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医

搜索文档
问止中医港股IPO:一家想用AI实现“医师速成”的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11:48
但以往的AI医疗项目更多是聚焦在西药、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AI医疗项目掀起的赴港上市热潮,缔造了种种"第一股"神话。 从"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2228.HK)到"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科技(2506.HK)。 如今,AI的风正在吹向传统中医。 近期向港交所递交IPO申报材料的问止中医,核心业务正是通过自研的"中医大脑"AI辅助诊疗系统提供咨询及处方服务,收入已足具规模。 2022年至2024年,问止中医的收入分别为0.62亿元、1.89亿元和2.36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和0.45亿元。 但AI中医仍面临着诸多争议。 问止中医官网广告 AI中医治癌? 问止中医的核心业务是中医医疗服务,报告期内贡献了超8成收入。 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分别创收0.5亿元、1.67亿元和2.11亿元。 问止中医的中医医疗服务主要涵盖线上、线下的中医咨询、处方、治疗及随访服务。 问止中医计划通过中医大脑降低对名医的依赖,实现低成本的中医诊所经营,甚至还打出了"辅助医师、速成名医"的广告。 事实上,"中医大脑"并未获得药监局的医疗器械批件,实际效用待考。 不仅如此,问止中医的主要诊 ...
搞钱,还得是中医AI
创业邦· 2025-08-07 18:22
行业趋势 - AI与中医结合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2024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共发生85起融资事件 总融资额达12亿元 AI中医成为一级市场重点投资标的 [6] - 中医AI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从2020年20亿元增至2025年150亿元 预计2027年突破1400亿元 [15] - 学界、企业及名医纷纷投入AI中医大模型研发 形成行业热潮 [11] 技术发展 - 多个中医AI大模型相继推出 包括基于baichuan-7B框架的Sunsimiao模型 训练10万条中医药数据 [11] - 中山大学研发"仲思"模型 拥有340亿参数 收集380多万条医疗指令数据 [11] - 华东师范大学开发"数智岐黄"模型 涵盖8万多个中药方剂和1000余本古籍 [11] - 华为联合多家机构开发"神农大脑" 完成中医史上最大规模古籍数字化工程 能10秒开方 [15] 企业动态 - 问止中医获蓝驰创投和真格基金A2轮投资 准备港股上市 主推"中医大脑"辅助诊疗系统 [13] - 归元堂生物获千万投资 研发中医皮肤健康管理AI大模型 [14] - 吾征智能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开发"望闻问切"互联网化技术 [14] - 大厂如阿里、腾讯、百度布局医用AI大模型 包含中医问诊功能 [16] 应用场景 - AI中医进入基层医疗 如广西容县六王镇中心卫生院和深圳坪山社康中心使用黄煌经方AI系统 [19] - 中医智能诊断设备普及 通过大模型完成"望闻问切"环节 [21] - 存在技术局限性 如AI抓药机器人无法处理"十八反十九畏"等复杂配伍禁忌 [23] 商业模式 - 行业头部公司问止中医成立6年获5轮投资 估值增幅近40倍 但研发投入仅占营收5% [29] - 大模型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目前市场规模仅百亿级别 资本投入意愿有限 [26][27]
看完AI开的药方,老中医笑了
36氪· 2025-04-20 20:23
AI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现状 - AI能够根据患者症状生成参考药方,且被执业30多年的中医师评价为"AI级,对症下药"[4][5] - 目前AI主要用于辅助文书工作如教学课件、工作计划总结等,而非直接参与诊疗[9] - 在复杂病例或疑问时,AI可帮助分析病因和诊疗方案以拓宽思路,但目前主要应用于西医问题[10] AI在中医诊疗中的局限性 - 中医理论体系复杂,涉及阴阳、寒热等多维度,AI难以独立完成四诊过程[11] - 中医缺乏结构化病历数据和标准答案,导致AI模型能力受限[11] - 不同中医流派(如伤寒派、温病派)用药风格差异大,难以用单一AI模型拟合[13] - AI存在"幻觉"问题,虽可通过混合专家架构降低但难以完全消除[13] AI赋能中医行业的潜力方向 - 解决医患资源错配问题,通过AI评估医生能力和智能导诊服务[17] - 辅助诊断治疗环节,包括分析问诊内容、书写病历文书等[18] - 开发"AI智能问诊助手"和名医"AI数字分身",助力中医传承[19] - 在随访和健康管理环节,AI可回复患者问题并帮助管理咨询[20] 行业共识与发展趋势 - 替代中医的不是AI,而是会用AI的中医[6][21] - AI将成为医生的数字分身和智能增强伙伴,而非完全替代[5][20] - 需要高质量中医数据(如三甲医院或名老中医数据)训练AI模型[11] - 未来医生和AI将形成师兄弟关系,思维互相印证促进[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