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啦啦小魔仙》
icon
搜索文档
IP生意成解药,是哪吒带给光线传媒的“幻觉”
新浪财经· 2025-07-14 12:12
影视IP变现现状 - 国内外影视公司普遍尝试通过IP创造多元收益但成功案例较少 奥飞娱乐手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国民IP却近十年营收增长有限且半数时间亏损 [1] - 光线传媒正通过《哪吒2》探索IP全产业链开发 包括衍生品销售、品牌联名、主题乐园及游戏等 [2][3] - 行业普遍存在业绩波动问题 光线传媒2018-2024年电影业务营收变动幅度多次超60% 毛利率曾从59 87%降至13 13% [5] 《哪吒2》IP开发案例 - 电影票房达159 1亿元 英文配音版将登陆欧美市场 衍生品开发涵盖潮玩、手办、卡牌等7大品类 通过泡泡玛特等渠道销售 [2] - 已与30+品牌达成授权合作 覆盖食品、潮玩、数码、汽车等领域 单个品类最高创收上百亿 预计衍生品总销售额或达千亿 [3][4] - 公司成立两家IP运营子公司(十月光线科技、光线影业广州) 战略转型为"IP创造者和运营商" [3] 行业IP变现历史尝试 - 成功案例包括《花千骨》手游单月流水2亿元 《山河令》周边销售额超2000万元 迪士尼乐园模式验证长期可行性 [14] - 失败案例包括《楚乔传》手游40天内iOS排名跌至195名 泸州老窖"桃花醉"因生产周期错配滞销 华谊兄弟实景娱乐项目2024年收入仅188万元(为2017年0 7%) [15][16] - 光线传媒2016年衍生品电商尝试因质量问题失败 天猫旗舰店运营3年后关闭 [11] IP变现核心挑战 - 内容行业特性导致回报不确定 2024年电影票房同比下滑22 7% 观影人次减少23 1% 低于2015年水平 [10] - 前置开发存在市场需求错配风险 后置开发受限于IP热度持续性 两种模式均可能加剧业绩波动 [17] - 实景娱乐项目推进缓慢 光线传媒2014年规划的"电影世界"仅扬州部分投入运营 [16]
全球第七!哪吒背后的广东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1 19:37
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表现 - 截至3月1日累计票房(含预售)超143.2亿元 进入全球票房榜前7 [1] - 超越《蜘蛛侠:英雄无归》票房成绩 位列全球票房榜第7名 [1] - 中国(含港澳台)票房达141.71亿元 海外票房1.52亿元 [2] 广东省票房贡献 - 广东省以15.44亿元票房位居省份排行榜第一 [3] - 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4座GDP万亿城市票房领先 [3] - 广东省票房占比达84.4% 排片占比56.4% [4] 东莞潮玩产业链优势 - 东莞承接大量电影周边订单 全球动漫衍生品1/4产自东莞 [5] - 东莞企业将潮玩产品交付时间从15天缩短至10天 [6] - 5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设计-打样-生产-销售"全链条协同 [6] IP经济与广东产业生态 - 广东省潮玩、游戏、卡牌、玩具等产业年总产值超5000亿元 [10] - 《猪猪侠》衍生品年零售市值超50亿元 覆盖十多个行业 [9] - 广东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2604.3亿元 占全国79.94% [12] 广东企业IP运营案例 - 名创优品与迪士尼、漫威IP合作 全球店铺超7000家 [12] - 华强方特《熊出没》IP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KKV品牌将广东制造与IP授权结合 形成新产品形态 [12]
一吒难求!预售排到60天后,广东制造正在“狂揽”全球二次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09:54
核心观点 - "哪吒热"展现IP经济强大活力,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140亿元,衍生品大卖出现"一吒难求"现象 [1][2] - IP经济本质是借助创意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围绕原创内容进行全产业链运营 [1] - 中国IP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人均GDP超1万美元带来的精神消费需求提升,以及Z世代为兴趣买单的消费习惯 [3] - 广东已形成超5000亿元产值的"谷子经济"产业生态,涵盖潮玩、游戏、卡牌、玩具等领域 [6][10] IP经济市场表现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从2017年2212亿元增长至2024年5977亿元,预计2025年达6521亿元,2029年8344亿元 [9] - 2023年中国游戏IP衍生品市场规模40.6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7% [12] - 2023年中国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9.6%,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 [14] - 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3565亿美元,约75%为实物商品 [14] 广东IP产业发展 - 广东游戏产业2024年营收2604.3亿元,占全国79.94% [12] - 东莞生产中国85%潮玩产品和全球1/4动漫衍生品 [17] - 《猪猪侠》衍生品年零售市值超50亿元,覆盖玩具、食品等十多个行业 [9] - 华强方特"熊出没IP"海外发行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泡泡玛特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及跨国销售,玩偶在东盟市场受追捧 [12][20] 产业链特点 - 珠三角形成全球玩具生产集群,早期为迪士尼等代工,现探索IP全产业链发展 [5] - 潮玩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IP设计、中游制造(东莞占85%)、下游销售 [12] - 名创优品全球111个国家开设7000多家店铺,从IP合作转向自主开发 [13] - KK集团将广东制造与IP授权结合创新产品形态 [13] 存在问题与潜力 - 部分公司缺乏IP管理商业自觉,衍生品开发滞后于内容爆火 [14] - 中国授权市场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国漫国游快速成长显示文化自信提升 [15] - 日本动漫在中国青年网民中影响力从2014年近六成降至2024年不到一成 [16] - 广东需补足成人动漫短板,强化IP原创深度与全球化运营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