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老铁路
icon
搜索文档
路通人和!中国加速织就交通“经纬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7 05:4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平陆运河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将成为西南地区江海联运大通道 [2] - 常泰长江大桥即将通车 常州与泰州通行时间缩短至约20分钟 [2] - 天山胜利隧道即将建成 乌鲁木齐至库尔勒通行时间从7小时缩短至3小时 [2] - 沈佳高铁沈白段通车在即 沈阳至长白山时空距离压缩至约1.5小时 [2]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连接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 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2] 民生交通服务提升 - 河南安阳太行山区开通无人机邮路 覆盖11个行政村4000多名村民 [3] - 全国3万多个乡镇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达97.3% 优良中等路率达94.8% [5] - 每日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通勤 1亿人次乘坐公交 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和网约车 [5] - 2024年每日运送1.6亿吨货物 揽收4.78亿件快递 [5] - 铁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17.5%和33.6% [5] 国际交通合作成果 - 中老铁路前7个月验放出入境旅客14.6万人次 同比增长10% [6] - 中俄黑河公路桥 秘鲁钱凯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 [7]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度开行近万列 [7] - 建立中国—中亚交通部长会议 中国—拉共体交通合作论坛等区域合作新机制 [7]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 安全化提升 智慧化升级 绿色化转型 [8]
中老铁路老挝籍员工占比已达63% 纳磨站成为首个全部由老挝方管理、运营的车站 “为老挝铁路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4
午后,一早从老挝首都万象发车的K12次列车准时驶入纳磨站。纳磨站负责人布赞已在站台上等候,和 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引导旅客站在对应车厢前的黄线后等候上车。 老挝北部乌多姆塞省纳磨县是一座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边陲小城。中老铁路纳磨站在此依山而建, K11/12次老挝境内段普速列车每天在此停靠。 "今年4月老挝传统新年泼水节期间,纳磨站正式成为首个全部由老挝方管理、运营的车站。"布赞一边 介绍,一边带着记者走向行车室。行车室里除了几台实时监测列车运行情况的设备,还有床、书桌椅、 饮水机等基本生活设施。这里是布赞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我们车站现在共有6名员工,都是老挝人, 分管售票、进出站检票、客运安全等工作。"布赞介绍,"车站人手有限,如果遇到有员工休假,别的同 事就要临时顶上,兼管其他同事的工作。" "列车员这份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温雅向记者坦言。她介绍,K12次列车早上8时许从万象站发 出,自己和同事们需要早早进入车厢做准备;折返的K11次列车晚上8时许抵达万象站,他们需要做完 全部收尾工作才能离开。 过去3年多,温雅遇到过因暴雨导致列车晚点而向她发火的旅客,也遇到过在列车上突发疾病需要救治 的旅客。就在采访 ...
绕开马六甲!这条国际物流新通道让中国直通印度洋
第一财经· 2025-07-09 19:49
新国际物流通道开通 - "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昆明首发,标志着中国西南连接印度洋的新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式贯通,绕开马六甲海峡[1] - 新线路从昆明直达泰国拉廊港再海运至缅甸仰光港和孟加拉国吉大港,相比传统模式运输距离缩短近三分之一(约1700公里),时间缩短二分之一(约17天),运输时效提高50%以上[1][2] - 该通道利用中老铁路抵达万象后分三条线路:泰国北标府铁路、泰国林查班港海运至新加坡、泰国拉廊港海运至缅甸和孟加拉国,第三条为全新路线[2] 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 - 新通道被比喻为"当代郑和下西洋",在国际形势变幻背景下为中国打通印度洋通道,同时加强与泰国、缅甸和孟加拉国的经济合作[2] - 具有标志性意义,体现"海上丝绸之路"西向拓展,是安全与效率均衡的方案,相比马六甲海峡路线更节约路程[2] - 中老铁路开通三年多来货运量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全线运输货物总量突破1260万吨,同比增长25.9%[3] 与泛亚铁路的关系 - 泛亚铁路西线(中缅铁路)因缅甸境内进展缓慢,而中线(中老泰铁路)已形成替代优势,通过拉廊港等印度洋港口出海的经济价值提升[3][6] - 中泰铁路二期工程获批,计划2025年开工2031年完工,建成后昆明可直达泰国[4] - 学者认为中线全面联通后市场优势显现,但泛亚铁路西线仍具战略意义,尤其是油气运输,需推进建设以实现东、中、西线均衡发展[6][7] 运营现状与未来规划 - 云南省已形成三大跨境班列品牌:"澜湄号"(王家营)、"昆明陆港号"(安宁)、"郑和号"(晋宁),形成互补[5] - 2024年11月"昆明陆港号"中老泰国际多式联运货运列车首发,2025年6月开通铁公海联运至泰国拉廊港再转仰光[5] - 大瑞铁路(大理至瑞丽)中国段预计2028年通车,目前正攻坚高黎贡山隧道[7]
雅万高铁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 印尼籍员工比例不断增加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23:55
雅万高铁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25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98万列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463万公里 [1] - 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由初期14列增至62列旅客席位由8400多个增至3.7万多个单日最高发送量2.5万人次单列上座率最高达99.64% [1] - 已服务160个国家和地区超30万人次非印尼籍乘客 [1] 雅万高铁运营管理 - 正点率与国内高铁持平调度指挥、客运组织等完全借鉴国内经验并针对沿线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加强安全管理 [1] - 中方人员比例持续减少印尼本土员工比例提升34名印尼籍司机可独立驾驶600名学员完成培训263名获交通部认证 [2] - 二期项目万隆至泗水段正在推进未来或升级为雅泗高铁 [2] 雅万高铁服务与建设 - 实现互联网售票、在线退改签保留线下窗口支付支持多种交通方式衔接并提供餐饮零售等多样化服务 [3] - 雅加达至万隆旅行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46分钟最高时速350公里 [3] - 中印尼合资公司KCIC为运营主体中印尼运维联合体负责运输组织与设备维护 [3] 中老铁路跨境运输 - 上半年磨憨口岸验放91国14.5万人次出入境人员同比增16%验放列车4400余列次同比增6.4% [4] - 外国旅客占比18.7%同比增14.4%其中免签入境占比53%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籍旅客最多 [4] - 澜湄快线实现26小时通达中老泰冷链运输缩至40小时上半年货运量超330万吨同比增9% [4] - 累计跨境货运超1300万吨覆盖12国品类由10多种扩展至3000多种 [4]
密集迎来突破,谁是下一个“超级枢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2:11
跨境铁路建设进展 - 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段3座隧道提前两个月开工,标志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1] - 越南批准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加速实施,泰国内阁通过中泰高铁二期工程,中蒙签署甘其毛都口岸铁路协议[1] - 中尼跨境铁路计划6月完成实地勘测,多条铁路形成中国向北、向西、向南的关键通道[1] 项目历史背景 - 中越铁路2015年签署可行性研究,中泰高铁2014年启动,中蒙铁路2004年开始谈判[4] - 中吉乌铁路从设想到进展耗时27年,受地缘政治和中国标准推广阻力影响[4][5] - 近期突破源于中国影响力提升和周边国家经济连接度增强,呈现量变到质变过程[5] 铁路网络规划 - 中吉乌铁路全长523公里,建成后缩短中国至中东南欧运距900公里[6] - 中蒙8公里跨境铁路将缓解煤炭运输瓶颈,占蒙古出口总量92.4%的8370万吨煤炭进口[8] - 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汇聚昆明,中老泰铁路延伸形成357.12公里二期工程[10] 枢纽城市机遇 - 喀什通过中吉乌铁路可节省中欧运输7-8天,已设立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10] - 昆明因泛亚铁路三线交汇成为东南亚核心枢纽,南宁结合陆港海港优势竞争枢纽地位[10][12] - 贵阳规划建设面向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陆港,加入西南物流枢纽竞争[12] 产业经济影响 - 中老铁路带动跨境旅游,东盟赴西双版纳订单增长2.5倍,沿线酒店入住率85%[15] - 铁路运输使云南咖啡每箱节省5000元成本,促进咖啡加工产业链形成[16] - 喀什探索"延迟战略"发展口岸加工业,跨境贸易有望迎来拐点式增长[17][20] 城市战略定位 - 昆明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交通枢纽[21] - 乌鲁木齐明确建设中亚西亚交往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21] - 国家规划凸显中国与周边关系重塑下的城市格局调整[21]
开通运营至今 客货运双双突破5000万 中老铁路 大通道带旺大产业(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10
中老铁路运营成果 - 截至2024年一季度累计运送旅客突破50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5640万吨 [1] - 货运量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 [1] - 2022-2024年运输货物分别达1120万吨、1781万吨、196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达210.3万吨、441万吨、478.2万吨 [8] 跨境物流变革 - 榴莲运输损耗和运价大幅下降,全程运输时间压缩至26小时 [2] - 跨境商品种类从开通初期的500余种扩展至3000余种 [3] - 开发全新铁路冷链装备实现精准控温,保鲜性能优化 [3] - 磨憨铁路口岸日交接国际货物列车常态化保持18列 [3] 客运服务升级 - 国际列车从每天1对增至2对,单列车票额从250张增至390张 [4][5] - 通关时间从90分钟压缩至52分钟,通过智能设备和流程优化实现 [6] - 组建小语种服务队,推出"两公布一提示"制度提升服务体验 [6] 产业带动效应 - 昆明建立"站外站"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降低货运成本30% [8] - 咖啡产业园依托铁路运输,每个集装箱节省成本5000元 [10] - 东盟国家赴西双版纳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5倍,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5%以上 [9] 基础设施完善 - 磨憨铁路口岸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类型持续增加,生物风险防范能力提升 [8] - 采用公铁联运模式,泰国榴莲运输时间从5-7天缩短至26小时 [2][3] - 冷藏集装箱设备持续升级,满足生鲜运输激增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