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国均衡配置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多只浮动费率型基金公告成立,部分已经开始建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20:25
浮动费率型基金成立情况 - 多只浮动费率型基金集体公告成立 包括易方达成长进取 嘉实成长共赢 广发价值稳进 天弘品质价值等 [1][2] - 易方达成长进取成立规模达17.04亿元 嘉实成长共赢和天弘品质价值均超9亿元 广发价值稳进接近7亿元 [2] - 5只浮动费率基金累计成立规模超60亿元 包括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等 [3] - 银华成长智选混合 博时卓睿成长 富国均衡配置混合等已公告提前结束募集 [4] 浮动费率型基金建仓动态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在成立后一周内开始建仓 截至6月13日A类份额净值为0.9985元 [4] - 随着更多浮动费率基金成立 预计将有超百亿元新增资金进场 [4] 二季度新基金成立与建仓情况 - 二季度新成立基金数量已超一季度 股票型基金规模约847亿元 混合型基金约187亿元 累计超千亿元 [5] - 东方阿尔法科技优选混合成立不到半个月 A类份额净值下跌超5%至0.9486元 [6] -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混合成立仅3天即开始建仓 6月6日净值为0.9802元 6月13日为0.9885元 [6] - 泓德红利优选混合成立不到2个月 股票仓位已达51.24% 前十大重仓股中7只为银行股 [6][7] 新基金持仓结构 - 泓德红利优选混合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上海银行 北京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石化 交通银行 华夏银行 海澜之家 光大银行 陕西煤业 民生银行 [7] - 银行股持仓占比较高 如上海银行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23% 北京银行1.21% 农业银行1.16% [7]
低波动、高轮动市优选 富国均衡配置混合正在发行中
新浪基金· 2025-06-09 09:39
近年来,A股呈现出低波动、高轮动的态势,指数层面缓步抬升,局部题材频繁活跃,板块之间涨跌切 换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这凸显出了把握结构性机会和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富国基金旗 下聚焦均衡策略的分档管理费基金——富国均衡配置混合(A类:024431,C类:024432)正在发行, 力争根据市场节奏、行业演进、企业质地等因素把握结构性机会,共同见证中国经济的成长与未来。 强化基准 超额才能多收 富国均衡配置混合采用分档管理费机制,与此前的浮动管理费基金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分档收 费,管理费率分为0.6%、1.2%、1.5%三档。其中,持有一年以内的份额统一按照固定管理费1.2%/年收 取;持有一年以上时,当持有期的年化收益率(较业绩比较基准)超6%且为正时,按1.50%/年收取管 理费;当持有期间的年化超额收益率跑输3%,则按0.60%/年收取,其余情况按1.2%/年收取。二是不设 持有期和封闭期,可灵活申赎,过往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多为持有期或定开产品。三是锚定业绩 基准。新一批浮动费率强化了基准的约束,富国均衡配置混合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 ×7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 ...
发行两周 亮点十足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火热销售进行时
中国证券报· 2025-06-09 04:5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两周内多家银行渠道代销规模突破亿元,部分银行如浦发银行、中国银行代销规模超过10亿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代销规模超过5亿元 [1][2]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首募规模超过20亿元上限,末日确认比例约为94.03% [1][2] -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天弘品质价值混合认购规模均超过4亿元,广发价值稳进混合等10余只产品认购规模达到亿元量级 [3]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宏利基金宣布斥资1000万元认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宏利睿智领航混合 [1][5] - 东方红资产管理、天弘基金、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公司自购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其中博时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自购金额均为2000万元 [5][6] - 中欧基金明确持有自购份额期限不低于三年,天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进行自购 [6] 业绩比较基准差异 -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 [4] - 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兴证全球合熙混合等产品主要对标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工银泓裕回报混合主要对标中证800指数收益率 [4]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火速提前结募,体现投资者和销售渠道对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高度认可 [2] - 6月新发行的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招商价值严选混合、鹏华共赢未来混合等认购规模均超过亿元 [4]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是基金管理人响应政策的一次全新尝试,自购行为传达与基民"利益共生、风险同担"的决心 [6]
自购绑定 全员发海报 业绩基准“分水岭” 16只同日冲锋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闪击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4:31
行业动态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 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生态迎来重大变革节点 [1] - 从5月16日产品上报到5月27日发行仅十余日 审批和发行节奏"火速"推进 [1] - 目前仍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未定 已开启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1] 销售情况 - 发行首日渠道销售火热 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 [1][2] - 浦发银行、东方证券、中国银行等代销渠道积极参与销售 [2] - 基金公司全员动员推广 部分公司如东方红资产已自购1000万元认购旗下产品 [2] 基金经理配置 - 基金公司普遍派出绩优基金经理管理新产品 包括多位百亿级基金经理 [3] - 拟任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 如王君正(11年)、王明旭(13年) [3] - 部分基金经理业绩突出 如富国孙彬最佳在管产品任期回报达116% [3] 产品设计特点 - 业绩比较基准呈现分化 8只产品选择沪深300指数 4只选择中证800指数 [4] - 成长风格产品多对标中证800成长指数 如博时卓睿成长股票等 [4] - 港股配置产品基准权重在5%-20%区间 主要参考恒生指数或中证港股通指数 [5] 运营技术支持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要求实时跟踪每笔份额持有期限与收益 对系统能力提出高要求 [6] - 金证股份已完成系统升级 实现动态费率配置、自动计算触发等核心功能 [7] - 华夏基金等已组建专业团队 完善管理细则与风控方案 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 [7] 产品机制创新 - 管理费与投资者真实回报挂钩 实行"达标多收、未达标少收"机制 [7] - 平安基金表示该机制能将费率与超额收益水平挂钩 约束投资行为稳定性 [7] - 当前被视为权益投资"黄金窗口期" 因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 [7]
本周31只权益基金集中发行 混合型基金单周发行18只创年内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5-27 00:14
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截至5月26日全市场37只新基金发行涉及28家公募机构平均募集期27.41天 [1] - 本周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发行31只占周度发行总量的84%延续升温趋势 [1] - 混合型基金以18只发行量创年内单周新高占周度发行总量48.65%成为绝对主力 [1] - 股票型基金发行13只占周度发行总量35.14%其中被动指数型10只指数增强型2只 [1] - 债券型基金发行6只包括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混合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各2只 [2] 机构观点与驱动因素 - 权益类产品供给加码预示机构对后市结构性机会持乐观看法 [1] - 混合型基金年内首次单周发行数量超越股票型基金反映机构产品布局策略调整 [1] - 股票市场震荡上涨推动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信心恢复带动混合型基金发行回暖 [2] - 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股债比例风险适中在震荡市中兼具进攻性与防御性 [2] - 理财公司加速布局含权产品基金公司主动调整发行结构匹配需求 [2] - 监管层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叠加居民资产再配置需求推动权益类产品供给扩容 [2] - 混合型基金通过股债均衡配置实现风险分散股票资产捕捉结构性机会债券资产平滑波动 [2] - 政策红利释放叠加市场情绪回暖为权益类产品创造有利发展环境 [3] - 投资者风险偏好修复带动权益资产配置需求稳步回升 [3] 发行机构与产品细节 - 本周新发基金涉及28家公募机构其中7家发行不少于2只基金 [3] - 富国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各发行3只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华夏基金平安基金东方证券资管各发行2只 [3] - 募集期最长92天(易方达创业板50ETF路博迈兴航60天滚动持有债券富国均衡配置混合)最短12天 [3]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今日获批,公募费率改革稳步推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20:50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 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 首批产品设置1.2%(基准档) 1.5%(升档) 0.6%(降档)三档费率水平 [1] - 产品将通过商业银行 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向投资者发售 [1] - 26家基金管理人参与申报 包括易方达 招商 中欧 富国 华夏 嘉实 景顺长城等公司 [2]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推行浮动管理费模式 [1] - 方案旨在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回归"受人之托 代客理财"本源 [1] - 浮动费率改革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新阶段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 [1][4] - 改革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 也是深化金融工作政治性 人民性的关键一步 [4] 产品设计与运作机制 - 管理费率根据持有期间业绩表现与基准对比适用不同档次 [2] - 需实时跟踪每笔份额持有期限与收益情况 赎回时精准计算管理费 [2] - 对基金公司管理能力和系统能力提出全新考验 要求精细化运营和强大数据处理能力 [2] 行业影响与预期效果 - 新模式直接绑定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3] - 有利于长期投资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激励投研能力发挥 [3] - 解决当前行业功能发挥不充分 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4] - 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