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chnology Innovation
icon
搜索文档
Doo Financial|IPO狂潮再起:美港股市场的机遇与暗礁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57
美股IPO市场特征 - 美股IPO受到庞大资金池和深度流动性支撑 成长型企业获得较高估值溢价 [3] - 科技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相关企业成为市场宠儿 [3] - 部分公司盈利模式未成熟即借助市场情绪进行高估值融资 导致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显著上升 [3] 港股IPO市场特征 - 港股IPO节奏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 政策引导与互联互通机制为新经济企业创造新融资窗口 [3] - 港股市场定价更倾向理性 部分公司能以相对合理估值获得资金支持 [3] - 由于整体市场流动性有限 中小市值IPO企业上市后表现分化严重 存在破发案例 [3] 跨市场投资机会 - 美股突出成长性定价逻辑 港股展现估值与区域政策支持潜力 [3] - 投资者需结合企业基本面 盈利模式成熟度与行业长期逻辑进行判断 [3] - 通过美港股动态平衡有助于在风险控制下提高收益稳健性 [3] 投资策略核心原则 - 研究企业长期成长潜力 合理评估估值水平 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5] - 需避免盲从市场情绪 以跨市场视角布局确定性优质企业 [3][5]
人行广东省分行等部门联合发文:全链条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05
政策文件发布 -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11部门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 - 文件旨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 助力广州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发展[1] - 政策聚焦广州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1] 四大重点举措 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 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 提升股权市场支持能力[2] - 加大创投风投产投支持力度 拓宽债券融资渠道[2] - 发挥科技保险保障作用 加强跨境资金管理政策支持[2] - 推广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缺口介入机制"[2] 政策合力强化 - 完善信贷风险补偿分担机制 加强信息共享和投融资对接[2] - 开展"益企共赢计划"试点 打造科创高地[2] 发展生态优化 - 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2] -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制度和评估机制[2] - 探索组建广州科技金融联盟 发挥市级财政科技资金带动作用[2] - 构建"赛事奖补+创业投资+科技信贷"联动机制[2] - 打造"科学家+企业家+银行家+投资家"人才集聚新模式[2] 组织保障加强 - 加强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 健全工作简报制度[3] - 及时会商重要问题 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3] - 做好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 打造可复制典型模式[3] 政策实施方向 - 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3] - 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 推动措施落到实处[3] - 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广州科技创新强市建设[3]
五方面发力,德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24 18:30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 德州市科技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通过新闻发布会介绍激发企业创新动能的举措成效及未来计划 [1] 关键技术攻关 - 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院所答题、市场判题"的协同攻关路径,实施市级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及省级重大科技任务,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3] 创新主体培育 - 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雁阵式"发展格局 [3] 创新平台建设 - 健全科创平台支持机制,集聚优质资源,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构建覆盖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 [3] 科技成果转化 - 深化与京津大院大所合作,加快中科德州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强化科技金融,推动"拨投结合""先投后股"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3] 科技人才引育 - 完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和"双创编制周转池"政策,举办"双创大赛",实施科技人才赋能"十百千"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选派"科技副总"到企业挂职 [4] 未来发展方向 -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4]
资本市场以深改提升服务科技创新效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04:58
科创板深化改革 - 中国证监会宣布加力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1] - "1+6"政策措施中的"6"项改革措施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 [1] - 专家认为这些举措将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接纳能力,增强市场活力和吸引力 [2] - 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90%在上市前获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 [3] 创业板改革 - 证监会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专家表示此举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并非放松IPO要求 [3]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10.96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3.41万亿元 [3] - 证监会提出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环节,推动社保基金等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3] - 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研究推出更多科创板ETF期权和期货期权 [4]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证监会将从10月9日起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4] - 今年以来已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等产品的限制 [4] - 证监会与央行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5]
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深圳已评定45家科技支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5月13日,深圳金融监管局正式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围绕总体要求、组织管理机制、产品服务体系、"四项试点"政策、综合生态系统、风 险控制能力、加强组织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25条举措,明确深圳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这意味着在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金融这一要素优势正在加速 形成。纵观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通常都有赖于人才、金融、物资、信息等创新要素,以及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创新活动集聚并相互作用。 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科创领域,融资渠道天然受到更多限制。因此,相适配的科技金 融服务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产业金融中心",并不断将金融资源投向科技赛道。记者获悉, 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7.23%。2024年全年,深圳科技保险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9000亿元。 深圳已评定45家科技支行 记者梳理发现,深圳在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产 ...
两会丨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推动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强
证券时报· 2025-03-06 21:44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和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北京证监局积极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十六条"等政策文件,助力完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3] - 2024年辖区A股、港股上市的14家企业中9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北京企业发行174只科创债融资2155亿元[3] - 推动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市场生态,支持设立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投向人工智能等领域,辖区基金公司管理科创类主题公募基金产品超千亿元[4] 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 - 健全央地协作体系,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完善首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意见》,成立科技金融工作协调机制[3] - 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引导用好境内外市场资源,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工具强化资源整合[4] - 推动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支持发行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债券及新型基础设施REITs[5] 监管能力建设 - 从党建引领、制度完善、组织建构等多方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制定修订辅导监管等业务制度提升规范性[9] - 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应用,推动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9] 上市公司走访工作 - 2024年联合多部门走访上市公司142家,2025年春节前后走访11家,整理企业诉求179项已解决151项(解决率超80%)[12] - 走访推动辖区新增披露回购计划101单(金额上限150亿元),60余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4000亿元(占全市场半数以上)[12] - 完善央地协作机制,与地方政府、交易所共同优化上市公司发展环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