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大盘智选混合

搜索文档
发行两周 亮点十足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火热销售进行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4:5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两周内多家银行渠道代销规模突破亿元,部分银行如浦发银行、中国银行代销规模超过10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代销规模超过5亿元 [1][2]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首募规模超过20亿元上限,末日确认比例约为94.03% [1][2] -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天弘品质价值混合认购规模均超过4亿元,广发价值稳进混合等10余只产品认购规模达到亿元量级 [3]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宏利基金宣布斥资1000万元认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宏利睿智领航混合 [1][5] - 东方红资产管理、天弘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公司自购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其中博时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自购金额均为2000万元 [5][6] - 中欧基金明确持有自购份额期限不低于三年,天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进行自购 [6] 业绩比较基准差异 -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 [4] - 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兴证全球合熙混合等产品主要对标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工银泓裕回报混合主要对标中证800指数收益率 [4]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火速提前结募,体现投资者和销售渠道对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高度认可 [2] - 6月新发行的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招商价值严选混合、鹏华共赢未来混合等认购规模均超过亿元 [4]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基金管理人响应政策的一次全新尝试,自购行为传达与基民"利益共生、风险同担"的决心 [6]
浮动费率基金销售首周战报:单只销售额最高超15亿元,多家公募宣布自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51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16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8日正式开售 截至发稿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销售额突破15亿元 接近20亿元募集上限[1]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发行首日上午发售规模接近4亿元 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贡献大部分销量[1] - 天弘品质价值销售规模超4亿元 中国银行代销的易方达、嘉实、广发旗下3只产品均进入亿元规模梯队[1] 渠道销售表现 - 不同产品销量差异与渠道能力明显相关 浦发银行托管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和天弘品质价值[1] - 中国银行对托管代销的3只浮动费率产品实施认购费一折优惠[1] -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端午节后渠道准备到位 将迎来主力客户入场[2] 新产品发行计划 - 已申报26只浮动费率基金中 6月3日大成至臻回报等3只启动发行 6月4日招商价值严选等4只启动发行[3] - 安信价值共赢预计6月9日发行[3] - 多家公募机构宣布以自有资金进行自购 兴证全球基金拟认购2000万元 博时基金拟认购1000万元[3] 基金管理人自购行动 - 东方红资管和天弘基金分别拟用1000万元自购旗下产品 天弘品质价值拟任基金经理同步自购[3] - 中欧基金拟出资1000万元购入旗下中欧大盘智选混合 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三年[3] - 通过利益绑定增强投资者信心 体现管理人与持有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理念[4]
自购绑定 全员发海报 业绩基准“分水岭” 16只同日冲锋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闪击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1
行业动态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 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生态迎来重大变革节点 [1] - 从5月16日产品上报到5月27日发行仅十余日 审批和发行节奏"火速"推进 [1] - 目前仍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未定 已开启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1] 销售情况 - 发行首日渠道销售火热 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 [1][2] - 浦发银行、东方证券、中国银行等代销渠道积极参与销售 [2] - 基金公司全员动员推广 部分公司如东方红资产已自购1000万元认购旗下产品 [2] 基金经理配置 - 基金公司普遍派出绩优基金经理管理新产品 包括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 [3] - 拟任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 如王君正(11年)、王明旭(13年) [3] - 部分基金经理业绩突出 如富国孙彬最佳在管产品任期回报达116% [3] 产品设计特点 - 业绩比较基准呈现分化 8只产品选择沪深300指数 4只选择中证800指数 [4] - 成长风格产品多对标中证800成长指数 如博时卓睿成长股票等 [4] - 港股配置产品基准权重在5%-20%区间 主要参考恒生指数或中证港股通指数 [5] 运营技术支持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要求实时跟踪每笔份额持有期限与收益 对系统能力提出高要求 [6] - 金证股份已完成系统升级 实现动态费率配置、自动计算触发等核心功能 [7] - 华夏基金等已组建专业团队 完善管理细则与风控方案 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 [7] 产品机制创新 - 管理费与投资者真实回报挂钩 实行"达标多收、未达标少收"机制 [7] - 平安基金表示该机制能将费率与超额收益水平挂钩 约束投资行为稳定性 [7] - 当前被视为权益投资"黄金窗口期" 因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 [7]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今日获批,公募费率改革稳步推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20:50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 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首批产品设置1.2%(基准档) 1.5%(升档) 0.6%(降档)三档费率水平 [1] - 产品将通过商业银行 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向投资者发售 [1] - 26家基金管理人参与申报 包括易方达 招商 中欧 富国 华夏 嘉实 景顺长城等公司 [2]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推行浮动管理费模式 [1] - 方案旨在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回归"受人之托 代客理财"本源 [1] - 浮动费率改革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新阶段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 [1][4] - 改革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 也是深化金融工作政治性 人民性的关键一步 [4] 产品设计与运作机制 - 管理费率根据持有期间业绩表现与基准对比适用不同档次 [2] - 需实时跟踪每笔份额持有期限与收益情况 赎回时精准计算管理费 [2] - 对基金公司管理能力和系统能力提出全新考验 要求精细化运营和强大数据处理能力 [2] 行业影响与预期效果 - 新模式直接绑定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3] - 有利于长期投资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激励投研能力发挥 [3] - 解决当前行业功能发挥不充分 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4] - 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