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冷箱

搜索文档
杭氧股份相继为我国四大航天基地提供制氧制氮装备 领航工业气体新未来
全景网· 2025-06-24 09:53
航空航天业务发展 - 公司为我国四大航天基地提供制氧制氮装备,多次被评为装备保障优秀供应商 [1] -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进入高速发展周期 [1] - 2024-2029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6.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3% [1] - 公司空气分离设备及气体产品已深入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心环节,可为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深空探测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5.65亿元,同比增长7.85% [2] - 扣非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13.81%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4亿元,同比增长46.78% [2] - 报告期末总资产245.64亿元,同比增长2.05%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空分设备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数字化控制系统推动能效标准升级 [2] - 新能源革命带来结构性机遇,光伏硅料生产拉动高纯氮设备需求,半导体制造加速电子特气设备国产替代 [2] - 氢能与空分设备耦合技术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2] - 2025年中国空分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533亿元 [3]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制氧总容量、大型设备出货量领先,市场占有率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3] - 公司引领国内空分行业技术革新,将中国空分制造技术推向国际先进水平 [3] - 产品应用领域从空分设备延伸至天然气液化装置、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及烷烃脱氢装置等 [3] - 公司构建"设备+气体"双轮驱动模式,成功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3] 工业气体业务发展 - 公司成为国内工业气体领域领军企业,新增空分管道气项目制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4] - 全产业链经营优势持续显现,气体运营管理的规模效应不断释放 [4] 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4.52亿元,占营收比重3.29% [5] - 2024年末拥有授权专利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70项 [5] - 全年新授权专利75项,包括国内发明专利44项、德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5] - 实现低温储能技术与空分装置变负荷生产能力的全球首次耦合应用 [5] - 10万Nm³/h以上特大型空分成套装置关键设备国产化纪录刷新,技术性能达世界领先水平 [6] - 自主研制40ft液氦罐,构建自主可控的氦气供应链 [6]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工程与设备板块持续"做精做优",深化国产化替代 [7] - 气体板块聚焦"做大做强",增强项目盈利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7] - 高端装备事业板块对标国际顶尖水平,提升核心装备性能 [7] - 氢能BU、医疗健康BU、电子特气BU等创新团队全速推进业务攻坚 [7]
杭氧股份第一季营收净利双增 拟5.57亿投建智能制造基地
长江商报· 2025-05-22 07:5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杭氧股份(002430.SZ)正加速国际化进程。 5月20日,杭氧股份公告,公司拟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下称"中化六建")共同设立宁波 杭氧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暂定名),在宁波象山投资建设大型模块化深冷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5.57亿元。 此次投资是杭氧股份深化深冷装备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产能和市场竞争力。据悉,新设控股 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7亿元,杭氧股份持股65%,中化六建持股35%。 杭氧股份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浙江铁工厂,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在上市之初,空分设备是 公司的主打产品,但随着公司业务逐渐调整,目前工业气体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支柱性业务。目前,杭 氧股份的控股股东为杭氧控股,持股比例为53.33%,实控人为杭州市国资委。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国内领先的空分设备供应商,杭氧股份在技术上引领着国内空分设备行业的 发展,并且在空分设备、乙烯冷箱等低温石化产品市场的市占率保持领先。财报显示,2020年—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达20.09亿元。 业绩方面,2024年,杭氧股份盈利短期承压,实现净利润 ...
杭氧股份拟5.57亿元投建深冷装备智能制造基地 助力构建全球化业务支撑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9:59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与中化六建共同设立宁波杭氧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投资建设大型模块化深冷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 总投资额预计为5 57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 2亿元 流动资金1 37亿元 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4个月 [1] - 新设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 7亿元 公司持股65% 中化六建持股35% 注册资本金由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 其余资金考虑外部融资解决 [1] - 本次投资将助力公司构建全球化业务支撑 打通海外市场出口通道 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 项目建成后将深度嵌入国际重大工程供应链核心环节 [3]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深耕工业气体服务与空分设备制造"双轮驱动"业务 空分设备作为工业气体分离领域的核心装备 通过低温空气分离等技术实现氧 氮 氩等工业气体的高效制取与提纯 [1] - 公司积极拓宽产品横向应用 由单一的空分设备转向低温技术相关的天然气液化装置 乙烯冷箱 液氮洗冷箱及烷烃脱氢装置等产品 石化设备等非空分设备产品业务持续拓展 [2] - 公司从设备供应商成功转型为综合服务商 构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成为行业从单纯设备制造企业向工业气体服务业转型的成功案例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 16亿元 同比增长3 06% 其中设备销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 65亿元 同比增长7 22% 气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同比下降1 15% [2] - 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9 22亿元 同比下降24 15% [2] - 设备制造业务的毛利率为27 71% 同比下降2 14% 气体业务毛利率16 17% 同比下降2 52% [2] 行业地位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空分装备制造业的开创者与领军者 持续推动国内空分行业技术革新 将中国空分制造技术水平推升至国际行列 [2] - 低温空气分离技术凭借在产品纯度及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成为大型工业气体制取的首选技术路径 [1] - 行业内多数设备制造企业均已涉足气体投资领域 空分设备制造企业向气体服务转型的势头十分明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