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瑾通
搜索文档
一个低波产品的十年,从200户到50万户的跃迁
点拾投资· 2025-11-13 19:05
中欧瑾通基金表现与规模增长 - 基金于2015年11月17日成立,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人户数从2016年底的211户增长至51万户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基金合计规模达到51.61亿元 [1] - 基金A类份额累计涨幅为72.81%,大幅跑赢同期业绩基准的24.14% [2] - 基金以更低的波动率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48.61%的涨幅 [2] - 在8个完整会计年度中,仅在2022年未取得正收益 [2] 低波策略产品的行业趋势 - 投资者理财观念变化,从追求高收益转向更重视波动控制,绝对收益导向产品需求上升 [6] - 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降,现金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从十几年前的7%一路走低,低波策略产品成为理财替代 [8] - 在本轮牛市中,"固收+"等低波策略产品规模出现大幅增长 [6] - 基金经理华李成经历三轮牛市,观察到当前牛市投资者情绪更平稳,更多人通过"固收+"和低波策略产品入市 [6] 中欧瑾通投资框架的演进 - 1.0版本引入资产配置框架,形成从投资目标到产品定位的清晰流程,替代传统的股债拼盘模式 [10] - 2.0版本升级为"MARS工厂",追求多元化解决方案、可预期风险回报、可复制投资流程、可解释损益来源 [11][12] - 股票策略提炼出红利、景气、价值、质量四大因子,以解释不同宏观周期下的风格表现 [12] - 3.0版本加入黄金、海外等资产进行分散,形成多资产多策略特点,提升夏普比率和抗风险能力 [13] 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的策略 - 将关注点从传统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指标,转向滚动胜率指标,即产品创新高的能力 [15][16] - 目标是任何时间点买入的投资者持有6个月后能大概率获得正收益,形成正反馈机制 [16] - 高滚动胜率有助于投资者拉长持有周期,放弃择时,修正投资行为 [16] 产品生命力的构建与延续 - 通过工业化升级使产品生命力超越对基金经理个体的依赖,体现团队集体智慧和科学流程 [18] - 投资体系完成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的蜕变,追求投资业绩的可复制性、可解释性、可预期性 [13][18] - 产品定位为不做流星而做行星,稳定运行在轨道上,活得久比阶段性精彩更重要 [18] - 基业常青依靠系统、文化和品牌,工业化改革旨在打造更持续的产品生命力 [18][19]
践行“资管工业化” 中欧基金多资产团队大跃迁
证券时报· 2025-11-10 06:25
行业趋势与“固收+”产品发展 - 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固收+”基金规模达2.47万亿元,单季增长超5200亿元 [1] - “固收+”产品内涵发生本质跃迁,从债券打底、股票增强的简单配方进化为依赖投研协同与风险精细管理的多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1] - 行业向基金公司提出新核心命题,需构建可规模复制的“工业化”输出体系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1] 中欧基金多资产团队演进 - 公司多资产团队在过去十年完成两次关键跃迁,从1.0阶段“资产配置统筹股债”到2.0阶段“多元策略丰富收益来源”,最终演进至3.0阶段“多元资产分散风险” [1][6][7] - 在3.0阶段,团队引入更广泛资产类别与策略工具,为组合构建超越传统股债的新时代“压舱石”以应对市场利率下行挑战 [7] - 团队构建覆盖不同风险偏好的全天候产品线,横向覆盖低波、中波、高波等波动率要求,纵向匹配不同大类资产类别 [6] 中欧瑾通产品表现与策略 - 中欧瑾通A成立于2015年11月17日,截至2025年9月底成立以来收益率72.8%,高于同期业绩基准24.1个百分点 [2] - 产品持有人户数从2018年底319户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51.9万户,增长超1600倍 [2] - 产品核心策略为低波策略,目标实现绝对收益,控制年化波动率并以较高概率实现年度正收益 [2] 中欧瑾通投资纪律与风险管理 - 产品坚守明确的权益仓位中枢,2019—2020年股票市值占比保持在10%的中枢上下 [2] - 权益部分在价值与成长间保持均衡,根据市场微调但不押注单一风格,债券策略深耕纯债 [2] - 风控体系从事后救火进化至事中预警,通过风控归因系统将风险监控前置,例如上半年动态调整红利策略比重 [3] “MARS工厂”工业化投研体系 - 该体系将投资流程拆解为设计、生产、组装、检测四大车间,通过模块化分工与标准化品控实现可预期、可复制的投资“工艺” [4][5] - 在设计车间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产品系统性重定位,在生产车间开发超过20种细分投资策略构建可回溯策略库 [4] - 在组装车间基于严格风险预算调用策略模块,在检测车间依托回测与归因平台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5] 产品线细分与客户体验优化 - 公司“固收+”产品线进行策略细分,例如中欧汇利关注“固收+红利/价值策略”,中欧磐固侧重“固收+ETF策略”,中欧丰利以“固收+港股策略”为特色 [6] - 中欧瑾通自2024年6月起增设季度评估分红机制,截至10月底已连续6个季度分红,累计金额达1.48亿元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3]
是时候来盘点一轮“固收+”产品了
雪球· 2025-06-12 15:51
固收+产品概述 - 固收+产品凭借"稳中求进、攻守兼备"特性成为低收益环境下优选方案,以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为底仓,辅以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2] - 典型固收+产品权益仓位中枢为10%-20%(下限5%/上限30%),固收仓位不低于50%,并需满足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率均不超过5%的"双5要求"[2][3] - 符合标准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二级债基和偏债灵活配置型基金,少量为一级债基和混合偏债型基金[3] 国富恒瑞债券分析 - 二级债基产品,历史平均股票仓位15.28%、债券仓位80.28%,成立以来年化回报5.28%,最大回撤-3.77%,连续8年正收益[5][6][8] - 权益部分重仓金融行业(银行/地产),固收部分以高等级债券为主,2025Q1可转债配置19.24%,机构持有比例超97%[10][11] 安信新趋势分析 - 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10.88%、债券仓位98.13%,年化回报5.27%,最大回撤-3.27%,连续8年正收益[12][15][16] - 权益部分聚焦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固收以政策性金融债为主,2025Q1可转债仓位9.48%,机构持有比例32.51%[19][20] 中欧瑾通分析 - 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11.90%、债券仓位105.92%,年化回报5.36%,最大回撤-3.52%,9年中8年正收益[21][24] - 权益行业分散度高,固收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2025Q1可转债仓位6.09%,采用改良双低策略,机构持有比例11.39%[24][25]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债券分析 - 二级债基产品,2020Q4-2025Q1平均股票仓位16.63%、债券仓位89.77%,年化回报4.69%,最大回撤-3.90%[26][27] - 采用权益+固收双基金经理制,权益行业配置灵活,固收久期调整灵活,机构持有比例86.85%[27][28] 基金经理风格 - 四产品分别代表价值风格权益经理、权益出身混合经理、固收出身混合经理、股债双经理搭档四种类型,均实现高投资性价比[32]
是时候来盘点一轮“固收+”产品了
雪球· 2025-06-12 15:50
固收+产品概述 - 固收+产品以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为底仓获取基础收益,同时配置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形成"稳中求进、攻守兼备"的特性 [2] - 典型固收+产品权益仓位中枢为10%-20%(下限5%,上限30%),固收仓位不低于50% [2] - 采用"双5要求"筛选标准: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率均不超过5% [3]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二级债基(占比90%固收+10%权益)和偏债灵活配置型基金 [3] 国富恒瑞债券分析 - 二级债基,业绩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90%+沪深300×10%,2025Q1平均股票仓位15.28%,债券仓位80.28% [5][6] - 截至2025/5/31累计回报61.49%(年化5.28%),年化波动率3.86%,最大回撤-3.77%,连续8年正收益 [8] - 权益部分重仓金融行业(银行/地产),固收部分配置高等级债券+19.24%可转债,机构持有占比超97% [10][11] 安信新趋势混合分析 - 灵活配置型基金,业绩基准为股债平衡型(沪深300×50%+中债总指数×50%),2025Q1平均股票仓位10.88%,债券仓位98.13% [12] - 截至2025/5/31累计回报54.50%(年化5.27%),年化波动率2.65%,最大回撤-3.27%,连续8年正收益 [15][16] - 权益部分聚焦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固收部分配置利率债+9.48%可转债,机构持有占比32.51% [19][20] 中欧瑾通灵活配置分析 - 灵活配置型基金,业绩基准为沪深300×10%+中债综合×85%+存款利率×5%,2025Q1平均股票仓位11.90%,债券仓位105.92% [21] - 截至2025/5/31累计回报64.50%(年化5.36%),年化波动率2.51%,最大回撤-3.52%,9年中仅1年负收益 [24] - 权益部分行业分散,固收部分主投高等级信用债+6.09%可转债,采用改良双低策略 [24][25]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债券分析 - 二级债基,采用绝对收益基准(三年定存利率+1.5%),2020Q4-2025Q1平均股票仓位16.63%,债券仓位89.77% [26] - 2020/10-2025/5累计回报23.37%(年化4.69%),年化波动率4.26%,最大回撤-3.90%,6年中仅1年负收益 [27] - 权益行业配置均衡,固收部分灵活调整久期+转债仓位,机构持有占比86.85% [27][28] 基金经理风格差异 - 四产品分别代表价值风格权益经理(赵晓东)、权益出身混合经理(李君)、固收出身混合经理(华李成)、股债搭档(董晗+李怡文)四种类型 [32] - 不同策略最终均实现高投资性价比,权益部分分别侧重金融板块/低估值股息/全行业均衡/景气度调整 [10][19][24][27]
低利率高波动时代,攻守兼备的“固收+”基金将迎新一轮配置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29
存款利率下调与市场环境变化 - 六家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首次跌破1% [1] - 低利率时代重塑资产配置格局,传统银行存款理财收益缩水,权益市场波动性增加 [1] - "固收+"基金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末达1.8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14%,64.53%的产品一季度收益为正 [1] "固收+"基金的定义与优势 - "固收+"基金以传统固定收益资产(如债券)为打底,通过股票、可转债、打新等策略增强收益 [1] - 对应公募基金二级策略包括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及偏债混合型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不超过30% [2] - 三大优势:波动相对较低、收益弹性强、风险调控能力突出 [3] - 近5年"固收+"基金平均累计收益率16.35%,高于纯债型基金(13.89%)和偏股混合型基金(13.79%) [5] - 平均年化波动率4.55%,动态回撤-8.61%,介于纯债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之间 [4][5] "固收+"基金的策略分类 - 常见细分策略包括资产配置型、景气成长型、红利固收+、量化固收+等10种 [6] - 资产配置型策略灵活调整股债仓位,部分量化基金经理偏好配置股指期货或国债期货 [7] - 政策推动中低波动型产品发展,中低波动的"固收+"产品或迎布局良机 [6] "固收+"基金的发展历史 - 第一轮快速发展期(2014-2016年):低利率环境下股债双牛,产品数量从318只增至639只 [8] - 第二轮快速发展期(2019-2021年):资管新规推动净值化管理需求,产品数量从956只增至2241只,增长134.41% [9] 当前市场环境与配置建议 - 存款利率进入"0时代",权益市场牛熊转换,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震荡 [11] - 债市基本面与政策面偏利多,权益资产估值较低,多资产配置的"固收+"策略受关注 [11] - 筛选出103只"固收+"产品,近5年收益居前的包括天弘安康颐养A(30.13%)、东方红稳健精选A(29.68%)等 [12][14] - 债券型基金中,博时稳健回报A(28.53%)、建信信用增强A(24.12%)等表现突出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