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优质内容

搜索文档
集结大V、UP主,锚定优质内容创作:上海是懂“聚变”的
第一财经· 2025-07-18 07:57
政策支持与产业配套 - "沪九条"政策针对全球内容创作者提供一揽子支持措施 包括空间服务、设备共享和产业配套 旨在降低创作成本 例如财经内容创作者"饭统戴老板"提到共享拍摄场景可节省成本[1][2] - 杨浦区推出18条措施 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打造政策立方体 联动发展在线文娱、直播经济等数字经济产业 形成"大学—大厂—大V"创新大三角[7][8] - 黄浦区设立政务服务点和创作促进中心 提供登记、财税、版权等一站式服务 并建立原创保护快速通道 通过"给空间、给场景、给资源"培育创作者生态[8] 创作集聚区建设 - 杨浦区创智天地"V聚场"和黄浦区外滩FTC配备专业摄影棚、特效制作中心等设施 集办公、培训、直播于一体 已吸引电影评论"独立鱼"(粉丝2000万)等创作者关注[6] - 集聚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 如MCN机构知外文化(年营收3亿元)认为线下聚集能推动专业领域创作者与行业对接 实现多方共赢[9] - 内容创作者反映物理空间聚集有利于思想碰撞 形成新认知 例如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粉丝350万)认可同空间交流的价值[6] 创作者身份认可 - 政策完善职称评审通道 支持自由职业者和小微企业创作者参评 并通过宣传典型人物故事提升职业认同感 解决如汽车UP主"所长Wy"(粉丝500万)团队面临的社会身份认知问题[11][12] - 平台配套激励措施 包括B站提供百大UP主评选、行业奖项推选等荣誉体系 抖音、小红书等提供现金和流量激励[13] - 海外创作者如"保保熊"认为政策资源融合将吸引更多人投入内容创作 尤其对生活成本敏感的年轻从业者具有吸引力[12] 跨区域产业协同 - 上海作为首个推出内容创作专项支持的一线城市 政策引发创作者跨城市对比 汽车科技UP主团队关注入驻规则与使用面积等细节[4] - 政策依托黄浦、杨浦两区核心产业优势 鼓励各区打造差异化产业链环节 例如杨浦结合"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资源 黄浦侧重原创保护与服务[6][7] - 头部平台如小红书、知乎的签约创作者(如知外文化1400位)可通过集聚区实现专业知识与行业需求的高效匹配[9]
上海外滩“新地标” 亮相 吸引全球互联网内容创作者
环球网资讯· 2025-07-18 03:54
上海外滩FTC投入运营 - 上海外滩FTC于7月17日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上海外滩"新地标" [1] - 外滩FTC地处上海外滩"第二立面"核心地段,毗邻南京东路商圈,共7层 [1] - 项目服务于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当晚有不少知名创作者出席活动 [1][3] 上海支持互联网内容创作政策 - 上海发布"沪九条"《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 [3] - 政策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内容创作集聚区 [3] - 对成效显著的平台和园区,市级层面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人民币奖励 [3] - 推动地标景区、文博场馆等向创作者开放,鼓励内容出海并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 [3] 创作者反响与期待 - 美国博主保保熊表示社交媒体能展示中国不同视角 [3] - 脱口秀演员杨梦琦期待创作跨文化多语言内容展示中国有趣一面 [3] 黄浦区具体支持措施 - 黄浦区提供外滩优质空间作为创作者共享办公场所 [4] - 将给予真金白银补贴和奖励以鼓励优质内容创作 [4]
集结大V、UP主,锚定优质内容创作:上海是懂“聚变”的
第一财经· 2025-07-17 21:41
政策内容与支持措施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政策,为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产业配套服务、空间支持和身份认可 [1] - 政策鼓励各区打造差异化互联网内容创作集聚区,杨浦区推出18条措施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支持 [5] - 黄浦区设立政务服务点和创作促进中心,提供市场主体登记、财税咨询、版权确权等一站式服务 [5] - 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将提供现金激励、流量激励及行业奖项推荐 [9] 产业配套与空间支持 - 杨浦区创智天地"V聚场"和黄浦区外滩FTC配备专业摄影棚、配音室、特效制作中心等设施 [4] - 集聚区提供共享设备和拍摄场景,帮助内容创作者节省成本,如"饭统戴老板"可节省搭建场地成本 [1] - 北京知外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认为集聚区可促进线上线下专业融合,实现多方共赢 [6] - 黄浦科创集团通过"给空间、给场景、给资源"全方位培育优质内容创作者 [6] 创作者反响与行业影响 - 全网粉丝超2000万的"饭统戴老板"和500万的"所长Wy"对政策表示关注和兴趣 [1][2] - 电影评论"独立鱼"创始人鱼叔认为创作者聚集有利于交流氛围形成 [4] - 小红书博主夏萌人提到政策解决了内容创作者社会身份认可问题 [7] - 海外创作者保保熊认为政策打开了新世界可能性,促进更多人投入创作 [9] 经济效益与产业生态 - 北京知外文化有限公司签约1400位知识创作者,年营收约3亿元人民币 [6] - 杨浦区初步形成"大学—大厂—大V"集聚的"创新大三角"产业生态 [5] - 政策帮助解决创作者生活成本问题,降低人员流动性,如"饭统戴老板"提到的补贴政策 [8]
“沪九条”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青年创作者如何超越流量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7-17 17:39
政策支持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政策,目标在五年内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 [1] - 市级层面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给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 [1] - 单项优质内容创作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及市级荣誉 [1] - 设立专项基金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支持 [1] - 集聚区提供共享空间、直播间等设施及一站式服务,为人才优先提供公寓及落户便利 [1] 区域优势 - 黄浦区和杨浦区被重点提及,因其在互联网内容创作集聚上具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2] - 黄浦区拥有小红书总部,杨浦区拥有B站总部,这两家标杆企业集聚了大量创作者 [2] - 黄浦区文化资源丰富,是内容灵感来源和文化打卡地 [4] - 杨浦区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内坐落11所高等院校,具备人才优势 [4] 行业发展 - 政策核心目标是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的"梦工厂" [4] - 内容创作需要创意和灵感,跨地域合作将推动共同发展 [6] - 优质作品需提供独特视角、见解和分析,对目标受众需求有深入研究 [7] - 内容创作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打造精品需要"匠人精神"和沉淀时间 [7] 青年创作者建议 - 建议深挖"上海故事",利用公共场景展现城市魅力或时代精神 [6] - 建议融入集聚区生态,利用共享资源降本增效并参与行业活动 [6] - 建议着眼长远发展,注重内容价值与专业技能提升 [6] - 建议超越流量焦虑,建立可持续的职业身份认同 [6]
服务“量身定制” 共助优质内容创作
解放日报· 2025-07-16 09:47
黄浦区互联网内容创作支持政策 - 对符合"优质内容创作者"标准的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2] - 为入驻创作者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及直播间、录音室等设施 [1][3] - 对举办重大影响力节展活动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1][4] - 支持MCN机构申请纳入上海市重点文创企业名录库 [2] - 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提供每年最高30万元共享服务补贴 [3] - 设立政务服务点和创作促进中心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3] 杨浦区互联网内容创作支持政策 - 推出"YOUNG立方"政策包含18条措施 [6] - 入孵企业首年房租全免、第二年减75%、第三年减50% [7] - 对优质内容创作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8] - 设立互联网内容创作投资基金支持微短剧、二次元等产业 [10] - 发布共享直播资源清单并提供"杨浦直播券"场景补贴 [11] - 开设网信服务快速通道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 [9] 人才培养与出海支持 - 推动创设"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职业序列并推进职称评审 [5] - 鼓励平台企业为创作者提供免费培训及职业能力认证 [5] - 支持优质内容出海传播并参与境外节展活动 [5][9] - 制订"YOUNG V"大学生实习计划建设实习基地 [9] 金融与资源支持 - 加强融资对接并鼓励开发相关金融产品 [3] - 联合设立优质内容创作基金给予种子期成长支持 [10] - 建立"金融伙伴计划"推出产业特色金融产品 [10] - 鼓励内容创作与多领域跨界融合并提供流量支持 [4][9]
上海推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为创作者送上“大礼包”
第一财经· 2025-07-15 10:23
对集聚区内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全市范围内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市级层面按市促 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鼓励各区打造产业链优势环节, 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同时,依托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在集聚区内举办全球创作者大会、创新创业大赛 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活动,打造行业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若干举措》将实打实地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便利。 15日,为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营造良好行业生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 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下称《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政策。 同时,《若干举措》注重激励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设立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快速通 道,保障优质内容创作合规健康持续发展。对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内容市 级层面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及市级荣誉。科技赋能创作方面,对开展人工智能等 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最高可达总投资30%的资金支持。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推出《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明确九条扶持 政策以支持优质 ...