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缰者也》
icon
搜索文档
“电影之城”每个切面都璀璨夺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7 06:00
土耳其电影《康托》映后合影。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 上海影城观众熙熙攘攘。 1500场展映呈现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光影世界,19—35岁年龄段观众占比近八成,电影节10天创造经 济效益50亿元,超过99%的受访观众表示明年会再次参与……6月13日至6月22日在沪举办的第二十七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期间,"电影之城"每个角度的切面都璀璨夺目。 大平台: "你看到的影片都精彩纷呈" "亚洲电影有自己的基因,我们的片子则带着浓厚的拉美基因,观众可以从中感受拉美风情。这里面既 有人与自然的交融,也包含着情感的纠缠。"阿根廷、智利和西班牙联合制片的影片《越境重生》制片 人尼古拉斯·格罗索说。该片来到本届上影节参加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并进行世界首映。 巴西影片《风暴》历时15年拍摄完成。制片人埃利亚妮·费雷拉和导演弗蕾维亚·卡斯特罗同样将这部作 品带来参加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选并世界首映。影片收获观众共鸣,让她们十分欣慰:"我们的故事反 映的不仅是巴西的现实,也希望借此传递更多女性的声音。"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论展映还是评奖,其广泛的国家与 地区分布,都呈 ...
金爵奖评委咏梅:女性创作仍缺乏,希望出演困境女性角色
第一财经· 2025-06-24 09:16
在谈到未来想要挑战怎样的角色时,咏梅希望能够在一些能够帮助女性发声、探讨女性议题、关注女性处境的电 影中出演。 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金爵奖评委咏梅和日本演员长泽雅美分享了她对表演的看法。 在咏梅心中,表演中最难的部分,就是用最平静的表演来呈现复杂。事实上,这句话也能够用来概括她的表演风 格。过去数年,从《地久天长》中的失独母亲王丽云到《出走的决心》中冲破束缚的李红,咏梅塑造的人物在观 众心中留下的印象,并非强烈而是深刻。 2019年,咏梅凭借《地久天长》中的细腻表演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 中国内地演员,这一年她49岁。 在获得柏林影后殊荣之后,咏梅刻意与名利场保持着距离,除了演戏,就是平静生活。在她看来,留足与自己相 处的时间是必要的,清醒的态度可以帮助她发现好的剧本。5年后,她在《出走的决心》中,将一个困在家庭中的 女性长久以来的隐忍和挣脱束缚的决绝演绎得深入人心。影片意外收获了1.24亿元票房,也让更多观众认识和记 住了这张表面平静、暗自汹涌的面孔。 今天,咏梅的生活依旧简单——阅读、运动、做家务。上影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咏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活 得简单 ...
上影节金爵奖揭晓:曹保平获最佳导演,万茜获最佳女演员
第一财经· 2025-06-22 11:47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结果 - 吉尔吉斯斯坦导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的《黑,红,黄》获金爵奖最佳影片,评委会称赞其以朴素片段编织情感织锦[1][3] - 中国演员万茜凭借《长夜将尽》获最佳女演员,饰演一个以保姆身份行凶的杀手角色[3] - 曹保平凭借黑色犯罪片《脱缰者也》获最佳导演,这是他继2015年《烈日灼心》后第二次获此奖项[14] 其他主要奖项归属 - 日本影片《夏日沙上》和中国影片《长夜将尽》共同获得评委会大奖[16] - 波兰影片《失衡的梦想》编剧科雷克·博亚诺夫斯基和卡提雅·普里维任采夫获最佳编剧奖[18] - 葡萄牙、巴西合拍片《被记住事物的气味》主演若泽·马丁斯获最佳男演员[18] - 德国、瑞士合拍片《德瓦克先生,你相信天使吗?》摄影马库斯·内斯特罗伊获最佳摄影奖[18] 亚洲新人单元奖项 - 中国导演卞灼的《翠湖》获亚洲新人单元最佳影片[18] - 意大利和菲律宾合拍片《夜未央》导演利里克·戴拉·克鲁兹获最佳导演[18] - 中国影片《去看大海》主演史彭元和印度影片《维多利亚》主演米娜克希·贾扬分获最佳男女演员[18] 其他类别奖项 - 西班牙影片《与康斯坦莎共雕时光》获最佳纪录片奖[19] - 法国、瑞士、比利时合拍片《灵雀密语》获最佳动画片奖[19] - 中国影片《野鸦》获最佳真人短片奖[19] -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合拍片《儿子》获最佳动画短片奖[19]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
解放日报· 2025-06-22 09:45
电影节奖项结果 - 最佳男演员由若泽·马丁斯凭借《被记住事物的气味》获得,他强调演员需观察生活并保持敏感[1] - 最佳女演员由中国演员万茜凭借《长夜将尽》获得,她提到上海对其演艺生涯的重要性[1] - 最佳影片授予吉尔吉斯斯坦电影《黑,红,黄》,导演称其为该国电影的荣光[1][2] - 最佳导演由曹保平凭借《脱缰者也》获得,这是他10年内第二次获此奖项[1] 获奖作品及导演感言 - 《比如父子》获艺术贡献奖,导演仇晟表示该片是对其父亲的纪念[2] - 《失衡的梦想》获最佳编剧,导演科雷克·博亚诺夫斯基强调深入访谈对剧本创作的重要性[3] - 最佳纪录片《与康斯坦莎共雕时光》导演阿古斯丁·马尔基斯·戈麦斯提到在小工作室完成真实创作[3] 行业动态与文化影响 - 上海电影节展现多元包容,曹保平称10年内两次获奖体现这一特点[1] - 云南新生代电影工作者通过《翠湖》向上海电影传统致敬[1] - 吉尔吉斯斯坦电影《黑,红,黄》中的地毯文化被评委重点关注[2]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颁奖典礼举行
央广网· 2025-06-22 08:51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分为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5个单元 [1] - 本届电影节报名参赛作品超过2800部,其中1820余部为世界首映,520余部为国际首映,综合首映率为历年最高 [1] - 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49部影片入围金爵奖五大单元的评选 [1] 中国电影表现 - 中国影片《长夜将尽》获得评委会大奖,万茜凭借该影片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1] - 《长夜将尽》是导演王通的长片处女作,讲述了一名保姆和一个动物饲养员之间的命运交织,影片对老龄化议题的探讨吸引了万茜的加盟 [1] - 影片《脱缰者也》的导演曹保平获最佳导演奖,影片《比如父子》获艺术贡献奖 [2] - 亚洲新人单元方面,中国影片《翠湖》获最佳影片奖,《去看大海》获最佳男演员奖,短片单元最佳真人短片也由来自中国的影片《野鸦》获得 [2] 国际电影表现 - 主竞赛单元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影片《黑,红,黄》获得最佳影片,日本影片《夏日沙上》也同样获得评委会大奖 [2] - 波兰影片《失衡的梦想》获最佳编剧奖,若泽·马丁斯凭借影片《被记住事物的气味》获最佳男演员奖 [2] 电影节活动与影响 - 本届电影节在上海43家展映影院放映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部影片,共1500场 [2] - 截至6月20日晚8点,观影人次48.4万 [2] - 2025年是"中国电影消费年","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等各种活动多点开花,充分发挥了电影对提振消费的带动作用 [2] -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表示,电影票根成为"消费通行证",上海是一座电影之城,有非常多经典的电影都是在上海的各个地方取景的 [2]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每一帧”光影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6-21 01:49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期10天 展映400多部中外佳作 举办约100场主创见面会 主题为"电影之城 每一帧都是生活" [2] - 作为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 上影节通过新机制孵化新力量 新媒介赋能新表达 持续引领行业风尚 [2] 行业趋势与观众变化 - 观众审美标准显著提升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 观众对"高分电影"的评判标准较去年提高15% [4] - 95后成为观影主力 对文化产品认知诉求提升 更关注电影叙事和视听效果 习惯通过"切片"和评论探讨影片内核 [4][5] - 文化消费多元化背景下 电影需强化"好看性"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5] 创作方向与案例 - 行业共识为"重建电影与观众关系" 《破·地狱》创作过程中收集1000名观众意见 剪辑调整至第50版 [6] - 暑期档影片如《长安的荔枝》《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聚焦小人物叙事 金爵奖参赛片《比如父子》探索中式家庭关系 [6] - 专家强调电影需观照现实与个体生命 平衡"华语巨制"与"小而美"作品的社会责任 [6] 新人扶持体系 - SIFF YOUNG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新增制片人名额 四年来已孵化《万里归途》《孤注一掷》等票房口碑双收作品 [7] - "6+1"阶梯型培育体系推动112个电影项目进入制作 其中77部入选国际影展 74部实现院线上映 [9] - 亚洲新人奖单元21年来发掘曹保平、宁浩、新海诚等导演 形成行业良性循环 [9] 技术创新应用 - 虚拟制作影棚实现即时场景合成 AI技术将传统建模时间缩短50% 水下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酱园弄·悬案》等影片 [10] - "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征集3600部AIGC与竖屏作品 探索创作形态革新 [11] - "未来影院"单元展映16部VR作品 暑期档将推出《龙门金刚》等虚拟现实电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