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AI智能体机床
搜索文档
上海制造 海外同行 工博会上“打擂台”
解放日报· 2025-09-26 09:37
中国高端制造整体进展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规模已超越德国汉诺威工博会,本土高端制造在与海外同行竞争中展现出强劲势头 [1] - 在工业母机、机器人、蛋白质底层制造技术等领域,通过颠覆性创新正实现局部弯道或换道超车 [1] - 上海市高端装备制造业1至7月产值达4209.5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智能制造装备产值757亿元增长4%,机器人制造产值170亿元并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7] 工业母机(机床)领域创新 - 工业母机加工核心零部件80%以上精力用于将图纸转化为工艺路径,传统CAM、CAE软件由欧美日垄断,CNC数控环节自主可控率约40% [2] - 交大智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μAI智能体机床"获CIIF大奖,该技术依托AI智能体和世界模型,绕开传统软件,实现自主生成加工路径 [2] - "μAI智能体机床"是数控机床本体、AI智能体及100%复刻物理空间的世界模型结合体,通过多"大脑"并行工作并实时数据反馈进行循环学习优化 [3] - 该机床已由航空、航天、航发领域重点客户验证,可将复杂零部件工艺规划效率提升40%至60% [3] 协作机器人领域发展 - 国产协作机器人凭借部署成本低、安全易上手等特性,与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等国际巨头同场竞技,实现"换道超车" [4] - 节卡机器人案例显示,其在汽车配件厂复杂的"销轴装配"场景中,克服光线、粉尘、油污等干扰,仅用一个月即获客户认可 [4] - 节卡机器人迄今已解锁数百个应用场景,去年仅在海外部署的协作机器人就超过1000台 [5] 蛋白质制造技术突破 - 蛋白质制造技术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传统制备利用细胞表达,效率与质量难突破,且产线、设备、反应罐等长期依赖进口 [6] - 上海康码生物凭借"无细胞合成"路径的"人造血红蛋白"获CIIF大奖,拥有全球唯一实现百吨级以上量产的生产线 [7] - 该公司产业化优势在于中国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及产业链,百吨级产线国产化率几乎100% [7]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 “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22:02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产品首发亮相。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 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以及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柴孚、新 松、节卡),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来自瑞士的企业ABB在本届工博会上,全球首发了OmniCoreTM EyeMotion视觉系统与在线自动路径规 划技术,并在中国首发了IRB 6750S架式机器人。 ABB集团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业务中国区总裁韩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AI应用场景在中国是最丰富 的,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 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在全球仅次于新加坡和韩国,预计2025年会超过500台,这使得AI的入场 有了很好的基础,国内对于AI的推广接受度都很高,都在尝试用AI解决问题,很多新的应用场景给我 们提供了训练场,在 ...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21:58
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 产品首发亮相。 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任玉明摄)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 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企业,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并首次以极大、极 小、极轻、极精、极智等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对于下一步发展,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工博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 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将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