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南亚精品航线
icon
搜索文档
宁波远洋:运力规模十年三倍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5:43
公司运力扩张 - 公司船队规模达109艘 总载重吨超170万吨 十年间两项核心指标实现超3倍增长 [1] - 2015至2017年新增11艘载重1.3万至4万吨新造集装箱船 2017年末船队规模跃升至54艘 总载重吨超64万吨 载箱量达3.7万标准箱 [3] - 2021年至今新增自有船舶21艘 总载重吨增长近60万吨 载箱量增加超3万标准箱 [5] 资本运作与技术升级 - 2022年12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成为国内首家"A拆A"上市港航企业 [5] - 智能船舶辅助避碰系统与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广泛应用 变频海水系统最高可降低能耗69.6% [5] - 拥有绿色节能型船舶28艘 占自有船队比例近54% 智能船舶占比超30% 全球最大纯电动集装箱海船预计2026年初交付 [5] 航线网络拓展 - 2021年起开辟至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直航航线 [7] - 2022年5月开启跨太平洋航程 2024年开通中东集装箱运输航线并突破外贸散货运输市场 [7] - 当前运营40余条航线与100余艘货轮 覆盖国内沿海、长江沿线及日韩、东南亚、中东港口 [7] 战略发展背景 - 借势2015年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推进 "一体两翼多联"格局成型带动水上运力需求激增 [3] - 定制化内支线1000箱船与近洋线1100箱船因装箱量大、运营成本低至今仍是主力船型 [3] - 与震兑工业智能、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共建"智能船舶联合科创中心"及"绿色智能船舶联合创新实验室" [5]
宁波远洋:从 “小舢板” 到 “百舸争流” 运力规模十年三倍增长 剑指蓝色经济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3:17
运力规模增长 - 公司船队规模达109艘,总载重吨超170万吨,十年间两项核心指标实现超3倍增长 [1] - 2015-2017年新增11艘载重1.3万-4万吨新造集装箱船,2017年末船队规模跃升至54艘,总载重吨超64万吨,载箱量达3.7万标准箱 [2] - 2021年至今新增自有船舶21艘,总载重吨增长近60万吨,载箱量增加超3万标准箱 [5] 资本运作与技术升级 - 2022年12月8日成为国内首家"A拆A"上市港航企业,资本化进程助力运力升级 [3] - 智能船舶辅助避碰系统、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广泛应用,变频海水系统最高可降低能耗69.6% [5] - 拥有绿色节能型船舶28艘(占自有船队比例近54%),智能船舶占比超30%,全球最大纯电动集装箱海船预计2026年初交付 [5] 航线网络扩张 - 2021年起开辟宁波舟山港至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直航航线 [6] - 2022年5月开启跨太平洋航程,2024年开通中东集装箱运输航线并突破外贸散货运输市场 [6] - 目前运营40余条航线、100余艘货轮,覆盖国内沿海、长江沿线及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港口 [6] 战略发展背景 - 借势2015年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一体两翼多联"格局推动水上运力需求激增 [2] - 定制化船型(内支线1000箱船、近洋线1100箱船)成为主力船型,具备装箱量大、运营成本低优势 [2] - 与震兑工业智能、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共建智能船舶与绿色智能船舶联合创新平台 [5]
从“小舢板” 到“百舸争流”!宁波远洋正向着更深更广的蓝色经济圈全速前进
中证网· 2025-08-22 20:20
公司运力扩张 - 船队规模突破109艘 总载重吨超170万吨 较十年前增长超200% [1] - 2021年至今新增自有船舶21艘 总载重吨增长近60万吨 载箱量增加超3万标准箱 [2] - 2015年后两年内新增11艘新造集装箱船 载重吨1.3万至4万吨 船队规模达54艘 总载重吨超64万吨 载箱量3.7万标准箱 [1] 资本运作与战略发展 - 2022年12月8日成功登陆A股主板 成为国内首家"A拆A"上市港航企业 [2] - 依托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形成"一体两翼多联"发展格局 [1] - 开通中东集装箱运输航线并首次进军外贸散货运输市场 [3] 船舶技术升级 - 绿色节能型船舶28艘 占自有船队比例近54% 智能船舶占比超30% [3] - 采用智能船舶辅助避碰系统等前沿技术 频海水系统最大可降低能耗69.6% [3] - 全球最大国内首批纯电动集装箱海船在建 预计2026年初交付 [3] 航线网络拓展 - 运营40余条航线 覆盖国内沿海 长江沿线及日韩 东南亚 中东地区 [4] - 2021年起开辟直通越南 泰国 柬埔寨 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直航航线 [3] - 2022年5月开启跨太平洋航程 "新明州快航""东南亚精品航线"成为拳头产品 [3][4] 船型设计与运营优化 - 自主研发内支线1000箱船和近洋线1100箱船型 具有更大装箱量和更低运营成本 [2] - 形成近洋 内支 内贸三大集装箱运输业务体系 [1] - 构建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水水中转集疏运网络 [1]
宁波远洋船队规模突破109艘 正向着更深更广的蓝色经济圈全速前进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9:46
公司运力规模增长 - 船队规模突破109艘 总载重吨超170万吨 较十年前增长超两倍[1] - 2015年后运力快速扩张 两年内新增11艘新造集装箱船 载重吨1.3万至4万吨[7] - 2021年至今新增自有船舶21艘 总载重吨增长近60万吨 载箱量增加超3万标准箱[11] 资本运作与上市进程 - 2020年12月启动分拆上市计划 2022年12月8日成功登陆A股主板 成为国内首家"A拆A"上市港航企业[9] - 上市后催化运力升级 推动船队规模跨越式增长[11] 船队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 - 智能船舶辅助避碰系统、船舶网络集成平台、智能能效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11] - 变频海水系统最大可降低能耗69.6%[13] - 绿色节能型船舶28艘 占自有船队比例近54% 智能船舶占比超30%[13] - 国内首批纯电动集装箱海船正在建造 预计2026年初交付[13] 航线网络拓展 - 形成近洋、内支、内贸三大集装箱运输业务体系[7] - 2021年起开辟直通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直航航线[15] - 2022年5月首次跨太平洋航行 2024年开通中东航线并进军外贸散货运输市场[15] - 当前运营40余条航线 覆盖国内沿海、长江沿线及日韩、东南亚、中东港口[17] 核心船型与运营优势 - 内支线1000箱船和近洋线1100箱船为自主研发主力船型 具有装箱量大、运营成本低的特点[9] - "新明州快航""东南亚精品航线"成为提升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拳头产品[17] 行业战略背景 - 2015年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推动"一体两翼多联"发展格局形成[5] - 构建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水水中转"集疏运网络[7]
多因素致亚洲区域主力船型供给趋紧且存不确定性 锦江航运:复制延伸东南亚精品航线布局丨直击股东大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5:1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0亿元,同比增长1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37.45%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增长33.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亿元,同比增长187.07% [2] - 东南亚航线业务实现量价齐升,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1][2] 行业供需与运价 - 2024年全球集装箱货运总量同比增长5.9%,新船交付运力达293.07万TEU创历史新高 [2] - 受红海危机船舶绕航影响,新增运力冲击缓解,2024年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CCFI)均值同比上涨65.43% [2] - 2025年第一季度CCFI均值同比上涨51.07%,东南亚航线运价水平同比上涨 [3][6] 亚洲区域市场动态 - 2024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预测为4.6%,越南增速7.09%,马来西亚增速5.1%成为东南亚主要动力源 [2] -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海运贸易量同比增长4.6%,3000TEU以下船型交付占比仅12.27%且供给趋紧 [2][6] - 亚洲区域内航线占世界集装箱运输市场重要地位,东南亚区域贸易活跃度提升 [3][6] 公司战略与运力布局 - 2024年交付3艘1900TEU新船并投入东南亚精品航线,购置2艘1100TEU船舶于2025年一季度交付 [6] - 变更募投项目拟用11.84亿元购置4艘1800TEU和2艘1100TEU船舶,增强航线拓展能力 [6] - 推出"海防丝路快航""泰越丝路快航""泰越快线""胡志明丝路快航"等精品航线 [7] 市场前景与规划 - 东南亚港口基础设施改善推动其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环节,产业链转移加速拉动区域运输需求 [8] - 公司计划稳步拓展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网点,并延伸至印度、中东等新兴区域 [7] - 2025年将继续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应对贸易紧张局势和政策不确定性挑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