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苏堤春晓》
icon
搜索文档
宋词新唱 声入人心(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10-26 06:12
宋词魅力的本质 - 宋词的魅力蕴藏在词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并流淌于其婉转隽永的韵律中 [1] - 词在宋代本质上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是当时的流行歌曲,音乐性是其本质属性 [1] - 词依据特定词牌填写,句式长短参差,能曲折地表达丰富的情感变化 [1] 宋词的艺术体验与历史演变 - 对宋词的欣赏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验,例如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中,吟唱与场景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 - 在宋代,词的演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词人是杰出的音乐制作人,词句的传唱成就了宋代文坛的风华 [2] - 南宋以后,特别是元曲兴起,宋词乐谱逐渐失传,使其从综合艺术转变为纯文本文学 [2] 现代传承与创新探索 - 近年不少音乐人对宋词进行谱曲演唱尝试,一些作品如《知否知否》使李清照的《如梦令》广为传播,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相互成就 [3] - 行业在理解词作情感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音乐阐释,如《念奴娇·断虹霁雨》采用男女对唱形式,保留原词旷达之气并注入戏剧张力 [3] - 当文学与音乐再次交融,宋代文化生活以更活泼的形式呈现,行业期待更多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有益探索,创作彰显中国审美旨趣的作品 [3]
让话剧艺术更好承载中华文明特质(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42
中国式演剧观的核心内涵 - 中国式演剧观的核心是观演关系,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蕴与审美智慧,承载着表演者的理念、方法和程式以及观演者的接受度、理解度和习惯性 [1] - 其提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旨在让源自西方的话剧艺术更好地承载中华文明特质 [1] - 中国式演剧观具有广博的包容性、鲜明的独特性、极大的开放度和严苛的规矩传承,特点是观演交融、表达一体、丰富自由、简洁明确 [2] 历史传承与演变 - 中国演剧观的历史可上溯至先秦的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经宋金院本、宋元南戏而臻于元杂剧、明传奇之盛,到600余年前诞生的昆曲、200多年前形成的京剧 [2] - 20世纪50年代戏剧界开始“话剧民族化”和“中国学派”的探索,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近半个世纪的进程凸显了坚定文化自信之必然 [3] - 传统不是僵化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江河,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 [4] 思想内涵与美学风格 - 中国式演剧观以儒家“明德”“义理”为精神底色,融合道家“虚静”“自然”、禅宗“境界”的哲学思辨,形成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的美学风格 [3] - 中华传统美学讲求意境、格局,写意精神和游戏精神交织,可变性和流动性兼备,是重要的审美精神 [3] - 通过如《铡美案》《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等故事生动演绎悲欢离合,深刻讨论伦理道德,让观众体会中国道德精神 [3] 艺术表达与创作方法 - 中国戏剧融合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形成写意、虚拟、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塑造了“以形写神、意蕴为先”的艺术特征 [4] - 传统绘画“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理念使中国戏剧在有限舞台中展现无限意境,体现出高度智慧 [4] - 创作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素材和灵感,对历史上的优秀经典作品有了解、善转译,将历史转化为具有当代审美特质的舞台叙事 [4] 新时代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 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了《生死场》《四世同堂》《大宅门》《青蛇》等传统历史题材及《谷文昌》《抗战中的文艺》等现当代题材作品 [5] - 主创团队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资源入手,在中国表演艺术的千年脉络里寻找当代答案,从传统戏曲的活态传承中汲取灵感,实现了舞台艺术的创新创造 [5] - 剧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剧方法论,“两个结合”的提出为构建中国式演剧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时代机遇 [5] 未来发展方向与文化立场 - 未来需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理论构建与体系化阐述,使中国式演剧观在世界戏剧对话中产生更大影响 [6] - 要努力辐射影视剧等其他文艺创作,以独立自主的艺术态度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引领世界艺术潮流 [6] -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人类戏剧文明成果,用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为人类戏剧艺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6]
“熊猫带你看世界” 在光影中共创未来
四川日报· 2025-09-12 14:49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熊猫带你看世界"影视项目发布活动在成都举行 聚焦搭建全球影视产业合作桥梁 推动深度合作[1] 项目发布与路演 - 印度梦想影视制作公司推介社会剧情片《一千公里》 计划在孟买贾格兰电影节全球首映 期待赢得中国观众青睐[2] - 华策影视集团发布3部新作 包括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和《家业》及电影《刺杀小说家2》 海外发行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出影视文旅融合创新项目星空影视共创产业园 落户成都市新都区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 依托当地禅文化和"三香文化"[3] - 四川发布影视项目《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熊猫奇遇记》第二季[3] 项目签约与合作 - 峨眉电影集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就重点题材"苏东坡"项目签约 电影《苏东坡》已进入深度创作阶段[4][5] - "遇见光影·牵手成都"成都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100余家企业参与 签约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6] - 成都文化艺术科技城数字科技文创园项目将建设AIGC数字内容创作中心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中心 提供全流程数字影视服务[7] - 真人AI科幻武侠剧《峨眉》融合数字人和虚拟制作技术 讲述"智械战争"中峨眉宗门故事[7] - 全域短剧基地建设运营项目拟在成都打造不少于3个短剧基地 联动20余个地标景点作为拍摄地[7]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金熊猫奖与多个国际顶尖影视节展及行业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共建作品互推、合作制片与发行长效机制[8] - 开罗国际电影节作为合作方之一 今年有中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和中国评委参与[9]
在光影中共创未来
四川日报· 2025-09-12 06:15
影视项目发布 - 印度梦想影视制作公司创始人穆克实·库马尔推介社会剧情片《一千公里》 该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并将在孟买贾格兰电影节全球首映 [2] - 华策影视集团推出3部新作包括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家业》及国庆档电影《刺杀小说家2》 海外发行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四川星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星空影视共创产业园 该项目落户成都市新都区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 集文化体验商业消费和影视产业功能于一体 [2] 产业合作签约 - 活动现场举行成都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 共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签约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2][3] - 峨眉电影集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就重点题材"苏东坡"项目签约 电影《苏东坡》已进入深度创作阶段 [2] - "成都文化艺术科技城数字科技文创园"项目将建设AIGC数字内容创作中心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中心 提供全流程数字影视服务 [3] 技术融合创新 - 真人AI科幻武侠剧《峨眉》融合数字人与虚拟制作技术 讲述"智械战争"中峨眉宗门拯救世界的故事 [3] - "全域短剧基地建设运营项目"拟在成都打造不少于3个短剧基地 联动20余个地标景点作为拍摄地 [3] 国际战略合作 - 金熊猫奖与开罗国际电影节等国际顶尖影视节展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共建作品互推与合作制片发行长效机制 [3] - 开罗国际电影节主席透露本届电影节有中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并有一位中国评委参与评审 [3]
《时代摘要》第三季对话田沁鑫:为戏剧造梦 为时代而歌
新华网· 2025-08-12 14:00
田沁鑫的戏剧艺术成就 - 田沁鑫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其戏剧作品关注宏大叙事 横跨历史与家国题材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反思 [1] - 199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 30岁时因执导话剧《生死场》轰动中国剧坛 之后以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创作精品话剧 [4] - 代表作品包括借鉴中国戏曲元素的《青蛇》 改编80多万字巨著的《四世同堂》 具有悲剧史诗质感的《赵氏孤儿》以及历史题材《北京法源寺》 [4] 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 - 作品融合中国美学精神与当代艺术观念 形成创新舞台表达 注重人物情感对舞台声音与色彩的牵引 [4][5] - 创作风格不拘一格且节奏多变 吸引年轻观众认同文化传承 代表作品《苏堤春晓》融合写实与写意 展现历史脉络与精神境界 [5][7] - 坚持中国式戏剧方式 以人民为中心创作 认为"好看的戏来自于人民" 致力于制作具有人民性的作品 [10] 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发展方向 - 2020年12月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19年来首位女院长 肩负推动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责任 [10] - 剧院定位为国际传播 致力于通过话剧讲好中国故事 让世界感受中国语言艺术魅力与东方文明之美 [10] - 2022年发起"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 培养青年戏剧人才讲述中国故事 促进中华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12] 文化传播与产业合作 - 《时代摘要》第三季由新华网与贵州摘要酒联合出品 聚焦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 记录中国产业一线故事 [14] - 节目精准呈现行业领军者的时代思考 探寻优秀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动能 摘要中国前行底气与信心 [14] - 贵州摘要酒强调品质上游与匠心坚守 其"争上游"品牌战略成为金沙酒业突破性创新之举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