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赛艇公开赛
icon
搜索文档
赛事IP、演唱会:引爆国庆文旅市场新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7:13
文章核心观点 - 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在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中扮演“顶级流量引擎”角色,从孤立娱乐活动转变为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有效串联餐饮、住宿、购物、景区游览等多种消费场景,实现流量与经济双赢 [1][4][7] 假期出行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呈现“量价齐升”局势,客单价同比提升14.6% [1] - 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超两成,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机票量同比增长超三成,覆盖国内近百个城市 [1] - 平台出行订单量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超30% [2] - 超三成打工族采用“早去晚回”模式,使出行高峰从9月27日延续至10月12日,拉长文旅消费周期 [2] - 节后3天境外热门目的地酒店预订同比增近一倍 [2] - 学生群体以近四成比例稳居国内机票第一大客群,亲子客群以近三成占比紧随其后 [2] - 全国铁路预计10月8日发送旅客2175万人次,9月29日至10月7日已发送旅客超1.6亿人次 [3] - 9月29日至10月5日民航执行客运航班11.2万班次,日均1.6万班,环比增长13%,同比2024年增长3%,同比2019年增长18% [3] 体育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 - 中国网球公开赛入园总人数达36万人次,较去年增加20%,其中京外观众超18万人次、境外观众近1万人次 [4] - 中网“超级星期六”入园4.5万人次打破纪录,男单决赛钻石球场上座率达97% [4] - 中网整体票房达8800万元,较去年增加10%,综合消费金额超3600万元同比增长44%,特许商品销售额超1250万元是去年的1.6倍 [4] - 中网对亚奥商圈消费拉动效应达1:7.4,商圈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93% [4] - WTT中国大满贯北京站赛事期间首钢园区入园客流达42.4万人次,同比增长93% [5] - WTT累计售出门票超8.5万张,门票收入8700万元同比增长52.6%,带动园区累计消费超3000万元 [5] -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夜场票在36小时内售罄,创该赛事自2009年创办以来最快售罄纪录 [5] 音乐文化活动及区域表现 - 成都赛艇公开赛创新“票根经济”,凭门票可在多个热门景点享折扣,推动四川景区在全国前十热门景区中占三席 [6] - 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等数千场活动吸引大量年轻游客,将广州送入热门城市前五 [6] - 安徽马鞍山“葫芦果音乐节”、四川泸州“银河左岸音乐节”刺激当地节日期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2.6倍、2.1倍 [7] 新兴消费模式与趋势 - “为一场赛事、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新度假方式,形成“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 [7] - 购买“第一张出境机票”用户同比增长三成,其中13~17岁用户增长63%、18~22岁用户增长58%,俄罗斯成为Top3热门目的地 [3] - 赛事有助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体育赛事从单一竞技活动转变为拉动城市经济、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 [7] - 一场顶流演唱会能直接为一座城市带来数十万级跨省游客,产生机票、酒店、餐饮、景区等综合消费 [7] 行业长期发展关键 - 避免“人气断崖”的关键在于将票根转化为能持续产生消费的经济凭证和情感连接,票根应是深度体验城市的起点 [8] - 长期“人气”需构建市场化“造节”理念,打造富有地域特色、高频次、游客可参与的特色节会活动,并优化目的地整体服务水平 [7] - 专业体育赛事是存量市场,大众化体育赛事是“体旅融合”增量市场,游客需求包括综合性文娱活动和服务消费 [8] - 贵州村超、江苏苏超等案例实现从体育赛事向文旅节会跃迁,提供高密度情绪价值,实现对目的地整体消费拉动 [8]
假日经济|黄金周全国体育赛事扎堆 “观赛+消费”成为新时尚
第一财经· 2025-10-09 22:08
体育赛事成为假日经济新引擎 - “观赛+消费”模式成为国庆黄金周新时尚,国际高水平赛事如中国网球公开赛、WTT大满贯、上海赛艇公开赛等密集举办,有效点燃假日经济 [1] - 体育赛事不仅为城市带来人气,更将瞬时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将赛事转化为商业和旅游机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理念为当地酒店、餐厅和商店带来可观收益 [7] 上海大师赛的运营成效与目标 -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正赛期间预计现场观众人数将突破24万人次,其中上海之外观众占比超70%,境外观众占比约11%,均超过去年水平 [2] - 主办方为提升体验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协调供应约3000个每日收费10元的优惠停车位,以及为境外游客提供签证帮助和预充值的“上海PASS”卡 [2] - 赛事未来目标明确,计划在未来5-10年将现场观众人数提升至30万-40万人次,并在20年后对标大满贯赛事规模 [3] - 赛事溢出效应显著,例如静安区商圈联动,茂名北路设置限时步行街派对,张园YONEX快闪店延时营业,国庆假期张园日均客流约7万人次 [3] 主要赛事对本地消费的直接拉动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销售额突破8800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赛期综合消费达3600万元,比去年全赛期增长44%;特许商品销售突破1250万元,同比增长160% [4] - 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国家网球中心入园总人数36万人,同比增长20%,吸引京外观众超18万人,境外观众近1万人 [4] - 北京2025WTT中国大满贯直接收入近1.54亿元,其中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创WTT赛事纪录,同比增长高达54.3% [4] - WTT大满贯赛事带动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几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 [4] 赛事经济模式向多城市扩展 - 成都通过举办ATP250等赛事进行文旅联动,观众可凭部分比赛门票在多个景点、餐厅、酒店享受折扣优惠 [5] - 海南中秋国庆期间集中举办12场系列赛事,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形成“赛事引流、消费留量”的经济转化模式 [6] - 国家层面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旨在丰富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产业联动,使赛事成为激活消费和拉动经济的“强引擎” [7]
假日经济|黄金周全国体育赛事扎堆,“观赛+消费”成为新时尚
第一财经· 2025-10-09 17:57
体育赛事作为经济引擎的核心观点 - 体育赛事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将瞬时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力 [1] - “观赛+消费”成为国庆黄金周新时尚,多地举办高水平赛事点燃假日经济 [1] - 国家政策鼓励将举办比赛转化为商业和旅游机会,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消费模式 [9] 上海大师赛的运营与成效 -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预计现场观众人数突破24万人次,其中上海之外观众占比超70%,境外观众占比约11% [3] - 主办方协调供应约3000个停车位并收取每天10元优惠停车费,并为境外游客提供签证帮助及预充值“上海PASS”卡 [3] - 与全球观众最多的ATP1000大师赛(48万人次)相比,上海大师赛计划未来5-10年观众达30万-40万人次,20年后对标大满贯规模 [4] - 赛事产生明显溢出效应,如静安区商圈联动,茂名北路设球迷派对,张园YONEX快闪店延时营业,张园国庆日均客流约7万人次 [6] 北京主要赛事的消费拉动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销售额突破8800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赛期综合消费达3600万元,同比增长44% [7] - 中国网球公开赛特许商品销售突破1250万元,同比增长160%,入园总人数36万人,同比增长20%,吸引京外观众超18万人,境外观众近1万人 [7] - 2025WTT中国大满贯直接收入近1.54亿元,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创纪录,同比增长54.3% [7] - WTT大满贯赛事带动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4万人次,较去年日均7万人次几近翻番,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同比增长近50% [7] 其他城市及全国性趋势 - 成都通过ATP250等赛事进行文旅联动,凭比赛门票可在多个景点、餐厅、酒店享受折扣优惠 [8] - 海南中秋国庆期间集中举办12场系列赛事,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形成“赛事引流、消费留量”的经济模式 [8] - 国家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旨在丰富赛事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赛事与产业协调联动 [9]
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在沪收官 “遗产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以赛兴城 上海与赛艇“相约长久”
解放日报· 2025-09-29 09:32
记者 姚勤毅 参加过三届残奥会的赛艇老将余立给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间"看不见的服务空间"——无障碍卫生 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最干净的场馆无障碍厕所。"他特意提到,安检口的志愿者会自然地接过背 包,"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最能打动人。" 现场的"定制化"也让人记住了温度。裁判员吴阿强回忆,首次参赛的一位埃及残疾人运动员不太适 应座位高度,工作人员和技术团队第一时间用胶带临时加高座椅,"除非有特别需求,志愿者绝不打 扰,这是我们的分寸感。" 观赛也是城市体验。青浦把"小小一张票根"变成"万能钥匙",打通"观赛+文旅"的链路——"一张票 根玩转青浦"覆盖购物、餐饮、民宿、景点与水上运动等200余项权益,还开通微度假旅游专线,把赛 场、古镇与商圈一线串珠。赛事热度被平滑转化为生活温度与消费增量,体育"带货"能力在这里有了可 量化的抓手。 这份温度,也来自赛事的包容。首次站上世锦赛舞台的残疾人运动员邵莎莎说:"希望更多残障人 士像我一样走出家门,融入体育。能在这里比赛,我已经赢了自己。" 上海赛艇公开赛自2021年落地苏州河,至今已举办四届,口碑与关注度逐年累积。"今年我们和世 锦赛'无缝衔接'。两周时间,把'世界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