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聊斋·兰若寺》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关注丨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时代精神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110亿元 [5]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超过13亿元 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8] 影片类型与市场特征 - 暑期档类型多元 包括古装 历史 喜剧 动作 悬疑 动画 纪录片等 [6]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分列票房前两名 [6] - 《戏台》吸引大量40岁以上观众 《捕风追影》收获动作片爱好者 《罗小黑战记2》深受家庭群体欢迎 [8] 创作理念与成功因素 - 成功影片源自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提炼 共情当下是核心特征 [6] - 《南京照相馆》取材真实历史 主创走访幸存者及后人 从史料提炼细节 [7] - 《浪浪山小妖怪》融入当代职场焦虑和平凡人生价值等现实议题 引发年轻观众共鸣 [8] - 观众对叙事质量要求提升 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 [9] 抗战题材影片表现 - 抗战题材电影赢得观众认可 用平实镜头讲述历史 [9] - 《南京照相馆》已登陆澳大利亚 新西兰 加拿大 马来西亚等国院线 [10] - 《东极岛》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展现中国人善良和勇气 [11] - 《山河为证》整合珍贵影像资料 以数字修复与艺术再造方式再现抗战历程 [11] - 9月将有3部抗战题材电影公映 包括《营救飞虎》《生还》《731》 [11] 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 - 多部影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通过创新手法焕发经典IP新活力 [12] - 《浪浪山小妖怪》构思来自《西游记》 采用国画风格与传统技法 强调中式审美 [13] - 《聊斋·兰若寺》从传统绘画 建筑 戏曲汲取灵感 展现中式美学 [13] - 标志电影工业在叙事能力 美学体系和技术应用上进一步成熟 [14] 产业融合与拓展 - "电影+"模式展现跨界融合可能性 包括联名产品 沉浸式剧场体验 主题旅游线路等 [14] - 拓展电影产业边界 使文化传播从单向输出转向互动共生 激发多行业创新能力和消费动能 [14]
《南京照相馆》,拯救暑期档?
投中网· 2025-08-03 15:04
电影市场表现 - 《南京照相馆》上映首日票房达6000万,首个周末票房持续上升,周六破亿,周日达1.4亿,累计票房突破6亿[7] - 猫眼专业版AI预测该片最终票房从12亿上调至32亿,豆瓣评分8.6(10万人评分)[7] - 二线城市贡献2.16亿票房,四线城市达1.54亿,女性观众占比65.8%,20-24岁和40岁以上观众为主力人群[15] 暑期档行业现状 - 今年暑期档第57天才突破50亿票房,较前一年速度慢近一倍,截至7月29日累计票房54.6亿[17] - 2023年暑期档创206亿纪录,2019年177.78亿,2015-2018年稳定在120亿以上,今年或创近年最低[17] - 全国电影院场均人次2-4人,空场率近40%,57%观众全年只看一场电影,25岁以下观众占比降至21%[18] 竞争影片表现 - 《酱园弄》票房3.75亿,《恶意》票房2.5亿,《聊斋·兰若寺》票房或低于3亿,《罗小黑战记2》票房或达4.9亿[20] - 《你行!你上!》上映12天票房8000万,《长安的荔枝》预测票房8.57亿,豆瓣7.7分[20] - 《南京照相馆》带动大盘单日票房破3亿,为153天以来首次[21] 市场趋势与观众行为 - 观众对电影质量要求提升,8分以上影片更易拉动票房,7.7分影片《长安的荔枝》票房不及往年同分作品[25] - 微短剧市场规模504亿已超电影票房,头部电影虹吸效应显著,腰部影片生存空间压缩[26] - 15%观众期待值提升导致部分影片票房不及预期,低分影片难以吸引观影[25]
暑期档,危险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28 23:51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4年暑期档截至7月27日总票房51.61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的69.70亿元下降25.95% [2] - 2024年暑期档票房预测为116亿元,远低于2023年的206亿元和2015年的124亿元 [18] - 2024年暑期档平均票价同比下降2.3元,但未能带动观影潮 [2] 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上映两天票房达3.78亿元,预测总票房16.24亿元 [8] - 《酱园弄·悬案》预测票房仅3.75亿元,口碑崩塌 [5] - 《恶意》预测总票房2.60亿元,《无名之辈:否极泰来》预测票房0.52亿元 [6] - 《聊斋·兰若寺》预测票房3.15亿元,远低于追光动画前作《长安三万里》的18亿元 [7] - 《长安的荔枝》预测票房从6-7亿元上调至9.15亿元 [8] -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预测票房仅0.29亿元 [12] 影视公司表现 - 中国电影子公司中影(无锡)为《南京照相馆》第一大出品方,该片表现超预期 [10] - 中国电影参与发行的三部进口片预测总票房累计14.13亿元 [11] - 欢喜传媒主控的《酱园弄·悬案》票房不及预期,但《戏台》预测票房4.94亿元可能回血 [11] - 光线传媒主控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票房仅0.29亿元,但影响较小 [12] - 儒意、万达电影作为《聊斋·兰若寺》二三大出品方可能难以回本 [12] - 淘票票为《东极岛》主控方之一,并参与《聊斋·兰若寺》《戏台》投资 [14][15] - 猫眼押注《长安的荔枝》《酱园弄·悬案》《恶意》,但后两部票房失利 [16] 行业趋势 - 三大黄金档期中国庆档票房已从40亿元左右下滑至20亿元左右,暑期档若持续下滑将仅剩春节档独大 [18] - 优质影片可能转向春节档,导致暑期档陷入"票房下滑—优质片撤离—档期吸引力衰减"恶性循环 [20] - 长期可能导致中国电影市场陷入"孤岛式繁荣",仅春节档维持热闹 [20]
暑期档,危险了
创业邦· 2025-07-28 17:0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4年暑期档总票房51 61亿元 同比下滑25 95% 低于2023年的69 70亿元及2021-2022年特殊时期水平 [5][6] - 暑期档已过55天 仅1部影片预测票房超10亿元 剩余35天即使每日票房破亿也无法赶上去年116亿元的总量 [6] - 全国平均票价较去年下降2 3元 多地发放电影消费券但未能有效刺激观影需求 [6] 影片表现分化 - 头部影片《南京照相馆》上映两天斩获3 78亿元 预测总票房16 24亿元 超预期表现 [9][12] - 多部大制作遭遇滑铁卢:《酱园弄·悬案》预测3 75亿 《恶意》2 60亿 《聊斋·兰若寺》3 15亿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0 52亿 [9] - 《长安的荔枝》票房从预测6-7亿升至9 15亿 但仍低于预期 [9] 影视公司影响 - 中国电影(600977 SH)通过《南京照相馆》及三部进口片(累计预测票房14 13亿)部分抵消放映业务疲软 但参投多部票房不及预期影片 [12][13] - 欢喜传媒主控《酱园弄·悬案》大概率血亏 但《戏台》预测4 94亿可部分弥补 [13] - 光线传媒暑期档主控影片《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预测仅0 29亿 但小成本对业绩影响有限 [13] - 非传统厂商如长影集团 保利影业 北京七印象等可能通过《731》《东极岛》获利 [15] 行业结构性风险 - 三大黄金档期中国庆档已失势(票房从40亿降至20亿) 若暑期档持续下滑将仅剩春节档独大 [4][18] - 2023年暑期档206亿票房靠现象级影片带动 2024年缺乏头部内容导致恶性循环:票房下滑→优质片撤离→档期吸引力衰减 [20][21][22] - 行业或陷入"孤岛式繁荣":春节档集中80%优质内容 其他档期沦为炮灰片聚集地 [22]
影视ETF(516620)涨超1.9%,暑期档影片储备与消费券政策提振行业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2:32
2025年暑期档影片与影视行业动态 - 2025年暑期档已定档影片超60部,国产影片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主旋律大片、现实题材、悬疑片及国产动画 [1] - 主旋律大片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主题,现实题材与悬疑片瞄准中青年观众内容偏好 [1] - 国产动画持续发力,《聊斋·兰若寺》采用"毛毡+水墨"风格创新,《浪浪山小妖怪》承接IP热度,《罗小黑战记2》具备粉丝复购潜力 [1] - 浙江、湖北、广西三地启动电影消费券发放计划,其中浙江省发放金额达3680万元创历史新高,覆盖时段从暑期档延伸至2026年春节档 [1] - 浙江省创新推出与文旅资源联动的观影套餐,有望提升影院客流并促进产业链多元增收 [1] 中证影视指数与行业特征 - 影视ETF跟踪的中证影视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样本涵盖A股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影院经营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行业集中度,能有效反映文化娱乐产业特别是影视行业的市场动态与发展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