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汇期货
搜索文档
中韩续签4000亿本币互换协议,央行报告部署人民币国际化新局
第一财经· 2025-11-03 19:52
2025.11. 03 本文字数:2147,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11月3日,央行公告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 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表示,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货币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便 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日前,央行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5)》(下称《报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涉及互换规模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提速,在跨境贸易结算、金融市场开放、储备货币地位等多个关键领 域取得成效。 人民币投融资功能进一步强化。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 及存款等金融资产余额合计10.4万亿元,同比增长5.2%。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IMF(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公布的外汇储备币种构成调查(COFER)报送国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463亿美元。 离岸人民币市场也稳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联通两地市场、便利人民币交易的 多项合 ...
中韩续签4000亿本币互换协议,央行报告部署人民币国际化新局
搜狐财经· 2025-11-03 17:59
11月3日,央行公告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 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表示,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货币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便利 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日前,央行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5)》(下称《报告》)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 人民银行签署的有效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涉及互换规模超过4.5万亿元人民币。 双边货币合作深化 双边本币互换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 一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 持,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并支付相应利息。 《报告》不仅披露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程,并对接下来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趋势展望。央行表 示,将系统清理政策堵点,全面清理、整合金融机构提供跨境和离岸人民币金融服务、经营主体开展跨 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相关政策。 在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方面,《报告》明确,推动境外项目贷款、官方支持的融资项目以人民币结 算。支持财政部及符合条件的地 ...
以金融高水平开放之笔,绘就合作共赢新图景
金融时报· 2025-11-02 16:03
号角已经吹响,征程就在脚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金融业迈向更高水平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 金融系统将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保障,朝着更加 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这是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其中强 调"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金融业的高水平开放,是要在更深层 次、更广领域,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发挥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展望"十五五"新征程,金融系 统必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举措、更稳健的步伐,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棋局中勇担使 命、再建新功。 令人振奋的是,一系列更具开创性的金融政策举措已在酝酿之中: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 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方案,进一 步优化准入管理、投资运作等安排;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以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金融系统 将持续加强金融市场和相关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深化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加 ...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10月31日
新华财经· 2025-10-31 07:57
【资讯导读】 ·中国央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期货研究 ·香港拟建黄金中央清算系统 ·全球黄金需求创单季新高 ·欧洲央行10月维持基准利率2%不变,称通胀已达目标,暂无调整政策紧迫性。 ·日本央行维持0.5%基准利率不变,符合预期。行长植田和男表示,潜在通胀将逐步上升,预计在预测 期后半段达到物价稳定目标;若经济与物价走势符合预期,将继续加息。 ·美国政府停摆或致百亿损失 【市场资讯】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要发展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研究推进人民 币外汇期货交易。推动人民币与更多周边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货币实现挂牌交易。适当增加长 期稳定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 ·香港特区政府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香港正加快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 心,将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并丰富黄金投资工具。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创下单季最高纪录。其中,黄金投 资总需求量达537吨,同比增长47%;全球央行净购金量总计220吨,环比增长28%。三季度全球黄金总 供应量 ...
市场期待进一步丰富金融期货产品
期货日报网· 2025-09-30 02:32
今年以来,人民币外汇期货、科创板指数期货被监管层多次提及。市场各方也期待推出新的金融期货产 品,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布八项重要金融政策,其中包括会同证监 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也表示,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币 外汇期货,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在5月举行的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科技企业 高水平发展,强化国际科创中心创新策源功能,科创5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研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持续完善股指衍生品体系 康楷数据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也认为,与A股市场相配套的衍生工具还不够丰富。科创板块作为政策支 持的重点领域,对应的期货和衍生品比较少,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目前A股市场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要进行与科创板相关的对冲交易,主要依靠场外衍 生品或两融交易。"杨敬昊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以场外远期合约为例,在缺乏中央对手方标准化合约的 情况下,场外合约的报价对买方来说搜索成本高、实时性差;对 ...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2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农产品 金属 能源 化工 建材 航运 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 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月均价期货获证监会注册 将成为境内商品期货市场首批月均价期货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 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六成 [3]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创新品种填补传统商品期货市场空白 拓展服务边界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2] - 指数类和服务类期货工具为产业客户提供对冲市场风险工具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产品 [2] - 战略期货品种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 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 [3] - 期货市场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 - 航运 新能源 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供顶层指引和制度保障 [6] - 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不断增多 覆盖能源 金属 农产品 航运等领域 期货公司外企股比限制取消 多家公司实现100%外资持股 [6]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增强 波动率向主流货币水平靠拢 企业非美元多币种避险需求凸显 [7] -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 掉期 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7] 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过2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8]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推动全球数字货币规范化 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500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8] - 海外市场建立"行为监管+算法透明+风险隔离"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应对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 [8] - 建议布局绿色电力期货 碳排放权期货 丰富稀土 新能源 新材料及数字经济领域期货品种 [9] - 期待推出氢能 储能 稀土 铂族金属 半导体材料等相关衍生品工具 [9] 外汇期货与机制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建议适当缩小合约规模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灵活设定风控措施 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 [10] - 需强化功能监管 借助科技手段为风控措施赋能 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 [10]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0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2日,中国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中国证监会于7月25日同意注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成为境内首批月均价期货品种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60% [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实现"走出去" [3] - 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多家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6]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户稳收增收 [3] - 期货标准品级设定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 航运、新能源、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提出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核心定位 [4] - 期货市场具备政策引导、需求驱动、基础支撑三重创新优势 [6] - 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6] 国际经验与创新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7]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和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 500),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市场效率 [7] - 海外市场在数字资产衍生品、半导体期货及AI、区块链衍生品创新方面领先 [7] - 建议重点布局绿色电力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及稀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品种 [8] - 期待推出氢能、储能、铂族金属、半导体材料等衍生品工具 [8] 合约设计与监管优化 - 建议缩小合约规模以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8] - 需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和灵活风控措施保障合约平稳上市 [8] - 需加强程序化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通过科技手段强化风控 [9]
试析上海建立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21
上海建立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资源禀赋与政策支持 - 上海是中国除香港以外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782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约三分之一[2] - 上海金融市场2024年成交总额达3650.3万亿元,位居全球前列,并集聚了15家金融基础设施[2] - 中央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包括2021年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意见和2025年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3]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国总量的47%,FT账户累计开立超17万个,资金余额达万亿元级别[4] - 离岸债券发行规模已超万亿美元,创新推出自贸离岸债、玉兰债、明珠债等产品[4] - 通过沪港通、沪伦通等机制实现股市互联互通,境外投资者可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A股[4]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 2024年1-8月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比仅29.3%,境外企业认可度有限[5] - 缺乏与"一带一路"国家货币的直接交易机制和做市商流动性支持[6] - 中长期汇率避险工具匮乏,套期保值成本较高[6] - 人民币回流渠道不足,CIPS系统国际推广有待完善[7] - 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境内外汇率利差显著[8] 上海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政策建议 - 探索建立"离岸经济功能区",参照国际经验制定特殊法律税收体系[10] - 发展离岸保险、债券、信托等业务,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11] - 扩大人民币跨境资金池规模,加强与香港在利率形成机制方面的合作[11][12] - 允许离岸银行业务使用人民币,完善OSA账户与FT账户体系[13] - 设立国家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强CIPS系统建设与推广[14] - 提供差异化税收优惠,建立国际金融争议仲裁机制[15] - 推动外汇政策向"平台式开放"转变,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16]
吴清: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7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体系 - 资本市场提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满足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链条融资需求 包括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 [1] - 资本市场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 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 带动人才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协同集聚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 - 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 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科创板深化改革措施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好研发投入多的优质科技企业 [2] - 推出6项改革措施 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IPO预先审阅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2] -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 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2]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股债联动服务创新机制 - 大力发展科创债 优化发行交易制度 完善贴息担保配套机制 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3]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 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等新型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和REITs融资 [3] 长期资本培育体系 - 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拓宽资金来源 [3] - 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 优化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和反向挂钩机制 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 [3] - 支持编制科技创新指数 开发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3] - 支持在上海设立专门科技公司 建设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提升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 [3] 科技型上市公司监管 - 完善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制度 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推动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和重组简易审核程序 [4]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提升便利性和灵活度 推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营业绩 [4] - 依法严格监管 严惩违法输送利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 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4] 资本市场开放举措 - 加快落实2025年对外开放一揽子举措 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 优化准入管理和投资运作安排 [5] - 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管理汇率风险 [5] - 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增强外资参与便利度 [5]
两部门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7
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其中包括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1] - 此举意味着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推出已被正式提上日程 [1] 市场现状与需求 -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较大且方向易变,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特征也愈发明显 [1] - 境内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敞口扩大,避险需求快速增长 [1] - 近年来跨境资本流动愈发频繁且深入,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兑换需求,市场对多样化、精准化的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愈发迫切 [2] - 目前基础汇率避险工具(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已难以完全满足企业日益复杂、多元的需求 [2] 产品意义与影响 - 推进境内外汇期货交易将填补境内市场外汇期货的空白,完善市场结构,提升市场整体的深度与广度 [2] - 人民币外汇期货是标准化合约、低保证金、透明报价,可显著降低企业避险成本 [2] - 标准化场内衍生品的引入将显著提升中国外汇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增加市场资金量和交易量,提高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 [3] - 更为完善的境内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将增强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和意愿,促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投资和储备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3] 国际经验 - 人民币外汇期货在境外市场已是相对成熟且热门的期货品种,新加坡交易所在2014年10月份推出全球首只美元/离岸人民币期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