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八路军进行曲》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新语·抗战丨不灭的“灯塔” 不屈的脊梁
新华社· 2025-08-19 14:01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 "学习新语"栏目推出抗战系列报道 跟着总书记走进抗战纪念地 重温撼人心魄的民族记忆 这是一场涅槃重生的伟大征程 14年浴血奋战 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传承历久弥新的抗战精神 本期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 瞻仰不灭的"灯塔" 汲取奋进的力量 距二连个米的 抗争奋斗前行的方向。 总书记足迹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过四 五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 习近平等来到位于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 革命旧址。总书记指出, 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 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 日 ナソ 中国化 叶 代 作 上 探 中 T 片 1 1 4 / 1 / 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 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 启示。 随后,习近平等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观《伟大历程 --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历史陈列》。总书记指出, 延安时期,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 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有力开展了 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有力应对了西安事变、十七事变、 重庆谈别等一系列重大挑战 有 力领导和指挥了全国革命斗争, 有力应对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 边区的重点进攻,靠小米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央视新闻· 2025-08-17 11:59
抗战歌曲的历史意义 -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包含八个乐章,采用合唱、独唱、重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首演时引发全场沸腾 [7][9] - 歌曲以黄河为意象,凝聚民族苦难与抗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时代最强音 [7][11] - 80多年来从延安传唱至世界舞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音乐宝库中的瑰宝,超越艺术范畴成为民族精神核心载体 [11][13] 经典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 - 《八路军进行曲》节奏铿锵,后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体现人民军队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信仰 [16] - 《南泥湾》记录八路军自力更生故事,荒芜的南泥湾被改造成陕北"好江南",彰显艰苦奋斗精神 [19] 抗战歌曲的当代价值 - 指挥家李心草指出,《黄河大合唱》每次演出仍能触动民族脉搏,传承先辈信仰与意志,激励当下奋斗 [13] - 这些歌曲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密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持续鼓舞人心 [21]
新华全媒+丨倾听澎湃的时代战歌——重温80年前抗日沙场的激越旋律
新华社· 2025-07-09 00:37
抗战歌曲的历史背景与创作 - 抗战歌曲在1931年至1945年民族存亡关头诞生,凝聚民族力量并激发抗战意志 [1] - 《歌八百壮士》创作背景为1937年淞沪会战尾声,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4天4夜 [3] -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1939年4月13日首演,毛泽东高度评价 [4] 经典抗战歌曲的创作过程与影响 - 《游击队歌》由贺绿汀在1937年山西前线八路军办事处创作,历时一个月完成 [6][7] - 《大刀进行曲》再现二十九军大刀队事迹,成为抗战时期时代强音 [8]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由曹火星在房山区堂上村创作,歌词反映群众生活改善 [8] 抗战歌曲的社会价值与历史地位 - 毛泽东评价"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凸显文艺宣传作用 [9] -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首映后引发轰动,后成为国歌 [10] - 《八路军进行曲》1941年诞生于延安,1988年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3] 抗战歌曲的传承与现代意义 - 抗战歌曲不仅在当时发挥宣传作用,至今仍鼓舞中华儿女 [11] - 四行仓库旧址等历史地点通过歌曲旋律持续传递抗战精神 [3] - 新华社报道强调抗战歌曲让中国人持续感受中国精神与力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