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智造
icon
搜索文档
三家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 科创成长层包容性适应性凸显
中国经营报· 2025-11-01 03:12
新上市公司概况 - 10月28日,必贝特(688759.SH)、禾元生物(688765.SH)和西安奕材(688783.SH)3家未盈利高科技企业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上市 [1] - 必贝特为生物医药企业,专注于创新药研发,其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 [2] - 禾元生物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其核心产品HY1001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 [2] - 西安奕材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6%和7% [3] 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表现 - 科创成长层现有32家存量未盈利公司,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15家)、生物医药(14家)、新能源(2家)和高端装备智造(1家)等战略新兴产业 [5] - 32家存量公司A股总市值达1.09万亿元,其中19家公司市值超过100亿元 [5] - 2024年,32家存量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75.75亿元,其中29家公司营收突破1亿元,13家公司超过10亿元,百济神州营收规模最大,已突破270亿元 [5] - 以2019年为基数,存量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7%,比科创板同期高出近4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 [6] - 业绩缩亏趋势明显,2025年上半年整体大幅减亏71.23亿元,21家公司同比缩亏,其中13家公司缩亏幅度超过20% [6] - 2024年,32家存量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30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65.40% [6] - 存量创新药企业累计推出20款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新药的17项适应症取得突破性疗法认定 [7] 资本市场支持与公司发展 - 科创板改革为未盈利企业上市提供可能,包括推出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及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 [4] - 存量成长层公司通过IPO合计募资1051.97亿元,截至9月底,累计16家次公司发布再融资预案,拟募集资金295亿元,其中8家已完成发行,募集资金132亿元 [9] -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成长层公司累计披露6单产业并购交易 [9] - 截至2025年9月,共有超六成(33家次)科创成长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10] - 百利天恒于2025年3月宣布盈利并摘U,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7亿元,关键因素是其与百时美施贵宝就新药达成合作,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84亿美元 [7]
东方硅谷的魅力丨WAVES新浪潮2025
36氪· 2025-06-18 11:34
中国创投市场新纪元 - 当前中国创投市场处于周期筑底转折点与结构性转型深化期 政策主导与国资资本集中形成新生态 需顺应趋势捕捉确定性机遇 [1] - 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聚焦AI技术革新 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 汇聚顶级投资人 新锐创始人及跨领域专家 [1] 杭州投资机构布局 - 盈动资本专注早期投资 重点布局AI产业落地场景(软件/硬件) 半导体国产替代及出海机遇 超80%项目来自本地圈层推荐 [3][17] - 赛智伯乐践行"投早投小投科技投精品"策略 深度参与杭州AI六小龙项目 如云深处天使轮 15年管理省市引导基金 [3][4] - 赤子基金聚焦科技医疗消费 文娱领域投出《哪吒2》制作方 强调文化消费国产替代 [4] - 飞仕伯乐为美元基金 跨境资源赋能生命科学项目(脑机接口/抗衰老) 与良渚实验室合作加速技术转化 [5][10] - 天使湾创投押注AI机器人及折扣零售 关注Costco/Aldi等模式本土化创新 [6] 良渚创业生态特征 - 良渚形成数字游民与科技创业者聚集地 50%居民为IT从业者 每周举办开发者活动 人才密度显著提升 [7][9] - 具备边缘创新属性 历史与现代设计融合产生冲突性 适合早期项目野蛮生长 [11] - 地理位置优越 距余杭区与主城区均较近 吸引大厂高管及海外归国人才 [7] 杭州创业环境优势 - 政企协同高效 政府推行"无事不扰 有求必应"政策 企业注册至资金到账仅5工作日 [16][19][25] - 浙大校友网络构建垂直领域社群(如求是AI圆桌) 10人团队3个月可验证PMF 形成"短平快"创业范式 [17][18] - 成本优势显著 高校人才储备+互联网产业基础降低用人成本 政府提供创业补贴与容错机制 [23][25] - 民营经济土壤深厚 自下而上发展模式鼓励"法无禁止即可为" 对比苏州外资主导路径差异明显 [21][22] 新一代浙商特质 - 95后创业者兼具全球化视野与务实精神 项目初期即布局国际市场 团队多含海外背景 [27][31] - 技术驱动型创始人占比提升 注重品牌升级与原生国际化 突破传统代工模式 [29][31] - 延续"三板四千"精神但更强调快乐创业 组织架构趋向去中心化 鼓励内部创新涌现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