [11][34]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23.06/26.52/31.19 亿元,归母净利润 2.41/2.90/3.59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1][34] 隆鑫通用 - 摩托车行业领跑者,形成三大品牌矩阵 [34] - 战略聚焦主业,股权重组落地,有望发挥协同效应 [34] - 无极品牌多方面能力改善,大排量摩托车空间广阔,品牌势能向上 [34][35]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 208.8/240.2/264.2 亿元,归母净利润 18.7/22.9/25.7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2][35] 奥海科技 - 全球手机充电龙头,布局三大高成长领域 [35] - 手机充电器全球第一,产品和业务结构持续升级 [35] - 新能源电控和服务器电源贡献新增长 [3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84.58/103.54/126.05 亿元,归母净利润 6.32/7.94/9.90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2][35] 中恒电气 - 高频开关转型数字能源,HVDC 直流供配电领军者 [36] - HVDC 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外积极布局 [37] - 公司竞争优势凸显,伴随渗透率提升业绩有望超预期 [3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1.81/2.40/3.06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2][37] 比亚迪 - 5 月销量 38 万辆,同增 15%,出口持续强劲,预计全年销量 550 万辆,同增 25 - 30%,出口翻倍至 80 万辆+ [38] - 插混份额略降至 46%,方程豹交付突破 10 万辆 [38] - 5 月电池装机同增 101%,闪充刀片通过新国标检测 [38]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 550/683/823 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13][38][39]
锅圈(02517.HK):精耕餐食零售赛道 拓店重启再添万家
格隆汇· 2025-06-10 03:19
行业概况 - 在家吃饭的餐食产品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 目前竞争格局分散 公司以3%份额居第一位 [1] - 火锅食材兼具需求度好和标准化高两大特质 适合发展为垂类业态 2020-2022年在家就餐需求激增 [2] - 乡镇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共有3万个乡镇 公司已布局约2000家乡镇门店 [3] 公司商业模式 - 以零售门店为载体 从火锅食材入手 为C端提供一站式餐食产品购买方案 门店数量达10150家 [1] - 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加盟门店投资额14万元 投资回报期中等 对加盟商有吸引力 [1] - 万店规模验证商业模式 强化供应链壁垒 通过品类拓展/产品组合/会员运营持续优化同店表现 [1] 供应链优势 - 采购端基于规模优势与优质供应商合作 自产比例达20% 旗下有6家工厂 自产比例将持续提升 [1] - 门店规模化提升对上游话语权 通过自建和收购实现重点品类产业链深度控制 单品单厂放大规模效应 [2] - 火锅产品占比约80% 正逐步扩充烧烤/中西餐等品类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1] 品牌与运营 - 通过与官媒/代言人合作打造品牌知名度 广宣和门店设计匹配亲民化/社区化定位 [1] - 在会员运营上有成熟打法 掌握消费者数据 尝试嫁接即时零售等门店业态延展 [2] - 毛肚套餐运作经验丰富 2025年推新节奏加快 尝试无人零售技术拉长营业时段 [2] 门店扩张 - 3年时间门店数量从4300家提升到9221家 2024年末达10150家 [1][2] - 提出5年再开1万家门店规划 乡镇店型是重头戏 乡镇门店净利率高于高线城市 [2][3] - 乡镇市场竞争对手较少 选址有限 先发优势明显 已改善的乡镇店型销售额显著提升 [3] 财务表现 - 单店营收2024H2转正 修复确定性强 改善有延续性 [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72 8/83 4/94 4亿元 同比+13%/15%/13%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3 3/4 0/4 9亿元 同比+43%/22%/23% [3]
锅圈:精耕餐食零售赛道,拓店重启再添万家-20250609
东吴证券· 2025-06-09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锅圈是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提供商,以零售门店为载体,从火锅食材入手,为C端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餐食产品购买方案,规模优势显著,供应链和品牌建设不断强化,未来单店营收和门店扩张有望双轮驱动,盈利增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领先的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供应商 - 公司以门店为载体,满足社区家庭场景化用餐需求,覆盖八大品类,构建高效供应链和规模经济,实现“好而不贵”定位,成长为在家吃饭市场领先品牌 [15] - 公司发展分三阶段:2009 - 2018年商业模式探索,2017年转向C端零售;2019 - 2022年快速扩张,完成融资并通过加盟模式增加门店;2023年至今调整再出发,2024年下半年同店重拾增长,目标新增1万家门店 [17][18] - 公司以加盟门店为主,2024年直营仅15家,销售予加盟商产品是主要营收来源,占比84%,火锅产品占比约80%且呈下降趋势 [24][28] - 毛利端规模效应逐步体现,费用率近年有提升趋势,净利率2021年回正后基本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同行,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率略低于同行 [31][39]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合计持有43.11%股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2023 - 2024年分红率分别为60%、89%,已有2次回购,资本回报意愿积极 [51][56] 2. 锅圈的生意模式:大赛道里的垂类业态,规模是核心壁垒 - 行业容量大、市场分散,在家吃饭场景中采购食材自行烹饪占比82.8%,有4.6万亿元规模,在家吃饭餐食产品有近4000亿元规模,公司以3%份额居首 [58][60] - 公司5年突破万家门店,火锅食材特质适合垂类业态,与零食量贩商业模式有可比性,规模达体量后整合上游供应链,挖掘消费者端资源 [65][70] - 公司规模领先,2024年底门店达10150家,布局下沉,加盟模型投入少、回报期中等,万家门店支持整合供应链,自产比例20%且有提升规划 [71][81] - 公司重视品牌建设,2021 - 2022年广告及推销开支超亿元,通过多种方式深化品牌认知,门店招牌和陈列匹配亲民定位 [84][89] - 公司基于在家就餐场景打造垂类零售业态,70%以上到店消费,选址侧重社区,会员运营成熟,尝试社区团购等新业务,截至2024年底注册会员4130万,预存卡金额提升 [93][94] 3. 未来空间:单店营收向上和门店扩张双轮驱动 - 2024年6月起公司在新品、营销、会员运营上采取系列动作,带动单店营收转正,2024H2加盟门店单店营收同比增长3.6%,2025年1 - 4月同店营收正增长 [105][109] - 2025年公司提出5年再开1万家门店规划,侧重乡镇门店,目前有2000家左右乡镇门店,我国有3万个乡镇,空间广阔,改造后乡镇门店效果良好 [114][117]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门店分别净增1000/1500/1500家,单店营收2025年同比增长明显,2026 - 2027年增速放缓,销售予加盟商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2.2%/14.6%/13.0%,整体营收增速分别为12.6%/14.6%/13.2% [118]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维稳,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下降,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7%/5.0%/5.5% [119] -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成长性优,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