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脑

搜索文档
佛山银发经济卡位战:从“多小散”到“抱团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8:42
佛山银发经济发展现状 - 佛山已形成由超过千家老年用品生产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基础,代表性企业包括年出口轮椅超百万辆的东方医疗设备厂和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医疗器械康复保健类出口十强的凯洋医疗科技集团 [1][7] - 本地企业推出创新产品如永爱医养的便携式洗澡机、好帮手智行的4G智能代步车、养博城科技的AI中医大脑系统,覆盖智能护理、适老化改造及康养领域 [1][7][8] - 2024年6月发布市级《行动方案》,整合禅城、顺德、南海三区资源,形成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康复辅具等系统化发展路径 [1][4] 政策与产业布局 - 2019年启动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区级政策密集出台:禅城聚焦服务模式与保险,顺德设立50亿元科创基金并建设6794亩银发经济产业园,南海规划500亿元产业集群并组建50家企业联合体 [3][4] - 市级方案提出2027年发展目标,成立银发经济发展促进会,整合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智慧养老等七大领域资源 [4][5] - 国家层面2024年1月发布首部银发经济专项文件,佛山响应速度虽晚于国家政策但前期探索扎实 [3] 区域竞争优势 - 制造业基因显著:家电、家具、机械装备等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可快速转型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及康复设备 [2][6] - 区位优势突出:毗邻港澳,便于承接大湾区养老需求,澳门特首提出与佛山合作跨境养老 [9] - 康养文旅资源丰富:西樵山生态景区、"世界美食之都"称号及武术养生文化为旅居康养提供差异化基础 [9] 市场需求与潜力 - 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2033年将新增2亿活力老人,消费能力提速显著 [6] - 佛山老年群体消费特征:居家养老为主但经济条件较好,对适老化改造和智慧产品接受度高 [8] - 当前行业痛点:产品种类与质量不足、商业模式未成熟、专业人才短缺,但企业创新活跃度较高 [9][10] 企业创新案例 - 东方医疗轮椅年产量150万辆,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好帮手智行将汽车电子技术(4G通信、GPS定位)融入代步车产品 [7] - 养博城科技AI中医大脑已对接药店、养老中心、三甲医院等多类机构 [7][8]
佛山发布银发经济24条,“夕阳红”事业成“朝阳红”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8:45
政策规划 - 佛山发布《佛山市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行动方案》推出24条举措 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培育银发产业 提升产品供给 强化要素保障四方面发力 [1] - 目标到2027年构建基本健全的银发经济产业体系 布局2-3个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 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 养老服务床位数达2.3万张 [1] 产业基础 - 佛山在老年医疗器械 康复辅具 食品药品等细分领域全国领先 相关企业超千家 [2] - 生物医药与健康 医疗器械产业产值位列广东省前三 康复辅具类用品年产值和出口量占全国50% 牙种植体 牙科椅国际市场占有率超60% [2] 产品与技术 - 企业展示AI中医大脑智能辨诊系统 便携式洗澡机 适老化灶具 全屋无障碍改造方案等创新产品 [2] - 推动家电 家具等传统产业"适老化革命" 培育康复辅具 康养机器人 抗衰产业等新兴集群 [3] 平台建设 - 将建设粤港澳(广东)银发经济产业园 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等重点平台 [3] - 成立佛山市银发经济发展促进会 吸纳养老服务 健康管理 智慧养老 适老产品制造等多领域企业 [3] 发展模式 - 拓展社区养老 医养结合 智慧康养等新业态 探索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城市样本 [4] - 促进会计划构建产业生态圈 搭建产学研平台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 [3]
深圳一重要产业空间将开园 聚焦生物医药等五大前沿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6:36
湾区未来科技园开园进展 - 湾区未来科技园将于5月8日开园 首批高品质产业空间正式投入使用 [1] - 深圳市首个AI+生命健康产业园同日揭牌 由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和科技创新局联合打造 [1] - 园区由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升级命名而来 [1] 园区规划与产业布局 -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9万㎡ 预计2026年基本建成 [3] - 提供高端厂房、生产配套设施、共享实验室、专业服务平台等一体化产业空间 [3] - 产业赛道从生物医药单一领域扩展至五大前沿领域: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光载信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 [3] - 获评深圳市首批AI+药械专业园区 聚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抗体药物三大创新产业 [3] AI+生命健康产业园 - 聚焦四大核心赛道:AI+生物医药、AI+医疗器械、AI+急救医疗及创新转化 [5] - 部署"技术研发-临床试验-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全链条协同发展计划 [5] - 首批36家意向企业中已有13家确定入驻 覆盖多个AI医疗领域 [6] - 多家科研院所表达产学研合作意向 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式 [6] 政策支持与企业入驻 - 龙岗区提出"All in AI"战略 构建"3+4+N+AI"特色产业体系 [4] - 推出11个重点赛道及应用场景示范点 湾区未来科技园成为标志性承载空间 [4] - 提供10万平方米"零租空间" 符合条件企业最高可享受2年免租优惠 [10] - 30多家AI行业知名企业参展 包括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企业 [10][11] 开园亮点活动 - 发布龙岗区卫生健康AI家庭医生 提供"数智健康管家"服务 [9] - 推出"我为企业"三大赋能行动:搭场景、找资金、链技术找人才 [12] - 举办全天AI科技集市 包括元宇宙体验、AI拍照打卡、围棋机器人对弈等活动 [10][12]
IPO周报 | 布鲁可、脑动极光登陆港交所;蜜雪冰城、沪上阿姨获备案通知书
IPO早知道· 2025-01-12 21:00
布鲁可港股上市 - 布鲁可于2025年1月10日以股票代码"0325"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首日收盘价85港元,较发行价上涨40.85%,市值超208亿港元 [3][4] - 公司原计划发行2412万股,最终发行2773.8万股,超额发售15%,香港公开发售获5999.9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8.6倍认购,引入景林投资、UBS和富国基金三大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5000万美元 [3] - 布鲁可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2023年GMV约18亿元,同比增长超170%,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431款在售SKU [4]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63%,达8.77亿元,毛利润复合年增长率83.4%,达4.15亿元,毛利率从37.4%提升至47.3% [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237.6%,毛利润5.54亿元,同比增306.5%,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52.9%,经调整净利润2.92亿元 [4] 脑动极光港股上市 - 脑动极光于2025年1月8日以股票代码"6681"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 [5] - 公司是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资深参与者,核心产品已就八种适应症实现商业化,另有四款产品获监管批准,六款候选产品处于开发阶段 [5] - 2021-2023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440.65%,达6720万元,毛利复合年增长率395.87%,达3206.4万元 [6] - 2023年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规模2.67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0.47亿元,2030年达89.27亿元 [7] 蜜雪冰城港股进展 - 蜜雪冰城于2025年1月7日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拟赴港上市 [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超45000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成为全球门店数第一的现制饮品企业 [9] - 2023年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49.6%,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58.3% [9]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21.2%,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42.3% [9] 沪上阿姨港股进展 - 沪上阿姨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拟赴港上市 [11] - 截至2024年12月17日拥有8980家门店,覆盖中国300多个城市,50.3%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11] - 2023年GMV97.32亿元,同比增长60.4%,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43.2%,达33.48亿元,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116.4%,达3.88亿元 [11] 恒瑞医药港股进展 - 恒瑞医药于2025年1月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A+H"两地上市 [13] - 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和90多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2024年递交八项创新药上市申请 [14] - 2023年总收入228.20亿元,2013-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14%,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201.89亿元,同比增长18.8% [15] 问止中医港股进展 - 问止中医于2025年1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6] - 2023年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204%,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33.8% [16] - 公司专注于AI赋能中医治疗,自主研发"中医大脑",2023年成为中国内地最大AI赋能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17]
问止中医赴港上市,自主研发「中医大脑」配备全球中医医疗服务最大临床知识图谱
IPO早知道· 2025-01-09 23:17
公司概况 - 问止中医科技是中国内地最大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治疗癌重症及疑难症,并拥有全科医疗基础 [4] - 公司以专有的中医大脑技术为核心,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提升中医治疗疗效,突破癌重症治疗瓶颈 [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全国8个城市运营8家线下实体诊所和3家煎药中心,客户覆盖全国339个城市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6220万元,2023年增至1.89亿元,同比增长204% [4] - 2024年前9个月营收1.7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294亿元增长33.8% [4] - 2024年前9个月经调整净利495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090万元增长137.4% [4] - 2023年净溢利4300万元,较2022年的5200万元增长735.2% [4] 业务模式 - 中医大脑及精一书院为两大核心业务支柱,解决行业分散和供需不平衡问题 [5] - 中医大脑是公司自主开发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拥有全球最大的临床知识图谱,并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 [5] - 精一书院是全球累计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医社区,通过分享中医典籍和原创内容吸引从业者及爱好者 [5] - 问止轻养品牌推出可食用草药粉、草本个护产品及线上录播课程,70%受访患者购买过相关产品 [5] 行业地位 - 2023年按人工智能赋能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且唯一自有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5] - 在2023年中国内地前五名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公司收入同比增长最高 [5] - 中国内地2023年仅约70万名持牌中医师,其中高级中医师占比不足5% [5] 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主席崔祥瑞通过全资公司TCMTech Holdings持有公司43.41%股份及43.60%投票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