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搜索文档
《三国的星空》有哪些硬伤
虎嗅· 2025-10-10 10:51
电影《三国的星空》内容与评价 - 影片由易中天编剧并监制,第一部主要讲述曹操与袁绍的故事,以官渡之战收尾,结尾彩蛋预示下一部将聚焦赤壁之战 [1] - 影片对汉献帝刘协与曹操的关系进行了戏剧化改编,将衣带诏事件解释为一场由董承故意裁剪前提造成的误会,导致汉献帝与曹操和解并成为挚交,汉献帝甚至亲临官渡之战的曹营阻却袁绍进攻 [4] 衣带诏事件的历史考据 - 衣带诏事件是一桩历史悬案,核心争议在于汉献帝是否真的下过衣带诏 [6] - 《三国志》、《资治通鉴》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均表明是董承自称(辞、称)获得衣带诏,而《后汉书》则明确记载汉献帝密诏董承 [7][8] - 基于《三国志》成书早于《后汉书》、陈寿出身蜀汉却未确证衣带诏存在,以及裴松之注引文献中缺乏确证等因素,认为汉献帝未下衣带诏、该事件可能是董承阴谋的观点更接近历史真实 [9][10][11] 汉献帝与曹操关系的史实分析 - 史料记载曹操诛杀董承后,亦诛杀有孕在身的董承女董贵人,尽管献帝为之求情 [13] - 建安十九年,曹操因发现伏皇后在建安五年后写给其父的信件中提到献帝对诛杀董承心怀怨恨,遂废黜并诛杀伏皇后,其宗族死者数百人,这表明献帝在官渡之战同年(建安五年)已对曹操强烈不满 [14][15] - 官渡之战发生于曹操诛董承的建安五年八月,因此史实上汉献帝与曹操在官渡之战期间不可能成为影片所描绘的“亲密战友”关系 [15] 历史题材创作的观点与市场反馈 - 历史国漫创作面临挑战,成功的案例如《长安三万里》因其画面、声乐和优秀剧本获得好评,创作方向需在尊重历史与彻底架空之间谨慎选择 [3] - 影片《三国的星空》对曹操的强行洗白、虚构其与汉献帝的亲密关系,被认为与史实严重不符,可能引发观众不满和市场不买账 [12][15][19] - 成功的创作应基于对史料缝隙的合理推测和对历史人物的“以小见大”,如同《三国演义》那样符合历史方向并满足共同价值观,而非强行洗白历史人物的残暴行为 [18][19]
一入烟萝四十年——散文集《一入烟萝》代后记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12:3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回顾作者四十年的文学创作历程 展现从童年阅读启蒙到成年后坚持写作的漫长旅程 突出文学创作中的个人追求与现实困境 [1][3][5][7][8][11][12][13][15][16] 家庭环境与早期启蒙 - 父亲在物质匮乏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坚持阅读繁体古籍 如《资治通鉴》《隋书》 营造重视精神食粮的家庭氛围 [1] - 作者通过破旧四角号码字典学习繁体字 高中时已能无障碍阅读繁体版《红楼梦》 奠定文学基础 [3] - 早期阅读使作者在作文方面表现突出 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老师多次朗读其作文 并长期担任语文课代表 [4] 求学与职业转型 - 高考后到省城求学首次接触书店 工作成家后父亲仍保持捧读习惯 作者从纺织技术人员转向写作 通过发表晚报豆腐块文章成为党校教师 [5] - 在党校任教期间发现环境与文学理念相悖 同事关注生活娱乐而作者陷入文学创作的纠结 写作转入地下状态 [7] - 因非中文系背景产生长期遗憾 尝试自学中文系教材但未能转型 进修机会因专业定向限制被驳回 最终放弃 [8][9][10][11] 文学创作与毛姆影响 - 毛姆作品成为创作重要灵感 作者收藏九个版本《毛姆传》和七个版本《月亮与六便士》 并赴大溪地及英法追寻毛姆遗迹 [11][12] - 出版毛姆研究著作如《毛姆:一只贴满标签的旅行箱》《毛姆VS康德:两杯烈酒》 但过程艰难 需依赖特定出版社 [12] - 作者承认写作需面对发表出版压力 社交恐惧和低情商成为短板 曾为文学放弃仕途并降薪 [13] 创作困境与坚持 - 写作衍生发表出版获奖等苦恼 年龄增长带来失落感 但作者强调文学不死 时写时歇近四十年 [14][15][16] - 感谢从未谋面的编辑支持 包括从古稀到00后群体 同时反思文学圈人际关系对作品推广的影响 [15] - 引用红舞鞋比喻写作的终身束缚 尽管多次试图放弃 但痴迷癫狂状态使创作成为生命必需 [15][16]
曾国藩和《资治通鉴》告诉我们,治国、治家、治企,本质上是一件事
吴晓波频道· 2025-08-06 08:30
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聚焦《资治通鉴》与《曾国藩家书》两大主题,结合历史规律与微观实践,为企业家提供决策指引和生存哲学 [5][25] - 通过历史案例解析(如玄武门政变)和曾国藩创业守业经验,探讨权力制衡、代际传承等现实问题 [9][14][17] - 强调历史对商业决策的启示作用,如任正非、柳传志等企业家均从历史中汲取战略智慧 [3][7] 《资治通鉴》模块 - **历史价值**:涵盖1362年历史、16个王朝兴衰,被宋神宗誉为"帝王教科书",金庸称其揭示中国历史规律 [7][9] - **案例解析**:玄武门政变被解读为唐朝权力更迭的因果循环,映射企业扩张后的管理失控风险 [10][11] - **现代应用**:姜鹏教授提炼权力制衡、战略定位等管理启示,适合企业代际交替等场景 [9][28][29] 曾国藩模块 - **创业哲学**:以"屡败屡战"精神逆袭,湘军管理模式类比企业团队建设,强调逆境韧性 [15][17] - **家风智慧**:近1500封家书涵盖教育、人际、习惯等主题,曾氏家族连续四代培养杰出人才 [18][19] - **实践影响**:侯小强通过研读曾国藩实现创业心态转变,总结"寸进"方法论应对周期挑战 [19][20] 课程设计 - **导师阵容**:姜鹏(《资治通鉴》研究)、侯小强(曾国藩实践派)联合授课 [27][29] - **日程安排**:2天课程(历史案例+家风传承)+1天社群活动(高尔夫或杭州文化探访) [30][32][34][36] - **系列规划**:2025年共6场专题课,涵盖禅修、科技、出海等主题,单场费用1.98万元/人 [37][38][40] 历史与商业的关联性 - 任正非、柳传志等企业家均推崇历史对战略眼光的塑造作用 [3] - 姜鹏提出"历史与未来对称论",认为历史理解深度决定未来判断敏锐度 [3][11] - 曾国藩案例显示历史智慧可转化为企业家的抗压能力和传承体系 [1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