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慧转型

搜索文档
百年煤港焕新颜:秦皇岛港的绿色智慧转型之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9:38
港口转型升级战略 - 自2017年起主动推进转型升级与功能布局优化 通过老旧建筑改造和大规模绿化工程实现老码头向国家4A级旅游景区蜕变 [3] - 打造智慧运营中心、智慧生产调度平台、智慧安全监管平台和智慧环保监控平台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工业生产 [3] - 通过装卸设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升级 实现从"有人操作"向"无人干预"和"单机无人"向"多机协同"的重磅升级 [4] 环保技术应用 - 从运煤列车进港到货轮出港 将先进环保技术应用于"卸、堆、取、装"全生产过程 实现煤港"一尘不染" [3] - 广泛使用四足仿生机器人、智能清扫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数智创新产品 使电煤运输更通畅高效安全 [4] - 2024年秦皇岛港湾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 形成生态、产业、人文协同发展链条 [6] 运营与产能保持 - 在转型过程中核心运输功能保持强劲 日均吞吐煤炭近50万吨 [3] - 以海湾为纽带串联生态、产业、人文协同发展链条 形成"生态改善—富民强市—海湾更美"的良性循环 [6] - 工业旅游区吸引大量游客 成为兼具工业美学与潮流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1][3]
从“小舢板” 到“百舸争流”!宁波远洋正向着更深更广的蓝色经济圈全速前进
中证网· 2025-08-22 20:20
公司运力扩张 - 船队规模突破109艘 总载重吨超170万吨 较十年前增长超200% [1] - 2021年至今新增自有船舶21艘 总载重吨增长近60万吨 载箱量增加超3万标准箱 [2] - 2015年后两年内新增11艘新造集装箱船 载重吨1.3万至4万吨 船队规模达54艘 总载重吨超64万吨 载箱量3.7万标准箱 [1] 资本运作与战略发展 - 2022年12月8日成功登陆A股主板 成为国内首家"A拆A"上市港航企业 [2] - 依托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形成"一体两翼多联"发展格局 [1] - 开通中东集装箱运输航线并首次进军外贸散货运输市场 [3] 船舶技术升级 - 绿色节能型船舶28艘 占自有船队比例近54% 智能船舶占比超30% [3] - 采用智能船舶辅助避碰系统等前沿技术 频海水系统最大可降低能耗69.6% [3] - 全球最大国内首批纯电动集装箱海船在建 预计2026年初交付 [3] 航线网络拓展 - 运营40余条航线 覆盖国内沿海 长江沿线及日韩 东南亚 中东地区 [4] - 2021年起开辟直通越南 泰国 柬埔寨 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直航航线 [3] - 2022年5月开启跨太平洋航程 "新明州快航""东南亚精品航线"成为拳头产品 [3][4] 船型设计与运营优化 - 自主研发内支线1000箱船和近洋线1100箱船型 具有更大装箱量和更低运营成本 [2] - 形成近洋 内支 内贸三大集装箱运输业务体系 [1] - 构建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水水中转集疏运网络 [1]
宁波远洋船队规模突破109艘 正向着更深更广的蓝色经济圈全速前进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9:46
公司运力规模增长 - 船队规模突破109艘 总载重吨超170万吨 较十年前增长超两倍[1] - 2015年后运力快速扩张 两年内新增11艘新造集装箱船 载重吨1.3万至4万吨[7] - 2021年至今新增自有船舶21艘 总载重吨增长近60万吨 载箱量增加超3万标准箱[11] 资本运作与上市进程 - 2020年12月启动分拆上市计划 2022年12月8日成功登陆A股主板 成为国内首家"A拆A"上市港航企业[9] - 上市后催化运力升级 推动船队规模跨越式增长[11] 船队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 - 智能船舶辅助避碰系统、船舶网络集成平台、智能能效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11] - 变频海水系统最大可降低能耗69.6%[13] - 绿色节能型船舶28艘 占自有船队比例近54% 智能船舶占比超30%[13] - 国内首批纯电动集装箱海船正在建造 预计2026年初交付[13] 航线网络拓展 - 形成近洋、内支、内贸三大集装箱运输业务体系[7] - 2021年起开辟直通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直航航线[15] - 2022年5月首次跨太平洋航行 2024年开通中东航线并进军外贸散货运输市场[15] - 当前运营40余条航线 覆盖国内沿海、长江沿线及日韩、东南亚、中东港口[17] 核心船型与运营优势 - 内支线1000箱船和近洋线1100箱船为自主研发主力船型 具有装箱量大、运营成本低的特点[9] - "新明州快航""东南亚精品航线"成为提升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拳头产品[17] 行业战略背景 - 2015年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战略推动"一体两翼多联"发展格局形成[5] - 构建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水水中转"集疏运网络[7]
三一电动化重卡新车计划曝光!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20 14:58
电动化战略升级 - 公司2025年电动化战略深度聚焦细分场景 通过新品迭代和爆品升级为不同行业打造专属解决方案 推动行业向高效低碳智能化方向发展 [1] 新品上市 江山430充电子母车 - 子车高度≤2.8米 叠加母车高度≤4米 子母车可互相补电实现"满去空回"高效运营 [4] - 年行驶10万公里可节省电费3.2万元 过路费10万元 打造新能源领域最灵活经济的补电解决方案 [4] 江山425换电子母车 - 提供电池"只换不修"服务 质保8年或4000次循环 子母车可互相补电 [7] - 接口三重密封防护 插拔>5000次性能不衰减 整车自重低至10.4吨 较竞品轻100-300公斤 [7] - 每10万公里可多挣6000元 [7] 4x2-318港口牵引车 - 行业最轻(7.7吨) 轴距最短(3500mm) 转弯半径最小(7米) [10] - 通过极致轻量化与灵活操控提升运营效率 助力港口运输降本增效 [10] 4x2-636港口牵引车 - 低能耗高机动等五大优势 搭配底置电池设计实现超长续航 [13] - 自重仅10.3吨较竞品轻200公斤 能耗较竞品低0.1-0.2kWh/公里 [13] - 每10万公里节省1.5万元 续航与经济性双优 [13] 爆品升级 600大电量系列 - 新增SE半高顶/SE高顶车型 标载/复合/超强版多款选择适应不同工况 [16] - 1小时快充400度电实现超长续航 峰值520kW动力媲美700马力 [16] - 自重最低11.4吨 能耗较竞品低0.1-0.2kWh/公里 续航能力与运营经济性行业领先 [16] 江山平顶430系列 - 电量增至431kWh(+8度) 快充提升至600A(提速20%) 电池结构优化至4层 [19] - 质保延长至8年/4000次循环 质保期多跑2.5万公里 [19] - 标载版较竞品轻300公斤 重新定义行业标杆 [19] 行业动态 - 公司持续推出专业高效的电动重卡解决方案 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垂直领域产品 [19] - 行业正推动物流行业绿色智慧转型 [19]
“港地联动”共建世界一流港口
新华日报· 2025-08-03 05:24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继2021年框架协议后再次续约 [1] - 合作领域包括物流园区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一体化运营、绿色智慧转型 [1] - 目标为打造河江海水水中转枢纽、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 [1] 扬州港经营表现 - 上半年风电、大件设备中转量达18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89.74% [1] - 扬州港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5%,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85% [1] - 风电设备、钢材等特色货种作业量持续增长 [1] 发展规划与目标 - 省港口集团将按照"百万标箱、亿吨大港、千亿产业"目标深化合作 [1] - 扬州港"一港三区"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港产城融合加速拓展 [1] - 双方计划共建世界一流港口、拓展全球物流航线、推动绿色智慧转型 [1]
“好房子硬杠二手房 核心15城40个四代宅相对周边溢价幅度达16%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14:24
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好房子"建设目标,推动住房品质升级与绿色智慧转型 [2] - 第四代住宅定义为未来"好房子",发展方向为低容积率、高得房率、大户型,挖掘改善型需求 [2] - 住建部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下限从2.8米提升至3.0米,优化空间舒适度 [2] 地方试点与支持政策 - 北京、重庆、西安等超过50个城市出台支持政策,如允许架空层、风雨连廊不计容积率 [3] - 多地要求新建住宅项目配置空中花园比例不低于30% [3] - 北京部分项目挑高6米,每户标配20-30㎡挑高露台,实际得房率高达90%以上 [4] - 重庆部分项目采用垂直绿化系统,PM2.5过滤效率达35% [5] - 杭州广泛应用AI灌溉系统、太阳能与雨水回收技术 [6] 市场表现与数据 - 2025年各城市拟供应第四代住宅将突破70个,南京、西安已明确项目分别为16个和14个 [7] - 核心15城40个四代宅项目相对周边在售房源溢价幅度达16%,首开去化率平均为43%,高于同期核心城市25%-42%的整体去化率 [8] - 第四代住宅建造成本每平方米增加约650-700元,但高溢价和快流速可部分抵消成本压力 [9] - 福州国贸天琴湖四代宅月均流速约30套,较同地段非四代宅高出12-15套 [9]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第四代住宅从零星试点迈向规模化落地,成为"好房子"政策的核心载体 [10] - 2024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实际得房率超100%的项目约70个,大部分为四代宅 [10] - 房企积极研发第四代住宅,以差异化产品对抗二手房需求分流 [11] - 具备产品持续创新能力的房企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